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腦膜炎是一組由各種病毒感染引起的軟腦膜(軟膜和蛛網膜)彌漫性炎症綜合征,主要表現發熱、頭痛、嘔吐和腦膜刺激征,是臨床最常見的無菌性腦膜炎。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疱疹性病毒包括單純疱疹病毒及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腦脊液無色透明,有以淋巴細胞為主的白細胞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過3周,有自限性,預後較好。[1]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非細菌性腦膜炎 就診科室:内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腸道病毒感染 常見症狀:發熱,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征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病毒性腦炎 英文名:viral meningitis

概述

病毒性腦炎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腦實質而引起的原發性腦炎,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故又稱散發性腦炎。引起腦炎常見的病毒有腸道病毒、單純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腦實質損害的症狀和顱内高壓征,如發熱、頭痛、嘔吐、抽搐,嚴重者出現昏迷。但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範圍不同,病情可輕重不一,形式亦多樣。

有的病兒表現為精神改變,如整天想睡,精神差,或亂吵亂叫,或不省人事;有的則出現手、腳癱瘓。也由于感染的病毒的種類不同,臨床表現亦有輕有重,預後也各異。輕型病人,甚至危重病人,隻要及時治療預後将是良好的;若病情危重又不及來醫院搶救,後果将是嚴重的,可導緻死亡或留有嚴重的後遺症,如癱瘓、智力低下、繼發癫痫等。

病因

引起腦炎的病毒有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單純疱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通過以下途徑:

1、病毒直接侵入中樞神經系統,例如單純疱疹病毒可經嗅神經侵入腦部。

2、血行播散,不少病毒如柯薩奇、埃可、腺病毒先在呼吸道或消化道上皮細胞及血管内皮細胞内繁殖,然後經淋巴管進入血液,最後經血腦屏障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有時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屬變态反應,如麻疹及腮腺炎後。

臨床表現

前驅期症狀

表現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狀,如發熱、頭痛、咽痛、嘔吐、腹瀉、食欲減退等。

神經精神症狀

1、意識障礙:輕者對外界反應淡漠、遲鈍或煩躁、嗜睡;重者出現谵妄、昏迷。

2、顱内壓增高:頭痛、嘔吐、頭暈甚至出現腦疝,嬰兒的前囟飽滿。

3、抽搐:可以為局限性、全身性或為持續狀态。

4、運動功能障礙:根據受損的部位可以表現為中樞性或周圍性的一側或單肢的癱瘓;亦可表現為錐體外系的運動障礙如舞蹈樣動作,肌強直;亦可因腦神經癱瘓而有斜視、面癱或吞咽障礙等。

5、精神障礙:如記憶力減退,定向障礙,幻聽、幻視;情緒改變、易怒,有時出現猜疑,常因此而誤為精神病或額葉腫瘤。

伴随症狀

病毒感染為全身性疾病,但各種病毒有其獨特的臨床表現。如埃可及柯薩奇病毒感染時常出現細小的麻疹樣皮疹或同時有心肌炎、心包炎。流行性腮腺炎時腮腺腫大(亦可在腮腺腫大之前先有腦炎)。單純疱疹病毒感染時口唇周圍出現疱疹。病程一般2周左右,多數病例可以完全恢複,僅少數留有癫痫、視力、聽力障礙、肢體癱瘓及不同程度的智能遲緩後遺症。

診斷

本病診斷主要根據急性起病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狀、腦膜刺激征、CSF淋巴細胞輕、中度增高,除外其他疾病等,确診需CSF病原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

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檢驗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降低或輕度升高,淋巴細胞比例上升,常有異型淋巴細胞。

腦脊液檢查

當有上述臨床表現而懷疑急性病毒性腦炎時應作腰椎穿刺,腦脊液送化驗。可呈典型病毒性腦炎改變。

影像學檢查

腦部CT或MRI一般無異常。

腦電圖

在病程早期腦電圖己有明顯的改變,雖然上述改變無特異性,但結合臨床對診斷及預後的估計仍有一定的價值。

病原學診斷

1、腦脊液送病毒分離;

2、腦脊液細胞作免疫熒光抗體檢查;

3、血清學檢查,其抗體滴定度在恢複期較急性期高出4倍以上方可診斷。也可測定腦脊液中的抗體。

鑒别診斷

本病需與化膿性腦膜炎(包括未徹底治療的)、結核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及腦膿腫等鑒别。

