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

漢語漢字
并(拼音:bìng、bīng),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并”的異體較多,常見的有“〔⿰亻并〕(以下作‘倂’)”“〔⿱丷亞〕(以下作‘并1’)”“竝”,其中“竝”是“并1”的古文。“并”最早見于甲骨文,指合在一起,如吞并、兼并、歸并。舊時還可寫作“倂”,但不寫作“并1(竝)”。“并1(竝)”亦始見于甲骨文,指并列、平排,如并蒂蓮、并肩、并駕齊驅。又用于表示兩件以上的事情一起進行,如相提并論;又用來表示平列或進一層,用作連詞。這些地方不作“并”。《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把“〔⿰亻并〕”“〔⿱丷亞〕”“竝”作為“并”的異體字。以上義項均讀bìng。“并”又讀bīng,是太原市别稱,因為太原市地處古代并州故地。并與竝古音不同,“并”是清聲母,“竝”是濁聲母,用為音韻學聲紐代表字,中古音韻三十六字母表和《廣韻》聲類中的“竝”,不宜改為“并”。[1]
  • 拼音:bìng/bīng
  • 五筆:UAJ
  • 倉颉:TT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去聲二十四敬、上聲二十三梗、上聲二十四迥,下平八庚
  • 名稱:并
  • 部 首:八
  • 部外筆畫:4
  • 四角号碼:80441
  • 總筆畫數:6
  • Unicode:CJK統一漢字:U 5E76
  • 筆順編号:431132
  • 造字法:指事字
  • 異體字:*並、*併、*竝、幷、?、?、?
  • 注音:ㄅㄧㄥˋ/ㄅㄧㄥ
  • 鄭碼:UAE

字源演變

“并”“倂”與“并1”“竝”這兩組字古音不同,現代讀音相同。“竝”是“并1”的初文。“并”與“竝”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但有所區别:“并”是會意兼指事字,字形像在腿部把兩個人連綁在一起,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并成一個;“竝”的字形則是并排站立的兩個人,表示并列,并行。其人形是正面的。

發展到小篆,“并”字的形體訛變為從開(jiān),許慎就以從開聲為釋,并訓其本義為“相從”。漢代隸變,人形漸失,後已完全看不出從二“人”相連并了。“竝”的小篆則人站立的地面分成兩段;後兩“立”連在一起寫成“并1”。

“倂”是後期分化而來的增旁字,從“人”聲“并”。“并”也表意,表示人并列在一起。

現代漢字整理時,“竝(并1)”、“倂”均作為“并”的異體字被淘汰。在古文字中,二“大”相連為“竝”,二“人”相連為“并”,二字音義相關而略别。在古文獻中,“竝”與“倂”,還有“并”,或通或分,關系複雜。其間存在着同源、古今、正異、繁簡、通假諸多交雜糾結的關系,仍需學術界進一步研究整理,以利于應用。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例句

bìng

動詞

合在一起。

把三個組并成兩個。

《韓非子·有度》:荊莊王并國二十六,開地三千裡。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着。

《詩經·齊風·還》:并驅從兩狼兮。

〈文言〉同。

嵇赓《蔔疑》:行與世巽,心與俗并。

〈文言〉屏住,抑止。

《呂氏春秋·論威》:并氣專精,心無有慮。

〈文言〉相等;匹敵。

《荀子·儒效》:俄而并乎堯禹。

〈文言〉如同;相似。

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是非渾并漆。

〈文言〉通“屏”、“摒”(bǐng)。摒除;抛棄。

《莊子·天運》:至貴,毖爵并。郭慶藩集釋:“并,除棄之謂也。”

〈文言〉聚。

《後漢書·張衡傳》:魚矜嶙而并淩兮,鳥登木而失條。李賢注:“并,猶聚也。”

形容詞

〈文言〉專一。

《荀子·儒效》: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積也。

〈文言〉中醫術語。盛實。

《素問·生氣通天論》:并乃狂。王冰注:“并,謂盛實也。”

〈文言〉中醫術語。氣交通。

《素問·生氣通天論》: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并,醫弗為。王冰注:“并,謂氣交通也。”

副詞

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時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時進行。

