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

消化系統疾病
慢性淺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該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其發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濃咖啡,或因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杆菌感染等引起。中醫學将其歸于胃脘痛、痞症、反胃、嘔吐等的範圍。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 就診科室:内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慢性淺表性胃炎
  • 英文名: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
  • 病原學:尚未完全明了
  • 季節分布:四季
  • 傳染病:否
  • 臨床表現:腹痛,腹脹,惡心,反酸,食欲不振
  • 疫苗預防:否
  • 發病部位:胃
  • 是否進入醫保:是

概述

慢性淺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與萎縮性胃炎不同,淺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縮性改變,粘膜層以漿細胞及淋巴細胞等慢性炎症細胞為主。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診斷主要靠胃鏡及鏡下病理活檢。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屬于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根據我國2006年所達成的“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将慢性胃炎分為非萎縮性胃炎(即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及特殊類型胃炎。“淺表性胃炎”這一診斷已逐漸被淘汰,臨床上已開始以“非萎縮性胃炎”代替“淺表性胃炎”的診斷。目前認為,幽門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動性胃炎中最主要的病因,如無明顯臨床症狀,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不做任何處理。

症狀

慢性淺表性胃炎症狀以上腹部疼痛為主,有些病人可能也沒有症狀。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同時慢性淺表性胃炎在治療上又是非常頑固的,長期久治不愈,反複發作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特點;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表現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規律,與飲食無關,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脹痛等,極少數患者表現為絞痛并向背部放射,易誤診為心絞痛。

2.嗳氣:因胃酸缺乏,胃内發酵産氣等因素使胃内氣體積存,導緻嗳氣發生。

3.腹脹:因食物滞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導緻腹脹發生。

4.食欲不振:慢性淺表性胃炎多有食欲減退或時好時壞。

5.惡心與嘔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動力不足障礙、胃逆蠕動影響,出現惡心、嘔吐。

6.便秘與腹瀉:大多數患者有便秘症狀,腹瀉相對較少。

臨床表現

不同的患者臨床表現各有差異,有的患者可無症狀和特征,多數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後飽脹、食欲不振及嗳氣等,且症狀時輕時重,可反複發作或長期存在。慢性淺表性胃炎可能出現的臨床表現;

(1)最常見症狀是上腹疼痛,約占85%。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飯後不舒),一般為彌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脹痛等。常因進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狀加重,少數與氣候變化有關。這種上腹疼痛用解痙劑及抗酸劑不易緩解。

(2)腹脹,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緻。

(3)嗳氣,約占50%的患者有此症狀,患者胃内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複出血也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常見表現。出血原因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基礎上并發的一種胃粘膜急性炎症改變。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惡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慢性淺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陽性體征。體格檢查時可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緻病因素

經研究發現幾乎任何能影響機體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其中比較明确的病因有:

(1)細菌、病毒及毒素:多見于急性胃炎之後,胃粘膜病變經久不愈或反複發作,逐漸演變而成慢性淺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竈,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窦炎等細菌或其毒素的長期吞食,可反複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變。

(3)吸煙:煙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液反流,及胃部血管收縮,胃酸分泌量增加,從而破壞胃粘膜屏障導緻慢性炎性病變。根據Eward發現,每天吸煙20支以上者40%可發生胃粘膜炎症。

(4)藥物:

某些藥物如水楊酸制劑、皮質激素、洋地黃、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損害。

(5)刺激性食物:長期食用烈酒、濃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過饑或過飽等無規律的飲食方式均可破壞胃粘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6)循環及代謝功能障礙:胃粘膜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對各種損傷因素的防禦能力,均與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關。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靜脈高壓時,使胃長期處于瘀血和缺氧狀态,導緻胃粘膜屏障功能減弱,胃酸分泌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損害。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尿素從胃腸道排出增多,經細菌或腸道水解酶作用産生碳酸铵和氨,對胃粘膜産生刺激性損害,導緻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7)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經纖維胃鏡發現或證實膽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手術後十二指腸液或膽汁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壞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彌散至粘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反應,導緻慢性胃炎。

(8)幽門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Marshall和Warren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液層及上皮細胞中首次分離出HP。此後衆多學者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了大量實驗研究,在60%~90%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培養出HP,繼而發現HP的感染程度與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關關系。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緻病機理可能主要是通過破壞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彌散,最終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9)身心因素:由于心理衛生不健康,長期處于精神緊張、憂慮或抑悶狀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經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态,亦會導緻胃粘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造成胃粘膜血流量減少,破壞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應。

臨床表現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且症狀的輕重與粘膜病變程度并不完全一緻。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或僅僅表現為腹痛,腹脹,惡心,反酸,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預防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而且病程纏綿,易反複發作,深為患者所苦。另外,部分淺表性胃炎失于治療或不注意生活調攝,極易進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而緻胃癌發生,後果嚴重。故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預防應引起重視。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預防主要應從生活、飲食上加以注意,積極避免和祛除各種緻病因素。具體如下:

(1)對于急性胃炎,應及早徹底治療,以防病情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須應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飯後服用,或者同時服用抗酸劑及胃粘膜保護藥,以防止對胃粘膜的損害。

(3)積極治療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竈,以防局部感染竈細菌或其毒素長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症。

(4)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規律有節,定時定量,切忌過饑過飽、暴飲暴食。同時避免濃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攝入,戒煙戒酒,以防損傷胃粘膜。

(5)避免精神緊張、心情憂郁及過度疲勞,宜生活有節、勞逸結合、情緒樂觀,同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加強胃腸運動功能。

(6)積極治療可導緻慢性胃炎發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膽、胰、心、腎疾病及内分泌病變等。

