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

腹部呈條帶狀疼痛的綜合征
肋間神經痛是一組症狀,指胸神經根(即肋間神經)由于不同原因的損害,如: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膜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縱膈、胸膜病變,肋間神經受到上述疾病産生的壓迫、刺激,出現炎性反應,而出現以胸部肋間或腹部呈帶狀疼痛的綜合征。肋間神經痛是患者的主觀症狀。肋間神經由胸脊髓向兩側發出經肋間到胸前壁,支配相應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間走行的感覺分支。因此肋間神經痛是從胸背部沿肋間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線帶狀區疼痛。
  • 中醫病名:肋間神經痛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内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胸部
  • 常見病因: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膜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帶狀疱疹
  • 常見症狀:背部胸椎至前胸部疼痛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病原學:胸椎椎間盤退變性突出、關節囊和韌帶增厚和骨化常導緻神經通道狹窄變形,可引起肋間神經炎症
  • 臨床表現:肋間神經痛是指一個或幾個肋間部位從背部沿肋間向胸腹前壁放射,呈半環狀分布

疾病介紹

肋間神經痛是指一根或幾根肋間神經支配區的經常性疼痛。它是老年人常見的胸痛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肋間神經共有12對,由胸髓發出後經前根和後根聯合而組成。胸神經分為前支、後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前支位于肋間内、外側肌之間叫做肋間神經,走行在肋間動脈的下面。臨床上通常見到的是繼發性肋間神經痛,而原發性肋間神經痛較少見。繼發性肋間神經痛是由鄰近器官和組織的病變引起,如胸腔器官的病變(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動脈瘤等),脊柱和肋骨的損傷,老年性脊椎骨性關節炎,胸椎段脊柱的畸形,胸椎段脊髓腫瘤,特别是髓外瘤,常壓迫神經根而有肋間神經痛的症狀。還有一種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間神經炎,也可出現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主要為一個或幾個肋間的經常性疼痛,時有發作性加劇,有時被呼吸動作所激發,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劇烈時可放射至同側的肩部或背部,有時呈帶狀分布。檢查時可發現相應皮膚區的感覺過敏和相應肋骨邊緣壓痛,于肋間神經穿出椎間孔後在背部、胸側壁、前胸穿出處尤為顯著。有些病人可發現各種原發病變的相應症狀和體征。

另外,帶狀疱疹病毒性神經炎引起的肋間神經痛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膚及背根神經節,在其神經支配區的皮膚上産生成群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為多見,按肋間神經分布排列呈帶狀,同時伴有一個或幾個鄰近肋間神經分布區的神經痛。發病時有低熱、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驅症狀,繼而局部出現感覺過敏、燒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

繼發性肋間神經痛的治療須視病因而定。原發性肋間神經痛可按神經痛的一般療法治療,如各種止痛劑的使用、理療等。當無效時可考慮肋間神經根部封閉。對于帶狀疱疹的皮膚損害可對外用保護幹燥劑,如樟腦撲粉、爐甘石洗劑或龍膽紫溶液,5%雄黃酊外用亦有消炎止痛作用;适當使用維生素B1、B12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常有良好的效果。

病理病因

肋間神經由胸髓發出後經前根和後根聯合而組成。共有12對,胸神經分為前支、後支、脊膜支和交通支。前支位于肋間内、外側肌之間叫做肋間神經,走行在肋間動脈的下面。肋間神經痛本病實際上僅僅是一症狀的名稱,是指一根或幾根肋間神經支配區的經常性疼痛。此病為中老年人常見的胸痛原因之一。

肋間神經痛的症狀的産生,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臨床上通常見到的是繼發性肋間神經痛,而原發性肋間神經痛較少見。繼發性肋間神經痛是由鄰近器官和組織的病變引起,如胸腔器官的病變(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動脈瘤等),脊柱和肋骨的損傷,老年性脊椎骨性關節炎,胸椎段脊柱的畸形,胸椎段脊髓腫瘤,特别是髓外瘤,常壓迫神經根而有肋間神經痛的症狀。還有一種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間神經炎,也可出現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主要為一個或幾個肋間的經常性疼痛,時有發作性加劇,有時被呼吸動作所激發,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劇烈時可放射至同側的肩部或背部,有時呈帶狀分布。檢查時可發現相應皮膚區的感覺過敏和相應肋骨邊緣壓痛,于肋間神經穿出椎間孔後在背部、胸側壁、前胸穿出處尤為顯著。有些病人可發現各種原發病變的相應症狀和體征。

