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

苔藓門類總稱

苔藓植物是現存最早的陸生植物,代表了植物演化過程中從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群。[1]苔藓植物廣布世界各地,從極地到熱帶均可見,在潮濕的環境中最為繁茂,但并沒有海生者,對于長期幹燥和冰凍的條件均極能耐受。對人類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可用于農業、園藝業,也是能源。某些苔藓植物用作觀賞植物,如在苔藓植物園内。

    中文名:苔藓植物

    界:植物界

    門:苔藓植物門

    綱:3個綱(中國)

    目:3目(中國)

    科:6科(中國)

    種:世界約23000種,中國約2800種

    有性世代:從受精卵發育成胚

    無性世代:由胚發育形成孢子體的階段

形态特征

苔藓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隻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藓植物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57

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内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1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隻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苔藓植物體的形态、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似莖、葉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生長環境

苔藓不适宜在陰暗處生長,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最主要的是喜歡潮濕環境,特别不耐幹旱及幹燥。養護期間,應給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噴水多次,(依空氣濕度而定)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溫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會生長良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适生于陰濕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隻有數十厘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

主要品種

苔藓植物門包括苔綱、藓綱和角苔綱。中國的苔藓植物3個目是泥炭藓目、黑藓目及真藓目;6個科是紫尊藓科、天命藓科、葫蘆藓科、壺藓科、長台葬科及四齒藓科。

泥炭藓目,配子體莖常多分枝,側枝叢生,強枝上升,弱枝下垂。莖結構簡單,皮部細胞大形,無色透明。葉由單層細胞構成,包括兩種形态的細胞,小型綠色細胞行光合作用,大型無色細胞壁有螺紋加厚和小孔。僅有泥炭藓科,泥炭藓屬,約300餘種,多分布于北溫帶。中國的主要分布于東北、西北和西南高寒沼澤地區,常見的有泥炭藓。

黑藓目,配子體小型,莖直立,黑色,具緊密排列的葉。僅有黑藓科,兩個屬,中國僅有黑藓屬,疣黑藓分布于陝西、安徽和福建海拔1700m以上的高山裸露向陽的花崗岩面。

真藓目,配子體莖直立或匍匐,常有明顯的莖、葉分化。是苔藓植物中科、屬、種最多的一個目,遍布全世界。中國常見的有葫蘆藓,生于田園路旁等潮濕土壤上。

黑藓科植物為多生于高山寒地岩石上的小型藓類植物,多呈深褐色或灰黑色。孢蒴成熟時四瓣或八瓣縱裂,是該類群植物的特殊形态特征。與藻藓、泥炭藓等藓類植物在系統學研究領域方面,均有各自獨特的系統學位置。

分布情況

苔藓植物分布範圍極廣,可以生存在熱帶、溫帶和寒冷的地區(如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成片的苔藓植物稱為苔原,苔原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局部出現在樹木線以上的高山地區。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苔藓植物一般生長密集,有較強的吸水性,因此能夠抓緊泥土,有助于保持水土。可作為鳥雀及哺乳動物的食物有助于形成土壤苔藓植物可以積累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來腐蝕岩石,促進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苔藓常采用營養繁殖,但也可在培養基上進行孢子繁殖。進行營養繁殖時常用以下3種方法:

1.穴栽:五六株栽一穴,間隔一定距離種植在平整的地面上。

2.片植:将苔藓一片片鋪設在預先平整好的土地上,稍作鎮壓,适量淋水,使之與土表緊密相連。

3.斷莖:苔藓再生力很強,将苔藓切成細段,均勻地散布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覆上一層細土即可生長。

苔藓剛栽植時競争能力很低,其他高等植物容易侵入,因此,剛栽植時應加強除草。當苔藓植物密被基質表面後,雜草就幾乎不能侵入。苔藓植物對空氣濕度要求較嚴格,在管理中要采用一些噴灌或噴霧裝置來适當調節空氣濕度,以利于苔藓生長。大多數苔藓植物适于偏酸性的土壤,可以采用泥炭土作為酸性基質。

繁殖方式

苔藓植物在有性生殖時,在配子體上産生多細胞構成的精子器和頸卵器。頸卵器的外形如瓶狀,上部細狹稱頸部,中間有2條溝稱頸溝,下部膨大稱腹部,腹部中間有1個大形的細胞稱卵細胞。

精子器産生精子,精子有兩條鞭毛借水遊到頸卵器内,與卵結合,卵細胞受精後成為合子,合子在頸卵器内發育成胚,胚依靠配子體的營養發育成孢子體(2n),孢子體不能獨立生活,隻能寄生在配子體上。

