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樹

檀香樹

檀香科檀香屬植物

檀香樹,又名檀香,是一種古老、神秘的珍稀樹種,半寄生性常綠喬木,它與衆不同的是須根上長着千千萬萬個“吸盤”,這些“吸盤”緊緊地吸附在寄主植物上,從它們那裡掠奪水分、無機鹽和其他營養物質。雖然檀香樹的根系也從土壤中吸取少量營養,但主要還是靠掠奪盤剝寄主植物的營養而成活。檀香樹原産印度南方及印尼帝汶群島。檀香樹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我國進口檀香木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檀香樹用途廣泛,經濟價值較高,集芳香、藥用、材用植物于一身。檀香木、檀香樹脂及蒸餾提取的檀香油可于中藥、雕刻工藝品和高級化妝品等。在宗教領域裡被譽為“神聖之樹”;在風水學裡被譽為“招财之樹”;在曆史上,由于象征着權力和地位而被譽為“皇室之樹”;在現代市場經濟裡被人們譽為“黃金之樹”,在澳大利亞被人們稱為“搖錢樹”。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檀香目

    科:檀香科

    屬:檀香屬

    中文學名:檀香樹

    别稱:檀香(名醫别錄),真檀(本草綱目)

    中文别名:檀香(名醫别錄),真檀(本草綱目)

    二名法:Santalum album Linn.

    分布:廣東、台灣有栽培。原産太平洋島嶼,現以印度栽培最多。

形态特征

常綠小喬木,高約10米;枝圓柱狀,帶灰褐色,具條紋,有多數皮孔和半圓形的葉痕;小枝細長,淡綠色,節間稍腫大。

葉橢圓狀卵形,膜質,長4-8厘米,寬2-4厘米,頂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多少下延,邊緣波狀,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脈在背面凸起,側脈約10對,網脈不明顯;葉柄細長,長1-1.5厘米。1

三歧聚傘式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2.5-4厘米;苞片2枚,微小,位于花序的基部,鑽狀披針形,長2.5-3毫米,早落;總花梗長2-5厘米;花梗長2-4毫米,有細條紋;花長4-4.5毫米,直徑5-6毫米;花被管鐘狀,長約2毫米,淡綠色;花被4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2-2.5毫米,内部初時綠黃色,後呈深棕紅色;雄蕊4枚,長約2.5毫米,外伸;花盤裂片卵圓形,長約1毫米;花柱長3毫米,深紅色,柱頭淺3(-4)裂。

核果長1-1.2厘米,直徑約1厘米,外果皮肉質多汁,成熟時深紫紅色至紫黑色,頂端稍平坦,花被殘痕直徑5-6毫米,宿存花柱基多少隆起,内果皮具縱稜3-4條。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半寄生性樹種,喜熱帶、亞熱帶氣候。能耐0~2℃的低溫,遇短期霜凍,能安全越冬。在海拔600~1000m丘陵山地、年雨量600~2000mm、年平均氣溫10~35℃之間适宜生長。喜光,不耐蔭蔽,較耐幹旱,忌積水。在酸性紅壤、黃壤或河邊沖積砂質壤上均生長良好,忌粘土,在幹燥多石礫的土壤上生長緩慢,但心材含油量高;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迅速,但心材質量差。

分布範圍

主産于印度東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東南亞、澳大利亞、斐濟等濕熱地區。檀香是在中國種植的省份有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等地區。要求氣候帶為北回歸線以南,平均氣溫≥10℃積溫達60℃,冬季無雪和嚴重霜凍,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于0℃。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中藥名:檀香、檀香泥、檀香油。檀香作為一種藥材,有理氣和胃、改善睡眠、安和心志等功效,曆來為醫家所重視。檀香提取精油可消炎去腫、潤膚護膚、防止蚊蟲。把檀香制成熏香品可以殺菌消毒,祛瘟避疫。

中藥名

藥用部位

性味

功效

檀香

以植物樹幹的心材入藥

味辛;性溫

行氣;散寒;止痛

檀香泥

以植物心材中的樹脂入藥

味苦;性溫

行氣止痛

檀香油

以植物的心材經蒸餾所得的揮發油入藥

味苦;性溫

逆和胃;行氣止痛

功效

品質純正的檀香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分為檀香片和檀香粉,放在專用的檀香爐中熏燒,它獨特的安撫作用可以使人清心、凝神、排除雜念,是修生養性的輔助工具。

一、心靈療效:

