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廟會

北京廟會

春節慶典形式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曆史“軌迹”。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曆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着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随着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1]
  • 中文名:北京廟會
  • 外文名:Beijing Temple
  • 地點:
  • 别稱:廟市或節場
  • 創立時間:東漢

廟會由來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争,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跟。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

佛道二教競争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衆。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衆的娛樂内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鹜,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随喜添趣。為了争取群衆,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

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随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

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并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

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于記載。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衆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舊時北京廟會

土地廟

土地廟也叫“都土地廟”,在宣武門外下斜街路西,廟的規模不大,但廟會的規模不小。每月逢三有廟會,以商業活動為主。

《光緒順天府志》說:"每旬之三有廟市,遊人雜沓,與護國、隆福兩寺并稱勝。“能與号稱”東西二廟"的廟會"并稱勝",可見盛況不一般。商販貨攤和文藝演出場地多在廟的四周,春秋旺季攤位可以一直擺到廣安門大街上。土地廟周圍多是普通城市勞動階層和菜農、花農,因此土地廟的廟會上,多是一般市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鍋碗瓢盆,中小農具,種籽秧苗,而很少看到珍寶翠鑽、古玩字畫等有錢人喜歡的東西。廟會上的鮮花買賣,是土地廟廟會的一項主要特色,因其于花鄉——豐台十八村毗鄰,所以這裡的鮮花遠勝其他廟會。鮮花的品種又多又鮮,而且還不乏奇花異草。

土地廟的廟會上還有一種商品特别多,這就是雞毛撣子。舊北京老百姓用它們打掃衛生,還是室内不可缺少的擺設。尤其是春節前,雞毛撣子是各家各戶不可缺少的工具。建國初期北京的土地廟會還興旺過一個時期,現在廟會已不存在,但是廟的建築還在,隻是早已作為民居,面目全非了。

白塔寺

白塔寺在北京阜成門内大街路北。正名妙應寺,是北京名刹,因寺内有座"以鎮都邑"的藏式佛塔,通體皆白,故俗稱白塔寺,而正名妙應卻不大提及了。白塔寺的廟會在農曆每月五、六兩日舉行,也是北京主要廟會之一。

《舊京瑣記》裡有記載:“…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廟,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護國寺,九、十之隆福寺,謂之四大廟市,皆以期集。”白塔寺的廟會與護國寺廟會基本相同,因白塔寺與護國寺不但位置相鄰,而且廟會的日期也相近。廟會期間,除與其他廟會類似的山貨、百貨、食品、玩具和農副産品等貨攤外,木碗貨攤是其特色。

《舊都文物略》中說:“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廟木器竹器,皆屬特有。”賣蛐蛐罐、蝈蝈葫蘆、鳥籠子市場也是白塔寺廟會的特有市場。這些東西不但有它的實用性,而且由于制作講究,工藝複雜,很多都已成為精美的藝術品。白塔寺廟會止于公私合營之後。

護國寺

護國寺位于北京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内路北。廟會定在農曆每月七、八兩日。護國寺廟會上貨攤多,貨物齊,在這裡不僅買貨,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雜耍,是吃、穿、用、玩應有盡有。

《京都竹枝詞》中雲:“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禦爐煙。”護國寺廟會上玉器攤很盛。北京是數代帝都,很多高超的工匠集中北京,使北京成為玉器産地,廟會期間,達官顯貴多愛逛玉器攤。

饽饽鋪和扇子鋪在廟會上也是個大行業。扇子有便宜的蒲扇,中檔的羽毛扇,高檔的折扇和團扇。有的折扇和團扇上不僅雕花刻紋,還鑲嵌珠寶玉石,扇面上有畫師作畫,大家題字,往往一把扇子就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隆福寺

隆福寺位于北京東城東四牌樓之西,是北京名刹之一,當初廟裡的香火十分興旺,是"東西兩廟"之東廟。每旬九、十有廟會。因此地繁華,遊人衆多,有的攤販為多賺錢,九、十兩天之後不走,繼續營業一兩天,這樣隆福寺的廟會就由每旬兩天變為逢九、十、一、二這4天了。隆福寺廟會的規模居京城廟會之首位。

《日下舊聞考》中說“……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骈阗,為廟市之冠。”《燕京歲時記》雲:“九、十開東廟,開廟之日,百貨雲集,凡珠玉、绫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魚蟲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蔔、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乃都城内一大市會也。”該廟會上珠寶玉器、文玩古董很多。雕漆買賣在這裡也很興旺。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種多樣,随季變換,至今這裡的小吃店還頗有名氣,保留着一些傳統品種,受到老北京人的歡迎。廟會上洋煙畫攤前也常常是擠滿了人,過去有搜集洋畫片的,和現在集郵相似,因此産生了交換洋煙畫的“自由市場”。

