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民間民衆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
民俗文化,是指民間民衆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衆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衆(相對于官方)的生産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它具有普遍性和傳承性和變異性。
    中文名:民俗文化 外文名:Folk culture 定義: 解釋:指民間民衆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 受衆範圍:普通人民群衆 本質:風俗生活習慣 類别:文化現象

發展

中國民俗文化産業發展進程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風筝熱”“唐裝熱”席卷全球,彰顯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中華民族浩如煙海的民間民俗文化,如婚喪嫁娶、雕塑、石刻、泥人、皮影、碑刻、剪紙、諺語、民歌、民間信仰、祭祀、年節習俗、禮儀等,猶如一條環環相扣的銀鍊,閃耀着獨特的光輝。

但是,随着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些寶貴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産逐漸被淡忘、被忽略、被毀壞,有的甚至已經滅絕了。老藝人人衰藝絕、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藝失傳摻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畫、皮影、剪紙等經典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也已日漸衰落。盡管近年來國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護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質文化保護國家制度的确立與學術界發起的“救亡圖存”式的田野調查工作,而對于民俗文化的産業化開發及其在整體文化産業結構中的轉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則明顯不足。

概述

民俗文化是流動的、發展的、它在社會的每個階段都會産生變異,并在變異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當中國社會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民衆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然表現為民俗文化的變化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尋找民俗文物,留下民衆生活的曆史,已成為一個嚴肅的課題。

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國,民俗文化不僅是曆史的延續,而且還将會繼續延續下去。正是這種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中華民俗的精神傳統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揚中國民俗文化傳統,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産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體性,說到底,民俗培育了社會的一緻性。民俗文化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體遵從,反複演示,不斷實行,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民俗涉及的内容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斷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範疇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幾大部分:

生産勞動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會組織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

人生儀禮

遊藝民俗

民間觀念

民間文學

什麼是民俗學

民俗學是研究民間風俗習慣的一門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的态度,對曆史與當代的民俗事象,進行調查、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論證,探求它的本質結構、特點與社會功能,揭示其發生、發展、傳承、演變、消亡的規律,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服務。民俗學是一門幫助人們認識曆史與文化、改造現實社會生活的人文科學。

其間包含了曆史民俗學、理論民俗學、應用民俗學三個大的學科分支。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定義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界定,是近幾年學術界頗有争議的問題。以往這個問題似乎并沒有多少疑義不是問題。因為再此之前,中國民俗學界或民間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等概念。現在突然出現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學術名稱,而且這一名詞變得十分時髦,許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紛紛改名,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學學科等。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換湯不換藥,貼時髦的标簽。

如同前些年,人類學熱起來,許多學科緊跟形勢,在學科前冠以人類學,如人類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人類學等等。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是什麼學科呢?究竟是社會學、民族學、還是民俗學,有必要加人類學壯其門面嗎。說到底我們從事這些學科研究的人有點心虛,缺乏自信。不敢承認民俗學或民間文化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産就是指我們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換的。

有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比“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内容要豐富,要寬泛。我認為并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間文化”的研究對象比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廣。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民俗學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他還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産。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學研究的對象。這樣的看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文化多樣性宣言》的精神并不矛盾。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總會上通過的《關于保護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的建議》所指的是“傳統文化與民間創作”。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宣言》中采用了“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産(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這一表述方式,這和“民間創作”、“傳統的民間文化”本質上有什麼區别嗎,可以說内容是完全一緻的。這樣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産”和中國傳統的“民俗”概念是完全可以互相置換的。如果我們再來看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對象,更能說明這一問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宣言》提及口頭及非物質遺産的定義:“口頭及非物質遺産是指來自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并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認同感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它方式口頭相傳。它的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聯絡和信息”。

很明顯這一定義包含了民間傳承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一切民間文化或民俗文化,不同的是這種文化的創造者,也就是說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創作主體上,比我們以往所說的“民”(主要指農民、市民)要廣泛的多。曆來關于學術概念的界定,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民俗學學科的發展有100多年的曆史。關于“民俗”的定義不下幾十種,至今還在争論不休,我們遵存哪一種?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單純從概念出發,要從實際出發。

