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古意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作
《古意》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絕句,作者通過比興的手法體現了當時青年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而在這首詩中,作者也通過描寫夫妻間的情感的微妙變化表達了自己官場失意的落寞情懷。
  • 作品名稱:古意
  • 作者:李白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品别名:古意·君為女蘿草

作品原文

古意

李白〔唐代〕

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

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

百丈托遠松,纏綿成一家。

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蘿發馨香,菟絲斷人腸。

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

生子不知根,因誰共芬芳。

中巢雙翡翠,上宿紫鴛鴦。

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創作背景

盛唐時期,李白由于得不到皇上和高官的賞識,空歎才華無處施展;而婦女不得寵,日日獨守空閨,二者内心皆是孤苦寂寞的,,相似之處頗多,所以李白借怨婦來表達自己的失意情懷。

注釋譯文

譯文

新婚夫婦,夫君就像是女蘿草,妻妾就如菟絲花。

女子有了心上人,就好像輕柔的枝條,隻有在春風裡才會搖曳生姿。

新婚以後,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讓彼此關系纏綿缱倦、永結同心。

誰說見一面很容易,我們各自在青色山崖的兩邊。

君在外春風得意、如魚得水,而妻妾卻在家裡憂心匆匆、痛斷肝腸。

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無旁務,因而想入非非。

我的歸宿在哪裡?夫君該不會在外面與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鴛鴦”吧?

夫君啊!假如為妾的有二心的話,那麼海水也可以用鬥來量了。

注釋

女蘿:一種靠依附他物生長的地衣類植物。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婦。

菟絲:一種利用爬藤狀構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的寄生植物。古人常以此比喻新婚夫婦。

引:避開,退卻。

托:寄托,依靠。

競:争逐,比賽。

上宿:指睡覺。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怨婦詩。李太白乃浪漫主義豪放派詩人。很多作品均狂放不羁,如“飛流直下三千尺”、“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細膩的描寫風花雪月、兒女情長的作品不是太多。

“君為女蘿草,妾作冤絲花”。古人常以“菟絲”、“女蘿”比喻新婚夫婦,優美貼切,因而傳誦千古。冤絲花為曼生植物,柔弱,莖細長略帶黃色,常常纏繞在其他植物之上;女蘿草為地衣類植物,有很多細枝。詩人以“菟絲花”比作妻妾,又以「女蘿草」比喻夫君,意謂新婚以後,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讓彼此關系纏綿缱倦、永結同心。即所謂“百丈托遠松,纏綿成一家”。

“女蘿發馨香,菟絲斷人腸。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大意可能是說,夫君在外春風得意、如魚得水,而妻妾卻在家裡憂心匆匆、痛斷肝腸。

“生子不知根,因誰共芬芳。中巢雙翡翠,上宿紫鴛鴦”。我隻想用一個字來理解——怨。過去,男主外、女主内。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無旁務,因而想入非非。我的歸宿在哪裡?夫君該不會在外面與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鴛鴦”吧?

“若識二草心,海潮亦可量”。妻妾向夫君表明态度:夫君啊!假如為妾的有二心的話,那麼海水也可以用鬥來量了。大約相當于今天的“海枯石爛不變心”吧!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蓮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将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