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

腹瀉

消化内科疾病
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症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适、失禁等症狀。正常人每日大約有9L液體進入胃腸道,通過腸道對水分的吸收,最終糞便中水分僅約100~200ml。若進入結腸的液體量超過結腸的吸收能力或(和)結腸的吸收容量減少,就會導緻糞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産生腹瀉。臨床上按病程長短,将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内的複發性腹瀉,發病原因更為複雜,可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緻。
  • 中醫病名:腹瀉
  • 外文名:diarrhea
  • 别名:拉肚子
  • 就診科室:消化内科
  • 常見病因:細菌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着涼等,腸道炎症等
  • 常見症狀:腹瀉時排便次數增加,性狀改變,總量增加

病因

腹瀉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症狀,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具體如下:

1、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腹瀉,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感染都可能引起腹瀉,如細菌性腸炎、病毒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

2、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導緻的腹瀉,如生活、飲食不規律,進食了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酒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腹瀉的情況。

3、其它消化系統疾病也可以伴有腹瀉的症狀,如病毒性肝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也可以導緻腹瀉。

4、藥物所引起,如果服用了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也可能引起腹瀉的症狀,如紅黴素片、阿奇黴素片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腹瀉持續很長時間不見好轉,建議做腸鏡檢查以排除腸道腫瘤等其它惡性疾病。

臨床表現

1.急性腹瀉

起病急,病程在2~3周之内,可分為水樣瀉和痢疾樣瀉,前者糞便不含血或膿,可不伴裡急後重,腹痛較輕;後者有膿血便,常伴裡急後重和腹部絞痛。感染性腹瀉常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及發熱,小腸感染常為水樣瀉,大腸感染常含血性便。

2.慢性腹瀉

大便次數增多,每日排便在3次以上,便稀或不成形,糞便含水量大于85%,有時伴黏液、膿血,持續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内的複發性腹瀉。病變位于直腸和(或)乙狀結腸的患者多有裡急後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時隻排出少量氣體和黏液,粉色較深,多呈黏凍狀,可混血液,腹部不适位于腹部兩側或下腹。

小腸病變引起腹瀉的特點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臍周,并于餐後或便前加劇,無裡急後重,糞便不成形,可成液狀,色較淡,量較多。慢性胰腺炎和小腸吸收不良者,糞便中可見油滴,多泡沫,含食物殘渣,有惡臭。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等病引起的腹瀉,糞便常帶膿血。腸易激綜合征和腸結核常有腹瀉和便秘交替現象。因病因不同可伴有腹痛、發熱、消瘦、腹部包塊等症狀。

檢查

血常規和生化檢查

可了解有無貧血、白細胞計數增多、糖尿病以及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情況。

糞便檢查

新鮮糞便檢查時診斷急、慢性腹瀉病因的最重要步驟,可發現紅白細胞、吞噬細胞、原蟲、蟲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試驗可檢測出血。糞培養可發現緻病微生物。

X線檢查

X線鋇劑檢查和腹部平片可顯示胃腸道病變、腸道動力狀态等。

選擇性血管造影和CT檢查

對診斷消化系統腫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價值。

内鏡和活組織病理檢查

内鏡檢查對腸道的腫瘤和炎症病變具有重要診斷價值。黏膜活檢有助于發現早期惡性腫瘤、癌前病變和某些寄生蟲。

小腸吸收功能試驗

可通過糞脂測定、膽鹽吸收試驗、維生素B12吸收試驗、右旋木糖醇吸收試驗等方法了解小腸的吸收功能。

血清及尿中胃腸道激素與化學物質測定

對各種胃腸道神經内分泌腫瘤的判斷有重要診斷價值。

診斷

腹瀉的診斷關鍵是對原發疾病或病因的診斷,需從起病情況與病程、發病年齡、發病人群、腹瀉次數與糞便性質、伴随症狀和體征、常規化驗特别是糞便檢驗中獲得依據。

急性腹瀉應根據病史、發病季節、伴随的全身症狀等,首先鑒别是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還是食物中毒、藥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緻病菌的明确有賴于糞便培養,一些寄生蟲如賈第蟲等需行腸黏膜活檢。

慢性腹瀉可通過病史,體檢,肛門指檢,大便常規培養及找蟲卵和寄生蟲、大便脂肪測定,消化道内鏡和活檢等來明确診斷。首先應明确腹瀉是源于小腸還是結腸。

如為小腸性腹瀉,應進一步作鋇餐檢查、小腸鏡和其他實驗室檢查,以确定是器質性抑或功能性。如屬結腸性腹瀉,應做結腸鏡檢查,觀察有無腫瘤、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治療

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都很重要。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藥及止瀉藥,以免掩蓋症狀造成誤診,延誤病情。

病因治療

1.抗感染治療:根據不同病因,選用相應的抗生素。

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瀉應禁食麥類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補充多種消化酶。藥物相關性腹瀉應立即停用有關藥物。

對症治療

1.一般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和營養失衡。酌情補充液體,補充維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劑等營養物質。

2.黏膜保護劑:雙八面體蒙脫石、硫糖鋁等。

3.微生态制劑:如雙歧杆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

4.止瀉劑: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相應止瀉劑。

5.其他:654-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痙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嚴重炎症性腸病患者慎用。

高溫消毒

可引起腹瀉的緻病性大腸杆菌、傷寒杆菌、霍亂弧菌等普通細菌繁殖體,80℃熱水需要5-10分鐘、沸水需要2-5分鐘才能殺滅;嬰兒腹瀉病毒需要100℃處理5分鐘才可滅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