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強調說明事實不是對方所說的或一般認為的那樣。

《儒林外史》第五回: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并不見效。

表示範圍,相當于“皆”、“都”。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

連詞

用于連接并列的動詞、形容詞等,表示幾個動作同時進行或幾種性質同時存在。

會上熱烈讨論并一緻通過了這個計劃。

用在複句後一個分句裡,表示更近一層意思。

他被評為先進生産者并出席了先進生産者經驗交流會。

介詞

〈文言〉用法與“連”相同(常跟“而、亦”呼應)。

《聊齋志異·促織》:杖至百,兩股間濃血流離,并蟲亦不能行捉矣。

Bīng

名詞

地名。相傳治洪水,分天下為九州。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正定縣和山西省大同市、太原市一帶。

《周禮·職方氏》:正北曰并州。

bàn

非語素字

【同并】古縣名。今丞南省勤是。

《漢書·地理志上》:“牂柯郡……縣十七:……同并。"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故回并邑。并音伴。”

bàng

動詞

通“傍”。

《列子·黃帝》:使弟子并流而承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八】【從部】府盈切(bìng)

相從也。從從開(jiān)聲。一曰從持二為并。〖譯:并,相跟随。從從,開聲。另一義說,“從”持握着“二”為并。〗

【卷十】【竝部】蒲迥切(bìng)

倂也。從二立。凡竝之屬皆從竝。〖譯:竝,并肩而立。由兩個立字會意。大凡竝的部屬都從竝。〗

說文解字注

相從也。從舊作從。今正。合也。兼也。

從從。開聲。府盈切。十一部。

一曰從持二幹為?。幹舊奪。今依韻會本補。上言形聲。此言會意。幹,經典用為竿。如孑孑幹旄是也。二人持二竿。是人持一竿。并合之意。或曰。當出?篆。解雲:?或從人。人持二幹為?。人持二幹為?者,猶又持二禾為兼也。俗并字之所本也。漢隷作并。

倂也。人部倂下曰:竝也。二篆為轉注。鄭注禮經古文竝今文多作倂。是二字音義皆同之故也。古書亦多用為傍字者。傍、附也。

從二立。蒲迥切,十一部。

廣韻

府盈切,平清幫‖并聲耕部

并,合也。亦州名,舜分兾州為幽州、并州,春秋時為晉國,後屬趙,秦為太原郡,魏複置并州。又姓,出《姓苑》。府盈切。四。

?政切,去勁幫‖并聲耕部

并,專也。

蒲迥切,上迥竝‖竝聲耕部

竝,比也。蒲迥切。四。

康熙字典

【寅集下】【幹部】并·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5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卑盈切。《正韻》補明切,竝餅平聲。《說文》本作?。從二人,開聲。一曰從持二幹為?。隷作并。相從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為車。凡居材大與小無并。注:并謂偏邪相就也。

又《廣韻》:并,合也。謝靈運《初去郡詩》:廬園當嚴栖,卑位代躬耕。顧己雖自許,心迹猶未并。

又《玉篇》:并,兼也。同也。

又州名。《書·舜典》:肇十有二州。注:舜分冀州為幽州,并州。《廣韻》:春秋時為晉國,後屬趙,秦為太原郡,魏複置并州。《韻會》:唐為太原府。

又姓。《廣韻》出《姓苑》。《萬姓統譜》:并韶有文藻,吏部以并姓無先賢,下其選格。

又《廣韻》《集韻》《韻會》卑正切。《正韻》:陂病切,竝餅去聲。《廣韻》:并,專也。《禮·檀弓》:趙文子曰:陽處父行并植於國。注:并,猶專也。謂剛而專己。《釋文》:并,必正反。

又與倂同。《集韻》:倂,或省作并。賈誼《過秦論》:并吞八荒。謝靈運《拟邺中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又《韻會》:與偋通。《莊子·天運篇》:至貴國爵并焉。注:并,棄除也。

又葉卑陽切,音旁。《張籍·祭韓愈詩》:偶有賈秀士,來茲亦同并。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桹。?字原作從下開。

【午集下】【立字部】竝·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5

《廣韻》蒲迥切。《集韻》《正韻》部迥切,竝音倂。《類篇》:倂也,比也,皆也,偕也。《書·立政》:以竝受此丕丕基。《詩·齊風》:竝驅從兩肩兮。《禮·禮運》:聖人參於天地,竝於鬼神。

又《類篇》蒲浪切,傍去聲。近也。《晉書·百官志》: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散騎竝乘輿車。

又連也。《史記·大宛傳》:竝南山。《前漢·郊祀志》:北竝勃海。

又《類篇》:部滿切,讀如伴。《前漢·地理志》:牂柯郡屬縣。注:竝,音伴。亦作并。

【子集上】【一部】并·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7

《集韻》竝,隷作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