膽紅素腦病

膽紅素腦病

神經系統疾病
膽紅素腦病,過去稱核黃症。是指高非結合膽紅素血症時,遊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沉積于基底神經核、丘腦、丘腦下核、頂核、腦室核、尾狀核、以及小腦、延腦、大腦皮質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腦組織對氧的利用,導緻腦損傷。另方面,當血漿白蛋白含量過低、酸中毒時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量減少、以及存在與膽紅素競争奪取白蛋白上聯結位點的物質(如脂肪酸、水楊酸鹽、磺胺類、新型青黴素Ⅱ和先鋒黴素等藥物)時,均可使血中遊離膽紅素濃度增高而發生膽紅素腦病。
  • 中醫病名:膽紅素腦病
  • 外文名:
  • 别名:核黃症
  • 就診科室:新生兒科、神經内科、康複科
  • 多發群體:新生兒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腦損傷、嗜睡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發病因素

(一)血腦屏障的完整性血腦屏障正常時,可限制膽紅素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對腦組織具有保護作用。當新生兒窒息、缺氧、感染、酸中毒、饑餓、低血糖、早産及應用某些藥物時,可使血腦屏障開放或通透性增加,非結合膽紅素得以進入腦組織而發生膽紅素腦病。

(二)血中遊離膽紅素的濃度遊離膽紅素是指尚未與白蛋白聯結的、呈遊離狀态的非結合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濃度越高,遊離膽紅素越多,超過一定限量(307.8~342.0μmol/L被視為“臨界濃度”,早産兒更低),即可u001a退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細胞。另方面,當血漿白蛋白含量過低、酸中毒時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量減少、以及存在與膽紅素競争奪取白蛋白上聯結位點的物質(如脂肪酸、水楊酸鹽、磺胺類、新型青黴素Ⅱ和先鋒黴素等藥物)時,均可使血中遊離膽紅素濃度增高而發生膽紅素腦病。

臨床表現

本病臨床分4期,第1~3期出現在新生兒早期,第4期在新生兒期以後出現。

(一)警告期表現為嗜睡、吸吮反射減弱和肌張力減退。大多數黃疸突然明顯加深。曆時12~24小時。

(二)痙攣期輕者僅兩眼凝視,陣發性肌張力增高;重者兩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張、有時尖聲哭叫。持續約12~24小時。

(三)恢複期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對外界的反應逐漸恢複,繼而痙攣逐漸減輕、消失。曆時2周左右。

(四)後遺症期常出現于生後2個月或更晚。表現為手足徐動、眼球運動障礙、耳聾、智力障礙或牙釉質發育不良等。

治療

膽紅素腦病的治療原則是盡可能快速降低血膽紅素水平,以減輕、阻止進一步腦損害。同時,應針對引起高膽紅素血症的病因進行積極治療。光照療法、換血療法和藥物療法均能降低血清膽紅素。

藥物治療n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白蛋白、苯巴比妥、免疫球蛋白等藥物。

相關藥品n

白蛋白、苯巴比妥、免疫球蛋白

光照療法

光療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光療有發熱、腹瀉和皮疹等副作用,但多不嚴重,可繼續光療,或在暫停光療後可自行緩解;當血清結合膽紅素>68μmol/L(4mg/dl),并且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堿性磷酸酶增高時,光療可使皮膚呈青銅色即青銅症,此時應停止光療,青銅症可自行消退。此外,光療時應适當補充水分。

上一篇:腔隙性腦梗塞

下一篇:甲型肝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