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

閉關

漢語詞語
閉關,漢語詞彙,意思有閉塞關口,比喻不跟外界往來。另佛教用語,指僧人獨居一處,靜修佛法,不與任何人交往,滿一定期限才外出。“閉關”在佛教中指個人或數人結伴,閉門專心結期修禅或數人結伴,閉門專心結期修禅或學經、忏悔、寫作等,斷絕一切事務與人事交往。
  • 中文名:閉關
  • 外文名:isolationist
  • 拼音:bì guā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概念

詞意探源

(1)指關閉城門。《易·複》:“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2)引申為斷絕往來。《史記·張儀列傳》:“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于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裡!”

(3)指閉門謝絕人事。江淹《恨賦》:“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裡,閉關卻掃,塞門不仕。”

(4)佛教名詞,亦稱“坐關”。

基本解釋

1.[close the frontiers;isolationist]∶閉塞關口,比喻不跟外界往來:~政策。

閉關鎖國

2.[live in seclusion]∶佛教中指僧人獨居,一個人專心修煉佛法,與外界隔絕,滿一定期限後再外出。

詳細解釋

1.閉塞關門。

《易·複》:“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閉關守險,以自娛樂。”《宋書·朱齡石毛脩之等傳論》:“若負其岨遠,屈強邊垂,則距險閉關,禦其寇暴。”

2.閉門謝客,斷絕往來。謂不為塵事所擾。

《文選·顔延之》:“劉伶善閉關,懷情滅聞見。”李周翰注:“言伶懷情不發,以滅聞見,猶閉關卻歸而無事也。”蘇舜欽《答韓持國書》:“衣食雖足,閉關常不與人相接可乎?”《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其年,楚懷王自秦來奔,惠王與群臣計議,恐觸秦怒,且主父遠在代地,不敢自專,遂閉關不納。”梁章钜《歸田瑣記·和卓閣老紀恩詩》:“雲龍追逐當時志,愧我衰齡獨閉關。”

3.泛指斷絕某件事情。

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一》:“葉少蘊雲:‘某五十後不生子,六十後不蓋屋,七十後不做官。’夫子女多寡,聽之可也,五十之年,豈遽能閉關乎?”

4.蟄伏。

黃庭堅《谪居黔南》詩之二:“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5.謂佛教徒閉居一室,靜修佛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弟半年前聽說圓通長老在嵩山少林寺閉關,何時來到這裡?”

6.閉關自守的略語。

陳毅《初遊青島》詩:“晚清勢衰頹,無複自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