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

常見的小兒泌尿科疾病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緻腹腔内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氣疝,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内,即為陰囊水腫,或睾丸、精索的鞘膜收支不平衡造成的積水即為水疝。該病多發于男孩和早産兒,女孩也有患疝氣的可能,如不及時治療,可導緻疝氣嵌頓,腸穿孔,嚴重情況下可能引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殖系統功能。[1]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小腸氣 就診科室:外科 多發群體:男性兒童 常見發病部位:腹股溝區、臍孔 常見病因:主要是先天性因素,為鞘狀突或臍環未閉合所緻 常見症狀:腹股溝區或臍孔出現時有時無或時大時小的包塊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小兒疝氣 季節分布:四季 傳染病:否

疝氣又名小腸氣,是腹内髒器由正常位置經腹壁上孔道或薄弱點突出而形成的包塊。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氣、重體力勞動、排尿困難等因素引起腹腔壓力突然增高沖破疝環腹膜所緻。小兒常因啼哭引起。

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産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于兩側。小兒腹股溝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症狀。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

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幹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分類即水疝和小腸疝。

(1)水疝:分為睾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

症狀:逐漸增大,按壓不可消失,無痛感。

(2)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等。

一般症狀:站立時突出,仰卧後消失,按壓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頓疝、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複發疝、白線疝、股疝等。疝氣多是因為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等原因引起。

疝氣分為直接型、間接型兩種,直接型是由腹壁薄弱造成的,常見于中老年人。小兒疝氣95%以上屬間接型,俗稱脫腸或墜腸,是小兒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約占總手術的50%。

形成的原因是胎兒在母體發育期間,睾丸由腹腔向下延伸至腹股溝再進入陰囊,形成腹腔和陰囊相通的管道,即俗稱的疝氣囊。而女寶寶則是腹膜鞘狀突由腹腔延伸到大陰唇處。女寶寶疝氣囊會沿着圓韌帶走,從而産生疝氣或水腫,嚴重時可合并卵巢、輸卵管甚至子宮掉入疝氣囊的情況。  

大部分嬰兒出生後此構造逐漸關閉,但有一部分則沒有封閉。如果腹腔内容物如小腸等經由此構造進入腹股溝,甚至到了陰囊,就形成了疝氣。若此構造雖未封閉但很細小,則可能隻有腹水流入,形成陰囊水腫。

症狀

1.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 

2.小兒疝氣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幹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

3.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4.小兒疝氣發病初期,當幼兒平卧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裡。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内壓增高的因素,并讓患兒平卧,或輕輕地将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睾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複性疝氣。

5.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内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并發症。

病因病理

因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後還沒有閉鎖,或閉鎖不全,反而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會從這裡突向體表,而形成疝氣。

又因為右側睾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遲,故右側腹股溝疝氣較多。當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氣,隻是發病率相對低一些。

小兒疝氣發病初期,當幼兒平卧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裡。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内壓增高的因素,并讓患兒平卧,或輕輕地将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睾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複性疝氣。

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内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并發症。

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患有疝氣時,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6個月以下的患兒可暫不處理,但需密切觀察;6個月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逐漸增大,或有嵌頓史者,則應抓緊時間、盡早進行徹底治療。

疝氣的危害

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營養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症狀。又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則可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睾丸的正常發育;而中青年患者則易導緻性功能障礙。

還由于疝囊内的腸管或網膜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引起炎性腫脹,緻使疝氣回納困難,導緻疝氣嵌頓,以及腸梗阻、腸壞死、腹部劇痛等危險情況。

臨床表現

特征性臨床表現:腹股溝區或臍孔出現時有時無或時大時小的包塊。包塊在站立以及哭吵等使腹内壓增高的情況下出現或者變大,而發生早期平卧或停止哭吵後包塊多可自行或用手按壓後消失。患兒早期除除特征性腫塊表現外多無顯著不适,家長多因發現患兒腹股溝局部小腫物、陰囊兩側不對稱或臍孔處包塊而帶其就診。

随着年齡增長,疝囊将不斷增大,并可發生嵌頓和絞窄的可能性,甚至引起睾丸或卵巢梗塞、萎縮,故應适時治療。

診斷檢查

腹股溝疝氣好發于一歲以下的幼兒,如果發作時,在腹股溝會有鼓起的腫塊,稍有警覺就很容易發現。幼兒如果有以下表現應引起高度重視。

1、不明原因的哭鬧不止需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2、劇烈的嘔吐,發燒;需要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3、腸梗阻;需要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4、發現血便;需要考慮患小兒疝氣并伴有嵌頓的可能。

