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

慢性結締組織炎症
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icarthritis)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态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複發作。
  • 中醫病名:風濕性關節炎
  • 外文名:rheumatic arthritis
  • 就診科室:風濕免疫科
  • 常見病因:與A組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感染有關
  • 常見症狀: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痛、紅腫為特征

病因及病理

根據症狀、流行病學及免疫學分析,認為風濕性關節炎與人體溶血性鍊球菌感染密切相關,且感染途徑至關重要,咽部鍊球菌感染是發病的必要條件。但A組鍊球菌引起風濕熱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還注意到病毒感染與本病也有一定關系。

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病理改變為,關節滑膜及周圍組織水腫,滑膜下結締組織中有黏液性變,纖維素樣變及炎性細胞浸潤,有時有不典型的風濕小體。活動期過後,關節内的滲出物可被吸收,一般不引起粘連,因此并不産生關節變形等後遺症。

臨床表現

1.疼痛

關節疼痛是風濕性關節炎首要的症狀,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以大關節受累更為常見,如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腕關節等。典型的表現為對稱性、遊走性疼痛,并伴有紅、腫、熱的炎症表現。通常急性炎症症狀持續2~4周消退,一個關節症狀消退,另一個關節的症狀又可出現,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的。

關節症狀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常在天氣轉冷或下雨前出現關節痛。急性期過後不遺留關節變形,這些與類風濕關節炎不同。

2.肌肉疼痛

起病時患者可有肌肉酸痛不适、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煩躁等症狀。

3.不規律性發熱

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多為輕中度發熱,脈搏加快,多汗,與體溫不成正比。

4.皮膚黏膜症狀

有皮下結節、環形紅斑等,兒童多見,成人少見。

5.舞蹈症

僅見于兒童,女孩多見,患兒先有情緒不甯、煩躁、易怒等精神症狀,繼而出現無目的的快速動作,作皺眉、噘嘴等怪相,肢體可出現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後的無節律交替動作。疲勞及興奮時明顯,休息及鎮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6.心髒症狀

由于風濕熱活動期以累及關節和心髒為主,因此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氣促、心前區疼痛等症狀。

檢查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

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明顯上升,有的出現核左移現象。

2.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

血沉和C反應蛋白通常是各種炎症的指标,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9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過後(1~2月)漸漸恢複正常。

3.關節液檢查

常為滲出液,輕者白細胞計數可接近正常,重者可明顯增高,多數為中性粒細胞。細菌培養陰性。

4.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

均為陰性。

5.咽拭子培養

常呈溶血性鍊球菌培養陽性。

6.抗鍊球菌溶血素“O”

80%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抗“O”增高,>500U,病情恢複後,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

診斷

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加實驗室檢查和前期鍊球菌感染的證據診斷風濕性關節炎。如發病前1~4周有溶血性鍊球菌感染史,急性遊走性大關節炎,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血清中抗鍊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價明顯升高,咽拭培養陽性和血白細胞計數增多等。

鑒别診斷

1.膿毒血症引起的遷徙性關節炎

常有原發感染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養呈陽性且關節内滲出液有化膿趨勢并可找到病原菌。

2.結核性關節炎

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于經常活動手摩擦或負重的關節。

3.結核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體内非關節部位有确切的結核感染竈,無骨質破壞。

4.淋巴瘤和肉芽腫

少數患者可出現急性多關節炎症狀。

5.萊姆關節炎

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

6.痛風

痛風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多趨勢,痛風早期易與類風濕關節炎與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

7.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性指掌等小關節炎和脊柱炎,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可見類風濕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病變,類風濕因子陽性。

并發症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急性疼痛期間,由于長期卧床,或者服用激素時間過長等,可緻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出現一些并發症。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肺炎

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細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

2.泌尿系統感染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後,常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3.庫欣綜合征

患者若用激素時間過長,常因體内腎上腺皮質功能受到抑制而并發庫欣綜合征。常見症狀主要有滿月臉、水牛背、體重增加等。

4.口腔潰瘍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劑之後常出現口腔潰瘍,此外還可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皮疹、味覺消失等不良反應。

5.傳染病

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時間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當社會上流行某些傳染病時,比正常人更易受到傳染。

治療

1.抗風濕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下:

(1)水楊酸制劑是治療急性風濕熱的最常用藥物,療效确切。以阿司匹林為首選藥物,用藥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髒損害及其他合并症。

水楊酸制劑常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胃部刺激症狀,可服用氫氧化鋁緩解,不能耐受水楊酸制劑者,可選用氯芬那酸。

(2)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激素不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藥物。隻有在關節炎患者伴有心髒炎的證據,且水楊酸制劑效果不佳時,才考慮使用。

2.抗鍊球菌感染

根治鍊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選藥物為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或乙酰螺旋黴素。

3.中醫藥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醫的痹症範疇,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能對症狀的緩解起到輔助作用。

預防

非活動期注意關節鍛煉,關節處要注意保暖,避免潮濕;去除體内鍊球菌感染竈防止複發,如扁桃體炎反複發作可行扁桃體切除;風濕活動控制後應每2~4周肌注長效青黴素120萬單位;患急性咽峽炎時即刻就醫以免病情複發。

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是什麼

有吸煙史的男性患風濕關節炎的危險會增加。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095名先前被确診為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與1530名健康成年人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與從不吸煙的男性相比,吸煙者患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增加一倍。

感冒若為風熱之邪侵襲人體所引起,早期症狀表現在外,失治誤治則會逐漸侵襲肌肉關節,形成熱毒,痹阻經絡,從而導緻氣血不行;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若為濕熱蘊結于肌肉關節,可出現關節紅腫熱痛。

居所通風采光條件不良,尤其是潮濕,對于體質較差的人來說,會增加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中醫學認為,濕為陰邪,其性黏滞,易與寒、風等多種邪氣合而為病,久居濕地,風寒濕邪易停滞關節,導緻氣血運行不暢,關節屈伸不利。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空氣濕度、居住擁擠程度與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呈正相關。這是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之一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了新法

東京7月2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京都大學日前發表公報說,其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方法,通過檢查血液中兩種小核糖核酸數量的變化,能以很高的準确率确定患者是否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小核糖核酸是一類不編碼制造蛋白質的單鍊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參與控制基因表達。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手腳等關節部位的慢性炎症,往往會導緻關節和周邊骨骼功能破壞和畸形。目前,日本國内約有60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但是利用以前的檢查方法,約有30%的患者難以得到早期診斷

教你鑒别三種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于中年女性。它一般表現為手、足小關節的多個、對稱性關節炎症,長期的關節滑膜炎症、腫脹侵襲會導緻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抽血化驗多數伴有類風濕因子、抗環狀瓜氨酸因子等陽性。與骨關節炎相比,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關節破壞性更大,進展也更快,主要靠長期、規範的藥物治療(如非甾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控制病情。

“風濕”是生活中常被人提及的疾病。其實“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是一回事,而是傳統中醫對關節病的一種稱謂。風濕病在中醫又叫“痹”,其病因包括風、寒、濕、熱、燥等。在西醫中雖也有“風濕性關節炎”,但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卻完全不同。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發生于青少年,多因鍊球菌感染,常累及大關節(如膝關節、肘關節等),但一般不造成關節畸形,有的患者還可能會伴有環形紅斑、舞蹈症、心髒炎等。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兩個方面:1.控制鍊球菌感染,常用藥如青黴素;2.抗風濕治療,常用水楊酸制劑和糖皮質激素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