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漢語漢字
省(拼音:shěng、xǐng)是漢語通用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像用眼觀察草木,本義指查看、觀察,與“眚”同源,讀xǐng,引申為檢查。又引申為探望、問候。還引申為覺悟、明白。省又讀作shěng,意指減少。引申指除去、消除,又引申為節約。省用作名詞時,指一些禁止人們出入的地方,後又引申為官署名稱,又引申指地方行政區域。
  • 中文名:省
  • 拼音:shěng、xǐng
  • 部首:目、小
  • 五筆:ITHF(86、98)
  • 倉颉:FHBU
  • 字級:一級
  • 注音字母:ㄕㄥˇ、ㄒㄧㄥˇ
  • 平水韻部:上聲二十三梗
  • 總筆畫:5 4,3 6
  • UniCode:U 7701
  • 四角号碼:9060₂
  • 造字法:會意字或形聲字
  • 結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䁞、䚇、?、?、?、?、?

字源演變

形聲字。“省”的商代甲骨文作圖1。下部為“目”,古字形像眼睛;上部為“生”的省略形式,“生”的古字形像地面上生出的草木。兩個部件構成形聲字,“生”表聲,“目”表義。“省”的本義是視察、察看。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此字蓋取象于種植之事。艸(草)木初生,必數數視之,以察其土壤之溫濕,根葉之榮枯。此省字得義之本也。”張舜徽認為“省”應是會意字。農作物在苗期生長是否茁壯,直接關系到收成的豐歉,所以耕種者極為關心,經常去察看情況,精心管理。甲骨蔔辭有“王其省田”(《甲骨文合集》29910片),記錄的是商王巡視農田的情況。

“省”最早與“眚”為同一字,源頭與聲首并為生,“生”字不省略的一支就發展為眚。“省”字到戰國、秦漢時代出現兩種變化,一是目上的草木之形,“屮”形下衍化出一斜形曲筆,作圖5,許慎把斜筆分析為目上眉下的“頟(額)理”,整字分析為“從眉省、從屮”,可謂理據重構。二是屮訛作“小”,下面亦衍出斜形曲筆成“少”,目旁亦易作囧(jiǒng,窗格明亮)。這兩種變化就是《說文解字》所收的小篆與古文(圖4)。隸變時,取小篆之“目”與古文之“少”兩構件而成為楷書省。省中的構件目保存了古初形旁,構件少是“生”的訛變。

省的本義是視察、察看,作為這個意義講讀音為“xǐng”。“省”由觀察外部的情況引申指觀察人自身的情況,《論語·學而》中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即察看自己,從内在來觀察自己、反省自己。由本義引申可以表示探望的意思,例如“省親”即探親。

“省”的另外一個讀音為“shěng”,借作“減少、節儉”的意思,例如“省錢”“省事”“省吃儉用”等,都是減少、節約的意思。古時“省”也指皇宮中的禁地,可看作是察視的引申,因為進入禁地當細心察視不可妄為。因中央機構設在禁地,由禁地引申為官署,魏晉後中央有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到元朝的時候建立行省制度,中書省一個,行中書省十一個,到明朝得以推廣,後來演變為固定的行政區域單位,一直沿用至現代,例如“四川省”“湖北省”等。

現代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xǐng

動詞

視察;察看。

泛指觀看;閱覽。

檢查(多指對自己的思想行為)。

探望;問候(多指對尊長)。

知曉;懂得。

覺悟;醒悟。

記得;記憶。

形容詞

善。

名詞

古代帝王使臣慰問諸侯的禮節。

(Xǐng)姓氏用字。

shěng

動詞

節約;減少耗費(與“費”相對)

免去;減掉。

不足;不到。

形容詞

少;簡略。

名詞

王宮中的禁地,禁中。

古代中央官署名。

行政區域名,元代中央置中書省,于各路設行中書省,稱為行省。明代改行省為布政使司,自後成為第一級地方行政區域單位。

指省會。

通“眚”。過失。

通“眚”。災害。

(Shěng)姓氏用字。

副詞

曾經。

xiǎn

名詞

通“狝”,古代天子秋季狩獵。

通“狝”,指秋季狩獵前的祭祀。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眉部】所景切(xǐng)

