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會

燈會

中國民俗文化活動
燈會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并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1]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地點:
  • 中文名稱:燈會
  • 外文名稱:Exhibit Of Lanterns
  • 農曆日期:正月十五
  • 起源時間:南朝
  • 地區:江蘇、河北、山西、安徽、廣東等
  • 節日類型:民俗

曆史沿革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迎來的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伊始,國都南京城内就舉辦過元宵燈會,是中國最早記載的燈會。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家庭美滿和天下太平,張燈結彩的景況,開始從深宮禁苑、宗教場所走向民間大衆,“燈火滿市井”的場景頗為壯觀。對此,梁簡文帝蕭綱、陳後主等都曾用生動的詩歌,描繪了南朝利用燈彩來增添節日氣氛的社會風尚。

東晉、南朝時期南京作為當時中國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達官貴族和豪門名士,每到元宵節,他們也效仿宮廷,張燈結彩。東晉詩人習鑿齒有詩《詩燈籠》描寫當時張燈的情形。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間,紙張技術發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絲織品的大量應用,使得燈彩藝術迅速發展。

漢晉時,每逢春月花開時,蜀郡的統治者都要“縱民遊樂,嬉戲西園。”同時燈紅火耀,以粉飾太平。

隋以來元宵節張燈結彩的習俗開始正式形成,元宵佳節張燈、觀燈等活動開始蔚然成風,唐朝魏征的《隋書》中對南京張燈結彩的習俗有了詳細描述。

唐人的《放燈日記》中有唐明皇在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時逃到成都,與道家大法師葉清善上街觀燈的記載。“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有《觀燈詩》雲:“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缛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别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這首詩道出了當時成都燈會的盛況。

前蜀皇帝王建常“出遊浣花溪,自夜達旦”,當時“問亦放燈,率無定日”。後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觀燈于露台。”

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一詩中雲:“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辇隘通衢。”可見唐代的燈會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用于祭祀孔子的至聖文宣王廟(今南京夫子廟)在南京建成,秦淮河河畔也成為覽勝佳地,夫子廟地區的燈會開始出現并迅速發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也是生動記述了南宋時的燈會盛況。

據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載,南宋都城臨安,最初隻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館,在元宵節時懸挂花燈售賣,如此數年,漸成氣候,遂形成了燈市。燈市一般在元宵節前數天開始。為了使燈市熱鬧起來,京尹每年都派人到燈市上巡視,根據各家商鋪所懸挂的花燈數量,配給一定的蠟燭、燈油及費用。到了正月十五,京尹會親自前往燈市,其随行者會攜帶一隻裝滿了紙币的口袋,給燈市上的遊動小販發紅包,以感謝他們對燈市繁榮所做的貢獻,謂之“買市”。

為了保證賞燈百姓的安全,地方官員在安保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每年的燈會期間,坊間的繁華熱鬧地帶,都點有巨燭或松柴作為路燈,有兵卒站在一旁維持秩序。路燈旁邊還會押着幾個罪犯示衆,身上寫明此人犯罪的緣由。如偷搶婦女頭上的钗環首飾,或者舉止不端,趁着人多,在婦女身邊挨挨搪搪地耍流氓。其實這些人之前就已犯罪被關押于獄中,将之拿出來頂缸示衆,目的是警戒作奸犯科者,盡可能地将罪案扼殺在萌芽狀态。

南宋的皇帝對燈會也非常支持。每年元宵節的二鼓時分,皇帝就乘着小車,帶領宮人到宣德門上觀賞鳌山。鳌山是在燈市的中央位置紮蓋起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上面懸挂有數百盞花燈。鳌山的規模,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有明确記載:“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燈,長一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鳌柱。”《水浒傳》中,李逵鬧東京的背景描寫,或許就是取材于這些現實生活情節。

皇帝賞燈的時候,京尹會讓一批經過挑選,衣着幹淨、食品衛生的小商販,或者唱歌動聽、舞姿曼妙的藝人,在宣德門外等候。皇帝會宣召這些人到樓上表演,妃嫔内人也紛紛購買商販制作的零食。由于不了解價格,她們的所費往往要比常人高出數倍,甚至有商販因此而一夜暴富。

