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腎炎

小兒腎炎

兒童腎器官疾病
小兒腎炎一般指腎小球腎炎,是一種雙側腎髒的彌漫性、非化膿性疾病。多發生于學齡兒童,6-9歲最為常見。[1]常繼發于上呼吸道的細菌或病毒感染,但是腎炎的發病并不是細菌或病毒直接損傷腎髒而發生的炎症,而是由于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引起體内産生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應,造成腎髒損傷而緻病。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兒科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小兒腎炎

病理簡介

腎小球腎炎,簡稱腎炎,是一組急性起病,不同病因所緻的感染後免疫反應引起的彌漫性腎小球損害性疾病。臨床上以水腫、尿少、血尿及高血壓為主要表現,一般病程約4-6周。夏秋季是小兒腎炎好發季節,多見于5-12歲兒童。小兒腎炎的治療并不複雜,而護理很重要,并對預後起着決定性作用。

腎炎患兒起病1-2周均需卧床休息。因為卧床休息可以減少機體能量消耗,減輕心髒負擔,改善腎髒血流量,有利于防止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壓腦病等并發症。一旦水腫消退,血壓平穩,肉眼血尿消失,可允許患兒下床在室内活動或戶外散步。本病早期因水腫明顯,同時伴有氮質血症,應給予低鹽和低蛋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2克,蛋白質攝入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5克,但應禁吃雞、鴨蛋,以免加重腎髒負擔。鼓勵患兒多吃水果,至患兒水腫消失,血壓正常即可恢複原來飲食。

臨床表現

發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體炎、皮膚膿疱病等先驅感染。開始有低燒、頭暈、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症狀,這些症狀與一般的發燒感染沒有什麼區别,不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常被忽略。浮腫和少尿是本病的特點,一般浮腫先從患兒的眼睑開始,逐漸擴展到全身。指壓不凹陷,浮腫時尿量明顯減少,甚至沒有尿,大約1-2周内尿量逐漸增多,浮腫也逐漸消退。大部分患兒的血尿是肉眼看不見的,隻有少部分患兒肉眼可見血尿。

血尿的顔色有的呈鮮紅似洗肉水樣,有的似濃茶色,這與尿液的酸堿性有關,希望在觀察患兒的尿液時應注意到這一點。一般這種肉眼可見的血尿在1-2周内消失。高血壓患兒的表現就是惡心、嘔吐、頭暈,但如果血壓上升過急,會出現許多嚴重的并發症。當前中國城市的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急性腎炎起病時就能得到及時處理,所以在城市嚴重的病例少見,但在偏遠的農村仍有發生。

這些嚴重的病例如不早期發現,及時給予治療,可導緻患兒死亡。發病早期患兒尿量顯著減少,浮腫加重,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煩躁不安,進而病情可急劇惡化,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卧,面色灰白,四肢冰冷,頻繁咳嗽,咯出

粉紅色泡沫樣痰,說明患兒有心衰發生。如果患兒在發病的早期頭暈嚴重,惡心、嘔吐,并出現一過性失明,嚴重者突然驚厥、昏迷,則為高血壓腦病的表現。部分嚴重的病例在早期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以上這些情況,如不及時得到處理,後果不堪設想。當孩子前一段有扁桃體炎或皮膚化膿性感染的曆史,而又出現浮腫和少尿的現象,應及早進行診治。

多見于3-8歲小兒,2歲以下極少見,急性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猩紅熱等先驅感染後1-4周發病,病程在1年以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症僅有鏡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及輕度眼睑水腫,或無明顯臨床症狀;典型:發病急、有少尿、水腫、血尿及高血壓等症狀;重症:可短期内出現心力衰竭、急性腎衰、高血壓腦病,頭痛、嘔吐、昏迷等。

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呈血尿及蛋白尿,亦可見顆粒管型,抗鍊球菌溶血素“O”或抗鍊球菌激酶、抗透明質酸酶升高,血清總補體及C3下降,多在4-6周内完全恢複正常,纖維蛋白降解産物(FDP)可陽性,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升高。其它:部分病例胸透可見心髒普遍增大,心電圖有T波改變,腎圖可見不同程度腎功能損害