視也。從眉省,從屮。

?,古文從少從囧。

【注釋】從少從囧(jiǒng):囧,當作?,古目字。少,小也。從少從目,謂小其目而視也。此與“睇目小視也”同意。

說文解字注

視也。

段注:省者,察也。察者,覈也。漢禁中謂之省中。師古曰:言入此中者皆當察視。不可妄也。《釋诂》曰:省,善也。此引伸之義。《大傳》曰:大夫有大事省於其君。謂君察之而得其大善也。

從眉省,從屮。

段注:屮音徹,木初生也,财見也。從眉者,未形於目也;從屮者,察之於微也。凡省必於微,故引伸為減省字。《說文》有渻、?二字,然經傳多作省。所景切,亦息井切,十一部。

古文省,從少囧。

段注:按囧非也,古文目作?,此與?皆從之。從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

廣韻

所景切,上梗生‖省聲耕部(shěng)

省,省署。《漢書》曰:“舊名禁中,避元後諱改為省中。”又姓,《左傳》宋大夫省臧。所景切。又息井切。九。

息井切,上靜心‖省聲耕部(xǐng)

省,察也。審也。息井切。六。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部】省·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4。

古文:?、䁞

(xǐng)《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息并切,騂上聲。《說文》:視也。《爾雅·釋诂》:察也。《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又《廣韻》:審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又孟孫陽曰:一毛微于肌膚,肌膚微于一節,省矣。

又《爾雅·釋诂》:善也。《詩·大雅》:帝省其山。箋:省,善也。《禮·大傳》:省于其君。注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又《小爾雅》:過也。《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注飾,文飾也。省,過也。

又《博雅》:省省,不安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閑謂不安為省省。

(shěng)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所景切,生上聲。禁署也。《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蔡邕雲:本為禁中,避元後父名改曰省中。師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又《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别曰省,曰台,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内侍六省是也。《韻會》:本作?。或作?。

又《集韻》:簡也。《韻會》:少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注小減曰省。《史記·李将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注省,少也。

又《釋名》:省,啬也。曜啬約少之言也。

又藕名。《清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又姓。《左傳》:宋大夫省臧。

又與眚通。《書·洪範》:王省惟歲。《史記·宋世家》:作眚。《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傳》《谷梁》作眚。

又《集韻》息淺切,音藓。同狝。秋田也。《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注省,當為狝。

《說文》:本作?。從睂省,從屮。徐铉曰:屮,通識也。《同文舉要》:舊從目從屮,徹于目者,能省視。

又從少從目。凡物少經目則省事。眇同意。《字彙補》:又作〔⿱山省〕。

字形書法

“少”的第二筆楷體是點。“少”從上、左包圍“目”,“少”寬“目”窄。“少”的第一筆豎在豎中線,兩點左低右高,長撇起筆于右上格,過田字格中心後伸向左下格。“目”,首筆豎在豎中線左側與長撇的中部相接;㇕(橫折)的橫段在橫中線,橫窄豎長。

音韻集成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i̯ĕŋ

董同龢系統

s

jeŋ

周法高系統

s

jieŋ/ieŋ

李方桂系統

s

jingx

西漢

東漢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jiweŋ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s

i̯ɛŋ

拟音/王力系統

s

ǐɛŋ

拟音/董同龢系統

s

jɛŋ

拟音/周法高系統

s

iæŋ

拟音/李方桂系統

s

jäng

拟音/陳新雄系統

s

ǐɛŋ

中上古音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二等

全清

所景切

ʃɐŋ

上聲

四十靜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息井切

sjɛŋ

集韻

?

上聲

二十八?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息淺切

siæn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所景切

ʃiaŋ

上聲

四十靜

開口呼

三等

次清

息井切

siæŋ

韻略

上聲

所景切

上聲

息井切

增韻

上聲

息淺切

上聲

所景切

上聲

息井切

中原音韻

上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siəŋ

上聲

庚青

開口呼

全清

ʂəŋ

中州音韻

上聲

庚青

葉生上聲

上聲

庚青

葉星上聲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清

蘇典切

sien

上聲

全清

所景切

ʃiəŋ

上聲

全清

息井切

siəŋ

分韻撮要

陰上

第七英影應益

陰上

第十五登等凳德

韻書集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