檀香散發出來的香氣放松效果絕佳,可安撫神經緊張及焦慮,鎮靜的效果多于振奮。并且,用檀香以改善執迷的狀态,極獲好評,可以帶給使用者更為祥和、平靜的感覺。

二、身體療效:

檀香對生殖泌尿系統極有幫助,可改善膀胱炎,具有清血抗炎的功效。它獨特催情的特性,可驅散焦慮的情緒,有助于增加浪漫情調。檀香對身體也有抗痙攣和補強的功用,能帶來放松和幸福的感覺。

檀香對胸腔感染,以及伴随着支氣管炎、肺部感染的喉嚨痛、幹咳也有效果。當粘膜發炎時,檀香可舒緩病情,更可以刺激免疫系統,預防細菌再度感染。

它還可以用來治療為灼熱,并且其收斂的特性,對腹瀉亦有幫助。

三、皮膚療效:

基本上,檀香是一種平衡精油,對幹性濕疹及老化缺水的皮膚特别有益。使皮膚柔軟,改善皮膚發癢或發炎的現象,其抗菌功效更有助于改善面疱,疖合感染的傷口。

用途價值

檀香樹幹的邊材白色,無氣味,心材黃褐色,有強烈香氣是名貴的香料,并為雕刻工藝的良材,可制成扇骨、箱匣、家具、念珠等物品。佛家對檀香更是推崇備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稱為“檀林”,“旃檀之林”。我國進口檀香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

檀香在世界各地都廣受歡迎,也是制作熏香、藥材、工藝品的上等材料。檀香能安神開竅,與其他香藥搭配使用,還有提升香氣的作用。

國際貿易檀香心材每噸可賣41,000美元,其價格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而在國内每斤檀香木價格在人民币160元以上——檀香為世界上單面積收益第二高的植物,無愧為以斤認價的世界上最貴的木材。其經濟收益是其他林木的5-10倍。由于受檀香木材及其檀香油高額利益的驅動,導緻原生檀香樹木的大量減少和消失。太平洋島的檀香山因過去分布有大量的檀香原生樹而得名,但由于過度的砍伐,如今的檀香山已無檀香天然分布。過去印度一直都是檀香的主要栽培和出口國,由于最近幾年無序的砍伐,其檀香資源幾乎耗盡。

化學成分

心材含揮發油(白檀油)3-5%。油含A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α-,β-Santalol)90%以上,檀萜烯(Santene)、α-檀香萜烯和β-檀香花烯(α-,β-Santalene)、檀萜烯酮(Santenone)、檀萜烯酮醇(Santenone alcohol)、少量檀香萜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acid)、紫檀萜醛(Santal aldehyde)。樹幹、枝和根的心材含揮發油(白檀油)1.6%-6%;根部心材産油率達10%,莖部心材次之。揮發油的主成分為α-及β-檀香醇(α-,β-santalol),達90%以上;

含α及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烯(santene)、檀萜酮(α-santenone)、α檀萜醇(α-santenol)、檀香酮(santalone)、檀香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異戊醛(isovaleraldehyde)、檀油醇(teresantalol)。

以及三環準檀香醛(tricycloekasantal)。本部分另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銀槭醛(sinapyl aldehyde)、松柏醛(阿魏醛,coniferyl aldehyde,ferulaldehyde)、紫丁香醛(syringic aldehyde)、香莢醛(vanillin)。另報道國産檀香木含揮發油量高達10%,通常為2.5%-5%,雲南引種7年的小樹出油率較低(1.52%),側枝更低(0.51%)。

用GC-MS測定了含量較低的各組分,在20個化合物中,12個是已知化合物,如三環準檀香醛、α-檀香烯、α和β-檀香醇、α和β-檀萜醇,以及反-α-佛手烯(trans-α-berg-amotene)、香榧醇(nuciferol)及α-姜黃烯(α-curcumene)等。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檀香除本身根系吸收營養外,還需要纖細的小根産生吸盤吸附寄生植物的根部,從而吸取營養。我國可選擇寄主催吐蘿芙木、長春花、兒茶、台灣相思樹栀子、南洋檀、楠皮木、紫珠、木棉、诃子、厚樹皮、山大顔等。