除此之外,臨安的一些大戶人家,也在家中的花園水榭中布置各式花燈,并且開門任人遊覽,還備以酒菜款待,以顯示自己的家勢昌盛。而那些居于幽坊靜巷的小戶人家,也在門前挂設數盞五色琉璃泡燈應節,遠遠看去,恍若仙境。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提倡燈節這一盛事,并将京師南京的每年元宵節張燈時間延長至十夜,使之成為中國曆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秦淮燈會在這一時期進入到發展高潮,朱元璋每年都花費衆多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相當數量的彩燈,以吸引民衆參加規模宏大的元宵燈會。

明朝洪武五年(1372)元宵節,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萬盞水燈。朱元璋還是一位制作燈謎的高手,由此促進了元宵燈會内容向更加豐富多彩的方向發展。明朝永樂七年(1409)初,明成祖朱棣“賜百官上元節假十日”,并繼續張燈結彩,營造節日氣氛。三年後又下令在南京故宮午門外,集能工巧匠籌辦燈會,精心紮制鳌山“萬歲”燈,并且與民同樂。以後年年如此。明代中期以後,南京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都繁會景物圖》等畫卷,形象描繪了焰火奪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觀看演出的熱鬧場景。明代後期《正德江甯縣志》所描繪的燈節,更是繁華得讓人目不暇接。

相比具有濃重政府色彩的宋代燈會,明朝的北京燈會,則已演變成了純粹的市場行為。每年的正月初十日到十六日,各地的客商和巧匠就會雲集北京,将自己制作的花燈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在這短短的數天裡,不僅是花燈制作工藝的比拼,也是經商實力的比拼。北京靠近燈市的商鋪和住房,每年到了燈市開市的時候,租價就會翻番,要比平時貴上數倍,如果不是生意做得特别大的商人,輕易不敢問津。另外,燈的式樣和工藝也是新穎繁多,有鑲嵌珍玩珠寶的燈,也有從鄰國或海外販回來的燈,引來的觀賞者絡繹不絕。價格高的燈,一盞就要賣上千兩銀子。

明人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載有一事:明朝年間的元夕燈節,京城有工匠用糯汁燒成琉璃瓶,然後制成花燈,可以貯水養魚,旁邊映襯着燭光,透明可愛。黃岩人王古直花費重金買了一盞在家,愛不釋手,終日耍玩。有天一不小心,他将琉璃瓶碰到地上,摔了個粉碎,悲歎道:“吾平生家計在此,今蕩盡矣!”明代花燈的精巧程度、價值幾何,此說也可作為旁證。

主要内容

燈會的主要内容是安放在園林美景之中的各式燈彩,按不同的主題或故事内容分組陳設,每組又由若幹個不同的人物或景物組成,同時有無數的串燈、燈籠、牌坊燈、工藝燈、書畫燈、壁燈、臉譜燈、皮影燈、水底射燈、空中玫瑰、火樹銀花等作為襯托,形成了一個上下輝映、八方閃耀、色彩斑斓、眩人眼目的彩燈世界。

發展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彩燈藝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特别是随着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彩燈藝術更是花樣翻新,奇招頻出,傳統的制燈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将電子、建築、機械、遙控、聲學、光導纖維等新技術、新工藝用于彩燈的設計制作,把形、色、光、聲、動相結合,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相統一,自貢燈會這門古老的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随着社會的發展和變革,自貢燈會也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養下逐步精湛、娴熟起來。1964年,自貢市人民政府組織舉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屆燈會。布局由平面發展為立體。

2005年,已在本地成功舉辦了十一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并應邀赴北京、廣州、武漢、上海、香港、泰國和新加坡展出,所到之處,無不獲得盛譽。

1988年6月北京展出期間,鄧小平同志、楊尚昆同志等115名黨和國家領導人觀了燈,得到了他們的首肯。後來江澤民總書記也認為:自貢燈會是成功的。新加坡總統黃金輝親臨在該國展出的“中國自貢燈會”開幕式,興緻勃勃地參觀了精美的自貢彩燈。該國前總理李光耀在欣賞彩燈後,欣然題詞:“美不勝收,名不虛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