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修補術

膈疝修補術

治療膈肌缺損的手術方法
膈疝修補術是用于治療膈肌缺損的手術方法。
  • 中文名:膈疝修補術
  • 外文名:
  • 專科分類:
  • 類别:醫學手術
  • 功能:用于治療膈肌缺損的手術方法
  • 适應症:損傷性膈疝診斷明确

相關簡介

膈肌是由起源于胸腔底部四周的幾組肌肉和筋膜組成的。每側的肌肉組織分三部分,即胸骨部分、肋骨部分和腰椎部分(包括膈肌腳),彙合于中心腱。各部分肌肉緊密相連,被胸膜、腹膜複蓋。這三部分肌肉相連的部位,往往由于發育不正常而形成缺損或弱點,成為先天性膈疝的解剖基礎。

胸骨部與肋骨部之間的缺損或弱點叫做胸骨旁裂孔,經此孔的膈疝,臨床上稱之為胸骨後膈疝。肋骨部與腰椎之間的缺損或弱點叫做胸腹膜裂孔,經此孔的膈疝,在先天性膈疝中較為多見,臨床上稱為胸腹裂孔疝。

部分膈肌發育不全或缺損,及其胸腹膜未完全閉合,遺留大小不等的缺損,多發生在左側,導緻胃、結腸或脾經此疝入胸腔,稱先天性膈疝。膈肌發育正常,但由于胸腹部閉合性損傷或開放性損傷,造成膈肌破裂,可引起損傷性膈疝。

适應症

1、損傷性膈疝診斷明确即應手術治療。

2、先天性膈疝臨床上無明顯症狀,可待年齡稍大後手術;若出現腸梗阻或幽門梗阻症狀,經禁食、胃腸減壓症狀不緩解者可緊急手術;若出現心、肺壓迫症狀,如心慌、氣短、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甚至發绀者,不管年齡大小,都應及早手術治療。

術前準備

1、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

2、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可輸全血、血漿或白蛋白,糾正貧血及低蛋白。

4、放置胃減壓管,抽吸胃内容物,以減少對心肺的壓迫及預防術後腹脹。

5、氣短、呼吸困難及發绀病人,術前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給予吸氧。

6、損傷性膈疝應注意複合性損傷的處理,如有休克發生,應積極輸血、補液治療休克(見胸膜纖維闆剝脫術)。

麻醉方法

靜脈及吸入複合麻醉,氣管内插管,控制呼吸。

手術步驟

選擇體位,做出切口

選擇右側卧位,在左手外側做出切口,成人經第8肋床入胸,兒童經第8肋間進胸。

整複疝内容物

用吸引器吸盡胸腔内積血或積液,對胸内器官及疝入胸内的腹腔髒器進行系統檢查,若發現髒器破裂或出血,可予以縫合修補及止血。早期病例,胃、腸、大網膜及其他疝入的髒器容易返納入腹腔。如複位有困難,可分離粘連,将疝口剪開擴大,再将疝入的腹腔髒器複位。

修補疝孔

解剖清楚疝周圍的膈肌,用7号絲線間斷縫合。也可間斷褥式縫合,第二層縫線作折疊縫合。如果缺損過大,直接縫合有張力,可用一塊大小适宜的滌綸布或自體闊筋膜修補缺損,連續縫合,再用間斷縫合加強。

關胸

放置胸腔閉式引流,反複沖洗胸腔,逐層縫合胸壁。

幼兒先天性膈疝修補術,也可采用經腹部切口修補,因為幼兒肋弓角鈍,肋弓軟,容易顯露,将疝入胸腔内的腹腔髒器及大網膜返納入腹腔,疝孔修補用7号絲線間斷褥式折疊縫合,放置胸腔閉式引流,腹部減張縫合。

手術中的注意事項

1、開胸後注意辨認疝入的腹腔髒器,仔細分離粘連,避免損傷,如有損傷應予以修補後返納入腹腔,防止出血及空腔髒器裂傷引起的腹膜炎。

2、膈肌缺損較大,直接縫合有張力時,不應勉強縫合,以防術後縫合裂開,而應用補片修補缺損。

3、先天性膈疝及陳舊性損傷性膈疝修補時,應将缺損的膈肌邊緣切除一薄層,然後再縫合或補片修補,以利愈合。

4、疝入胸腔内的腹腔髒器如已有穿孔,應先修補穿孔;如有絞窄性壞死者,應切除壞死部分作修補或吻合。此種情況下胸腔污染較嚴重,應反複沖洗胸腔及疝入的腹腔髒器,然後再返納入腹腔,防止腹腔内感染。

手術後的處理方法

1、清醒後取半卧位,以減輕腹腔髒器對膈肌的壓力,有利于膈肌傷口的愈合。

2、術後持續胃減壓,防止腹脹壓迫膈肌。

3、腸蠕動恢複前,靜脈輸液,适量補鉀。肛門排氣後拔除胃減壓管,進不脹氣流質。

4、鼓勵病人咳嗽,超聲霧化吸入,預防呼吸道并發症。

5、保持胸腔引流管通暢,防止因胸腔積液而影響膈肌修補的愈合。

6、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