診斷方法

1.病史發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猩紅熱或皮膚化膿性感染等病史。

2.浮腫、血尿、高血壓(》18/1l-kpa)。

3.嚴重病例可于起病一周内出現下列任何一種并發症。

(1)心力衰竭:表現為呼吸急促,煩躁不安,肺底出現濕羅音,心串快,或出現奔馬律,肝髒迅速增大。

(2)高血壓腦病:頭痛,跟花,暫時失明,重者昏迷,抽搐,血壓明顯增高。

(3)急性腎功能不全:少尿或尿閉,氮質血症,高血鉀,酸中毒。

4.實驗室檢查

(1)尿常規:有紅細胞、管型和蛋白尿。

(2)血沉增快。

(3)抗鍊球菌素“O”(ASO)增高。

(4)血清補體C3下降。

臨床治療

西醫療法

(1)抗生素治療:青黴素5-10萬u/kg/日,分2次肌注,或頭孢噻肟(凱福隆)50-100mg/L/日,分2次靜滴。

(2)利尿;氫氯噻嗪1—2mg/kg/日,分3次口服。(3)降壓:利血平O.07mg/kg次肌注,或0.02mg/kg/日分3次口服。高血壓腦病時,宜配合其他藥物,如硝昔鈉5mg溶于5%葡萄糖液lOOml中,開始8-10滴份鐘靜滴,1—5分鐘後視血壓情況調整滴速,或以50%硫酸鎂0.1ml/kg肌注等。

中醫藥治療

急性期

風水上犯:眼睑浮腫,漸及全身,惡風,咳嗽,尿少,尿濁或血尿,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數。治法:宜肺利水。方藥:麻黃3克、生石膏(先煎)25克、車前子10克(包煎)、澤瀉10克、闆藍根15克、黃芩10克、仙鶴草10克、白茅根15克。

濕熱浸漬:肢體浮腫,口渴心煩,胸悶腹脹,皮膚瘡毒,頭痛身重,尿濁或尿如濃茶或洗肉湯樣,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方藥:杏仁10克、生意仁15克、白蔻仁6克、滑石(包煎)10克、通草3克、厚樸6克、半夏6克、黃柏6克、大小薊(各)10克。

水氣上淩心肺:肢體浮腫,咳嗽氣促,心悸胸悶,煩躁不能平卧,口唇青紫,指甲發绀,舌苔白或白膩,脈細數無力。治法:直肺利水,益氣溫陽。方藥:麻黃3克、桔梗6克、澤瀉10克、附子(先煎)10克、桂枝6克、細辛1克、太子參10克、北五加。皮IO克、萬年青10克、丹參10克、川椒6克。中成藥:黑錨丹。

邪陷心肝: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煩躁,嚴重者可突然出現抽搐,昏迷,舌紅苔黃,脈弦。治法;平肝熄風,利濕開竅。選方:羚羊角粉(沖服)1.5克;鈎藤、旋覆花(包煎)、代赭石、黃芩10克、龍膽草、澤瀉、車前子(包煎)、當歸、生地各10克,木通3克,山栀6克。中成藥:蘇合香丸。

恢複期

脾氣虛弱:身倦乏力,面色萎黃,自汗,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脈11緩。治法:健脾益氣。方藥:人參10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腎陰虧虛:頭暈乏力,腰腿酸痛,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舌質淡紅、苔少或剝脫,脈細數。治法:滋陰補腎。方藥:熟地、山萊萸、澤瀉、丹皮、茯苓、大薊、小薊、牛膝、女貞子、旱蓮草各10克,山藥12克,白茅根15克。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飲食治療

鲫魚冬瓜湯:鲫魚250克,冬瓜500克。将鲫魚洗淨,去腸雜及鰓與冬瓜(去皮)同煎湯。每日2次,吃魚飲湯。清肺利尿,消腫,适用于小兒腎炎急性期。茅根湯:幹白茅根250克,白糖25克。

将于品茅根洗淨後切碎,放入砂鍋内,加水适量,煎湯會渣,然後加人白糖,溶化後即可飲用。以上為1日量,分2~3次當茶溫熱飲用,連服l~2周,直至腎炎痊愈。清熱利尿。适用于小兒急性腎炎。

