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

傷寒

乙類傳染病
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杆菌和副傷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我國法定為乙類傳染病。WHO把傷寒作為一個全球性衛生問題。世界上總的發病趨勢是下降的,發達國家如美國、西歐、日本等的發病率已降到0.4~3.7/10萬,重點在輸入病例的控制。我國西北地區出土的簡帛醫學文獻共有14枚與傷寒病相關的簡牍,記載了傷寒病信息及治療方藥。[1]
  • 中醫病名:傷寒
  • 外文名:typhoid fever
  • 别名: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由傷寒沙門菌引起
  • 常見症狀:高熱、中毒面容,緩脈,皮膚玫瑰疹,肝脾大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

病因

傷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中可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維持1~2個月,在牛奶中不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溫,在冰凍環境中可存活數月,但對光、熱、幹燥及消毒劑的抵抗能力較弱,日光直射數小時即死,加熱至60℃後30分鐘或煮沸後立即死亡,消毒飲水餘氯可迅速緻死。

臨床表現

潛伏期10天左右,其長短與感染菌量有關,食物型暴發流行可短至48小時,而水源性暴發流行時間可長達30天。典型的傷寒自然病程為時約4周,可分為4期:

1.初期

相當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緩慢,發熱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減退,咽痛與咳嗽等。病情逐漸加重,體溫呈階梯形上升,于5~7天内達39~40℃,發熱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戰,退熱時出汗不顯著。

2.極期

相當于病程第2~3周,常有傷寒的典型表現,有助于診斷。

3.緩解期

相當于病程第3~4周,人體對傷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漸增強,體溫出現波動并開始下降,食欲逐漸好轉,腹脹逐漸消失,脾大開始回縮。但本期内有發生腸出血或腸穿孔的危險,需特别提高警惕。

4.恢複期

病程第4周末開始,體溫恢複正常,食欲好轉,一般在1個月左右完全恢複健康。

檢查

1.常規檢查

血白細胞大多為3×109/L~4×109/L,伴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粒細胞消失,後者随病情的好轉逐漸回升。極期嗜酸粒細胞>2%,絕對計數超過4×108/L者可基本除外傷寒。高熱時可有輕度蛋白尿。糞便隐血試驗陽性。

2.細菌學檢查

(1)血培養是診斷的依據,病程早期即可陽性,第7~10日陽性率可達90%,第三周降為30%~40%,第四周時常陰性;

(2)骨髓培養骨髓培養性率較血培養高,尤适合于已用抗生素藥物治療,血培養陰性者;

(3)糞便培養潛伏期即可陽性,第3~4周可高達80%,病後6周陽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過一年;

(4)尿培養病程後期陽性率可達25%,但應避免糞便污染;

(5)玫瑰疹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檢切片也可獲陽性培養。

診斷

傷寒可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及免疫學檢查結果作出臨床診斷,但确診傷寒則以檢出緻病菌為依據:

1.臨床診斷标準在傷寒流行季節和地區有持續性高熱(40~41℃)為時1~2周以上,并出現特殊中毒面容,相對緩脈,皮膚玫瑰疹,肝脾腫大,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低下,嗜酸性粒細胞消失,骨髓象中有傷寒細胞(戒指細胞),可臨床診斷為傷寒。

2.從血,骨髓,尿,糞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種标本分離到傷寒杆菌。

3.特異性抗體陽性,肥達氏反應“O”抗體凝集效價≥1∶80,“H”抗體凝集效價≥1∶160,恢複期效價增高4倍以上者。

治療

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患者入院後,即按消化道傳染病隔離,臨床症狀消失後每隔5~7天送檢糞便培養,連續2次陰性可解除隔離。發熱期患者必須卧床休息,退熱後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熱後2周可輕度活動。應給予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以補充發熱期的消耗,促進恢複,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退熱後,食欲增加後,可逐漸進稀飯,軟飯,忌吃堅硬多渣食物,以免誘發腸出血和腸穿孔,一般退熱後2周才恢複正常飲食。應鼓勵患者多進水分,每日約2000~3000ml(包括飲食在内),以利毒素排洩。如因病重不能進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

有嚴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治療配合下使用激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