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漢語漢字
曾(拼音:céng、zē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認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是“甑”的初文。“曾”[2]常用作副詞,表示經曆過、發生過某種情況或行為,讀作céng。“曾”又可讀作zēng,在古籍中,其義與“乃”相似,又與“豈(能)”“怎(能)”相似。或作副詞用,表示出乎意[1]料、竟然。“曾”又有重(chóng)的意思,特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曾”[3]也用作姓氏。
  • 中文名:曾
  • 拼音:zēng
  • 部首:曰
  • 五筆:ULJF
  • 倉颉:CWA
  • 鄭碼:UDLK
  • 筆順:捺撇豎折豎捺撇橫豎折橫橫
  • 筆畫:12
  • 部首筆劃:4
  • 四角号碼:80606
  • UniCode:CJK
  • 規範漢字編号:U 66FE
  • 詞性:形容詞
  • 結構:上下
  • 注音:ㄘㄥˊ,ㄗㄥˉ

文字源流

象形字。“曾”的甲骨文作圖1,像古代蒸食物的炊具。甲骨文中的“田”構件并非土田之田,而是用于間隔的箅子,上部的“八”像散發出的蒸汽,整體像蒸熟食物的器皿,即甑(zèng)之初文。古代的甑,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小孔,置于鬲或鍑(fù,大口的釜)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籠。也有另外加箅的。新石器時代已有陶甑,殷周時有用青銅鑄成的。甑、鬲合在一起便是甗(yǎn)。從西周金文開始,字形下方多出一“口”形符号,像承置甑的物件(圖2、3、4);“口”中有時加一短橫(“口”中加短橫是古文字中常見的現象)。篆文形體與金文相似,隻是中間的“田”字有所變化(圖8)。漢隸或沿襲金文(圖9)。楷書字形與小篆近似,隻是筆畫變得平直。

甑有箅,且因“甑”不能單用,須架在釜或鬲上,故曾字引申出“增加”義。如《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後形成層次,又引申為“層”,表示重叠。如屈原《離騷》:“曾歔欷餘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曾”由重疊引申指中間隔兩代親屬關系,如“曾祖”“曾孫”,這個含義古今用法一緻。

先秦古籍中,曾字借為虛詞,用得很多。一為表示出乎意料之副詞,相當于“竟”。二為表示反問或疑問之副詞,相當于後世的“怎”。現代漢語“曾”詞義縮小,常作副詞“曾經”講。副詞“竟”“難道”一義幾乎消失。當“曾”字被借作虛詞後,在炊器的意義上就增加表示瓦器“瓦”寫作“甑”了。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ēng

副詞

表示出乎意料,相當于“乃、竟”。

actually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唐·柳宗元《敵戒》:“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表示相承。相當于“則、是、就”。

then

《淮南子·修務訓》:“三代與我同行,五伯與我齊智,彼獨有聖智之實,我曾無闾裡之聞,窮巷之知者何?”

豈;難道。

《國語·吳語》:“越曾足以為大虞乎?”

《莊子·應帝王》:“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而曾二蟲之無知!”

一直;從來。

晉·陶潛《五柳先生傳》:“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代詞

表示疑問。相當于“何”“怎”。

what

《論語·八佾》:“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宋·楊萬裡《木樨》詩之一:“東風染得千紅紫,曾有西風半點香!”

形容詞

親屬關系相隔兩代的。

曾孫;曾祖

動詞

高舉。

漢·賈誼《吊屈原文》:“見細德之險征兮,遙曾擊而去之。”

增長;增加。後作“增”。

increase

《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重疊;重複。

戰國·屈原《離騷》:“曾歔欷餘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淮南子·本經》:“大廈曾加,拟于昆侖。”

唐·杜甫《成都府》:“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通“憎”。厭惡;恨。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書趙王章》:“臣竊以事觀之,秦豈憂趙而曾齊哉?”

通“橧”。聚集柴木以為巢。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鷹鶽以山為卑,而曾巢其上。”

名詞

姓氏用字,參看“曾姓”。

曾鞏(北宋文學家)

céng

副詞

表示行為或情況在過去發生,相當于“曾經”。

once

《墨子·親士》:“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

朱光潛《我是怎樣學起美學來的》:“我在愛丁堡大學曾正式選修了歐洲古代史。”

形容詞

深。

晉·郭璞《江賦》:“若乃曾潭之府,靈湖之淵,澄澹汪洸,瀇滉淵泫。”

通“層”。高。

南朝宋·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苑太液,懷曾山。”

元·周伯琦《興和郡》詩:“連甍結賈區,曾樓瞰寥廓。”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八部】昨稜切(zēng)

詞之舒也。從八從曰,

說文解字注

【卷二】【八部】

詞之舒也。曰部曰:“朁,曾也。”《詩》“朁不畏明”“胡朁莫懲”,毛、鄭皆曰:“朁,曾也。”按,曾之言乃也。《詩》“曾是不意”,“曾是在位”,“曾是在服”,“曾是莫聽”。《論語》“曾是以爲孝乎”,“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皆訓爲乃,則合語氣。趙注《孟子》曰:“何曾猶何乃也。”是也。是以朁訓爲曾,“朁不畏明”者,乃不畏明也。皇侃《論語疏》曰:“曾猶嘗也”。嘗是以爲孝乎,絶非語氣。蓋曾字古訓乃,子登切,後世用爲曾經之義,讀才登切,此今義今音,非古義古音也。至如曾祖、曾孫、取增益層絫之意。則曾層皆可讀矣。

從八,從曰。從八者亦象氣之分散。

廣韻

作滕切,平登精 ‖ 曾聲蒸部

曽,則也。亦姓,曾參之後。漢有尚書曾偉。古作曾。又音層。

昨楞切,平登從 ‖ 曾聲蒸部

曾,經也。又作滕切。

康熙字典

【辰集上】【曰部】曾;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並音層。《說文》:詞之舒也。從八從曰

又《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

又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阆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

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並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為曾祖,孫之子為曾孫。注:曾,猶重也。

又《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将率諸侯以讨焉。注: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為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

又《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注:曾,舉也。

又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

又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

又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别為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上寬下窄。“丷”居上居中,點、撇分寫豎中線左右。“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əŋ

先秦

王力系統

ts

ə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

ə̂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

ə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

əng

əng

ə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ə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ə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əŋ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ts

əŋ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ts

əŋ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ts

əŋ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ts

əŋ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ts

əng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ts

əŋ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全清

作滕切/音層

tsəŋ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全濁

昨棱切/作滕切

dzʰə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全清

咨騰切

tsəŋ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全濁

徂棱切

dzəŋ

韻略

平聲

咨登切

平聲

才登切

增韻

平聲

咨登切

平聲

才登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開口呼

全清

tsəŋ

陽平

庚青

開口呼

次清

tsʼ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茲僧切

平聲

庚青

徂僧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咨登切

tsəŋ

平聲

十八庚

次清

徂登切

ts‘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五登等凳德

陽平

第十五登等凳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