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

人居環境

社會學術語
人居環境是人類工作勞動、生活居住、休息遊樂和社會交往的空間場所。人居環境科學是以包括鄉村、城鎮、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類聚居形式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着重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強調把人類聚居作為一個整體,從政治、社會、文化、技術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系統地、綜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類聚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從而更好地建設符合于人類理想的聚居環境。[2]
    中文名:人居環境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類型:鄉村、集鎮和城市 形成: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概念介紹:人類工作勞動和生活的空間場所

人居環境

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希臘學者道薩迪亞斯就提出了“人居環境科學”的概念。不同于傳統的建築學,它所考慮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帶不同尺度。是一門綜合性的以包括鄉村、集鎮、城市等在内的以人為中心的人類聚居活動與以生存環境為中心的生物圈相聯系,加以研究的科學和藝術。是對建築學、城市規劃學、景觀建築學的綜合,其研究領域是大容量、多層次、多學科的綜合系統。

發展曆程

形成

人居環境的形成是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引起人類的生存方式不斷變化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從被動地依賴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動地改造自然。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人類最初以采集和漁獵等簡單勞動為謀生手段。

為了不斷獲得天然食物,人類隻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點既不固定,也不集中。為了利于遷徙,人類或栖身于可随時抛棄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樹上窠巢,這些極簡單的居處散布在一起,就組成了最原始的居民點。随着生産力的發展,出現了在相對固定的土地上獲取生活資料的生産方式——農耕與飼養,而且形成了從事不同專門勞動的人群:農民、牧人、獵人和漁夫。農業的出現和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勞動分工向人類提出了定居的要求,從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鄉村人居環境。

這種真正的人居環境最早出現于新石器中期,如我國仰韶文化的村莊遺址。随着生産工具、勞動技能的不斷改進,勞動産品有了剩餘,産生了私有制,推動了又一次大規模的勞動分工——手工業、商業與農牧業的分離。手工匠人和商人尋求适當的地點集中居住,以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産和商品交換,于是,距今大約5500年前,以擔負非農業經濟活動為主的城鎮應運而生。尼羅河下遊的底比斯、孟菲斯,兩河流域的伊立、巴比倫,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莫哼卓達羅,黃河流域的亳、殷、鎬京等,就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鎮。

發展

作為人類栖息地,人居環境經曆了從自然環境向人工環境、從次一級人工環境向高一級人工環境的發展演化過程,并仍将持續進行下去。就人居環境體系的層次結構而言,這個過程表現為:散居、村、鎮、城市、城市群和城市帶等。人口規模的變化顯示了人居環境規模演化的基本特征。

這個演化過程大緻經曆了三個階段。在工業革命以前的漫長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生産緩慢發展,不要求人口的大規模聚集,各種人居環境的規模基本上處于緩慢增長狀态。工業革命以後一直到本世紀60年代,世界各國先後進入城鎮化時期,城鎮規模急劇擴大,而鄉村規模相對穩定(某些地區甚至有所縮小),形成人口從鄉村®小城鎮®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向心移動模式。另外,随之興起的第三産業以生産服務、科技服務、文化服務和生活服務功能等從多方面支持了城鎮化,并進一步擴大了就業門路,賦予城鎮新的吸引力。本世紀60年代以後,人居環境規模的演化進入第三個階段。

在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主導城鎮化的進程正處于上升時期,城鎮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一直處于持續增長狀态。1952年我國有大城市19個,1985年增加到52個,增加了1.74倍,大城市人口從3231萬人增長到6941萬人,增長了114.8%。在發達國家,這一階段卻出現了新趨向。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用地緊張的矛盾不斷加劇,城鎮化的速度已大大減緩,甚至出現了大城市人口減少、小城鎮人口增加,市中心區人口減少、郊區人口增加的逆城市化現象。

伴随着人居環境的演化,其地域形态也處于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鄉村地域形态的演化較簡單,從零散分布的農舍到以中心建築物或主要街道為線索布置的各類用地,就基本上完成了地域形态的演化過程。城鎮地域形态的演化比較複雜。我國古代城鎮基本上是以權力機構為中心的對稱棋盤格形式,這與歐洲以教堂、宮殿或廣場為中心展開布局的城鎮同屬原生城鎮。随着生産力的發展,城市不斷成長擴大,東西方城市殊途同歸,都趨于樹木年輪一樣的單核同心圓式城市。

資本主義早期,産業的迅猛發展使城市惡性膨脹,但城市仍固守原來的中心,地域的擴展從攤大餅式的漫溢發展轉為沿交通線的蔓延,城市地域形态逐漸演化為單核多心放射環狀。在近現代,為了克服城市病,人們設想以大城市郊區的“飛地”為新的成長核來分散中心城市的壓力,從而出現了多核城市和星座式城鎮群。人們在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城市沿既定方向作極軸形擴展有很大優越性,于是産生了定向衛星城、帶狀城市和鎖鍊狀城鎮群等。

城市化

第二章中曾介紹過,城市化(或稱城鎮化)是世界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簡單說來,當代世界城市化有以下四個特點:城市化進程大大加速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10.4個百分點。預計2010年将達到51.8%,即在世界範圍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過居住在鄉村中的人口。

同時,從70年代起,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數開始超過發達國家,到2020年兩者之比将為3.5:1。這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已構成當今世界城市化的主體。大城市化趨勢明顯、大都市帶出現當代城市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趨勢明顯,其後果不僅使人口和财富進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數量急劇增加,而且出現了超級城市(Supercity)、巨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區(Ci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帶(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間組織形式。

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戰後,若幹發達國家從鄉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逐漸退居次要地位,一個全新的規模龐大的城鄉人口流動的逆過程開始出現,這就是所謂的郊區城市化。50年代後,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區地價不斷上漲,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們追求低密度的獨立住宅,以及汽車的廣泛使用,交通網絡設施的現代化等原因,郊區城市化進程加速。同時以住宅郊區化為先導,引發了市區各類職能部門紛紛郊區化的連鎖反應。

70年代以來,一些大都市區人口外遷出現了新的動向,不僅中心市區人口繼續外遷,郊區人口也向外遷移,人們遷向離城市更遠的農村和小城鎮,整個大都市區出現了人口負增長,國外學者将這一過程稱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首先出現在英國,美國出現逆城市化的時間稍晚。面對經濟結構老化,人口減少,美國東北部一些城市在80年代積極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高科技産業和第三産業,積極開發市中心衰落區,以吸引年輕的專業人員回城居住,加上國内外移民的影響,1980—1984年間,就有紐約、波士頓、費城、芝加哥等7個城市在市域内實現人口增長,出現了所謂的再城市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