中藥療法

苗醫認為胃是人體内最重要的器官,主宰着一切,胃能受納,百病皆除,胃若不納則百病皆起。胃疾多由外邪客胃、飲食不節、情志不暢、脾胃虛弱等導緻胃受納腐熟功能失常,升降失調,氣機郁滞,病邪阻胃,正虛邪侵,而緻病。因而,古代苗醫十分注重對胃病的研究,并留下了諸多可供後世借鑒的經驗。

何氏苗醫獨法研制出“苗山和胃方”,依神秘祖傳苗藥之驗方,采朱砂蓮、黃皮、豆蔻、清半夏等多味天然苗嶺藥材精細配伍而成,水煎内服用藥,專門針對胃炎之病因病機,祛外邪以防外邪客胃,養正以防脾胃虛弱,全面調理,使氣機順暢,升降得調,胃髒得以恢複其受納腐熟功能,從而有效改善慢性淺表性胃炎病症。

【方劑組成】朱砂蓮、黃皮、豆蔻、清半夏等多味苗嶺天然珍奇藥材。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疏肝理氣、益脾健胃,适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

【用法用量】将方内藥材全部倒入砂鍋裡,并加水2000~3000ml,浸泡5分鐘後開始煎煮,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煮30分鐘即可。每日一付,早、中、晚飯後半小時服用,十五付為一療程。

【性狀規格】苗藥飲片,袋裝。

【注意事項】1、用砂鍋煎藥,忌用鐵鍋、鋼鍋或銅鍋等器皿;2、加水以漫過藥材為宜,水過多會減弱藥效、流失及浪費藥效成分,水過少則不能保證服藥量;3、藥材浸泡後變軟、膨脹,有效成分全部溶解于水中,因此泡藥後直接煎煮,無需把浸泡藥材的水倒掉,防止有效成分流失;4、用藥間斷、随意停藥,就易延誤治療時機而導緻病情複發,達不到根治效果,所以要堅持長期按療程服藥;5、藥液可置入冰箱内保存,服用時加熱;6、每日服藥三次,每次喝兩碗到三碗為宜。

飲食治療

慢性淺表性胃炎如治療及時,注重飲食調養,疾病會痊愈;相反,如果平時不加注意,使得病情反複發作,遷延不愈,可能會演變成萎縮性胃炎,終身不愈甚至變成胃哎。

(1)患者應選粗纖維少、無刺激性、細軟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中應含有足夠的蛋白質、熱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豆漿、牛奶營養高且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應列為常用食品。

(2)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濃茶、辣椒、生蒜等,同時避免過硬、過酸、過辣、過鹹、過燙、過冷、過分粗糙的食物,不吃産氣性強、高脂肪的食物。

(3)烹調方法宜采用蒸、煮、焖、燴、炒等方法。不宜用炸、烤、熏、烙、腌的方法。

(4)要注意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胃的活動是有規律的,當飲食不規律時,必将導緻胃活動的不協調。我們也常注意到,上夜班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生活不規律的人員胃病患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

臨床治療方案

幽門螺旋杆菌陽性的治療方案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常用的藥,1.是铋制劑為主的方案,2.是以質子泵抑制劑的方案。另一類是微生物制劑,常用的是“衛悅可益生菌”。此類方案已興起,并逐漸代替抗生素,并能抑制反複感染!其缺點是周期長!

另外再有兩種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們常采用的方案就是這三種方案,對胃炎或者是對經濟條件不是特别好的,這個方案是比較容易一些,效果能夠達到80%根除。這個方案不适合的病人是青黴素過敏的,青黴素過敏的可以換四環素類的藥,它對于螺杆菌的作用也是比較好,配用甲硝唑,連續一個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潰瘍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黴素過敏可以換四環素,甲硝唑可以換成克拉黴素。

藥物治療

胃酸嚴重不足者,可口服稀鹽酸,以增加胃液酸度;消化不良者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等;飽脹、惡心、嘔吐者可用胃複胺、嗎丁啉;伴有膽汁反流的,可因長期膽汁反流而破壞胃粘膜屏障,造成慢性淺表性胃炎,進而發展成慢性萎縮性胃炎。在此情況下可應用胃動力藥,防止膽汁反流,從而達到保護胃粘膜的目的,嗎丁啉或西沙比利可以抗膽汁反流,并促進排空和止吐;

胃痛明顯者以巅茄片、654—2解痙止痛;伴有幽門螺杆菌感染者還要加服麗珠胃三聯以除菌根治。硫糖鋁是胃粘摸保護劑,可減少外部因素對胃粘膜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粘膜病變的恢複,各型慢性胃炎均可用之。慢性萎縮性胃炎加服維酶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内解毒酶的活性,抑制癌細胞生長和防止細胞的異常代謝。

飲食注意

對于患者而言,淺表性胃炎的防治主要應注意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以及飲食的合理。具體而言,應注意如下幾點:1.戒煙戒酒,飲食規律,不宜過量;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辣椒等;3.少食過硬,過粗糙,過熱或過冷的食物;4.少食過甜及過酸的食物及水果,如巧克力、冰淇淩、蘋果及桔子;5.少食易脹氣的食物,如澱粉含量較高的紅薯,藕,土豆等。

疾病預後

預後較好。少部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可進展為慢性多竈萎縮性胃炎,這部分患者中,極少部分患者數經過長期的發展可發展為胃癌。由幽門螺杆菌引起的慢性淺表性胃炎部分可以進展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專家觀點

淺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統一種常見病,由于現代社會高速的生活模式以及不當的飲食習慣,很多人都會出現淺表性胃炎的症狀,但該病幾乎沒有臨床表現或僅表現為消化不良,單純的淺表性胃炎不必過度擔心。通過生活及飲食習慣的調整以及适當藥物的運用,淺表性胃炎可以得到有效的預防與治療。

上一篇:面部整形

下一篇:肋骨骨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