瓜皮赤豆湯: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各20克,玉米須15克,赤小豆200克。先把赤小豆放入砂鍋内,加入溫水适量,浸泡互~2小時;再把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玉米須一同放入泡赤小豆的砂鍋内,再加些冷水,煎沸後改用小火再煎半小時即可。以上為1日量,煎成後去渣,分作3次,溫熱飲用,直至水腫消退。利水,消腫。适用于小兒急性腎炎所緻的小便不利、全身水腫。

胡椒蛋:白胡椒7粒,新鮮雞蛋1個。把雞蛋頂部,用小剪刀剪個筷子頭粗細的小孔,把7粒白胡椒從小孔放人雞蛋中,再用面粉和成面團,把雞蛋小孔封固,用濕紙把整個雞蛋包裹起來,放入蒸籠内蒸熟或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即可。把蒸熟的雞蛋去殼後,将雞蛋胡椒一起趁熱吃下,每日1次,連用10次為一療程,休息3天後再服第二療程,一般用3個療程。治療小兒慢性腎炎。

一日食譜:

初期的飲食中蛋白質限制在每日11克,禁用食鹽。 

早飯:糖粥一碗。 點心(9:00):蘋果1隻

午飯:白粥一碗、蛋黃一隻、黃芽菜(100克)、油10克(炒菜用) 點心(14:00):煮梨1隻(100克) 、糖20克

晚飯:白粥一碗、青菜60克、土豆30克、油10克  點心(19: 00):蘋果一隻(100克)

中藥處方

(一)

【辨證】濕熱瘀阻,毒熱壅盛。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解毒。

【方名】魚腥草湯。

【組成】魚腥草15克,倒扣草30克,半枝蓮15克,益母草15克,車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燈草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劉弼臣方。

(二)

【辨證】脾虛生濕,濕郁化熱,濕熱壅遏,氣機不暢,以緻血熱血瘀者。

【治法】宣肺益脾,佐以清熱化瘀。

【方名】瀉肺補脾方。

【組成】桑白皮5-12克,淡子芩6-8克,茯苓6-10克,生北芪12-20克,黨參6-15克,生黃柏6-8克,白茅根20-25克,陳皮3-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實用中醫效驗新方大全》

如何預防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五髒六腑之根,主骨生髓通腦,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的重要器官,同時也是髒腑發揮各種功能及使命活動之根本。因此從兒童期開始護腎對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

(1)初生兒期(生後一個月内)此期初離母體,無論在飲食方面和寒溫調節方面均需特别注意。提倡母乳喂養,哺乳要定時定量,白天每3~4小時一次,夜間6~8小時一次。

(2)乳兒期(1周歲以内)此期是人生長發育最迅速時期,飲食除乳汁外要增加輔助食品,以滿足機體發育的需要。由于體内胃氣較弱,運化不足,稍有不慎,易發乳食停滞;氣血未充,筋骨柔弱,不能耐受風寒溫熱等病邪的侵襲,應加強護養,以固真氣。

(3)幼兒期(從1周歲到3周歲)這一時期各種生理機能趨向成熟,應當斷乳,如哺乳時間過長,不進其他食品,可使脾胃虛弱,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小兒斷乳後,大多飲食不知自節,食後不知飽足,必需适當控制飲食,避免擇食嗜食。

(4)幼童期(從3周歲到7周歲)此期小兒氣血充盛,抗病能力增強,模仿力強,可開展相适應的文體活動,鍛煉體質。使其很好的發育成長。

(5)學童期(從7周歲到14周歲)此期小兒繼續發育成長,胃氣日趨充實,此後開始性的發育,而轉入少年期。此期要進一步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不斷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适應能力。

兒童時期的生理特點是機體和生理功能都沒有達到成熟和完備的程度,易生疾病,另外發育較快,在兒童時期加強養生護腎,對預防腎髒病、延年益壽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腎小球腎炎    高血壓      扁桃體炎   頭暈    惡心     心電圖     鍊球菌      青黴素     氫氯噻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