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疤痕

增生性疤痕

結締組織的增生
疤痕隻是一個統稱,其實它可以分為很多種,而增生性疤痕則就是其中的一種。增生性疤痕是結締組織的增生,發于損傷深度僅及真皮的創傷。增生性疤痕與正常疤痕的病理組織差别僅在于疤痕深部膠原纖維的增厚,表現為排列不規則,或呈波瀾形,或纏繞成繩索狀。增生性疤痕的表現于環境溫度增高,情緒激動,或食辛辣刺激食物時症狀加重。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在飲食方面以清淡為宜,而且應時刻保持樂觀開朗的信賴,這樣才會有助于疾病的治療。[1]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增生性疤痕
  • 臨床表現:排列不規則,或呈波瀾形,或纏繞成繩索狀

特點

 增生性疤痕的特點是:早期局部腫脹變硬充血,其組織結構為表層是一層萎縮的上皮細胞所蓋,中層為血管 擴張,并有炎性細胞浸潤,底層為較少的膠原纖維和大量的結締組織增生。這種疤痕高出皮膚表面,早期局部增厚變硬,毛細血管充血呈現紅色或暗紅色。該疤痕基底部一般不與深組織粘連,可以推動,且收縮性較小,多數不會産生嚴重功能障礙,但在面部及暴露部位多影響美容,因此也常有治療的必要。

增生性疤痕疙瘩的形态、大小因損傷的情況不同而異:手術切口常為條狀;搔抓,注射後引起可為索狀,小塊狀;增生性疤痕疙瘩在前胸部多為橫條狀,常有典型的蟹足狀分支,有人稱之為 蝴蝶斑;燙傷或灼傷後發生者,其大小厚度與損傷的面積,深度密切相關,損傷越深則增生性疤痕疙瘩越厚;大面積損害可因疤痕攣縮而緻運動功能障礙;發生在關節部位可使肢體攣縮,活動受限,甚至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增生性疤痕疙瘩發生在面部可毀容.增生性疤痕疙瘩病人表現為明顯的家族 遺傳性。

發展過程

疤痕明顯高于周圍正常皮膚,局部增厚變硬。在早期,因有毛細血管充血,疤痕表面呈紅色、潮紅或紫紅。在此期,癢和痛為主要症狀,甚者可因搔抓而緻表面破潰。在經過相當一段時期後,充血減輕,表面顔色變淡,疤痕逐漸變軟、平坦,癢痛減輕以緻消失,這個增生期的長短因人和病變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兒童和青壯年增生期較長,而50歲以上的老年人增生期較短;發生于血供比較豐富如顔面部的 疤痕增生期較長,而發生于血供較差如四肢末端、胫前區等部位的疤痕增生期較短。增生性疤痕雖可厚達2cm以上,但與深部組織粘連不緊,可以推動,與周圍正常皮膚一般有較明顯的界限。增生性疤痕的收縮性較攣縮性疤痕為小。

因此,發生于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疤痕一般不緻引起嚴重的功能障礙,而關節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疤痕,由于其厚硬的夾闆作用,妨礙了關節活動,而引緻功能障礙。位于關節屈面的增生性疤痕,在晚期可發生較明顯的收縮,從而産生如颌頸粘連等明顯的功能障礙。

易發部位

增生性疤痕 疙瘩有顯著的身體多發部位,強胸骨部,肩 三角肌處,下颌,耳廓等處.随病程進展,增生性疤痕疙瘩超出原有損傷範圍,逐漸向周圍正常皮膚浸潤。

與疤痕疙瘩的區别

① 病因n疤痕疙瘩:可由疱疹、痤瘡、蚊蟲叮咬、化膿感染等皮膚損傷引起,也可無明顯誘因引起。n增生性疤痕:一般由手術、燒傷、燙傷、外傷等深及真皮的皮膚損傷引起。n② 好發部位n疤痕疙瘩:前胸、肩背部、耳垂、下颌緣、女性陰毛上方是疤痕疙瘩的好發部位。n增生性疤痕:一般發生在手術與創傷部位。n③ 家族史:n疤痕疙瘩:常有家族史。n增生性疤痕:無明顯家族史。n④ 臨床表現n疤痕疙瘩:疼痛瘙癢不明顯,但生長超過原始損傷界限并向周圍浸潤,俗稱"蟹足腫"。n增生性疤痕 :瘙癢明顯,病變僅限于原始損傷部位,不會向周圍浸潤性生長。n疤痕疙瘩可以發生在疤痕體質者,也可以發生在正常人群。疤痕疙瘩一般不采用手術治療,因為手術切除後再愈合的疤痕會更大,這種疤痕使用彈力繃帶壓迫也多不能奏效。對于這種疤痕應盡早由疤痕醫生制定綜合治療方案。疤痕疙瘩患者很多都擔心自己是疤痕體質。其實真正疤痕體質的人還不到千分之一,隻要正确處理,大部分疤痕都能得到控制。