主要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9~11月,采摘粒大、飽滿、紫紅色的成熟果實作種,采回後立即用清水洗去果皮,種子陰幹後用(50~100)X10(-6)赤黴素浸種24h然後砂藏催芽,待次年春季,氣溫回升時播種,可促進種子發芽。幼苗出現真葉時,必須把幼苗分别移栽于預先種有寄生植物的盆内3~4月定植,按行株距4mX4m或5cm×5m開穴,穴徑60cm,穴深50cm,每穴施腐熟有機肥。定植時将苗連同寄主帶上團栽入穴内,複土壓實。

田間管理

栽培後要有一定蔭蔽。要經常保持植株周圍土壤疏松濕潤,培育1~2年内要淺松土,忌深翻。每年施肥2~3次,以人畜糞為主。檀香和寄主植物有缺株應及時補苗,寄生植物生長過旺,需進行修剪側枝,促進主幹生長。

病蟲防治

1、幼苗枯萎病

幼苗枯萎病發生于苗床緻幼苗枯萎死亡。老苗床、排水不良、種植密集易發病。

防治方法:

①種植前消毒苗床、合理密植。

②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并使用70%,敵克松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淋土壤2~3次,每次間隔7~10天。

2、炭疽病

炭疽病危害葉片,初為褐色小點,後擴展呈圓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斑,有些病斑呈輪紋狀,嚴懲時葉片脫落。陰雨潮濕、露水大時有利于病害的發生。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80%炭疽福美600-700倍液或75%百菌清400-600倍液2-3次,每次間隔7-10天。

3、卷葉蟲

卷葉蟲每年夏秋之間為害,以幼蟲吐絲将葉片卷起,并躲藏在内蛀食葉肉,緻使光合作用減弱,影響正常的生長。

防治方法:

(1)人工滅殺發現卷葉及時把它剪除,集中深埋,減少蟲害。該蟲是白木香主要害蟲,嚴重時把樹葉吃光。

(2)藥劑防治可在蟲害卷葉前,或卵初孵期用25%殺蟲脒稀釋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600-1000倍液,進行噴灑,每5-7d一次,連續2-3次。

植物文化

檀香在佛教中很受推崇,用途也比較廣泛,常稱“旃檀”,佛寺也常稱為“檀林”。根據唐代的《慧琳音義》的解釋,“旃檀”有“與樂”之意:“旃檀此雲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安身之樂,故名與樂也。”據說,佛家、道家修行有成的大德,能從勞宮等竅穴散發出香氣,謂之“性香”,與檀香相似,或許也是佛教推崇檀香的一個原因。

木中皇族

檀香樹不僅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而且非常嬌貴,在幼苗期往往還必須寄生于鳳凰樹、紅豆樹、相思樹等植物上才能成活。由于其産量有限,加之需求量大,所以從古至今,檀香樹就一直被人們視為即珍稀又昂貴的木材,有“木中皇族”之譽。

檀香木是指檀香的芯材部分,并不包括檀香的邊材(沒有香氣,多呈白色)。多數新砍伐的檀香木,近聞之,常帶有刺鼻的香味和特殊的腥氣,所以制香時往往要先擱置一段時間,待氣息沉穩醇和之後再使用。比如存放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檀香,這時檀香木的香味已經非常溫潤、醇和,可謂檀香中的極品。

檀香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即按地域分和按屬性分。前者作為曆史上檀香木貿易商的慣用分類法而存在,而後一種方法則更為科學。

按前一種方法,檀香木有老山香(印度産)、新山香(澳大利亞産)、地門香(印尼及東帝汶産)和雪梨香(澳大利亞或南太平洋島國産)之别。而按後一種方法,檀香屬植物的種及變種約70個。主要有檀香、裴濟檀香、新喀裡多尼亞檀香、大花澳洲檀香、小笠原檀香、巴布亞檀香等。實際上進入檀香木貿易領域的僅有檀香、裴濟檀香及産于澳大利亞的檀香。

檀香木在古代一般隻做成佛珠、檀香扇等小型飾品,再則由于其獨特的香味,具有安撫作用,對于冥想很有幫助,因而其檀香粉也被用在大型的宗教儀式中。現如今,印度和印尼已嚴格控制檀香木的出口,市場上僅存的檀香木少之又少,而又粗又大能做家具的檀香木更是微乎其微。

201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檀香木特别是産于印度的檀香木已很少見,見諸于市場的多是印尼、巴新或非洲産檀香木。而且,這幾種檀香的價格差異較大。比如,印度産老山香往往是非洲産檀香木市場價的八到十倍,消費者對此應有所警惕。

參考資料

1.檀香·植物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