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病

丹毒病

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丹毒是臨床上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的皮膚病,多是由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感染所導緻。丹毒好發生在小腿或者是頭面部,臨床表現是境界清楚的紅斑,嚴重的患者可以有發熱,在紅斑上甚至可以出現水疱、大疱。[1]
  • 外文名:Erysipelas disease
  • 常見發病部位:下肢和面部
  • 常見症狀:局部片狀紅疹
  • 名稱:丹毒病

診斷要點

根據本病起病突然,發燒怕冷,皮膚灼熱腫脹變紅,如塗丹脂,邊緣清楚,不化膿等特點,可以診斷。

西藥治療

主要是抗感染治療。口服紅黴素0.375克,每天3~4次,或口服複方新諾明2片,每12小時1次。發熱者可口服解熱止痛片1~2片。

中藥治療

表現:發病急,初起即見全身不适,惡寒發熱,繼則皮膚紅,腫脹,色如塗丹,壓之退色,紅斑稍高于正常皮膚,形狀不規則,但界線分明,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灼熱疼痛。本病一般不化膿,少數在紅斑上有水疱。在紅斑向四周擴散的同時,中央部分由紅變暗或棕黃,發生脫屑而漸痊愈。常有患處附近的淋巴結腫大疼痛。若見壯熱煩熱,谵語神昏,惡心嘔吐,為毒邪内攻的險證。

中成藥:活血消炎丸,每次6~9克,日服2~3次。

食療:①闆藍根30克,綠茶适量。将闆藍根水煎後泡茶頻服。②大青葉、生甘草各10克,大黃3克,泡茶頻服。

家庭自療

1.敷貼外治:用鮮公英、野菊花、仙人掌、馬齒苋、地丁各适量,任選一二味搗爛外敷;或用三黃湯待冷濕敷,或用玉露膏、青黛膏外敷均可。

2.刺血療法:取患病局部、陰陵泉、陽交、委中、三陰交;或患病局部、曲池、合谷、曲澤、大椎、委中穴,刺血。

生活提示

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對皮膚粘膜的損傷要及時治療,患有腳氣病者,須注意清潔,避免繼發感染;對局部損傷的處理,敷料器械要注意消毒,新生兒穿衣要柔軟寬松,注意皮膚抓搔傷。

本病有以下情況者,應及早送醫院檢查治療;①新生兒患丹毒。②出現高熱不退,神昏谵語,惡心嘔吐。③出現全身水腫、少尿者。④下肢流火反複發作,導緻陰囊腫大或象皮腿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