解放後政府将各種攤販集中在廟前的大棚内,固定攤位,獨自經營。名曰“東四人民市場”,後改為國營百貨商場。80年代又把前面隻有一層的營業大棚拆掉,換了一座高八層的商業大廈,改名為“隆福大廈”,原隆福寺廟的建築已蕩然無存。

白雲觀

白雲觀位于北京西便門外,複興門外白雲路之東。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九日有廟會。以宗教活動為主。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号稱"全真第一叢林"。

白雲觀正月開廟的主要活動有山門"摸石猴",窩風橋上"打金錢眼",元辰殿十二生肖二十四孝圖前“尋找命星”等等。其中"摸石猴",除山門上這隻石猴外,還有兩隻石猴隐藏在其他石刻的花紋中,名曰“三猴不見面”,後二猴知道的人不多,所以白雲觀還有“鐵打白雲觀,三猴不見面,”的說法。

窩風橋據傳是佛道相争的産物,原橋在“文革”期間被拆毀改為防空洞。現在的橋是一九八八年又依舊樣重建的。道教文化中,天幹地支配合,每六十年重複一次,叫一個花甲子,每年都有一位對應星宿當值。元辰殿中塑有以六十年花甲子為順序的六十位星宿像,順星就是遊客到元辰殿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在塑像前跪拜,燒香、布施之後,即可保佑自己一年順遂。

都城隍廟

都城隍廟中供奉着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西城區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将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于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着密切的關系,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

明代的《燕都遊覽志》說:"廟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裡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曆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雲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

由于廟會上"遊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绺之事",少不了打架鬥毆事件的發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随着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裡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

當今北京廟會

歡樂谷廟會

引領廟會新潮流:歡樂谷的廟會可謂歡樂十足,全家老少不僅能參與巡遊表演,還能觀看活體雕塑、時尚二人轉,欣賞《金面王朝》舞台劇的視覺盛宴,體味火龍鋼花。

地點:北京歡樂谷;

交通:1地鐵:乘地鐵1号線,大望路站下車,換乘31、41路厚俸橋南站下車即到。2公交:弘燕橋站740、840、752、713、801路下車步行即到。

石景山廟會

北京的洋廟會,春節期間,石景山遊樂園裡将開辟兩條主要街道:第一條是由30家洋餐廳和50家我國傳統民俗小吃構成的小吃街;第二條是由百家千種中外時令年貨構成的商業街。異域風情的小木屋、不同膚色和語言的叫賣聲,将把來自異國的烤乳豬、烤火雞等數百種美味呈現給大家。

地點:北京石景山遊樂園;

交通:1地鐵:乘坐地鐵1号線,八角遊樂園站下車即到。2公交:八角遊樂園站:318、327、337、385、389、472、621、662、663、728、921、958、959路可到達。

地壇廟會

地壇春節文化廟會是北京恢複最早的廟會,以地道民俗、傳統民間特色聞名于京城。在古壇的紅牆碧瓦、蒼松翠柏、壇台殿堂之間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滿目的商品、特色迥異的各色小吃、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市井元素,形成了一幅絕無僅有的現代民俗畫卷。遊客還可以近距離接觸“江蘇刺繡”、“唐山皮影”“泥人張”“老北京木雕門樓”等瀕于失傳的傳統手工藝。

地點:北京地壇公園;

交通:1地鐵:乘地鐵2号線,安定門站可直接到達地壇西門;雍和宮站可直接到達地壇南門。2公交:地壇南門:13、116、62、44路汽車可到。地壇西門:104電、108電、124電、27、358、119、407、328、803、18、758、858可到。

東嶽廟廟會

“借問祈福何處好,路人皆指東嶽廟。”東嶽廟廟會是北京最古老的廟會之一,早在元代就已興起,明清時達到高峰。而“福”文化成為東嶽廟廟會的核心與特色,距今至少也有300年的曆史了。