診斷依據

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

2、出現發熱、頭痛、嗜睡、昏迷、驚厥以及進行性加重的神經精神症狀。

3、腦脊液的變化:外觀清亮,白細胞數輕度升高(可在30——00×10的6次方/L),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後期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腦脊液分離到病毒可确診。

5、血清中和試驗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複期相差4倍或4倍以上。

6、血清補體結合試驗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複期相差4倍或4倍以上。

7、血凝抑制試驗,恢複期的滴定度較急性期高出或低于4倍以上。

8、免疫熒光抗體檢查陽性。

9、腦電圖示不同程度彌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治療措施

加強護理

病程中應加強護理,防止褥瘡發生。要供給一定的水分、營養及電解質。對出現精神症狀的病兒要防止發生意外。觀察是否出現腦疝的先兆。

抗病毒治療

雖然目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但以下藥物可以使用:碘甙(疱疹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丙種球蛋白,其他如轉移因子,幹擾素可以提高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均可應用。

對症處理

1、退熱、止痙:高熱可以引起抽痙。用物理降溫或中、西藥物退熱。苯巴比妥或安定可預防或控制抽搐。

2、減輕腦水腫:20%甘露醇。亦可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藥物治療

治療和預防

1.抗病毒藥物:

各大指南均推薦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作為一線治療藥物,獲得A級推薦。對于CM以及HHV-6相關的腦炎,可使用更昔洛韋或鱗甲酸鈉。阿昔洛韋的用法為靜脈内治療,10mg/kg體重,每天3次,持續10天。對于HSV引起的兒童(3個月-12歲)腦炎患者,推薦更高劑量和更長療程的阿昔洛韋治療:20mg/kg體重,每天3次,持續21天。

2.免疫抑制劑:

盡管是低質量的證據,但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HSV,EBV或VZV相關的腦炎也獲得了指南的推薦。另外,有一些研究顯示采用α-幹擾素治療由于西尼羅河病毒或細小病毒引起的腦炎可能有效,但未獲得指南一緻性推薦。

青黴素:宜大劑量,成人每天400~800萬單位。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氯黴素。

氯黴素:成人每日2~3克,分4次口服或肌注,靜注。療程3~5天,應注意血象變化。

3、對症治療:

高熱頭痛,用物理降溫或安乃近滴鼻。

惡心嘔吐,用新針療法,或注射氯丙嗪、胃複安。

驚厥時可用副醛0.2ml/kg,肌注;或10%水合氯醛灌腸,每次5~15m1。

其他

其他系統受累時,如心肌炎、肺炎等應及時處理。病後遺留的後遺症可采用針灸、推拿、藥物及訓練等方法治療。

預防

疫苗接種可用于預防病毒性腦炎,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流感病毒、VZV和一些嗜神經黃病毒,如日本腦炎病毒和蟲媒腦炎。

早期發現病人,及時隔離病人至體溫正常為止。

注意病情變化,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瞳孔大不不等、呼吸節律失常等征象。

消滅蚊蟲孳生地,抓好防蚊,滅蚊措施,切斷傳播途徑。

提高人群免疫力,對易感者,尤其是10歲定期作乙腦疫苗接種,一般在流行季節前1-2月進行。如有癱瘓可能給予按摩等,以促進肢體功能的恢複。

護理措施

1、發熱的護理:監測體溫、觀察熱型及伴随症狀。出汗後及時更換衣物。體溫>38.5oC時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靜脈補液。

2、精神異常的護理::向患兒介紹環境,以減輕其不安與焦慮。明确環境中可引起患兒坐立不安的刺激因素,可能的話,使患兒離開刺激源。糾正患兒的錯誤概念和定向力錯誤。如患兒有幻覺。詢問幻覺的内容,以便采取适當的措施。為患兒提供保護性的看護和日常生活的細心護理。

3、昏迷的護理:患兒取平卧位,一側背部稍墊高,頭偏向一側,以便讓分泌物排出;上半身可擡高20~300,利于靜脈回流,降低腦靜脈窦壓力,利于降低顱内壓;每2小時翻身1次,輕拍背促痰排出,減少墜積性肺炎,動作宜輕柔;密切觀察瞳孔及呼吸,防止因移動體位緻腦疝形成和呼吸驟停。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如有痰液堵塞,立即氣管插管吸痰,必要時作氣管切開或使用人工呼吸機。對昏迷或吞咽困難的患兒,應盡早給予鼻飼,保證熱卡供應;做好口腔護理;保持鎮靜,因任何躁動不安均能加重腦缺氧,可使用鎮靜劑。

