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巴戰争

第三次印巴戰争

巴印兩國關于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引發戰争
第三次印巴戰争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間,印度、巴基斯坦關于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而引發的戰争。該次戰争以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成為孟加拉國結束。[1]印度、孟加拉及國際上一般認為巴基斯坦在1971年12月3日空襲11個印度空軍基地的“成吉思汗行動”是這次戰争的開始。戰争期間,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隊在東部和西部戰場交戰。當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的巴基斯坦軍隊在1971年12月16日投降時,戰争在實質上結束,孟加拉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 名稱:第三次印巴戰争
  • 地點:孟加拉
  • 參戰方:
  • 結果:巴基斯坦損失56%的人口
  • 參戰方兵力:
  • 傷亡情況:
  • 主要指揮官:
  • 時間:1971年12月3-17日
  • 交戰各方:巴基斯坦,印度
  • 各方兵力:印度50萬人,巴基斯坦30萬人

戰争背景

巴基斯坦獨立後,中央政權以及經濟、軍事大權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資産階級手中,東巴人幾乎處于無權地位。随着東巴經濟的發展,東巴資産階級對此種狀況日益不滿。1966年,東巴新興資産階級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點自治綱領。及至1971年年初,東巴進一步掀起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打出了“孟加拉國”的旗号。

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宣布取締在東巴占領導地位的政黨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領導人。為此,東巴發生兵變。巴基斯坦國家軍隊随即出動,“孟加拉解放軍”無力抵抗,大多數逃往印度,還有大批信奉印度教的東巴人也逃往印度避難。自古道,内亂必生外患。東巴局勢的惡化,給蓄謀已久、早就想肢解東巴的印度,提供了一個發動戰争的絕好機會。

戰争準備

按照“蒙巴頓方案”分治後的東、西巴基斯坦,在地理位置上對印度構成夾擊之勢,這使印度一直耿耿于懷。在第一、第二次争奪克什米爾的戰争中,印度一直顧及東巴在其後院放火而不敢全力與巴作戰。多少年來,“東巴之憂”一直是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的一塊心病。機會來了,但英迪拉·甘地夫人卻表現得異常的冷靜,沒有馬上采取軍事行動,因為她的父親尼赫魯由于1962年對華戰争的慘敗,而從總理寶座上掉下來的事實,猶如一面鏡子,使她無法對此事掉以輕心。

她深知,這次印巴戰争,對印度來說具有決戰性質,勝利,印度則可把東巴從巴基斯坦徹底肢解出去,使“叫闆”多年的宿敵巴基斯坦大傷元氣,從此稱霸南亞不再是夢想;失敗,自己丢官事小,印度不但會丢盡大國的顔面,而且還有可能長期陷入巴基斯坦的“搗亂”之中。因此,英迪拉·甘地夫人認為,不但要抓住這次機會,而且要一戰必勝!同時,甘地夫人還清楚地知道,這場戰争必須進行長時間的準備,方能穩操勝券。因此,在她的領導下,印度進行了有條不紊的戰争準備:

1971年3月,印度内閣、議會和國大黨分别開會,通過了支持東巴基斯坦建立獨立的國家孟加拉國的決議,同時在印巴邊境集結軍隊,進行軍事演習。7月,印度又制定戰争計劃。與此同時,印度積極進行大國外交,為發動戰争做好充分準備。1971年8月9日,印度與蘇聯簽定了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和平友好合作條約》。這一條約的簽定既表明這次戰争得到了蘇聯的積極配合,又限制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幹涉行動。

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英·甘地夫人于10月23日啟程開始對美、法、英、西德、比利時、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進行為期三周的訪問,以摸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底牌。對于美國總統尼克松提出的印巴雙方都從共同邊界撤軍并由聯合國觀察員小組予以監督的建議,印度表面上說可以考慮是為了穩住美國,但内心是絕對不會接受的,因為這樣以來就失去了發動戰争的最佳時機。而對于中國,印度更是進行了精密的分析:當時中國正處在進入聯合國的關鍵時期,還有國内的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出兵援巴的可能性極小。這樣以來,排除了外界的幹擾,單憑印巴雙方各自的力量進行較量,印度獲勝的希望極大。