危害性

疤痕是人體創傷修複過程中的必然産物,從廣義上來講,沒有疤痕就沒有創傷的愈合。疤痕組織的主要成分是纖維蛋白。疤痕組織膠原的産生和沉積增加了傷口的強度,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有益的,但是從外觀上講卻是有害的。而且,如果疤痕組織形成不充分,受損組織得不到正常的 張力,由此可以引發許多并發症,如腹壁切口愈合的疤痕薄弱,在腹内壓的作用下可使疤痕處重新裂開或腹内容物逐漸向外膨出而形成腹壁疝。相反,如果疤痕過度形成,就會造成嚴重的外形或功能上的重要問題。疤痕的危害取決于它的本質和特性,以及對深部組織的繼發的固定作用。

因而疤痕相對于損傷後的組織來說,總是一個不完善的替換。從機械角度來看,其抗強性減弱;從營養角度來看,造成了氧和營養物質交流的障礙;從功能角度看,引起受損組織的畸形和功能障礙從美觀角度看,造成了外形的破壞。

治療

增生性疤痕自從發生之時起,就在不停的發生變化。在初起之時,疤痕的纖維增生很快、很多,纖維增生過多以後常将疤痕内部的血管壓閉,使其逐漸缺血。

目前國内外治療疤痕多采用局部藥物封閉,新四聯療法、皮膚移植,手術切除植皮,晶體磨疤術,氣囊擴張術,抗體注射,放射治療,壓迫療法,激素療法,矽酮類等療法。在臨床上都不是很成熟,療效有待觀察。而且有的所需時間長,痛苦大,容易反複,出現不良後果等,許多都不盡如人意。以下是增生性疤痕的幾種治療方法:

擦皮法:将清涼劑塗于患處,使皮膚麻木,并使其表面固定,然後用一個可旋轉的鑲有細小的工業用鑽石的不鏽鋼輪進行打磨。疤痕突出的邊緣可被磨光,底部同樣也可受到打磨,這樣中央部位增多,整修皮膚表面變平。擦皮法可以交一個很深的盒狀變為一塊平坦的谷地。

如果疤痕很嚴重,持續重利稅上面6個月至1年的時間。勸告:避免見到陽光。在使用擦皮法後,陽光暴曬後産生皮膚變黑等問題。膠原蛋白是一種使皮膚恢複健康的蛋白質。注射時,内科醫生通常使用經過高度提煉的牛膠原蛋白,并在其中加入利多卡因,這是一種可以對治療部位旅行縻醉的縻醉劑。

為了證實注射膠原蛋白是否可以幫助消除 粉刺留下的疤痕,将一個手指放在疤痕的某一邊,拉支皮膚。如果疤痕消失,大概你就适合于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

治療步驟是非常簡單的:你的醫生會從皮膚的第二層——真皮層将産生的。由于人的身體會“溶解”膠原蛋白,因此,根據注射的部位,你可能在3至9個月肭進行另一輪治療。因為一人對膠原蛋白産生過敏反應測試。同樣,膠原蛋白注射對于懷孕或者哺乳期的婦女還不是分安全。

脂肪注射法:由脂肪損失而造成的很深的疤痕可以通過脂肪注射法進行治愈。有時候稱之為脂注射。在進行這種治療時,脂肪通過外科手術由身體的另一部位取得,沖洗幹淨後,注入疤痕處,使疤痕的脂肪增長。這種治愈的效果通常可持續6至12個月。

化學去皮法:輕度或者表面去皮——隻是輕輕除去皮膚細胞的最上層——用三氯乙酸或者a-羟基酸處理。對于很嚴重的粉刺,醫生們使用苯酚去皮法,這通常要由整容外科醫生實施全身麻醉。對于一般的疤痕,你可以讓醫生進行三氯乙酸去皮法處理。這些去皮對于坑狀疤痕的治愈效果是很好的。

打孔鑿切除法:這種治療方法對于生有窄而深的“碎冰錐”狀疤痕是非常有效的。醫生使用一個圓形的包幹成型切割刀狀的鑿子将疤痕切除,然後将邊緣縫合在一起。

激光擦皮法:這種治療方法是使用 二氧化碳激光器打磨皮膚。與擦皮法不同,激光擦皮是一種相對來說不會出血的皮膚磨光方法。但是與擦皮法相同,激光治療也有它的缺點——如果使用不當,會産生新的疤痕,或者不均勻色斑。

新四聞療法:是一項針對疤痕治療的最新研發技術。針對增生性疤痕、攣縮性疤痕、疤痕疙瘩治療的非手術綜合療法。

第一聯:通過脈沖軟鐳射治療,調整疤痕局部病理組織的異常生物電現象,增進藥物吸收,軟化疤痕組織;

第二聯:同時外用抗疤痕藥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第三聯:疤痕内用藥物,通過祛疤組合劑直接作用于疤痕組織,促使疤痕組織分解、吸收;

第四聯:口服抗疤痕藥物,調節體質,治療疤痕不複發。

曆史早在1607年Hildanas即指出手燒傷後疤痕攣縮引起的畸形可用夾闆糾正。1890年Vidal認為長期應用壓力是使增生性疤痕消散的最好方法。應用夾闆或壓力治療燒傷後增生性疤痕及其引起的攣縮,雖已有悠久的曆史,但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臨床上未見廣泛應用。1968年美國某燒傷中心Larson等人常規應用持續夾闆牽引術防治和減輕增生性疤痕形成和攣縮獲得良好效果;并用掃描電鏡對增生性疤痕在機械力作用下。

上一篇:股骨頸骨折分型

下一篇:脆骨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