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亡通知書

陣亡通知書

戰争中陣亡士兵書信
陣亡通知書,指在戰争中,因為受敵軍攻擊而死亡的士兵以書面形式通知其親屬朋友。
  • 中文名:陣亡通知書
  • 外文名:
  • 地點:
  • 指:戰争中受傷死亡的士兵
  • 形式:書面形式
  • 廣泛用來:描述部隊傷亡人員的軍事用語

定義

陣亡是軍隊當中廣泛用來描述部隊傷亡人員的軍事用語,意指在戰争中遭受敵軍攻擊或是友軍誤擊而死亡的士兵。

另外,陣亡代表一個士兵在戰争中受到攻擊而死亡,而“受傷而死亡”(Died of Wounds,簡稱DOW)意指士兵生還至接受醫學治療,但是依然不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曾制定DWRIA取代DOW(Died of Wounds Received in Action),然而曆史上軍隊與曆史學家都使用前一種首字母縮略字(即KIA)。

美軍從二戰以來都會将戰争中失蹤的軍人在之後歸類為失蹤推定戰死,如唐·費斯中校(Don C. Faith)曾很短暫地被認定為失蹤但很快被修改為戰死屍體未尋獲,在62年後因尋獲遺體被修改分類為戰死屍體确認(美國防部戰俘及失蹤人員辦公室稱為accounted for,未确認屍體者稱為unaccounted for有時也會寫成missing,如就朝鮮戰争美軍尚有數千missing,這并不意味着美軍仍認定這些人活着,事實上民法都規定平民在失蹤七年後即推定死亡的)。

詳情

日本至二戰為止,對于戰争中死亡有多種不同含義的表述:在當時出版的(也包括二戰後防衛廳出版的戰史中)戰死包括KIA和DOW兩種情況,而軍人在戰場病死稱為戰病死,如一号作戰中日軍戰死一萬二千餘人,但是戰病死(實際為缺少營養的并發症,也就是大部分餓死)也有同樣數目且日軍醫療保障能力不足經常出現死傷比例為一比二甚至接近一比一的情況。不管軍人平民因為卷入戰争而失去生命稱為戰沒。但是在現代也有一些日本文獻開始将日軍死于一場戰役的軍人統稱為戰死。

曆史事件

為抗日陣亡士兵通知書尋親的過程最早要追溯到9年前。成都市檔案館檔案專家姬勇說,由于地址不詳,親屬搬遷,時局動蕩以及其他原因,到1949年成都解放的時候,尚有580多封将士陣亡通知書沒有送達家屬。

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成都市檔案館從這580多封陣亡通知書裡,選取了兩份進行公開展覽。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陸續有士兵家屬到成都市檔案館查詢認領這些陣亡通知書。直到2009年4月,犧牲于山西的陳健康烈士陣亡通知書被親人領走後,至今仍有37份陣亡通知書沒有家屬認領。

記者在成都市檔案館提供的《抗日戰争時期國民革命軍部分成都籍死亡士兵名錄》上看到,陣亡士兵的犧牲地點、生前住址、家庭聯系人等信息都比較詳細。如朱海斌,29歲,60軍182師545團3營8連上士班長,1940年6月22日江西靖安縣對日作戰陣亡,原家住成都橫丁字街,父:朱琢玉,弟:朱海雲。蔣宗藩,28歲,47師277團2營5連中尉連付,1938年9月25日山西夏縣橫峪山對日作戰陣亡,原家住成都鼓樓北四街36号,原在成都中央軍校就讀,父:蔣漢卿,弟:蔣國藩,妻:李氏。

這37名成都籍陣亡士兵,陣亡時間大都集中在1938年至1940年,整體都比較年輕,主要集中在28歲以下,最小的年僅18歲,陣亡時作戰地主要為江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在山西戰場上犧牲最大,為16人,而同一天在同一場戰鬥中陣亡的就有4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