印巴處于“緊急狀态”後,具有敏銳洞察力和卓越指揮才能的印軍總參謀長薩姆·馬内克肖就察覺到印巴之間有一場大仗要打,因此,他為印度赢得這場戰争進行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儲備;秘密舉辦新兵速成班,征召陸、海、空三軍預備役人員服現役;對作戰傷亡人員,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特殊照顧政策,使部隊的士氣為之大振;成立了聯合兵種組織和聯合情報委員會,解決了三軍聯合作戰問題。

他下達了“緊急狀态”動員令:取消軍隊所有人員的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崗位;征用民用車輛,以緊急運送彈藥及各種軍用物資;遷移印與西巴接壤的邊境居民;加強城市民防措施等。馬内克肖雷厲風行的做法,使印軍在短短的時間内士氣和戰鬥力大增。第四,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馬内克肖親自領導并制定了作戰計劃。按照計劃,發起進攻的時間選擇在冬季,因為可利用大雪封住喜馬拉雅山口的機會,阻止中國軍隊進攻印度。印軍計劃戰役在東、西兩個戰線上同時展開,在西巴方向,印軍投入的兵力主要用于牽制巴軍,并以優勢的空中力量打擊西巴腹地和克什米爾内的軍事目标。

而在東巴方向上,印軍集中絕對優勢兵力,計劃在三個星期内迅速拿下東巴。印軍計劃在絕對優勢的空軍和海軍支援下,陸軍部隊從西面、西北、北面、東面四個方向同時對東巴實施合圍,奪取重要的交通樞紐,以切斷東巴的内部聯系。利用向心突擊,肢解圍殲,一舉攻占東巴首府達卡。

實力對比

到1971年11月為止,雙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畢。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個軍部、7個師,空軍12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6艘,約17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個師8個旅,空軍20個中隊,作戰飛機300架,海軍艦艇20艘,約30萬人。巴基斯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個步兵師,空軍兩個中隊,作戰飛機17架,約9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個師6個旅,空軍20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0餘艘,約25萬人。雙方兵力對比,在東巴方向,印軍占有明顯優勢,巴軍處于劣勢;在西巴方向,兩軍旗鼓相當,印軍略占優勢。

戰争過程

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小規模邊境進攻。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總統被迫宣布對印度的不宣而戰發動反擊。對于印度來說,這一宣戰正中下懷。印度總理英·甘地夫人興高采烈地向全國宣布:“孟加拉的戰争已經變成對印度的戰争了。”至此,第三次印巴戰争全面爆發了。戰争在東巴和西巴兩個戰場展開。印度的戰略企圖是,東攻西守,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标。巴基斯坦的戰略指導方針則是全力固守各戰略要地,以此粉碎印軍的突擊行動。

面對巴軍猛烈的進攻,印軍一方面組織力量抵擋巴軍的進攻,另一方面在局部地區實施了反擊,還出動了大批的飛機對地面作戰進行了支援。由于巴軍防守薄弱,印軍進展順利,一舉攻占巴基斯坦信德省2600平方千米的土地。另外,印軍還集中兵力對在克什米爾地區巴軍的前沿陣地發起了攻擊,雖然傷亡很大,但一舉搶奪了巴軍50多個哨所。印巴雙方在西巴方向重兵對峙,互有攻守,互有得失。印軍在西巴的行動主要是牽制巴軍,并未計劃向巴基斯坦更深遠的腹地推進。

達卡是東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印軍最終攻占的目标。印軍計劃從西、北、東三面對達卡實施圍攻,從南面實施海上封鎖。西部印軍占領庫爾納、傑索爾、傑尼達、法裡德普爾等要地後,越過馬杜馬提河和賈木納河,向達卡進攻,北部印軍奪取賈馬爾普爾和米門辛格後也向達卡挺進,東部印軍從昌德普爾、道德坎迪、拜那布巴紮爾一線越過梅格納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後也直逼達卡。

