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機場

漠河機場

中國支線機場
漠河機場為中國支線機場,位于漠河縣城西南9公裡處,總占地面積為158.7萬平方米,設計機型為CRJ-200、ERJ-145、DON328等支線飛機,跑道長度2100米,寬45米。機場開辟哈爾濱及周邊城市的航線,設計目标年2015年旅客吞吐量為12.2萬人次,航站樓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以及航管、導航、助航燈光、通訊、供電、供油等配套設施。機場總投資2.38億元,2008年建成通航。[2]
    中文名:漠河機場 外文名: 别名: 地址:漠河縣城西南9公裡處 修建時間:2006年6月21日 竣工時間:2008年4月18日 建築面積:158.7萬平方米 隸屬: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主要途徑線路:航線為漠河—哈爾濱—北京

機場介紹

漠河機場是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民用機場,距離哈爾濱機場直線距離893公裡。2006年6月21日開始建設施工,2008年4月18日總體竣工,總投資2.36億元。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停機坪面積12320平方米,同時停放2架中型客機。航站樓面積2000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萬人次的需要。

漠河機場于2008年6月10日正式通航,開通漠河至哈爾濱、漠河至黑河、漠河至海拉爾三條航線。機場規劃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12.2萬人次,到2025年34.6萬人次;年增長率到2015年将達到13.5%,2025年11%;2015年年貨運量達到720噸,2025年達到2076噸;年起降架次到2015年達到3588架次,2025年達到8238架次。

漠河機場通航後,先後有台灣、上海、廣東、廣西、北京、山西等40多個旅遊團體1萬多人乘飛機來此旅遊。2008年上半年漠河共接待遊人100310人次,同比增長62%,旅遊收入6736萬元,同比增長54%。漠河機場将由首都機場集團管理。機場通航後,國航将開通漠河往返北京、漠河前往呼倫貝爾,以及漠河經哈爾濱前往大連或沈陽的航線。

大興安嶺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位于中國北陲的漠河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以北極光、黑龍江源頭、大界江、大冰雪、大森林、胭脂溝、古黃金之路、雅克薩古戰場等獨特旅遊資源享譽海内外,境内北極村旅遊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有北極沙洲、觀音山景區、“神州北極”廣場等著名旅遊景點,飛機通航将推動當地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促使大興安嶺地區特别是漠河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漠河縣的改革和開放,進一步開展外交往活動,吸收國際和發達地區的先進文化和理念,促進當地社會和諧發展産生舉足輕重的作用。

機場管理

黑龍江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8日,隸屬于黑龍江省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是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的成員企業之一。集團公司直轄哈爾濱機場,下設齊齊哈爾機場、牡丹江機場、佳木斯機場、黑河機場、漠河機場等分公司。經營、管理範圍包括航空運輸輔助業務和機場資産。

成立以來,集團公司始終把不斷提高機場的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機場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機場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機場的管理水平作為工作重點。在成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成員企業後,集團公司遵循首都機場集團公司《憲章》和企業文化的精神,按照“3-5-3”管理模式,努力規範、統一企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體制對接,積極融入大機場産業格局。為實現“繁榮機場、服務社會、富裕職工”的奮鬥目标而不懈努力。

截至2006年7月,集團公司擁有正班航線71條,其中國際正班航線17條,香港航線1條,國内正班航線53條,通航城市49個。2006年,公司實現運輸飛行起降37754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925533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45861噸。

4個新支線機場建成後,黑龍江省将擁有9個機場,機場的密度将達到一些發達省份現有水平。其中,伊春機場年吞吐旅客12萬人次,雞西機場11萬人次,漠河機場12萬人次,大慶機場96萬人次。一個基本覆蓋經濟相對發達區域的機場網絡将逐步形成,航空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格局也将由公路交通轉向公路和航空并行的立體交通時代。

