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骨膜炎

膝蓋骨膜炎

骨膜損傷
膝蓋骨膜炎是骨膜炎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主要是由于膝關節骨膜及膝關節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造成的應力性骨膜損傷或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損傷。[1]
  • 中醫病名:膝蓋骨膜炎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骨膜
  • 常見病因:膝關節骨膜及膝關節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
  • 常見症狀:骨膜損傷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病因

平時體育活動少,肌體協調能力差,突然加大運動,訓練跑跳,技術要領發揮不好,動作不正确加上在過硬的運動場地,活動時間過長在跑跳過程中足部反複用力後蹬,小腿肌肉長期交流處于緊張狀态,肌肉不斷牽扯,使小腿胫腓骨膜撕裂損傷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

創傷後骨膜感染無明顯外傷史,逐漸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隻是運動後小腿中下段疼痛,訓練運動後漸漸加重,行走時呈跛行。重者小腿内側或膝關節上方有局限性腫脹,皮膚灼熱感,後蹬動作乏力,且疼痛劇烈,行走困難。檢查見:病人小腿胫骨内側緣中下段有明顯壓痛,部分病人呈現小腿上段壓痛,觸之高突不平,病人用足尖起跳或下蹲起立疼痛加重。X線攝片檢查,大多數無明顯異常,或顯示膝關節骨膜增厚。

症狀

1.膝蓋局部疼痛:功能障礙,肌萎縮;壓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壓痛點,有的較局限,有的較分散。

2.局部充血:骨膜增厚。

3.膝蓋局部水腫:脹痛,局部軟組織有輕度凹陷性水腫。

4.活動障礙:大運動量後疼痛加劇,手觸、走路支撐時均有疼痛感,個别患者夜間痛,多為隐痛、牽扯痛,嚴重的有刺痛和燒灼痛

治療

膏藥療法

中醫膏藥敷貼療法在我國曆史悠久。使用方法簡單,治療過程安全、無痛無需任何醫療設備,患者直接将藥物貼在患處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所謂“一丹二油,膏藥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離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用此法煉成的膏藥,其形黑似漆,熱則軟,涼則硬,貼之即粘,拔之即起。傳統中醫膏藥關節炎祛風康貼,可實現調氣通血、散瘀止痛、驅邪扶正等功效,全方位治療能夠徹底将骨質增生病根拔除。

物理療法

物理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直流電療及藥物離子導入、低頻脈沖電療、中頻電流療法、高頻電療、磁場療法、超聲療法、針灸、光療法即紅外線、紫外線、冷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關節受累的部位和性質,選用合适的物理治療能更好地緩解關節症狀及促進功能恢複。急性關節炎期,使用紫外線照射可減輕關節炎症,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溫熱療法為主

全身療法

應針對骨膜炎病因加以處理,由全身傳染病或病竈感染所緻者,應給予磺胺劑或抗生素,必要時應用激素。同時,清除可能存在的原發病竈,結核性者須用抗痨藥物;梅毒性者則行驅梅療法。

局部療法

炎症期可熱敷,已化膿者可切開引流;結核性者切開後需刮除腐骨及壞死組織并注入鍊黴素。

鑒别診斷

1.蜂窩組織炎

全身中毒症狀較輕,局部炎症較廣泛,壓痛範圍也較大。

2.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腫脹、壓痛在關節間隙而不在骨端,關節動度幾乎完全消失,有疑問時,關節腔穿刺抽液檢查可明确診斷。

3.風濕性關節炎

一般病情較輕,發熱較低,局部症狀亦較輕,病變部位在關節,且常有多個關節受累

上一篇:急性格林巴利綜合征

下一篇:跟骨骨膜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