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缺乏症

維生素b1缺乏症

因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疾病
維生素Bl缺乏症(Vitamin Bl deficiency)又稱腳氣病(Beriberi),是因缺乏維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引起的疾病。多見于以大米為主食的地區,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 中醫病名:維生素Bl缺乏症
  • 外文名:Vitamin Bl deficiency
  • 别名:腳氣病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任何年齡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簡介

維生素B1為水溶性,在人體内除腸内細菌可合成一部分外,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B1,主要來源于食物,常與其他B族維生素同存于食物中,在谷類、堅果、動物内髒、蛋類及酵母中含量豐富,人乳和母乳中含量較少,谷類多存在于外胚層(糠、麸)中,故精制時易丢失,洗米過度可緻損失,煮飯加堿時亦可遭破壞。

病理生理

維生素B1在體内為重要生物催化劑,以輔酶形式參與多種酶系統活動,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産能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維生素B1在小腸内吸收,在肝、腎等組織中經磷酸化作用轉為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pyrophosphate,TPP),即輔羧酶,參與糖代謝過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脫羧反應,使丙酮酸和乳酸進一步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産生能量并促進肝内糖元合成。

維生素B1缺乏,主要引起糖代謝障礙,能量生成不足,導緻血中丙酮酸和乳酸堆積,使主要由葡萄糖供能的神經、心髒、腦組織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血中丙酮酸和乳酸濃度增高,可引起周圍小動脈擴張,舒張壓下降,脈壓差增大,靜脈回流量增多,加重心髒負擔。

維生素B1尚可抑制膽堿酯酶對乙酰膽堿的水解作用,故維生素Bl缺乏時,乙酰膽堿水解加速,使神經傳導障礙,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等消化系統症狀。

病因

(一)攝入不足膳食中維生素B1含量不足為常見原因。人乳硫胺素含量明顯較牛乳低,但足夠供給生長需要。當乳母膳食中缺乏維生素B1,且單純母乳喂養未加輔食,嬰兒即可患病;長期食用精制米、面;洗米、煮飯、煮菜過程中維生素B,喪失、破壞;某些魚類、貝類含有破壞維生素B1的酶,長期喜食生魚、貝類者易患本病。

(二)吸收障礙慢性消化紊亂、長期腹瀉等引起吸收障礙,導緻缺乏。

(三)需要量增加小兒生長發育迅速,需要量相對較多;長期發熱、感染、手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代謝旺盛、消耗增加,對維生素B1需要量亦增加,若不及時補充,易引起缺乏。

常見症狀

腳氣病的常見症狀有以下幾方面:n

1。消化系統症狀。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有時腹痛、輕瀉或便秘、腹脹。n

2。神經系統症狀。患兒早期有煩躁不安及夜啼;病情加重後,出現嗜睡、軟弱無力、兩眼無神,聲音微弱、嘶啞,吃奶時嗆咳,嚴重者導緻昏迷、抽搐。n

3.循環系統症狀。患兒突然嚎叫、聲急音失、出冷汗、全身冰冷、體溫降低、口唇、指甲發绀、皮膚發花、全身水腫、呼吸不規則、呼吸微弱,剛發病時可見抽搐,繼而昏迷,嚴重者會死亡。

如何補充維生素B1

維生素Bl廣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其含量随食物種類不同而不同,同時還受到加工、烹調的影響,所以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調整飲食結構加工越細的米面,維生素Bl含量越少。所以、不要總給孩子吃精白米面。在不影響孩子食欲的前提下,要做到粗細搭配,多吃各種豆類等雜糧,比如小米、綠豆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l,還應适當增加膳食中肉類的比例。

2.改進烹調方法要提高食物中維生素B1的利用率和保存率。如撈飯的方法不好,要提倡不棄汁的蒸飯方法。由于面粉中的維生案Bl在酸性環境中較穩定、而在堿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所以發面不宜加堿,應提倡使用鮮酵母發面。煮面條時,大約有50%的維生素BI會流失到面湯中,所以。如果吃面條,要喝些湯,充分利用面湯中的營養素。由于高溫油炸和加堿會破壞面團中的維生素Bl,因此,應該少吃油條、油餅這些油炸食品。

将要做媽媽的孕婦更要避免維生素B1的缺乏,尤其要注意以上幾點。以免造成新生兒先天性腳氣病。

診斷與鑒别診斷

因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化,且嬰兒常突發重症,故必須盡早确診及時搶救。根據喂養史、乳母膳食史、臨床表現,以及結合流行病史,可作出診斷。

疑有本病者,應立即給予維生素B1試驗性治療。本病在治療後迅速好轉,可作為确診的有力依據。測定血中維生素B1濃度可明确診斷,但由于測定技術複雜,臨床不易推廣。亦可采用維生素B1負荷試驗,若尿中維生素B1排出量減少,可協助診斷。

此外,檢測全血丙酮酸和乳酸含量明顯增高、紅細胞轉酮酶活性降低,均有助于診斷。

診斷上應注意與有類似症狀的疾病相鑒别,如有嗆咳、氣急時與吸入性肺炎;初發症狀有嘔吐時與肥厚性幽門狹窄;腦型腳氣病與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心髒型腳氣病與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各種疾病如心内膜彈力纖維增生症、先天性心髒病等;周圍性神經炎與多發性神經根炎、脊髓灰質炎等疾病相鑒别。

若臨床上符合維生素B1缺乏症,經維生素B1治療後好轉,但停藥後複發,應考慮遺傳性丙酮酸羧化酶缺陷所緻的維生素B1依賴症。

預防

孕、乳母飲食應多樣化,不宜以精米、面為主食。改進烹調方法,減少維生素B1損失。人工喂養兒應按時添加輔食。患感染或消化紊亂疾病時應補充維生素B1。小兒每日維生素B1需要量為0.5~1.5mg,乳母為3~4mg。

對病情危重者,應立即給予50~100mg硫胺素靜脈或肌肉注射。以後每4小時注射20~40mg,心衰水腫明顯可輔以利尿劑,直至心力衰竭症狀消失為止。一般24~96小時内症狀可緩解,然後改為口服硫胺素10mg,每日3次。同時給予酵母片或複方維生素B,可預防或補充體内其他B族維生素不足。對誘發本病的疾病,如傷寒,消化道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亦應積極治療。

治療

應同時給患兒及乳母維生素B1治療。輕症每日小兒15~30mg,乳母60mg,分3次口服。重症或消化道功能紊亂者應肌内注射或靜脈注射維生素B1,每日50~100mg.應避免用葡萄糖液稀釋,以免血中丙酮酸及乳酸含量增高,加重病情。

一般治療後2~3日症狀明顯好轉或消失,仍需繼續口服維生素B1,每日5~10mg,療程一個月。因血中丙酮酸、乳酸增加,故糾正酸中毒也很重要。

本病常伴有其他B族維生素缺乏,應同時予以适當補充。由于腎上腺皮質激素能對抗維生素B1作用,過量葉酸及煙酸能影響維生素B1磷酸化作用,故在治療時應予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