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漢語漢字
快,漢語一級字,讀作kuài,最早見于小篆(《說文解字》中的),其本義是指高興、痛快,即《說文解字》所謂的“喜也”,引申指迅速、直爽、将要等。[1]
  • 中文名:快
  • 拼音:kuài
  • 部首:心
  • 五筆:NNW
  • 倉颉:PDK
  • 鄭碼:UXGD
  • 筆順:丶丶丨フ一ノ丶
  • 字級:一級字(0876)
  • 平水韻:去聲十卦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數:7
  • 筆順編号:4425134
  • 四角:95080
  • U:5FEB
  • 古字:?
  • 結構:左右
  • 注音:ㄎㄨㄞˋ

漢字源流

快,形聲字。“快”字未見于甲骨文和金文中,是在秦篆(《說文解字》中的小篆)裡才出現的用形聲法所創制的後起字,以“(心)”旁表意,以“夬”旁表音。從小篆發展為漢隸和的楷書,“快”字的字形變化不大,演變的形迹比較容易看得出來。其本義是“喜”、“高興”、“痛快”,都是發之于心的激越之情,所以用“忄(豎心旁)”表意。天逢喜事,心裡高興,自然精神爽快,幹活利索,處事敏捷,春風得意馬蹄疾吆,所以後來便借“快”來表示“急速”、“敏捷”、“痛快”、“快活”,與“慢”意相對。又引申為“鋒利”、“豪爽”等,但這些都是後起義。

詳細字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kuài

動詞

善于,能。

can

白居易《有感三首·其二》: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

名詞

舊時州縣衙門擔任緝捕的差役。

歸有光《備倭事略》:但見官司紛紛抽點壯丁及原役民快,皆素不教練之民。

捕快

舊時一種賭博,把幾枚銅錢攤在手掌上,向外簸出,以幾個正反面來定輸赢,全是背面叫“快”。

《百花亭·第二折》:拆白道字,賣快探阄。

同“筷”,筷子。

chopsticks

李翊《俗呼小錄》:箸謂之“快”。

快子

放縱之心。

wanton

《荀子·大略》:國将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姓。

陳彭年、丘雍等《廣韻·夬韻》:快,姓。

形容詞

高興。

happy

許慎《說文解字·心部》:快,喜也。

愉快

舒暢。

comfortable

宋玉《風賦》:快哉此風。

稱心,遂意。

ideal

陳彭年、丘雍等《廣韻·夬韻》:快,稱心也。

乘龍快婿

直爽。

straightforward

顔之推《顔氏家訓·勉學》:人見鄰裡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學之。

爽快

鋒利。

sharp

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迅速。

fast

張自烈《正字通》:快,俗謂急捷曰“快”。

快速

副詞

将要。

soon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功名也要丢快了,他還要來晾他的紅頂子!

快要

從速。

at once

徐渭《翠鄉夢·第一出》:懶道人,快燒些姜湯與這小娘子吃。

趕快

不詳

好。

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快,猶好也。

一。

呂忱《字林》:快,一也。(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四》引)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十下】【心部】

快,喜也。從心,夬聲。苦夬切。  

說文解字注

【卷十】【心部】

快,喜也。

注:引申之義為疾速,俗字作“駃”。

從心,夬聲。苦夬切。

注:十五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并苦夬切,音塊。《說文》:喜也,從心,夬聲。《廣韻》:稱心也,可也。《後漢·蓋勳傳》:王允曰:“欲得快,司隸校尉,誰可作者。”

又《增韻》:爽快也,急疾也。

又《戰國策》:恭于敎而不快。注:謂縱逸也。

又《辍耕錄》:世謂有疾曰“不快”。《後漢·華佗傳》:體有不快。

又姓。

又葉窺貴切,音愧。《易·旅卦》:心未快也,葉旅于處,未得位也。揚子《太?經》:不宴不雅,禮樂廢也。拂系絕纗,心誠快也。

本作“?”。俗省作“快”。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各體書法

隸書

楷書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韻目

韻部

韻母

反切

聲調

聲母

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

夬合

苦夬

去聲

中原音韻

皆來

皆來合

去聲

洪武正韻

六泰

苦夬

去聲

分韻撮要

第十四皆解介

陰去

方言集彙

◎ 贛語:krwav4 牙尖咀快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kwai5 [客英字典] kwai5 fai5 [陸豐腔] kuai5 [梅縣腔] fai5 kwai5 [海陸腔] kwai5 [客語拼音字彙] kai4 kuai4 [東莞腔] kai5 [寶安腔] kai5 [沙頭角腔] kai5

◎ 粵語:faai3

◎ 潮州話:kuai3

上一篇:高位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