原發性肋間神經痛較少見,繼發性肋間神經痛是由鄰近器官和組織的病變引起,如胸椎病變(胸椎椎間盤突出、胸椎結核等)、外傷、胸椎段脊髓腫瘤等原因可使神經根受到壓迫,從而出現肋間神經痛的症狀。此外,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肋間神經炎,也可導緻肋間神經痛。

臨床類型

肋間神經痛分繼發性和原發性兩種,由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膜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繼發根性的肋間神經痛;肋骨、縱膈或胸膜病變會繼發幹性的肋間神經痛。原發性的肋間神經痛少見。

肋間神經痛發病時,可見疼痛由後向前,沿相應的肋間隙放射呈半環形;疼痛呈刺痛或燒灼樣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多發于一側的一支神經。

體檢發現,胸椎棘突旁和肋間隙有明顯壓痛;典型的根性肋間神經痛患者,屈頸試驗陽性;受累神經的分布區常有感覺過敏或感覺減退等神經功能損害表現。

臨床表現

1、疼痛表現為發作性的沿某一肋間神經走向的刺痛或灼痛,咳嗽、噴嚏、深呼吸時疼痛加劇,以單側單支為最多。

2、疼痛範圍局限于病變肋間神經分布區,多見于一側5~9肋間。患部呈弧型劇痛,并有固定痛點,呈陣發性加劇。

3、沿着肋間神經分布區域及其相當皮膚部位有壓痛點,特别是在其外側皮神經的起點處。最恒常的壓痛點在脊椎旁、腋線及胸骨旁。

4、X線檢查及其他檢查無形質異常發現。

5、經B超、心電圖及X線攝片檢查排除肝膽、心血管、肺髒疾病及外傷病史。

診斷要點

(一)原發性肋間神經痛少見,盡量查明與本病有關的疾病。

(二)疼痛範圍局限于病變肋間神經分布區,多見于一側5~9肋間。患部呈弧型劇痛,并有固定痛點,呈陣發性加劇。

(三)沿着肋間神經分布區域及其相當皮膚部位有壓痛點,最恒常的壓痛點在脊椎旁、腋線及胸骨旁。

(四)信息探測耳穴病經口:肝、胰膽、胸。經穴病經口:内關、阿是穴。

治療和預防

治療應明确原發病竈,采用适當的治療方法。可以用藥物、理療、針灸、推拿等。推拿臨床上治療由胸椎損傷或退變引起的肋間神經痛療效較好。這類患者往往有胸椎關節的位置異常,通過胸椎複位手法糾正後,疼痛就能明顯緩解。胸椎部位的疾病要即時治療,以免繼發肋間神經痛。坐位工作者要注意姿勢,避免勞累。

肋間神經痛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表現為單側肋間的陣發性疼痛,多以竄痛或刺痛為主,可放射至患側肩背部。用王不留行籽外貼治療,療效顯著。使用時先剪一塊約5×3.5厘米大小的麝香壯骨膏,在中間撒上已準備好的王不留行籽(注意不要堆積),按壓粘牢後外貼于肋間神經疼痛的沿線處,然後按摩1至2分鐘,至患者感到局部微痛、發熱即可。每日按摩4至6次,每2至3天如法換藥1次,至痊愈為止。

指壓治療

由胸部到側腹或是由背部到側腹,如果産生強烈疼痛,那麼在轉身、大聲笑、深呼吸、打哈欠時都會感到痛苦難當,這就是肋間神經痛。所謂肋間神經,是沿着胸部肋骨,由背後經過側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經。此類疼痛就是沿着這條神經,經胸部、腹部呈半環狀的強烈疼痛。

該病的原因是由于脊椎生病或是肋膜粘合,但還有其它尚無法了解的原因。其它如肝髒病是原因之一。突發性、真性的肋間神經痛原因至今仍然一無所知,但是症狀卻是非常了解。這種疼痛會因咳嗽或呼吸強弱而定,嚴重時可能會形成呼吸困難。一般是吸氣感到痛苦,吐氣則否。但是應該注意的是有時誤認為是肋間神經痛,但其實是肋膜炎或狹心症。

