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傷發熱

内傷發熱

以内傷為病因所導緻的發熱
内傷發熱是指以内傷為病因,氣血陰陽虧虛,髒腑功能失調為基本病機所導緻的發熱。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熱勢輕重不一,但以低熱為多,或自覺發熱而體溫并不升高。臨床多表現為低熱,但有時可以是高熱,有的患者僅自覺發熱或五心煩熱,而體溫并不升高,一般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常伴有頭暈、疲乏等虛弱之象。
  • 中醫病名:内傷發熱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所有
  • 常見發病部位:相關髒腑
  • 常見病因:内傷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無
  • 傳播途徑:
  • 基本病機:氣血陰陽虧虛,髒腑功能失調
  • 疾病分類:内科—氣血津液病證
  • 相關西醫疾病:功能性低熱、内分泌疾病

曆史記載

内傷發熱穴位治療圖《内經》對陰虛内熱論述較詳,對五髒熱病的症狀及預後也有描述。《金匮要略》描述了陰陽失調所産生的虛熱症狀,用小建中湯燮理陰陽,開甘溫除熱之先河。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提出:心熱用導赤散,肝熱用瀉清丸,脾熱用瀉黃散,并将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為陰虛内熱提供了重要方劑。金代李東垣對氣虛發熱的辨證治療做出了重要貢獻,并在《内外傷辨惑論》裡對内傷發熱與外感發熱的鑒别作了明晰的論述。

元代朱丹溪對陰虛發熱有深入的研究,對内傷發熱的病機及治法都有補充。明代秦景明首先提出内傷發熱的病名,并将内傷發熱分為氣分發熱與血分發熱兩大類。清代王清任和唐容川對瘀血發熱的辨證及治療做出了貢獻。至此,内傷發熱的證治漸趨完善。

證候特征

内傷發熱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或有反複發熱的病史。臨床多表現為低熱,但有時可以是高熱,亦有少數患者自覺發熱或五心煩熱,而體溫并不升高。因内傷發熱主要由于氣、血、水濕的郁滞塞遏或氣、血、陰、陽的虧損失調所導緻,故在發熱的同時,分别伴有氣郁、血瘀、濕郁或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症狀。

病因病機

1、肝經郁熱情志抑郁,肝氣不能條達,氣郁化火而發熱;或因惱怒過度,肝火内盛,以緻發熱。

2、瘀血阻滞由于情志、勞倦、外傷等原因導緻瘀血,瘀血阻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壅遏不通,因而引起發熱,此為瘀血發熱的主要病機。此外,瘀血發熱也與血虛失養有關,如《醫門法律•虛勞論》說:“血痹則新血不生,并素有之血,亦瘀積不行,血瘀則榮虛,榮虛則發熱。”

3、内濕停聚由于飲食失調、憂思氣結等使脾胃受損、運化失職,以緻濕邪内生,郁而化熱,進而引起内傷發熱。

4、中氣不足由于勞倦過度,飲食失調,或久病失于調理,以緻中氣不足,陰火内生而引起發熱,亦即現今通稱的氣虛發熱。

5、血虛失養由于久病心肝血虛,或脾虛不能生血,或長期慢性失血,以緻血虛失于濡養。血本屬陰,陰血不足,無以斂陽而引起發熱。如《證治彙補•發熱》說:“血虛發熱,一切吐衄便血,産後崩漏,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

6、陰精虧耗由于素體陰虛,或熱病日久,耗傷陰液,或誤用、過用溫燥藥物等,導緻陰精虧虛,陰衰則陽盛,水不制火,陽氣偏盛而引起發熱。

7、陽氣虛衰由于寒證日久,或久病氣虛,氣損及陽,或脾腎陽氣虧虛,以緻火不歸原,虛陽外浮而引起發熱。如《證治彙補•發熱》說:“陽虛發熱,有腎虛水冷,火不歸經,遊行于外而發熱。

相關拓展

内傷發熱的發生機制複雜多端,不同熱型各有其顯著特征。遵《黃帝内經》“陽勝則熱“之旨,認為一切發熱皆是陽氣相對有餘,熱郁于内所緻,即内傷發熱皆氣郁。從内傷發熱的壯熱、潮熱、微熱三個類型展開,對病因病機及相應治療等方面的源流進行考證,厘清内傷發熱的發展脈絡,探尋不同時代的醫家對内傷發熱機理的闡述及辨治思路,以期對增強臨床療效提供幫助。

上一篇:子宮内膜厚

下一篇:下肢深靜脈血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