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田大龍

姑田大龍

漢族民俗活動
姑田遊大龍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漢族民俗活動,龍是漢民族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征。清代至民國年間,姑田有12條大龍,分布在上堡、中堡、下堡、華垅、城兜、長較、上餘、下餘、東華、白蓮、洋地等11個村。姑田12條大龍中,形體大同小異,其中5條龍最有特色。[1]寄托漢族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 中文名:姑田大龍
  • 外文名:
  • 地點:
  • 英文名:Gutian
  • 性 質:民俗活動
  • 寓意: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結構

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中國各地漢族的一種習俗。原始的龍,偏小偏短,直徑隻有0.4米左右,長度隻有20多節。以後經過多次改進至清乾隆年間,龍的高度、寬度已定型,龍的制作式樣業臻完美,相承沿襲至今。龍頭的高度為2.4米,長7米,大直徑0.8米,眼圈直徑0.7米,龍口大張,内含一個直徑0.6-0.7米的大紅龍珠,大有吞雲吐霧,威震山河氣勢。龍腰每節高度2.2米,大直徑為0.7米,長4.3米。龍尾高度為2.4米,長6米,大直徑0.8米。

因為龍頭碩大,出遊時一班要8個人,1個人看路,看前方有無障礙物,3個人擎,4個人用繩子從四方拽住龍頭,使其保持平衡,并減輕擎龍者的負重。龍尾與龍身脫節,由3個人擡着跟在其後。據說,龍尾接上用來擎,與真龍相似,會招來雷鳴電擊、暴風驟雨,故而不與龍身接上。每節(又稱“橋”)龍的龍闆兩頭各鑿一個6厘米的洞,節與節之間用小竹做的長2米的龍棍穿插洞中,将龍連接。龍棍在下端放在“插袋”(用牛皮制成的袋)裡,這樣才能将龍擎起出遊。每橋龍至少要2個後生,方能勝任。

活動日期

十三出龍、十四燒龍:小洋地1條;

十四出龍,十五燒龍:華坑1條,鄧、蔣(鄧屋、萬堂)1條;

十五出龍,十六燒龍:上堡、中堡、元甲、湖頭、下餘、洋地、城兜、長較等8條;

十六出龍,十七燒龍:周、黃2姓1條。如今已中堡村的華氏和江氏輪流每年一條遊龍,偶爾城兜村與中堡村同時遊龍,頗為壯觀!

遊龍之最

遊龍史上有三次之最,且都是華姓出龍。一次是1946年,長173節,700餘米。另一次在2002年,多達230節,900餘米。第三次在龍年元宵夜2012年正月十五,原本在起龍點320節1400米的大龍,由于下雨的原因認證官隻認證了791.5米,“客家祖地”福建連城的姑田遊大龍以791.5米,打破了台灣在2011年創造204.53米最長遊行花車原記錄,世界吉尼斯總部派出的認證官程東宣布這是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意義

友誼的橋梁、團結的紐帶

姑田擎龍都是兩姓、三姓合擎一條龍。這些合擎龍的姓氏之間的關系都很好,如同兄弟一般,從未發生過宗派械鬥。如華、江二姓,幾百年來聚居在一起,雙方相處非常融洽。逐年遊龍上交下接,正月十五那天,若江姓出龍,遊龍頭、龍尾一行人必須持幾把铳、香、紙、炮,兩對大龍燭,到華姓總祠去燒香、放铳,、放炮,表示敬意;若華姓出龍,禮尚往來照例回敬,已傳十多代,于今還是沿襲遵行,兩姓曆代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培養制龍藝術人才

姑田紮制大龍的技術是曆代相傳的。父親紮龍兒子相幫,幫上兩年無形中就學會了。大龍制作包括備龍闆、備筋骨、紮龍頭、紮龍尾、紮龍腰、紮龍爪、紮龍蛋、糊裱、畫龍、剪貼、題字、裝燈、備龍棍、備插袋、備插袋布等15道工序。龍的骨架用竹篾制紮,外糊裱宣紙和畫上龍鱗和雲彩。制作時間為初三到十四,每節龍腰至少要4天以上。1991年正月初八日,龍岩茶花節。姑田大龍要在茶花節期間在龍岩踩街出遊。

十二月下旬組織30人到龍岩紮龍,僅用了十天時間便紮好一條108節的大龍和一條12節的小龍,并裱背好。年初二組織20人去畫龍,做到每節龍的畫面不一樣,每節龍兩頭裁口的詩詞、句子、對聯也不重複。姑田農民詩社選派3個既會寫、又會畫、又會作詩題句的人才去參加。這些人不負重望,在年初七這天就完成繪畫和題寫詩、詞的任務。龍頭上題的一副對聯是:“天下大龍稱第一;岩城花節屬頭回。”把“龍岩”二字輕輕松松地嵌在裡面,題得很是确切。這次遊于龍岩茶花節大龍的字、畫得到文藝界的好評。

寓煉于樂,增加體質

擎龍時兩隻手,兩隻腳以及雙眼雙肩和頭,一身都要活動。邁開樁步,氣沉丹田,雙腿穩健下蹲,是擎龍的基本功。當龍入角(90度急轉彎)時,若不懂決竅,肯定會累得滿頭大汗。若遇上刮風,是最費力的事。一節龍上百斤,此時得用頭朝逆風抵着龍棍,雙腳用力,叉開八字步,雙手緊扶龍棍,使龍不緻被風吹倒,一身的力氣都會自然而然的地發揮出來。擎龍是一項極好的體育鍛煉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