發展現狀

據《2013-2017年中國民俗文化産業發展進程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盡管國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護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質文化保護國家制度的确立與學術界發起的“救亡圖存”式的田野調查工作,而對于民俗文化的産業化開發及其在整體文化産業結構中的轉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則明顯不足。老藝人人衰藝絕、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藝失傳摻假等現狀層出不窮,即便是幸存的年畫、皮影、剪紙等經典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也已日漸衰落。

我國所開發的文化産業,多是針對自然與曆史文化遺産、傳媒文化、時尚文化而進行,以鄉土社會為主要陣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夠重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俗文化産業在全國各地興起,早已超出傳統意義上的展演制銷模式以及“文藝搭台,經貿唱戲”的簡單框架,初步顯現出一定的規模化發展與自覺性追求。

由于總體戰略的不夠清晰、産業布局的混亂、産業創意力量的薄弱分散,我國民俗文化産業化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已遭遇瓶頸。

主要民俗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周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周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于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匹河一帶怒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二九日,舉行祭祀活動,祈禱谷神保佑。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叫“古爾邦艾提”,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借詞,阿拉伯語“卡爾邦”,意為“獻身”。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曆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後70天。古爾邦節、開齋節、聖紀節三大節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宗教節日。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所以也叫“爾德”節,在新疆還有"肉孜"節的叫法。古爾邦節,開齋節後第70天,即伊斯蘭教曆的12月10日,是古爾邦節。古爾邦節也稱“宰牲節”,是穆斯林赴麥加(麥加:伊斯蘭教的聖地)朝觐的最後一天。這一天要沐浴淨身,室内焚香,齋戒半日。

上午人們要去清真寺參加會禮,向麥加叩拜,請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贈親友、濟貧施舍;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日子,這天是伊斯蘭教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紀念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在活動中要誦經演說,講述聖績。有的地方還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爾麥裡會(善事宴會),宴請賓客。

滿族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農曆新年。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每年正月25日,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稭杆

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稭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着;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甯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1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裡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曆法有着密切的關系。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納西族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内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齋節聖紀節。

烏孜别克族

烏孜别克族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隻有一個,人們稱“卡雀哇”或“德裡哇”,意為年節,時間在農曆臘月中,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時間長短視食物準備情況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節慶活動很多,幾乎每月都有一個節日,而且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互相穿插。傳統節日中以藏曆新年、沐浴節、雪頓節和望果節最有規模、最具特色。此外還有達瑪節、賞花節、上九節、郎紮熱甲節、俄喜節、羅讓紮花、沐浴節、驅鬼節、響浪節、酥油花燈節、望果節、轉山會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春節,時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不準使用牛。此外,還有搶花炮的花炮節,吃新米的吃新節,停止生産活動,以及各姓氏自己過的姓氏節及趕歌會、姑娘節、鬥牛節、花炮節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

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個象征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藥鐵炮為沖力,把鐵圈沖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标,蜂擁争奪,謂之“搶花炮”。據說,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能人财兩旺,幸福安康。集會地點還唱侗戲、演彩調、吹蘆笙、“多耶”、打籃球等助興。花炮節是侗族人民最熱鬧的節日。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收獲節、過年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傳統的刀杆節,在節日會場的中央,豎起兩根約20米的粗大長杆,上面像梯子一樣綁上36把長刀作為橫檔,刀口向上,謂之刀杆。正午時刻,鞭炮鼓點齊鳴,五名僳僳族漢子身着大紅袍,頭戴藍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滿的白酒一飲而盡,縱身跳上刀杆。他們雙手扶握住上層的刀面,赤腳蹬着鋒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頂,取出鞭炮燃放,一時間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爬杆者下來後,人們紛紛向他敬獻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結束後,青年男女還進行丢煙包活動,男女各站一邊,互相投擲,如果姑娘接着小夥子的煙包,并收藏起來,就說明姑娘接受了小夥子的愛慕之情。闊什節,“闊什”是僳僳語的譯音,“歲首”之意。闊什節,是僳僳族人民的節日。在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間舉行,曆時兩三天。相當于漢族的春節。

