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

漢語漢字
給:gěi,jǐ ㄐㄧˇ,gěi ㄍㄟˇ。偏旁“糸”簡化為“纟”。依據古人書法省筆簡化。《說文解字》:“相足也。從糸、合聲。”。束絲之形是糸之範式。三口相同是合之範式。糸、合兩範式疊加。彼不足此足之以相合是給之範式。給:jǐ ㄐㄧˇ。本義:供應。如:供給、補給、給予、給養、自給自足。衍義:引申指“富裕,充足”。如:家給人足。衍義:引申指“敏捷”。如:言論給捷。給:gěi ㄍㄟˇ。衍義:引申指“交付,送與。”如:給以、送給、獻給。衍義:引申指“把動作或态度加到對方”。如:給他一頓批評。衍義:引申指“替,為”。如:給大家幫忙。衍義:引申指“被,表示遭受”。如:房子給火燒掉了。衍義:引申指“把,将”。如:請你随手給門送上。衍義:又用作姓。
  • 中文名:給
  • 拼音:gěi,jǐ
  • 繁體:給
  • 部首:纟
  • 五筆:xwgk
  • 倉颉:vmomr
  • 鄭碼:zoa
  • 筆順:551341251
  • 筆畫:9
  • 四角号碼:28161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 7ED9
  • 部外筆畫:6
  • 結 構:左右結構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給”。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給:jǐ ㄐㄧˇ。

(1)(形聲。從糸,合聲。本義:衣食豐足;充裕)

(2)同本義 [ample;be well provided for;abundant]

給,相足也。——《說文》

事之供給。——《國語·周語》

歲歲廣開,百姓充給。——《齊民要術·序》

則日不足,力不給。——《韓非子·有度》

要曰強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史記·太史公自序》

(3)又如:給富(豐足富裕);給足(豐足)

(4)口齒伶利[clever]

禦人以口給,屢憎于人。——《論語》

(5)又如:給口(口才敏捷);給捷(敏捷)

(6)充足的供給,以物質給予對方[provide]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饷。——《史記·高祖本紀》

給貢職郡縣。(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給,供。)——《戰國策·燕策》

給其食用。——《戰國策·齊策四》

請鑄銅記給之。——《宋史·職官志》

藝蔬自給。——清·張廷玉《明史》

給軍民賞月錢。——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7)又如:補給;配給;自給自足;給使(供人差使);給與(授物與人)

(8)授與,交付[confer]

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呂氏春秋》

(9)速,捷[quickly]

富必給貧,壯必給老。——《鄧析子》

(10)另見gěi

給:gěi ㄍㄟˇ。

(1)[口]

(2)使對方得到或遭受到[give;grant;hand]。如:給他一張票;我給他字典;給我一片面包;給臉(給面子;給以禮遇);給個炭簍鬼戴(抹黑;使人難堪)

(3)讓;使;叫[let]。如:給我看看;别叫風給刮散了

(4)表示對象、目的,相當于“為”、“替”[for;for the benefit of]。如:為給人類帶來利益而工作;給饑餓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給我的信

給傷員包紮

(5)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或表示被動語态,相當于“被”[by]。如:機器給弄壞了;屋子裡給弄得亂七八糟

(6)表示方向,相當于“朝”、“對”、“向”[to]。如:給這兒灌水;給他送禮;給老師行禮;給他使了個眼色

(7)用在某些動詞前面,用以加強語氣[used before some verbs,giving stress to the tone]。如:保不住給忘了;風把門給吹開了;您給找個人

碗給打碎了;褲腿都叫露水給濕透了

(8)另見jǐ

常用詞組

給:jǐ ㄐㄧˇ。

給付、給回、給事中、給養、給予

給:gěi ㄍㄟˇ。

給定、給付、給錢、給以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給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說文》相足也。《玉篇》供也,備也。《左傳·僖十三年》敢不共給。《前漢·禮樂志》日不暇給。《注》給,足也。

又《集韻》極業切,音劫。敏言也。《禮·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禮謂之給。《注》謂㨗給。《論語》禦人以口給。《何晏注》佞人口辭㨗給。

又《集韻》於業切。義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給

相足也。從糸合聲。居立切

(給)相足也。足居人下。人必有足而後體全。故引申為完足。相足者、彼不足此足之也。故從合。從糸。合聲。形聲亦會意也。居立切。七部。

方言集彙

◎ 贛語:gip4

◎ 粵語:kap1給

English

give; by, for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