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

漢語漢字
網(拼音:wǎng)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張網。網本義指一種用繩線編織成的捕魚工具。後來引申指像網一樣的東西,又引申指像網一樣縱橫交錯的系統或組織。
  • 中文名:網
  • 拼音:wǎng
  • 繁體:網
  • 部首:冂
  • 字碼:
  • 五筆:MQQI(86);MRRI(98)
  • 倉颉:BKK
  • 鄭碼:
  • 筆順:
  • 字級:一級(0442)
  • 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
  • 注音字母:ㄨㄤˇ
  • 總筆畫:2+4
  • 統一碼:U+7F51
  • 四角碼:7722₀
  • 異體字:?、?、?、?、?
  • 造字法:網-象形字;網-形聲字、會意字
  • 結構:獨體字,半包圍結構

字源演變

“網”原為象形字。甲骨文寫作圖1、2,像在用木棍等做的支架上編成的用以捕捉魚、鳥、獸等的網形。本義是捕魚及捕鳥獸等用的網。由于網的形狀不同,所以,商代甲骨文中的“網”字有幾種不同的寫法。籀文(圖3)“網”字是由有四面支架的寫法演變成的,把原像左右兩側的木棍的筆畫和像頂部的木棍的筆畫連成一條曲線,到了秦代,原來代表支架下部的木棍的筆畫被省略掉了(圖4),這種寫法被後代的隸書所繼承,隻是把外部的長曲線變成分兩筆書寫的筆畫,甚至把代表網眼的筆畫“ㄨ”省略一個。在戰國時期,還出現了隻保留“網”字的外部輪廓,而裡面另外加聲符“亡”的寫法(圖6),但沒有流傳下來。在秦代,還出現了在“網”字的裡邊加聲符“亡”的寫法(圖7),這種寫法到漢代隸書中演變為“?”,而到了楷書中則按照篆文的寫法寫作“罔”,把聲符“亡”包在裡邊。又由于“罔”字被假借來表示無、沒有等意義,人們又另加意符“糸(纟)”寫作圖8,表示網是用絲來做的,繁體字形(圖11)由此演變而來,隻不過将“糸(纟)”移至外部。在所見到的古代文獻中,“罔”和“網(繁)”字都比較常見,“網”很少見到。新中國成立後簡化漢字時,根據篆文和隸書的寫法,把“網(繁)”字簡化為“網”,因此“網”既是“網(繁)”的初文,又是“網(繁)”的簡化字。

“網”由捕魚狩獵的工具,擴大指像網一類的東西。有形的,如:蜘蛛網,排球網,捕蟲網;無形的,如:法網,情網,等,用來比喻一但堕人其中,便要受到拘系、限制或折磨的事物。還用以比喻縱橫交錯,像網一樣的組織或系統,如:情報網,關系網,交通網,灌溉網,等。這些都是名詞。“網”用作動詞則是捕捉的意思。如說“他網着一條大魚”,這種用法還有“陷害”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及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網民也。”“網民”就是陷害人民。

在楷書裡,網作意符時寫作“罒”,如買、罟、羅,有的寫作?,如:罔,作音符時寫作?,如:岡。用“網”作意符的字,大都與網有關。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網(網)wǎng(ㄨㄤˇ)

⒈用繩、線等結成的捕魚捉鳥的器具:魚網。網羅。網開一面(喻用寬大的态度來對待)。網漏吞舟(喻法令太寬,使壞人漏網)。

⒉形狀像網的東西:電網。發網。

⒊像網一樣的縱橫交錯的組織或系統:網點。通信網。天羅地網。

⒋用網捕捉:網到一條大魚。

⒌像網似的籠罩着:眼睛裡網着紅絲。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名詞

用繩線等結成的捕魚或捉鳥獸的用具。

《詩經·邶風·新台》:“魚網之設,鴻則離之。”

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若駭鲸之決細網,奔兕之觸魯缟。”

形狀像網的東西。

左思《魏都賦》:“薄戍綿幂,無異蛛蝥之網。”

毛文錫《虞美人·鴛鴦對浴銀塘暖》詞:“垂楊低拂麴塵波,蛛絲結網露珠多,滴圓荷。”

像網那樣縱橫交錯的組織或系統。

揚雄《解嘲》:“往者周網解結,群鹿争逸。”

特指計算機網絡。

比喻法律。

《史記·酷吏列傳序》:“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奸僞萌起。”

葛洪《抱樸子·诘鮑》:“制峻網密,有犯無赦。”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動詞

用網捕捉。

李肇《唐國史補》卷上:“見數百人喧集水濱,乃漁者網得大鼋。”

蒲松齡《聊齋志異·犬奸》:“所止處,觀者常數百人,役以此網利焉。”

像網一樣籠罩着。

王昌齡《灞上閑居》詩:“空林網夕陽,寒鳥赴荒園。”

高球《晦日宴高氏林亭》詩:“輕苔網危石,春水架平沙。”

搜羅;收容。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網部】文紡切(wǎng)

庖犧所結繩以漁。從冂,下象網交文。凡網之屬皆從網。

?,網或從亡。

?,網或從糸。

?,古文網。

來?,籀臫頭文樤網。

說文解字注

庖犧氏所結繩㠯田㠯漁也。

段注:以田二字依《廣韻》、《太平禦覽》補。《周易·系辭傳》文。

從冖,

段注:幂其上也。下象網交文。

〔⿰ㄨㄨ〕象網目。

段注:文紡切,在十部。《五經文字》曰:《說文》作網,今依《石經》作䍏。凡網之屬皆從網。

?,網或加亡。

段注:亡聲也。

?,或從糸。

段注:以結繩為之也。

?(?),古文網。從冖,亡聲。

?,籀文,從?。

廣韻

文兩切,上養明‖亡聲陽部(wǎng)

網,網罟。《說文》曰:“網,庖羲所結繩,以田以漁也。”《世本》曰:“庖羲臣芒所作。”《五經文字》作罔。俗作岡。文兩切。十二。

康熙字典

【未集中】【網部】網·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0

古文:?、?、?、?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竝音網。《說文》:庖犧所結繩以漁。從冂,下象網交文。注:今經典變隷作罒。《玉篇》:羅罟總名。亦作?、罔、?、?。《廣韻》:與網(繁)同。《篇海》:網字有三譌:本作網而譌作?,亦作岡而又譌作?,又亦作?而譌作罒。罒乃橫目,惟睾、眔、睘等字從之,其他但屬羅網義者,并系?字下橫畫,不連兩旁。

【未集中】【糸部】網(繁)·康熙筆畫:14·部外筆畫:8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文紡切,?音罔。《說文》本作網。或作?,隸省作罔。今文從糸作綱。《易·系辭》: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朱子本義》:㒺,與綱同。《書·盤庚》:若網在綱。《詩·邶風》:魚網之設。

又《楚辭·招魂》:網戶朱綴。注:網戶,绮文縷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