地點:朝陽東嶽廟

停車場地:東嶽廟停車場;朝外大街南北路側停車場;嶽秀市場地上、地下停車場。

乘車路線:乘101、109、110、112、750、846、813路到神路街下車;乘地鐵到朝陽門站下車往東600米。

自駕車路線:朝陽門橋往東600米即到;三環路京廣橋向西,經東大橋路口西行500米。

廟會小吃

豆汁

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着焦圈、麻花、辣鹹菜。

有人說,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實喜歡喝豆汁的并不局限于民族,也不拘貧富。舊時,有穿戴體統者,如果坐在攤上吃灌腸或羊霜腸,就會被人恥笑,但在攤上喝豆汁則不足為恥。賣豆汁的照例是從粉房将生豆汁趸來,挑到廟上,就地熬熟。前邊設個長條案,上擺四個大玻璃罩子,一個放辣鹹菜;一個放蘿蔔幹;一個放芝麻醬燒餅、“馬蹄”(此系另一種形式的燒餅,狀如馬蹄,故名。有椒鹽馬蹄、兩層皮的水馬蹄之分);一個放“小焦圈”的油炸果。案上鋪着雪白桌布,挂着藍布圍子,上面紮有用白布剪成的圖案,标出“×記豆汁”字樣。夏天還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經營者通常為一、二人,不停地向遊人喊道:“請吧,您哪!熱燒餅、熱果子,裡邊有座兒哪!”

扒糕

扒糕是用荞麥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圓坨,如燒餅大,蒸熟後,夏天放在冰上鎮着;冬天則放在爐铛上,加油炒熱,謂之熱炒扒糕。

夏天賣扒糕的多是與涼粉一起賣,有粉塊、粉皮、還有小撥魚兒。都浸在盛有冷水的大木盆裡(該盆系扁圓形,直徑二尺,深不足半尺)。與賣灌腸、豆汁的一樣,搭棚設座。案上擺着佐料罐:用花椒油□過的醬油、芝麻醬、醋、蒜汁、芥茉、辣椒油、胡蘿蔔絲等。等到有顧客來吃時,才臨時着上這些調料。經營者僅一、二人,不停地吆喚:“筋道的扒糕,酸辣的涼粉啦,請吧您哪!”

灌腸

北京獨特的風味小吃。

明劉若愚《明宮史》中就有所記載。灌腸的色澤粉紅,鮮潤可口,鹹辣酥香,别有風味。清光緒福興居的灌腸很有名氣,人稱普掌櫃的為“灌腸普”,傳說其制作的灌腸為西太後所喜。各大廟會所賣灌腸是用澱粉加紅曲所制。

據說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小腸灌綠豆粉芡和紅曲,蒸熟後,外皮白色,腸心粉紅。後來由于豬小腸與澱粉不相合,就用澱粉搓成腸子形,上鍋蒸,但保持了灌腸的名稱。再後也不用綠豆粉了,顔色也不象以前的好看。灌腸本應是用豬大腸灌上碎肉和澱粉,蒸熟後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如後門橋華安居、福興居所賣,質量甚精。但廟會上所賣的灌腸卻隻用澱粉點上紅,作成腸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塊在铛上用極次的湯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裡嫩,然後澆上蒜汁鹽水,用竹簽紮着吃。

茶湯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茶湯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

清嘉慶年間的《都門竹枝詞》中有“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老北京講究喝前門外的聚元齋和天橋的茶湯李。茶湯是炒熟的糜子面,放上紅糖,用滾開的水一沖即成。油茶是用牛油或素油将面粉炒熟,放上糖,用滾開的水一沖。茶湯和油茶都有所謂“八寶”之說。其實就是加上山楂條、青紅絲、葡萄幹、核桃瓤、瓜子仁等一些果料,使之香甜可口,别有風味。經營此業的多兼營“藕粉”。經營此業者,通常是設一把紫銅的大茶湯壺,保證随時有開水可用。

艾窩窩

艾窩窩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經蒸熟的,餡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後就能食用。

《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挫。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還注說:“艾窩窩,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極爛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餡,用面粉團成圓形,大小不一,視價而異,可以冷食。”廟會上賣愛窩窩的往往也賣元宵、年糕。

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同芸豆卷一起傳入清宮。宮裡吃的時候通常裝在精緻的盒子裡,還點綴以金糕。紅黃相間。據說慈禧喜食。而沿街叫賣的通常加小棗,整塊出售。吆喝“豌豆黃兒哎——大塊的!”

豌豆黃顔色淺黃,細膩涼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廟會上賣的則是粗豌豆黃兒。這是用沙鍋将豌豆煮爛成泥,加上小棗,澱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樣的菱形塊,用手推車運至廟會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現在春天的廟會上。因此,人們聽了他們吆喚:“哎,這小棗的豌黃兒大塊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因為此種吃食不太衛生,所以是個被禁止的品種。現已絕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