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星星草
種拉丁名:Puccinelliatenuiflora(Turcz.)Scribn.etMerr.
種别名:小花堿茅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堿茅屬
屬拉丁名:Puccinellia
【學名】 Puccinellia tenuiflora (Griseb.) Scribn.
【英文名】:Thinflower Alkaligrass
科學分類
植物-星星草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禾本目(Graminales)
須葉藤亞目(Flagellariineae)
禾本科(Gramineae)
堿茅屬(Puccinell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疏叢型。稈直立,高11~78厘米,直徑約1毫米,具3-4節,節膝曲,頂節位于下部1/3處。葉鞘短于其節間,頂生者長5-10厘米,平滑無毛;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鈍圓;葉片線形,長5~20厘米,寬3~6毫米,對折或稍内卷,上面微粗糙。圓錐花序長10-20厘米,疏松開展,主軸平滑;分枝2-3枚生于各節,下部裸露,細弱平展,微粗糙;小穗柄短而粗糙;小穗含2-3(-4)小花,長約3毫米,帶紫色;小穗軸節間長約0.6毫米;穎質地較薄,邊緣具纖毛狀細齒裂,第一穎長約0.6毫米,具1脈,頂端尖,第二穎長約1.2毫米,具3脈,頂端稍鈍;外秤具不明顯5脈,長1.5-1.8毫米,寬約0.8毫米,頂端鈍,基部無毛;内稃等長于外稃,平滑無毛或脊上有數個小刺;花藥線形,長1-1.2毫米。染色體2n=14(sokoloskaya, et al. 1948a)。花果期6-8月。
功用主治
治膿疱瘡(黃水瘡):星星草花朵,炒黑存性,研細,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患處。每日一次,連塗3~5次,皮膚即發幹,逐步恢複正常。
地理分布
星星草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遼甯、吉林、黑龍江、内蒙古、河北、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區),西藏也有少量分布,歐洲及亞洲溫帶地區也有分布。
生态特征
星星草返青早,一般4月上,中旬返青,5月中旬孕穗,6月上、中旬開花,7月中旬種子成熟,生育期為108—115天。
由星星草形成的草場,生長期長,一般為200—210天左右。根系發達,須根多而稠密,主要集中于土壤25—30厘米深處,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據測定,第一年的實生苗根系入土深度可達61厘米,第二年一般入土深度達92厘米,有的達120厘米,這就決定了星星草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星星草能抗禦低溫的醫襲,據測定,青海同德4月初日平均氣溫在-2℃時,就能返青,苗期在-3—-5℃的低溫下,還照常生長,僅上部稍幹枯;在高寒的同德,當冬季絕對低溫達-38℃無積雪複蓋的情況下;越冬率在95%以上,比其它牧草越冬率高12—20%。星星草為鹽堿地的指示植物,有較強的抗鹽堿能力,pI在8.8的鹽堿土中,仍能很好的完成生長發育。
星星草有廣泛的可逆性,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并耐瘠薄。在青海、吉林多年栽培未發現病蟲害。星星草分蘖力強,據測定,補播,在天然草地上,當年實生苗可分蘖2—22個,大面積播種的星星草地,當年植株可分蘖23—46個,第二年以後分蘖數可達40一75個。其分蘖數與水、肥、土壤的堅實度有關,水肥條件好,土壤疏松其分蘖數較高可達百餘個。因此,有耐踐踏、耐牧性強的優點,同時再生力也很強。以它作為亞優勢種的禾草+雜類草草甸,經常放牧,放牧後兩個月,又能迅速生長,株高可達20—30厘米,二年生的星星草人工草地,開花期收割幹草後,經65—75天其株高可達30—35厘米,第二次割草畝産幹草200—375公斤,第二次畝産幹草可達70—125公斤。
星星草生性可塑性大,在華北、東北生長發育良好,在青藏高原海拔1800—37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在0—-2℃的地區,生長發育也很好。星星草喜潮濕、微堿性土壤。在松嫩草原海拔110—240米處,廣布于草原蘇打鹽堿土區,尤其在鹽堿湖(泡)的周圍,鹽堿低濕地均有純片生長。在青藏高原上喜生于海拔3300—3700米高的平灘、水溝、渠道以及山地陰坡,低窪溝谷等地,形成連續繁密的群落,在微堿潮濕地又可形成小片群叢。在高山草甸,作為亞優勢種組成禾草+雜類草草甸和矮嵩(Kobresiahumilis)、西藏嵩草(K.Tibetica)草甸草場,在其它山地,作為伴生種出現,組成各種不同的草甸類型。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500-4000米的草原鹽化濕地、固定沙灘、溝旁渠岸草地上,是形成鹽生草甸的建群種。産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毛烏素沙漠)、河北、山西、安徽、甘肅、青海(西甯、民和、都蘭)、新疆(清河、布爾津、瑪納斯、塔城、鞏留、伊吾、巴裡坤、和靜、阿克陶、塔什庫爾幹、策勒)。中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伊朗、日本、北美均有分布。
飼用價值
星星草莖稈直立,繁茂,葉量大,營養枝多,莖稈柔軟、鮮嫩無味,全株質地優良富含營養成分,飼用價值高;抽穗期、開花期粗蛋白質含量為17.00%和16.22%,可與紫苜蓿媲美。粗灰分含量少。粗纖維含量亦低。各個生育期都含有較高的粗蛋白質。化學成分見表50—1。星星草為中等或中上等牧草,營養豐富,青草馬、牛、羊、驢,兔最喜食,開花前期的青草馬、牛,羊最喜食,此時調制的青幹草适口性也強。枯黃草及收種後的稭稈下部稍硬,馬、牛、羊仍喜食;經草碎的粉粉喂豬,豬也喜食。
在夏、秋季是各類牲畜抓膘的優質牧草。調制的于草是冬、春幼畜、母畜的好飼料,對幼畜、母畜的發育、懷胎、産羔、産犢都有一定的良效。枯黃草也是馬、牛、羊,冬、春保膘的好草。青幹草是冬、春各類牲畜優質的補飼牧草。星星草營養枝多,在天然草地上它的葉和花序占總重的23.3%,栽培種為30.5%,比天然草地野生的高7.2%,詳見表50—2。星星草為中旱生禾草,壽命長,産量中等,栽培宜建立放牧及放收、割草兼用草地。也易于栽培,産量穩定。一般在早作條件下,栽培1—6年,畝産于草為200—263公斤,第六年開始産量下降。見表50—3。星星草每年灌水一次能提高畝産量60%以上。
栽培要點
星星草種子小,要求整地精細,播種前一年對土地進行夏、秋深翻、耙耱,并施足底肥。具灌溉條件的地區灌水5—7天整地播種;無灌溉條件的,播前要機械滅草和鎮壓,以利于控制播樸深度,克服斷條、斷壟現象。據測定,播前機械滅草可減少、55—75%雜草對幼苗的危害,播前鎮壓比不鎮壓者出苗率可提高0.5—1倍。
星星草的播種時間要求不甚嚴格,春、夏、秋都可播種,在東北地區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宜。青藏高原上最晚不能超過7月中旬。東北地區最晚不超過8月中旬,以免生長期過短影響過冬和翌年的産量。千粒重0.55—0.75克。單播種量每畝0.5—1公斤,種子田0.4—0.6公斤,條播行距30—45厘米,播種深度1—2厘米,播後鎮壓。播種當年生長緩慢,需要嚴加保護,嚴禁牲畜采食和踐踏。
參考資料
1.星星草·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