1972年12月11日,印軍各部隊競相向達卡進發,都想搶占頭功。印軍動用了幾乎所有的直升機和船隻,運載人員、槍炮和坦克,越過河流障礙,向達卡逼近。為了加快挺進速度,印軍有時利用直升機運送部隊,“跳躍式”前進。12月11日晚8時,印軍傘兵在達卡西北部實施空降,切斷了巴軍退路。到12月15日,印軍地面部隊已從東、北、西三面進抵達卡,空軍和海軍也對東巴實行了空中和海上封鎖,切斷了東巴與外界的聯系。同時,印度還加強了對巴軍的心理攻勢。印度所有廣播電台反複地播放了馬内克肖給巴基斯坦人的一封勸降信,并在巴防區内空投了印有勸降信的傳單。

為加強心理攻勢,印空軍還加大了對巴基斯坦防禦地區的打擊力度,特别加強了對達卡城周圍20英裡以内所有通道的攻擊。達卡巴軍在孤立無援,欲戰不能,欲退不得的絕境下,于12月16日,宣布實行全線停火,向印軍投降。至此,戰争基本結束,印度取得了這場戰争的勝利。在戰果“非常滿意”後,印度立即見好就收,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實行“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政府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議,戰争遂告結束。

戰後總結

第三次印巴戰争印軍傷亡1.1萬人,損失飛機41架、坦克81輛、艦艇1艘。而巴軍約有9萬人被俘,損失飛機86架、坦克226輛、艦艇22艘。印度通過發動這場戰争,将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的版圖上分離出去,成為獨立主權的孟加拉國。一舉解除了困擾印度多年的“東巴之憂”。

印度之所以能取得這場戰争的勝利,從作戰方面講主要原因有:一是周密計劃,精心準備,制定了避免兩線作戰,東重西輕,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在某些方向上達成了戰争的突然性;二是集中了優勢兵力,實施多路向心突擊,分割圍殲,使巴軍首尾難顧,相互不能策應;三是快速機動,加快進攻進程。作為進攻一方,能夠做到正面進攻與迂回、穿插相結合,地面攻勢與空中、海上行動相配合,充分發揮了進攻作戰的優勢。這尤其是在戰争後期,印軍還使用了直升機和傘兵部隊,快速越過江河障礙,斷敵退路,使巴軍來不及組織有效的防禦,加快了戰役進程;四是各種攻勢行動互相配合,展開強大的心理戰,以強大的心理震撼使達卡守軍不戰而降。這些都是印軍取勝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雖也取得了一些局部勝利,但在許多方面卻不無教訓可言。在政治、外交方面,巴政府平息内部動亂後,在積極争取國際力量的理解和支持方面顯得軟弱無力;在軍事上,拘泥于陣地防禦,未能針對印軍的迂回迅速機動兵力,組織新的防禦。西巴基斯坦軍隊也未能采取更為積極有力的攻勢行動,以鉗制和阻滞印軍對東巴的進攻。

原因分析

短期原因

巴基斯坦獨立後,其國土隔着印度分為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兩部分。西巴基斯坦與東巴基斯坦之間相距兩千多公裡,雖然兩地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但在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巴基斯坦獨立之後,雖然東巴基斯坦孟加拉族人數占巴基斯坦總人口56%,但其中央政權基本上掌握在西巴基斯坦人手中。

因此,東巴基斯坦孟加拉人認為在國家機構中受到排擠和歧視。而在經濟方面,東巴基斯坦的農産品為巴基斯坦創造大量外彙收入,而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在國民收入分配上長期嚴重不均,東巴基斯坦的大量收入主要用于西巴基斯坦建設,東巴基斯坦僅能得到其中的20%左右,而西巴農業發展速度4倍于東巴。東西巴基斯坦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矛盾也随之加深。在文化上,盡管巴基斯坦有54%的人講孟加拉語,中央政府卻堅持将西巴人使用的烏爾都語作為國語。長期以來,東巴基斯坦孟加拉族人為争取自的權利而進行鬥争。