4、癱瘓的護理:做好心理護理,增強患兒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卧床期間協助患兒洗漱、進食、大小便及個人衛生等。使家長掌握協助患兒翻身及皮膚護理的方法。适當使用氣圈、氣墊等,預防褥瘡。保持癱瘓肢體于功能位置。病情穩定後,及早督促患兒進行肢體的被動或主動功能鍛煉,活動時要循序漸進,加強保護措施,防碰傷。在每次改變鍛煉方式時給予指導、幫助和正面鼓勵。

常見護理診斷

1、體溫過高與病毒血症有關。

2、急性意識障礙(acuteconfusion)與腦實質炎症有關。

3、軀體移動障礙與昏迷、癱瘓有關。

4、營養失調,低争機體需要量與攝入不足有關。

5、潛在并發症,顱内壓增高征與顱内感染有關。

6、顱内壓增高征的護理參看“化膿性腦膜炎”一節。

7、康複護理參看“化膿性腦膜炎”一節。

預後

病毒性腦炎的預後與所感染的病原密切相關。單純疱疹病毒引起者預後較差。不少存活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流腦的治愈率達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為暴發型,短期内死于嚴重休克或腦疝,普通型病兒早期采用适應藥物能夠徹底治療,并發症和後遺症很少見,對不典型病例或診斷不及時,又延誤了正确治療,易發生後遺症,因此小兒患流腦後,一定要徹底治療。

專家提示

病毒性腦炎是兒童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一個常見病。重症患兒病死率高或有後遺症,對兒童造成嚴重的危害。由于臨床表現形式多樣、輕重不一,易誤診。在小兒感冒或腹瀉時,若伴有精神差想睡覺,或訴頭痛,應高度警惕此病的發生,應即到醫院看病檢查。一旦小兒出現發熱、嘔吐或抽搐,患本病可能性更大,此時不能在家用“艾火炙”,應立即送醫院進行搶救,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相關知識

隆冬謹防病毒性腦炎

隆冬季節,病毒繁殖極易侵襲人體,是病毒性腦炎的高發期。尤為青睐免疫機能發育尚不健全的兒童或青少年,成年人由于工作壓力較大、生活節奏緊張等導緻機體免疫機能降低,也容易發生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是腦實質的炎症。

病毒性腦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腦實質炎症,常表現為發熱、頭痛、抽搐、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症狀等。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者呈急進性過程,可導緻死亡及後遺症。病毒感染也常累及腦膜出現腦膜炎。若腦組織和腦膜同時感染則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引起病毒性腦炎的病毒種類很多,包括蟲媒病毒、疱疹病毒、腸道病毒、風疹病毒、腺病毒等。

病毒性腦炎的發病與年齡、機體免疫力、季節有關系。正常成人由于大腦有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不容易發生病毒性腦炎,兒童因免疫系統和血腦屏障發育尚未成熟容易發病。當一個人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營養狀态不良時,可導緻機體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病毒性腦炎。

冬季寒冷,容易發生感冒,導緻機體免疫力下降,應該警惕病毒性腦炎的發生。這裡要告訴讀者的是,冬季常見的病毒性腦炎大多屬于散發性的,也就是說不具有傳染性,即使發病也不必驚慌,隻要到有神經内科條件的醫院及時恰當治療,絕大部分患者可以達到治愈,即完全恢複正常。我國人群中,基本在兒童時期接種過疫苗,流行性的病毒性腦炎患者較少。

急性病毒性腦炎的症狀體症

1.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常伴發熱,部分患兒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

2.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輕者僅表現為淡漠、嗜睡,重者有神志不清、谵妄、昏迷。較大兒童可出現精神異常,情緒障礙等。

3.顱内高壓征:頭痛、頭暈、嘔吐、肌脹力增高,小嬰兒表現為前囟緊張或隆起,嚴重的顱内高壓可緻腦疝,出現呼吸回圈衰竭。

4.腦實質的損害可導緻全身性或局限性的抽搐,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表現為偏癱、單癱或雙側癱。亦可見顱神經損害征、共濟失調、不自主動作等,多數病兒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常有病理神經反射,病變若波及腦膜,可出現腦膜刺激征。

上一篇:耐萬古黴素腸球菌

下一篇:乳腺鈣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