毛南族

春節放鳥飛、端午找草藥。毛南族也過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節。

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曆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稣降生。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曆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節。

瑤族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主要有盤王(即盤瓠王,畲、瑤族傳說中的始祖,傳說是一隻名叫“盤瓠”的龍犬)節、達努節等。達努節是為紀念創世女神密洛陀而過的節日,日期為農曆五月二九日。此外還有“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曬衣節、幹巴節、月半節、祝著節等。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人的節日分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宗教節日則指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曆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産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赫哲族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于1985年。“烏日貢”意思為娛樂或文體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曆五六月間舉行,曆時三天。

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花山節、晾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節饒有特色。

畲族

畲族主要過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有舊曆正月十四佑甯寺官經會,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德昂族

有關門節和開門節,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淨居把齋節日。還有潑水節。

彜族

彜族年,是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彜族人民的年節。根據彜族的曆法,一年10個月,每月36天。年節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擇一吉日舉行,此外還有跳公節、插花節及二月八年節等。

土家族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曆春節,漢族過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還有土牛毛大王節。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緻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日卻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保安族

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開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後,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昂德林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準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壯族

三月三歌會、春節、陀螺節、隴端節、吃立節、娅拜節等。

哈尼族

“紮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婼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雖不及“紮勒特”和“苦紮紮”那麼隆重,但它特别重要,當地哈尼族認為,不過此節,新的一年尚未真正來到,十月歲首也隻是個序幕。“好收色”是“染黃飯”的意思,當地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

當地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谷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矻紮紮”節,每年夏曆五月的“矻紮紮”,是滇南哀牢山一帶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曆時3—5天,其慶典活動極為隆重;“耶苦紮”,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産勞動,在家裡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拉祜族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有節日。這些節日的來曆和過節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曆法,一輪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後來按照漢族的曆法三年潤一個月,但他們還是潤月不潤節,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潤月年,就會出現過兩次節和過兩次年的情況。有的地方過前一個月的節,不過後一個月的節。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月都有節日。由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曆年)開始到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竈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有春節、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主要是“大過年”、“大十五節”、“供岩洞”、“轉山會”、“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多與生産勞動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系。

基諾族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曆時3天。阿嫫堯白創造了基諾族及其山川、日月、動物、植物,最後在造田運動中遭人暗算而殉難。基諾族的節日與祭祀活動基本不分的。

布依族

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曆六月二十一日這天,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歌節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繡花穗須,抛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此外還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和納吾魯孜節。前三個是源于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納吾魯孜”是哈薩克語“送舊迎新”之意,節期在民間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曆3月22日前後)。

水族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水族有自己的曆法,“端節”就選擇在水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于農曆八月至十月),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曆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曆新年,羌語稱“日羌節”,時間是農曆十月初一。另一年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祭山會、山神會等。

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塔吉克族不封齋,所以開齋節不如其他兩個宗教節日熱鬧。該族最隆重的宗教節日是巴羅提節,亦稱燈節,每年齋月前兩個月舉行。

京族

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包括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唱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唱哈節”在哈亭内舉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選用上等木料,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苗族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擺在火塘邊的竈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甯波民俗文化

年糕制作

慈城年糕曆史悠久,寓意吉祥,曆來為甯波地區的食點之首

骨木鑲嵌

始于隋唐時期,鼎盛于清代中期,是一種民間工藝與家具、建築相結合的裝飾形式,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虎頭鞋

是童鞋的一種,具有辟邪的作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

馬燈調

是表演馬燈舞時演唱的一種特有的地方民間舞蹈小調。此曲調節奏歡快,高亢明亮,極具動感和氣勢,廣泛流傳于甯波一帶的城鄉之間。

澥浦船鼓

澥浦船鼓始于1810年,是由當地漁民與外地遷居此處的漁民合力創作而成,具有鮮明的浙東漁家民俗特色,極受人們喜愛。

上一篇:商君列傳

下一篇:萊蕪梆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