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

睾丸癌

一種腫瘤
睾丸癌發生于睾丸組織,病理來源複雜,臨床上相對罕見,在所有男性惡性腫瘤中占1%左右。發病人群主要為生育高峰期的年輕男性,因此對社會的影響比較大。但睾丸癌治愈率很高,生存率可達95%甚至更高。所以在腫瘤學領域,睾丸癌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惡性腫瘤。[1]
  • 中醫病名:睾丸癌
  • 外文名:testicular cancer
  • 别名:
  • 就診科室:腫瘤科、泌尿外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發病與隐睾關系最密切
  • 常見症狀:睾丸漸進無痛性增大,沉重感,睾丸腫脹變硬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病因及預防

雖然許多資料提示睾丸腫瘤的發生可能與睾丸創傷、内分泌障礙、遺傳及感染諸多因素有關,但都缺乏足夠證據。迄今為止,最具說服力的是睾丸下降不全(隐睾)與睾丸腫瘤發生的關系。大量資料證實,隐睾,特别是腹腔隐睾惡變率大大高于正常下降睾丸。是正常人發病率的3~14倍。目前認為,睾丸生殖細胞異常、溫度升高、血供障礙、内分泌失調、性腺發育不全等因素可能與隐睾惡變有關。隐睾與睾丸腫瘤發生的關系已引起各國學者的重視,強調在6歲以前進行睾丸固定術為預防隐睾惡變的有效措施,并已取得顯著效果。中國隐睾發生率與其它國家相似,但隐睾腫瘤的比例明顯高于其它國家,可能與中國尚未普遍在學齡前對隐睾患兒進行睾丸牽引固定術有關。

特性

睾丸腫瘤包括生殖細胞和非生殖細胞腫瘤兩大類,前者占95%以上,後者不到5%。非生殖細胞腫瘤雖少見,但種類繁雜,主要包括支持細胞、間質細胞和支持細胞-間質細胞瘤等功能性腫瘤,和間皮瘤、腺癌、橫紋肌肉瘤、粘液性囊腺瘤、纖維上皮瘤、黑素神經外胚瘤、淋巴瘤等附屬組織腫瘤。生殖細胞腫瘤包括精原細胞瘤、胚胎癌、畸胎瘤和絨毛膜細胞癌4個基本組織類型;分單純型和混合型兩大類,前者包括含一種腫瘤成分,後者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腫

瘤成分;單純型約占60%,混合型占40%。精原細胞瘤約占睾丸腫瘤的60%,發病高峰在30~50歲,罕見于兒童。85%的患者睾丸明顯腫大,腫瘤局部侵犯力較低,腫瘤一般有明顯界限。精原細胞瘤發展較慢,一般先轉移至腹膜後淋巴結,後期也可發生廣泛血道播散,确診時,臨床期病例占60%~80%。精原細胞瘤分3個亞型:①典型精原細胞瘤,約占80%,生長較慢,預後好;②未分化精原細胞瘤,約占10%,惡生程度較高,預後比典型精原細胞瘤差;③精母細胞精原細胞瘤,約占10%,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成人胚胎癌約占睾丸腫瘤的20%,好發于30歲以下。其高度惡性,原發腫瘤體積小,但局部破壞力強,早期發生腹摸後淋巴結和血道轉移,預後較精原細胞瘤差。

畸胎瘤約占睾丸腫瘤的10%,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40歲以下。原發腫瘤體積大,常與精原細胞瘤、胚胎癌及絨毛膜癌合并存在。成人畸胎瘤即使組織學呈良性表現,亦應按惡性腫瘤處理,因其中約30%的患者最終死于遠處轉移,兒童及幼兒畸胎瘤由成熟成分構成,預後差。絨毛膜細胞癌約占睾丸腫瘤的1%,易早期血道播散,預後差。

病因

作為年輕男性高發的癌症之一,睾丸癌的發病原因并不為人們所知曉,據統計顯示,男性睾丸癌的發病率是十萬分之七,且逐年增加,原因通常是惡性腫瘤轉移造成。 

睾丸癌有以下幾類常見的緻病因素:

1、隐睾:通常情況下,睾丸會降到陰囊。如果睾丸不降到陰囊而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溝處的話,男性患睾丸癌的機率就會大大增高。即使通過手術将睾丸移到陰囊也于事無補。

2、睾丸發育異常:睾丸發育異常的男性易患睾丸癌。 

3、遺傳因素:研究表明,睾丸癌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

4、Klinefelter's綜合症:患有Klinefelter’s綜合症(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症狀為男性荷爾蒙水平低,不育,乳房豐滿,Testes小)的人易患睾丸癌。

5、以前有過睾丸癌的曆史:有過睾丸癌曆史的男性另一個睾丸易患睾丸癌。

家族有睾丸癌曆史:如果某人父兄患有睾丸癌的話,他患此病的機率就高于他人。 

早期症狀

睾丸沉重感睾丸沉重感是早期睾丸癌的症狀表現之一。由于睾丸腫瘤是腫瘤細胞大量生長形成的,所以是1個實質性的腫塊,生長到一定水平後,睾丸的重量驟增,患者會有沉重的下墜感覺,甚或者影響行走。要是用手托起睾丸,會有一定的重量感。