機場建設

伴随經濟的快速發展,旅遊業的快速興起,特别是進入21世紀,大興安嶺地委、行署把建設民用飛機場作為加快生态功能區建設,發展生态旅遊經濟,推動新林區建設以及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中之重,地區成立領導組織機構和具體辦事機構,并開始着手了機場建設的可研、評估、籌劃着機場的選址工作。然而,在大興安嶺漠河建機場并非易事,冬季漫長,氣候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5℃平均汽溫零度以下達8個月,1月均溫—30.9°C,極端最低氣溫曾達—52.3°C;7月均溫為18.4°C,最高可達36.3°C。凍土帶上建機場,在中國第134個機場中還是第一個,史無前例。無設計、監理、施工經驗可以借簽,一切從零起步。中國科學院、中國公路交通研究院、中國蘭州鐵道研究院等中國多名研究凍土方面專家和學者以及從事青藏鐵路建設的國家級著名凍土方面的專家進行了多次反複專題論證。并借鑒國外機場處理凍土的成功經驗,經過勘察、論證、再勘察、再論證、再審定、編制設計方案、完善設計方案七個階段,曆時4個月,最終達成一緻意見。

最初設計方案,實施凍土保溫策略。但由于地質條件極其複雜,破土後其凍土溫度達不到保溫的标準,其岩層和凍土又分布不均,一旦保不住凍土,其後果不堪設想。為不影響整個施工進度,對凍土層進行了清理的辦法。漠河機場請來了地區設計院的專家進行了優化設計,僅此一項,節約資金1800餘萬元。從立項、跑項目、批複到開工建設,僅用7年。與黑龍江省其它市相比快了3到5年。

2005年,由林管局和西林吉林業局出資組建的大興安嶺漠河機場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為加快漠河機場建設步伐,林業集團公司為機場公司注入了啟動資金,成立了大興安嶺漠河機場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漠河機場開工前工作時間表,明确牽頭責任人、責任單位、協辦單位,将各項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該公司負責土地、林地、環評的審批、可研、總平面規劃、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的委托編制和審批、工程地質詳勘、水文地質詳勘、場區測繪的組織協調;負責委托組織招投标,工程項目開工審批,施工管理,工程質量控制監督,财務核算,國債資金管理等項工作。該公司為确保機場2005年5月1日能按時開工,已做好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

機場建設得到了國務院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在國家發改委、國家民航總局、黑龍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初,國家有關部門批複,飛行區跑道面積,945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為23608萬元。該項目2006年6月21日開工建設,于2008年4月18日總體竣工。并由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執行航線,航線為漠河—哈爾濱—北京,于2008年6月20日通航。

機場運營

為支持大興安嶺漠河民用機場項目建設,黑龍江省政府安排省級配套資金5000萬元,其中省發改委承擔4000萬元,省财政廳承擔1000萬元。所有資金分兩年按項目工期進度撥付下達。另外,國家林業局也通過了漠河機場建設使用林地的審核,同意漠河機場建設占用國家所有重點林區林地158.69公頃。各項審批手續完成後,漠河機場于2005年6月初開始施工。

2006年4月20日,漠河機場建設公司在網上公開發布新建漠河民用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施工招标和機場民航專業工程施工監理招标公告。最終,西北民航機場建設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中标負責機場民航專業工程施工監理,中國航空港建設總公司最終中标負責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施工。

2008年4月15日8時30分,大興安嶺漠河機場上,飛機平穩地從跑道上起飛,在空中做了一些參數的測試,又平穩地着陸在跑道上。成功地一起一落,證明飛機可以在漠河機場着陸或起飛,也揭開了漠河航空史上的第一頁。此次試飛由南航執飛,機型為空中客車A320和波音737,作為中國最北端的民用機場,漠河機場将為漠河旅遊業的騰飛插上翅膀。

2008年5月26日16時50分,一架空中客車A320客機平穩降落在漠河機場,标志着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民用機場首次試航成功。試航成功的漠河機場總投資2.36億元,跑道長2200米,寬45米,飛行區等級4C級,可以起降波音737-800以下機型。停機坪面積12320平方米,可同時停放兩架中型客機。航站樓面積2000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萬人次的需要。

2008年6月18日15時,滿載旅客的南航CZ6279航班在漠河機場安全降落,北京—哈爾濱—漠河航線正式開通,中國第134個機場在祖國最北部邊疆漠河正式投入使用。該航線由南航空中客車A320機型執行,每日一班,10時50分從北京起飛,12時30分到達哈爾濱,13時20分從哈爾濱起飛,15時到達漠河;15時40分從漠河起飛,17時20分到達哈爾濱,18時從哈爾濱起飛,20時15分到達北京。該航線開通後,漠河到哈爾濱行程縮短至1小時40分鐘,到北京僅需4小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