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服飾

德昂族服飾

民族服飾
德昂族的服飾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紅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婦女剃光頭後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環,銀項圈,穿藍、黑色對襟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下擺邊用紅、綠、黃三色小絨球裝飾。德昂族不同支系的婦女,多用裙邊橫織的線條顔色加以區别。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褲短而寬,頭囊黑白色布,包頭兩端飾以各色絨球,也戴大耳環和銀項圈。[1]德昂族有紋身的習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鳥、花、草等自己喜愛的圖案。
    中文名:德昂族服飾 外文名: 别名: 服飾特點:他們用大方塊銀牌作紐扣 意 義: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屬 于:德昂族

服飾特點

他們用大方塊銀牌作紐扣,胸前挂滿銀牌和銀泡,再用許多紅色小絨球作裝飾。據說胸前的銀飾等,是為了顯示她們的富有。

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盡管各支系間的服飾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點,加之他們的服飾與民間流傳的美妙動聽的故事緊密相連,更給予人們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女性: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織有鮮豔的彩色橫線條。德昂族婦女不留發,剃光頭,用黑布繞包頭,包頭兩端如發辮重在背後,唐代史書描寫她們是"出其餘垂後為飾"。

胸前紅布

德昂族婦女的彩色橫條紋裙子醒目而别緻。關于這三種筒裙花色的來曆,德昂族民間流傳着這樣的傳說:遠古時候,德昂族殺牛祭祀,三個姐妹幫忙按牛,被殺傷的牛在地上掙紮,牛尾上沾染的血甩在她們的裙子上。後來,他們便各自按着裙上血漬的位置和顔色深淺織制了新筒裙,從此流傳至今。還傳說,姐妹們在吃牛肉的時候,因為不小心牛血滴落在胸前,将衣襟染紅。所以,德昂族婦女胸前都縫有兩條紅布,這就是牛血染紅衣裳的标記。

裙邊橫織的線條顔色區别支系:婦女衣裙因民族支系不同,有花、紅、黑三種色調的不同稱謂,不同支系的婦女,多用裙邊橫織的線條顔色加以區别。“花崩龍筒裙”(德昂舊稱崩龍),下邊鑲有四條白帶,帶之中有16.5厘米寬的紅布相飾。“紅崩龍筒裙”,橫織着顯著的紅色線條。“黑崩龍筒裙”,上織幾條深紅色布帶,其間襯夾着幾條小白帶。紅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婦女剃光頭後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環,銀項圈,穿藍、黑色對襟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下擺邊用紅、綠、黃三色小絨球裝飾。

德昂族腰箍

德昂族婦女還有在腰部裝飾“腰箍”的傳統習俗。她們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黃、綠等顔色。行走時,腰箍随着雙腳的移動而伸縮彈動,叮叮作響,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帶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達到三十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與歲數有關,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齡的表示。腰箍還是青年男女的愛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夥子為了獲得姑娘的愛,往往費盡心思,精心制作有動植物花紋圖案的腰箍送給心上人佩帶。

關于腰箍的來曆,有個神話傳說。相傳很舊以前,德昂族祖先是出自葫蘆中。當初從葫蘆裡出來的人都長的一模一樣,分不出彼此,婦女們出了葫蘆就東遊西逛,滿天亂飛,不願意跟男人一起生活。後來,一位神仙把人們的面貌區分開了,男人們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婦女的腰上,從此,婦女們就再也飛不動了。

後來腰箍就變成了婦女們的一種美麗飾品,流傳至今。腰箍來源的傳說,是德昂族人民對曾經經曆過的古代生活的天真解釋,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會發展為父系氏族社會的真實寫照,随着社會的發展,這種象征意義逐步淡化,而長期形成的習慣影響和支配着人們的喜好,腰箍也就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标志,體現了德昂族崇尚勞動美的民族心理,成了勤勞能幹的象征。

腰箍——年齡的表示

德昂族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黃、綠等顔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行走時,腰箍随着雙腳的移動而伸縮彈動,叮叮作響,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帶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達到三十多根左右,婦女腰箍的多少一般與歲數有關,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齡的表示。此外,腰箍還是青年男女的愛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夥子為了獲得姑娘的愛,往往費盡心思,精心制作有動植物花紋圖案的腰箍送給心上人佩帶。

德昂族筒裙

德昂族婦女與許多南方少數民族婦女一樣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們的筒裙為彩條水波橫紋長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顯得新穎大方,鮮豔奪目。根據民間傳說反映,德昂族婦女筒裙的紋飾與其先民崇拜龍和大鳥的圖騰關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婦女筒裙的紋飾有明顯的差異。自稱“梁”支系的婦女筒裙上,橫織紅、綠、黃、黑等顔色的寬線條紋飾;自稱“别列”支系的婦女的筒裙上,橫織大紅線條紋飾;自稱“汝買”支系的婦女筒裙,則以黑線做底色,夾雜有紅、白色細線條紋飾。