一定要仔細探查有無腹股溝疝氣;當然也要請醫師檢查有無其他的疾病。

治療方法

1、保守治療主要有内服藥物療法和疝氣帶療法和綠色外用療法

藥物療法:能緩解疝氣導緻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症狀,從而使疝氣減輕;不足之處是無法控制疝氣脫出,更無法根治疝氣常用中成藥有疝氣内消丸、桔核丸、補中益氣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調,紗布包敷臍部等。

疝氣帶療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從而能有效阻止疝氣發展、緩解疝氣導緻的腹脹、腹痛、便秘等症狀。缺點是使用不便和無法根治疝氣。隻起到拖住的作用。

2、綠色外用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一般在小孩出生後很快就會發生,發生率較高。當孩子哭鬧、奔跑等用力過猛的情況下就會在陰囊/陰唇上方看到包塊,安靜後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發病很長時間家長還不知道。導緻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留下終身的遺憾。

小兒疝氣一般不會有明顯不适。一旦病情發展,腫塊下墜接近陰囊/陰唇,就會造成孩子活動及行走不便,嚴重時會發生嵌頓不能還納,甚至威脅生命。同時,一旦發生嵌頓,孩子往往會承受不少痛苦。

一經發現,及時及早的采用綠色傳統療法(純中藥的藥水外擦和中藥包外敷),寶寶生長發育快,藥物的外用促使疝氣口肌肉的強健結實,12歲以下的可以完全愈合,不影響活動上學。多運動,多曬太陽有助于康複。

3、手術療法

有疝修補術、疝補片修補術、疝腹腔鏡修補術和疝醫用膠注射吻合術四類

疝修補術:通過剝離部分腹外斜肌用以修補疝環口

疝補片修補術:用一種補片材料代替剝離部分腹外斜肌修補疝環口

疝腹腔鏡修補術:是通過腔鏡修完成疝修補術或疝補片修補術

疝醫用膠注射吻合術:将一種與人體組織相似而且完全兼容的吻合劑直接注射到疝管内閉合疝管和疝環口,取得了與剝離部分腹外斜肌修補疝環口或用補片材料修補疝環口完全一樣的效果。

四種治療方法比較

疝修補術:有1個大切口;需住院7天左右;常規抗感染;腸粘連常見,有疤痕、陰雨天有不适感;複發率約占20%左右;完全恢複時間普通疝約需3個月,特大疝約需6-12個月。

疝補片修補術:有1個大切口;需住院7天左右;常規抗感染;腸粘連常見,有疤痕、陰雨天有不适感;複發率約占1%左右;完全恢複時間普通疝約需3個月,特大疝約需6-9個月。

疝腹腔鏡修補術:有3個小切口;需住院4天左右;常規抗感染;

疝醫用膠注射吻合術:無切口;不住院;不需抗感染;無疤痕,偶有小硬結;複發率約占3%左右;完全恢複時間普通疝約需1個月,特大疝約需3個月。

如何正确選擇治療方法

患疝氣病後可根據病程長短、病情輕重、有無其它疾病按如下程序選擇治療方案:

1、患兒發現有疝氣盡量及時及早采用綠色療法外用,通過藥水和藥物的作用促使疝氣口肌肉的結實,很快就可以痊愈的

2、大多數病人都是接受根治療法之前及時使用疝帶亦很有益,其一能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其二可有效預防疝嵌頓、腸梗阻等急危并發症的發生。

3、小兒疝氣患者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便秘、生氣、劇烈運動等。

4、疝氣患者應注意休息,墜下時,用手輕輕将疝氣推回腹腔。

5、疝氣患者應盡量減少奔跑與久立、久蹲,适時注意平躺休息。

6、疝氣患者應适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藥、雞、蛋、魚、肉等稍大一些的幼兒疝氣患者,應适當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除少數嬰兒疝氣外,大部分腹股溝疝氣不能自愈。

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氣包塊逐漸增大,會給治療帶來難度,并且,腹股溝疝氣容易發生嵌頓(疝氣包塊被卡住無法回納)和絞窄,甚至危機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數自愈的情況,及時采用綠色療法治療,安全無副作用好的快。免除手術麻醉和瘢痕的困擾。

治療手術

手術是小兒疝氣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結紮的方法,手術安全且時間不長。若有疝氣發生,宜早日治療,以免疝氣囊之内容物發生箝閉,增加手術的困難與生命的危險。至於陰囊水腫,則可觀察至一歲,若無消失再行手術治療;惟須小心追蹤檢查,注意疝氣形成的可能性。 

護理:

(1)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墜下時,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盡量減少奔跑與站立過久,适當注意休息。 

(4)适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雞、魚、肉、蛋等。

(5)大一些的兒童适當進行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

術後護理

1、治療後注意保護好傷口,特别是嬰幼兒,不要讓孩子将覆蓋在傷口上的紗布抓掉;更不能因大小便弄髒紗布面污染傷口,造成傷口感染、化膿。  

2、由于術後陰囊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一般2到3天時間就會消退,若腫脹不消和發硬,可能有淤血,要請醫生檢查一下。若腫脹和發硬不再發展了,淤血就會慢慢被吸收。 

3、因為術後麻醉藥作用消失後傷口會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應多哄一哄或轉移病兒的注意力,盡量避免大哭大鬧,要是哭鬧不止,可注射或口服鎮靜藥,讓孩子安靜人睡。 

4、手術後要讓患兒側身睡,用一塊軟的棉質尿布折成長條狀夾在會陰部,如果右側手術,應讓孩子左側卧位,一旦尿了,就不會尿在紗布上而污染傷口。如果非兜尿布不可,應把傷口處的紗布露在尿布外面。

注意事項

(1)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墜下時,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盡量減少奔跑與站立過久,适當注意休息。

(4)适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雞、魚、肉、蛋等。

(5)大一些的兒童适當進行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疝氣丸,每服2-6克,每日2次。

(2)疝氣散,每服1-2克,每日2次。

(3)橘核丸,每服2-3克,每日2次。

2.驗方自療法

(1)荔核15克、大茴香6克,研末沖服。

(2)老絲瓜1條焙幹研末,每服2-6克,每日2次。

(3)陳向日葵杆1棵,去皮,水煎服,每日2次。

(4)茄子蒂3個焙焦為末,沖服,每日2-3次。

(5)核桃10個,燒炭研末,沖服,10次服完,每日2次。

3.飲食自療法

(1)豬瘦肉适量、鴨椿子30克,煮熟,食湯與豬肉。

(2)乳鴿1隻,生黃芪10克。将乳鴿洗淨,生黃芪用布包好,納入乳鴿中,隔水蒸熟,食之。

4.外治自療法

(1)用丁香适量,上藥研末,撒在獨角蓮膏藥上,敷貼患處。

(2)牡蛎30克,研末,用雞蛋清調成糊狀,每晚睡前,先用手将疝氣納回,再将藥糊塗于患側陰囊,每天1次,連用3晚。

(3)黃精、桔梗各9克,上藥放入樟腦2克,酒浸泡半小時,取出搗糊狀,敷氣海穴。氣海穴:位于臍下1.5寸處。

其他自療法

(1)熱薰法:茶葉10克、桔葉70克、老生姜25克、淡豆豉30克、食鹽15克,水煎,趁熱薰洗患處20分鐘以上,每日1次,連用3-5次,即可見效。

(2)藥浸法:鮮生姜汁一小杯,将陰囊浸杯中姜汁内,陰囊内有針刺感,即漸回縮,約10分鐘,縮小如常。

(3)熱熨法;吳萸、鹽各60克,同炒熱,布包,熨臍腹部,冷則加熱水袋熨燙1-2小時。

(4)艾灸法:生姜片2毫米厚,置于患側腹股溝上方,将艾絨做至棗大,灸5壯,燃至有溫熱感時壓穴,每日1-2次。(5)袋兜法:将艾絨裝入布袋内,以袋兜陰囊,半月更換一次。

(6)用粗食鹽半斤炒熱後,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最好睡前用,連用4、5天有特效。

(7)取黑胡椒7粒,面粉、醋各适量。将黑胡椒搗爛,加醋和面粉調成糊狀,置于無菌紗布上。貼于會陰部,用膠布固定,隔日換藥1次,連用2--3次有奇效。

(8)取生龍眼核50克。将龍眼核洗淨,瓦上焙幹為末,每日9克,用黃酒送服。此方溫陽散寒。

預防

1、由于疝氣可在嬰兒期發生,故應在該時期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是否腫,或是否存在時隐時現的塊物,遇有疑問及時請教醫生。 

2、雖然患疝氣的較多為男孩,但女孩也會發生疝氣。對女孩的疝氣更要提高警惕,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3、嬰兒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緊,以免加重腹内壓力。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暢。孩子大便幹燥時,應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讓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讓孩子大聲咳嗽,患咳嗽的小兒要在醫生指導下适當吃些止咳藥。避免孩子大聲啼哭,防止腹壓升高。

上一篇:铊中毒

下一篇:黃水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