孢子體最主要部分是孢蒴,孢蒴内的孢原組織細胞經多次分裂再經減數分裂,形成孢子,孢子散出,在适宜的環境中萌發成新的配子體。

主要價值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苔藓植物能繼藍藻、地衣之後,生活于沙碛、荒漠、凍原地帶及裸露的石面或新斷裂的岩層上,在生長的過程中,能不斷地分泌酸性物質,促使土壤分化,年深日久,即為其他高等植物,創造了土壤條件,因此,它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

2.苔藓植物一般都有很大的吸水能力,尤其是當密集叢生時,其吸水量高時可達植物體幹重的15—20倍,而其蒸發量卻隻有淨水表面的1/5。因此,在防止水土流失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苔藓植物有很強的适應水濕的特性,特别是一些适應水濕很強的種類,如泥炭藓屬、濕原藓屬、大濕原藓屬、鐮刀藓屬等,在湖邊、沼澤中大片生長時,在适宜的條件下,上部能逐年産生新枝,下部老的植物體逐漸死亡、腐朽。

因此,在長時間内上部藓層逐漸擴展,下部死亡,腐朽部分愈堆愈厚,可使湖泊、沼澤幹枯,逐漸陸地化,為陸生的草本植物、灌木、喬木創造了生活條件,從而使湖泊、沼澤演替為森林。

如果空氣中濕度過大,上述一些藓類,由于能吸收空氣中水濕氣,使水長期蓄積于藓叢之中,亦能促成地面沼澤化,而形成高位沼澤。如高位沼澤在森林内形成,對森林危害甚大,可造成林木大批死亡。

因此,對湖泊、沼澤的陸地化和陸地的沼澤化,起着重要的演替作用。

相關類屬

石杉屬

小型或中型土生蕨類。莖直立;具原生中柱或星芒狀中柱,二叉分枝,枝上部常有芽苞。葉為小型葉,僅具中脈,一型;線形或披針形,螺旋狀排列,常草質,無光澤,全緣或具鋸齒。孢子葉較小。孢子囊生在全枝或枝上部孢子葉腋,腎形,2瓣開裂。孢子球狀四面形,極面觀鈍三角形,三邊内凹,赤道面觀扇形。2

泥炭藓屬

泥炭藓屬是水濕地區或沼澤地區的藓類,植物體灰白色或灰黃色,有時紫紅色,叢生成墊狀,上部不斷生長,下部逐漸死亡,無假根。莖直立,頂端分枝短而密集,成頭狀,側枝叢生,有下垂的弱枝與上仰的強枝兩種。葉片由單層細胞構成,無中肋,葉細胞有兩種:一種是含有葉綠體的細長

小型細胞,彼此相互連接成網狀,是活細胞;一種是大型無色,細胞壁有螺紋加厚及小孔的死細胞。活細胞環繞着死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料。死細胞具有吸水和貯水的作用。莖橫切面呈圓形,構造簡單,分為皮部與中軸兩部分,皮部細胞大形,無色,透明。中軸細胞小形,多為厚壁或薄壁。

黑藓屬

黑藓屬是屬于黑藓目的藓類。黑藓目中隻有1科2屬,中國隻有黑藓屬。

黑藓屬是生于高山、寒地或兩極地方的小型藓類。植物體棕色或黑棕色,直立叢生。莖純由厚壁細胞構成,無分化的中軸。葉片細胞亦為厚壁,細胞内含有油滴。

葫蘆藓屬

葫蘆藓為土生喜氮的小型藓類。經常習見于田園、庭園、路旁,遍布于全國。植物體高約2厘米左右,直立,叢生,有莖、葉的分化。莖短小,基部生有假根。葉叢生于莖的上部,卵形或舌形,排列疏松。

葉有明顯的1條中肋,整個葉片除中肋外都是由1層細胞所構成。莖的構造比較簡單,自表皮向内分作表皮、皮層和中軸3層組織。表皮、皮層基本是由薄壁細胞所組成。隻有中軸部分的細胞比其他部分的細胞縱向延長而已,但并不形成真正的輸導組織。

莖的頂端具有生長點,生長點的頂細胞呈倒金字塔形,它能三面分裂,生成側枝和葉。葫蘆藓為雌雄同株植物,但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生在不同的枝上。産生精子器的枝,頂端葉形較大,而且外張,形如一朵小花,是為雄器苞,雄器苞中含有許多精子器和側絲,精子器

參考資料

1.植物所研究人員在藓類光系統I-捕光天線I超級複合物結構解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2.石杉屬·植物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