因此,當地人們根據德昂族婦女筒裙上的線條紋飾顔色特征,分别稱之為“花德昂”、“紅德昂”和“黑德昂”。這裡還有個傳說。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殺牛,牛被殺傷倒地翻滾掙紮,牛尾染血亂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濺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們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顔色織出新裙,就形成三種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傳給後代。

德昂族飾品

1、德昂族人民很喜歡銀飾,青年不論男女都喜歡戴銀項圈,銀耳筒,耳墜等。

2、德昂族有紋身的習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鳥、花、草等自己喜愛的圖案。德昂族男子過去一般在胸部、臂部或其他部位刺以虎、鳥、花草等動植物圖案,以為裝飾。

3、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後,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後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其來曆,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裡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後來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

男人們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編成圈将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隻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随着曆史的發展,這種象征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标志。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并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夥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制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蔑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

4、此外,在德昂族的裝飾品中五色絨球尤為引人注目。婦女們在縫制新衣時,要在下半部用紅,黃,綠等色的小絨球鑲上一周長方形的空格,中間再繡上些花。不論是婦女或男子的包頭,兩端也都釘上一些絨球,青年男女的耳墜上也飾以絨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絨球裝飾。更為顯眼的是,青年小夥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絨球,而姑娘們則裝飾在衣領之外,猶如數十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前和項頸間,鮮豔奪目。

5、挎包:德昂族稱挎包為“喝巴”,“喝巴”通體均用自織(腰機)土布縫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不一,過去所謂“黑崩龍”“花崩龍”“紅崩龍”等他稱,皆為根據各支系德昂族(原稱“崩龍族”)服飾的花色而名之。盡管如此,德昂族挎包和服飾一樣,都有一種飾物必不可少。這就是人們稱為“崩龍花”的彩色絨球。小小絨球,一到了德昂姑娘手裡,立刻活了:不同色彩不同排列不同位置不同飾式,皆可怡然成趣。

德昂族的頭飾

德昂族的頭飾和五色絨球飾是其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區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頭飾大同小異,均留短發,通常纏兩端飾以各色絨線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頭。他們認為纏戴包頭是成年男子莊嚴而神聖的事情,所以在傳統婚禮上要舉行隆重的取戴包頭儀式。

儀式一般在婚禮的第三天舉行,屆時,一對新人在歌手們的簇擁下,返回新娘家領取包頭,到新娘家大門口時,男媒人拿出潔白的包頭,放在祭盤上,然後唱起悅耳的“對歌調”:“新郎咋個不露頭,莫非是看不起我們的破竹樓?嫌我們織不起花枕頭?”歌手對答道:“新郎不露頭,是他怕害羞。隻要把潔白的包頭交到手,他一定拿它緊緊裹着頭。哪個敢搶它,就嘗到長刀的鋒刃……”伴着歌聲,新娘在媒婆的陪同下向父母、親屬、賓客等敬拜、贈物。贈禮儀式進行到尾聲時,由新娘家一位長者,把包頭纏系在新郎頭上,以此來祝賀新婚夫婦和睦相處、萬事順心。

各地德昂族婦女的頭飾略有不同。過去婦女剃光頭,裹黑布包頭,有的已婚婦女留長發。但許多姑娘都蓄發裹兩端墜有彩色絨球的布包頭,有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頭。德宏地區的婦女剃光額前頭發,腦後留長發,梳成大辮,包黑藍色鑲有花邊的布包頭,将大發辮由腦後纏于包頭之上。有的地區婦女蓄長發,梳發辮盤繞于頭頂,不過包頭。各地婦女都喜歡戴大銀耳墜、耳筒和銀項圈。

青年女子的耳筒大多用石竹制作,外裹一層薄銀皮,銀皮上箍着八道馬尾,前端還鑲有小鏡片,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是的閃着耀眼的光芒。有的地區的德昂族姑娘脖子上套者十幾個粗細不等的銀項圈。老年婦女多帶雕刻精緻,并塗有黑、紅漆的竹管耳飾,顯示出德昂族婦女的粗犷之美。

在德昂族的配飾中,五色絨球是别具特色。這種絨球是先用一小縷毛線紮成球形,再染成紅、黃、綠等色制作而成,男子包頭布的兩端、姑娘的項圈上、男女挂包的四周都要釘上它們。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男子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絨球,而姑娘們則裝飾在衣領之外,如同數十朵鮮花盛開在她們的胸前和頸項間,光彩照人,别有風味。德昂族男女全身随處可見的五色榕球飾,集中反映了德昂族的審美追求,是他們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好的心理反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