真性的肋間神經痛有三種特征。一是背骨側面即是壓痛點,二是腋窩即是壓痛點,三是胸側面即是痛點,隻輕輕一壓疼痛難當。為了防止肋間神經突發性,必謹以下的穴道指壓法,這種方法在病發半年内能即刻治愈,如果病發數年的話,隻要持之以恒也能治愈。

穴位及指壓法:

在手背距橫紋三指幅處有“外關”。在小腳趾和第四趾之間用指尖向上搓,到了盡處就是“臨泣”穴。指壓時隻要在這兩處穴位上,一面緩緩吐氣一面輕壓6秒鐘,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

肋間神經痛有時不隻限于胸部,連背部和肚子也有疼痛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隻要用穴道指壓法就可奏效。如果想提高效果的話,在指壓前先用溫濕布覆蓋患處。如果治療後還感到相當疼痛,則再用溫濕布擦患處,重新再指壓一次就可減輕疼痛。

針灸治療

(一)體針

    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溝、陽陵泉、華佗夾脊(病變相應節段)、蠡溝。

2.治法

主穴每次僅取一穴,效不明顯者加配穴。照海,取雙側,随吸氣進針1寸~1.5寸,反複撚轉結合提插,持續3分鐘~5分鐘,施瀉法,留針15分鐘。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針法同照海。曲池,取健側穴,針剌得氣後,以小幅度高頻率撚轉,同時囑患難與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處。留針15分鐘。華佗夾脊,深刺使針感沿肋間神經放射,隻取患側穴,施平補平瀉法,餘穴均取雙側,針法同照海。每日l~2次。

(二)皮膚針

    取穴

主穴:華佗夾脊穴、膀胱經背部循行線。

配穴:病變區肋間隙、膽經脅部循行段。

2.治法

行常規消毒後,由華佗夾脊穴頸7至頸8,膀胱經大杼至關元俞,反覆以中等強度手法叩刺5遍,用閃火法拔排罐10分鐘。然後令患者側卧,使患部朝上,沿病變區肋間隙和膽經脅脅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區上下各一肋間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強度手法。叩畢,在疼痛最明顯區域拔罐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三)拔罐

    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關、陽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顯處。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進行針刺,以撚轉進針法刺内關,待有感應後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針感向上臂放射。同時,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陽陵泉,直透至陰陵泉。待有感應後,用撚轉法加大刺激量,使針感上通下達。留針30分鐘~50分鐘,每隔5分鐘行針一次。然後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顯處,常規消毒後,取皮膚針,由輕而重進行叩刺,叩刺至皮膚發紅,以閃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鐘~15分鐘,待皮膚瘀血呈紫紅色時取罐。隔日治療一次,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日~5日。

食療方法

當歸佛手炖黃鳝

配方:當歸10g,佛手6g,黃鳝300g,紹酒15g,姜lOg,蔥15g,鹽4g。

制作:當歸、佛手洗淨切片;黃鳝去骨和内髒切片;姜切片,蔥切段。黃鳝加入鹽、料酒,腌漬20分鐘待用。黃鳝置炖鍋内,加入當歸、佛手、姜、蔥、鹽,放入清水600ml。盛裝黃鳝的炖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炖煮35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黃鳝50g,随意喝湯。

活血黑豆湯

配方:丹參10g,紅花6g,桃仁6g,陳皮6g,黑豆150g,豬瘦肉250g,紅蘿蔔250g,姜10g,蔥15g,鹽5g。

制作:丹參洗淨,切片;陳皮洗淨,切絲;紅花、桃仁洗淨;豬肉洗淨,切3em見方的塊;蘿蔔洗淨,切5era見方的塊;黑豆出雜質;姜切片,蔥切段待用。豬肉、蘿蔔、黑豆、丹參、紅花、桃仁、陳皮、姜、蔥、鹽,同放炖鍋内加水1000ml。炖鍋置于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豬肉、黑豆各30~50g。