1970年巴基斯坦大選,這一鬥争達到了頂峰。大選中,在東巴基斯坦有廣泛群衆基礎的“人民聯盟”以穆吉布.拉赫曼為首獲得勝利,在國民議會中占多數席位。其提出的《六點綱領》主張東巴自治,遭到了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拒絕。這一分歧使巴國内政治局勢日益緊張。1971年3月,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以東巴法律和秩序失控為由,派軍隊進入東巴鎮壓。孟加拉人出于對巴軍隊及政府當局的憤恨和恐懼,紛紛背井離鄉,逃亡印度。人民聯盟被宣布為非法,其領導人被監禁,人民聯盟有一些成員逃往印度,于1971年4月在印度建立“孟加拉國臨時政府”,東巴基斯坦内亂本來是巴基斯坦的内政,與印度毫無關系。但印度借口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對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族人的軍事鎮壓以及大量東巴基斯坦難民流入印度,預謀武裝幹涉巴基斯坦内政。

長期原因

首先,印巴分治遺留下來的領土争端後患無窮,使兩國關系難以有實質性的改善。印巴獨立不久就因為三個較大的土邦——海德拉巴、朱納加爾和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大打出手。由于在朱納加爾和海德拉巴連續失守,巴基斯坦不能容忍印度繼續在克什米爾土邦得勢,因而采取了強硬立場,不惜多次兵戎相見。

其次,宗教沖突頻頻發生,矛盾難以調和。按照宗教因素實行的分治并未能解決次大陸的宗教矛盾和沖突。建立單一宗教成分的國家目的還是沒有實現。在印度仍然有三千八百多萬伊斯蘭教徒,而在巴基斯坦留下的印度教徒不止一千萬人。巴基斯坦或是印度國内發生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徒之間的沖突都立即會在對方國内引起反應,并上升為兩國關系問題。

第三,美蘇争霸的兩極格局加劇了印巴間的矛盾。印度自獨立後,一直同蘇聯保持着良好關系,南亞是蘇聯向第三世界滲透與擴張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美蘇争奪的重要地區之一。蘇聯打着支持民族獨立運動的旗号,指望通過加強與印度的關系來擴大自己在第三世界和不結盟運動中的影響,蘇聯領導人曾聲稱:“當各種各樣的外部勢力向捍衛切身利益的印度施加壓力的時候,蘇聯總是和印度站在一起。

蘇印關系是兩個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關系的典範。”在印度同鄰國的争端中,蘇聯明顯袒護印度。這一點在第三次印巴戰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面對印蘇的準同盟關系,美國曾經設想過同印度結盟,但尼赫魯的不結盟政策未能使美國如願以償,于是美國将南亞政策的重心從印度轉向巴基斯坦,密切同巴的關系以其作為南亞戰略的平衡力量。從1954年起,美國開始對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這一決定長期損害了美印關系的發展。随後,美國又把巴基斯坦拉入東南亞條約組織和巴格達條約組織。美國“重巴輕印”的南亞政策使印度認為,其政策和舉動威脅了自己的國家安全。美蘇在背後各自支持一家,這樣就為印巴矛盾的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後果

首先,這場不到一個月的戰争将巴基斯坦一分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積16%的東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孟加拉國。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願望得以實現。從此,南亞次大陸上各國力量對比發生明顯的變化,被肢解後的巴基斯坦進一步拉大了與印度的實力差距。印度成為南亞唯一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具有明顯優勢的地區大國。

其次,在第三次印巴戰争期間,美國擔心蘇聯在南亞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戰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盡管美軍并未直接參與戰争,但戰後印度同美國的關系還是降到了最低點。由于印度逐漸成為蘇聯推行南下戰略的前哨基地和對抗中國的戰略夥伴,印蘇關系持續升溫。美國清楚的看到,蘇聯正在利用同印度的關系進入南亞次大陸,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影響和勢力。美國在南亞的戰略收縮态勢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蘇聯實施南下印度洋戰略,為蘇軍進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筆。

第三,孟印巴三國關系的曲折變化。孟加拉國建立兩年多後,1974年4月,印、巴、孟三國外長就遣返戰俘問題達成協議,三國關系趨于正常化。1975年10月孟巴兩國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國發生軍事政變。新政府一反對印度的親密态度,大力發展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并開始恢複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之後孟印兩國之間又相繼發生了關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糾紛、印度停止對孟軍援、兩國邊界沖突、非法移民問題等一系列事端,孟印關系發生嚴重逆轉。

上一篇:珊瑚海海戰

下一篇:斯裡蘭卡内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