睾丸質地堅硬:如果用手觸碰睾丸像石塊狀,質地很硬的話,這與平常睾丸發生炎症時睾丸呈勻稱性腫脹以及質地較軟有着顯著的不同。睾丸質地堅硬是睾丸癌早期的重要症狀表現。

透光試驗陰性:早期睾丸癌的症狀還包括睾丸透光試驗陰性。一般鞘膜積液時,腎囊及睾丸的透光性加強,透光試驗呈陽性;而睾丸腫瘤生長得密緻堅實,裡面并沒有液體,透光性便大大削弱,呈現陰性。

晚期症狀

睾丸癌轉移症狀:睾丸腫瘤以淋巴結轉移為主,常見于髂内、髂總、腹主動脈旁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竈可以很大,腹部可以觸及,患者訴說腰、背痛。睾丸絨毛癌患者,可出現乳房肥大,乳頭乳暈色素沉着。

睾丸腫大症狀:88%的患者,睾丸呈不同程度腫大,有時睾丸完全被腫瘤取代,質地堅硬,正常的彈性消失。早期表面光滑,晚期表面可呈結節狀,可與陰囊粘連,甚至破潰,陰囊皮膚可呈暗紅色,表面常有血管纡曲。做透光試驗檢查時,不透光。

疼痛是睾丸癌的又一症狀:近90%的患者睾丸感覺消失,無痛感。所以一般認為腫瘤是無痛性陰囊腫塊。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還可以見到急劇疼痛性睾丸腫瘤,但往往被認為是炎征,發生疼痛的原因是腫瘤内出血或中心壞死,或因睾丸腫瘤侵犯睾丸外的組織而發生疼痛。

臨床表現

在臨床上我們觀察發現:睾丸腫瘤多發生于性功能最活躍20~40歲的青壯年,雖然嬰幼兒及老年人亦可發生,但較少見。精原細胞瘤比畸胎瘤患者年齡為大。 

睾丸腫瘤在早期症狀不明顯,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逐漸增大的無痛性腫塊,由患者自已、家屬或醫生常規檢查時偶然發現,有半數患者常覺睾丸沉重,有時覺陰囊或下腹部、腹股溝牽拉感,在跳躍或跑步時明顯,站立過久與勞累後始有局部症狀加重伴下墜感或輕度疼痛,當遇有偶然碰擊或擠壓時,可使疼痛加劇,方引起患者注意而促使其就醫。部分患者常有類似急性睾丸炎或附睾炎症狀,抗炎治療後,炎症雖已控制,但有不消失的腫塊,此時應警惕睾丸腫瘤的可能。

極少數睾丸惡性腫瘤患者的最初症狀常為腫瘤轉移所緻。如腹腔内轉移淋巴結融合成團塊壓迫鄰近組織和腹腔神經叢而引起腹部和後腰背部的疼痛,亦可伴有胃腸道梗阻症狀,或因肺轉移而出現咳嗽、氣急、痰血。

若系隐睾丸患者,當異位睾丸發生惡性病變時,常于盆腔内或腹股溝區出現逐漸增大的腫塊,體格檢查時發現同側睾丸缺如。睾丸腫瘤有時可為雙側性同時或先後發生。睾丸腫瘤偶可引起内分泌失調的症狀,多發生于滋養細胞癌、間質細胞癌及胚胎癌的患者,表現為男性乳房肥大、性早熟或女性化。

分期與檢查

分期 

睾丸腫瘤的病理類型與預後有關,腫瘤擴散的程度和轉移的範圍也影響着預後。故臨床醫生不僅要了解腫瘤的病理類型,而且要根據病變範圍的不同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因此确定每個患者病變分期是有實際意義的。當今最常采用的分期方法為:

Ⅰ期:腫瘤隻局限于睾丸及附睾内,而尚未突破包膜或侵入精索,無淋巴結轉移。

Ⅱ期:由體格檢查、X線檢查證實已有轉移,可擴散到精索、陰囊、髂腹股溝淋巴結,但未超出腹膜後淋巴區域。轉移淋巴結臨床未能扪及者為Ⅱa期,臨床檢查扪及腹腔淋巴結者為Ⅱb期。

Ⅲ期:已有橫膈以上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也有研究者把遠處轉移者歸入Ⅳ期。

檢查

由于睾丸腫瘤早期診斷甚為重要,凡青壯年男性自訴陰囊内或腹股溝有腫塊,應懷疑有睾丸腫瘤的可能。體格檢查中以檢查睾丸最為重要。基本的體征為:①睾丸腫大,有些睾丸完全為腫瘤所代替,雖可光滑,但正常的彈性消失,一般多無明顯壓痛。②睾丸腫瘤常為質地堅實的腫塊,有時患者雙側睾丸大小相近,但患側較健側有明顯的沉重感。③透光試驗陰性,無波動感。但少數晚期患者由于腫瘤對鞘膜的影響,并發積液或腫瘤出血而形成血腫。過去有人主張将鞘膜積液穿刺吸盡後再行仔細檢查,現已不采用,而主張作手術探查,以免傷及腫瘤,通過穿破各層被膜引緻種植,影響治療效果。 

除檢查陰囊外,亦應仔細檢查身體的其他部位,特别是腹部有無腫塊、肝髒是否腫大、下肢有無水腫、鎖骨上區淋巴結有無腫大,隻要檢查認真仔細,診斷多無困難。

睾丸腫瘤患者還應作如下的輔助性檢查:如胸部與骨骼X線攝片、CT檢查、放射性核素掃描、B型超聲、腎盂造影、實驗生化免疫測定,甚至淋巴造影,以觀察或推測有無轉移的範圍和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