功效:補氣血,化瘀滞。适用于肋間神經痛氣滞血瘀的患者食用。

中醫認識

本病屬于祖國醫學的“脅痛”範疇。《靈樞·經脈篇》說:“肝、足厥陰之脈……屬肝,絡膽,……布脅肋。”“膽、足少陽之脈,絡肝,屬膽,循脅裡……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又《五邪篇》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邪氣藏府病形篇》說:“有所堕墜,惡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于脅下,則傷肝。”《丁甘仁醫案·脘脅痛)黎右案說:“脅乃肝之分野,肝氣入絡,脅痛偏左……”都指出了胸脅部位是肝、膽所分布之處,故胸脅部的疼痛與肝膽二經的功能失調有一定的關系。同時說明堕墜(括跌撲損傷)則惡血積于脅下,大怒則怒氣積于脅下是二種可以引起脅痛的原因。《臨症指南醫案-脅痛門》汪案說:“痛在脅肋,遊走不定……。”指出了胸脅痛兩側均能發生,亦與現代所見的肋間神經痛一症相符。

臨床所見單純的肋間神經痛,其病因主要不外肝氣郁結、痰血停着,如負重逆氣,或用力過猛(勞損刺激肋間神經、機械性的刺激、勞動後組織代謝産生酸性産物如乳酸等)等所引起的肋軟骨與胸骨之間的動作失調所緻。亦有并無前述病史,卻由于肋軟骨局部積勞日久,偶受輕微壓力或咳嗽,因而引起該處傷損而突然發生本症。在中醫方面的治療上,舒肋.消腫.膏針對肋間神經痛的症狀,可以進行很好的治療。根據四總穴歌“脅肋支溝取,心胸内關謀”,故以内關為主穴,配太沖可疏肝理氣;三陰交為足三陰之交會穴,能活血祛瘀;脅肋部為足少陽膽經所過,肝膽相表裡,肝脈布脅肋。陽陵泉穴為足少陽膽經穴,為足少陽經合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及“筋會”,刺之可疏肝利膽,疏通經絡。

中醫驗方

    肝郁氣滞全龍湯加減配伍香附10g、紫蘇梗10g、生姜3片、蔥白2根,水煎服。或青皮60g、玄胡150g,共研細末,日服3次,每次6g。

2.肝陰不足全龍湯加減配伍當歸15g、白芍30g、杞子15g、生地15g、青皮10g、枳殼10g水煎服。

3.瘀血阻絡全龍湯加減配伍全瓜蒌1枚、沒藥3g、紅花3g、甘草6g,水煎服。

4.膽經濕熱全龍湯加減配伍金錢草60~120g,水煎服,每日1劑。

5.肝膽濕熱全龍湯加減配伍龍膽草15g、金錢草30g,水煎服,日一劑。

6.肝郁化熱夾濕全龍湯加減配伍茵陳15g、闆藍根30g、龍膽草10g、丹參10g,水煎服。

7.肝腎陰虛全龍湯加減配伍五味子10g、太子參15g、蒸首烏15g、赤芍30g,水煎服。

預防護理措施

1、天氣轉涼要避免感冒,經常開窗通氣,保持室内空氣新鮮;

2、多參加體育活動,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于勞累;

3、平時注意保暖,身體出汗時不要立即脫衣,以免受風着涼;

4、勞動時注意提高防護意識,搬擡重物姿勢要正确,提防胸肋軟骨、韌帶損傷;

5、多食韭菜、橙、狗肉、赤豆等食物,有舒筋通絡、止痛之輔助療效。

飲食調理

取豬瘦肉、紅蘿蔔各250克,黑豆150克,丹參10克,紅花、桃仁、陳皮各6克,蔥15克,姜10克,鹽5克。将丹參洗淨,切片;陳皮洗淨,切絲;紅花、桃仁洗淨;豬肉洗淨,蘿蔔洗淨,切3厘米見方的塊;黑豆出雜質;姜切片,蔥切段待用。豬肉、蘿蔔、黑豆、丹參、紅花、桃仁、陳皮、姜、蔥、鹽,同放炖鍋内加水1000毫升。炖鍋置于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時即成。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豬肉、黑豆各30--50克。本方補氣血,化瘀滞。适用于肋間神經痛氣滞血瘀的患者食用。

并發症

肋間神經痛可以并發哪些疾病?其表現為疼痛沿着肋間神經的走行分布,有時可表現為沿肋間隙傳導的放射性。病程長的患者可有肋間皮膚的觸覺減退及肌肉發僵、痙攣或攣縮的體征,除此之外所能得到的陽性體征不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