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技術

養殖技術

培育和繁殖的技術
養殖技術,包括培育和繁殖(水産動植物)。 養殖技術包括生豬養殖技術,家畜養殖技術,水産動植物養殖技術,特種養殖技術幾大類[1]。
    中文名:養殖技術 外文名:Breeding technology 别名:

養殖分類

養殖,培育和繁殖(水産動植物)。 養殖包括生豬養殖,家禽養殖,水産養殖,特種養殖幾大類。

養殖技術

發酵床就是在養殖過程中給牲畜一個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環境,發酵床過程中主要包括的改善居住環境及喂養兩方面。居住環境就是建造發酵床,喂養就是飼養純生态的發酵飼料以及飲水改善,在這兩個方面給予牲畜的居住及喂養過程中一個自然生态的生存環境。

發酵床生态養殖技術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參與墊料和牲畜糞便協同發酵作用,快速轉化生糞、尿等養殖廢棄物,消除惡臭,抑制害蟲、病菌,同時,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将墊料、糞便合成可供牲畜食用的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增強牲畜抗病能力,促進牲畜健康生長。

發酵床分地下式發酵床和地上式發酵床兩種。地下式發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挖80-100厘米,填滿制成的有機墊料,再将牲畜放入,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長了。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發酵床,地上式發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經制成的有機墊料即可。 應用發酵床養殖專用菌劑配套的生态養豬技術,可徹底解決養殖對環境的污染,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牲畜肉品質,變廢為寶,節工省本。是一種無污染、高效益的環保技術。

技術要求

農村飼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鮮,深受消費者喜歡。但由于它生長速度慢(5個月才長大出欄),農戶零星散養量不多,因而養殖者的總體經濟效益不高,難增收緻富。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開發農村土雞産業,使土雞長得快,肉質又好,戶養量多呢?采用“優質高效養殖土雞新技術”養殖土雞,既能達到保持土雞肉味特色,又有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達1.5~2.0公斤)。現将技術要點介紹于下。

品種選擇

土雞,即本地雞,有的叫草雞。由于品種間相互雜交,因而雞的羽毛色澤有“黑、紅、黃、白、麻”等,腳的皮膚也有黃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場消費也不一樣。故要選養适宜當地消費市場的品種,就廣東而言,三黃雞、杏花雞、麻雞均是較好的品種。

溫室育雛

修建“立體式網床”育雛溫室,進行專業化規模育雛,農戶養育成雞成活率高、風險小、容易成功(能育雛的則可從育雛開始)。育雛中主要注意幾點:

1.室溫:0~1周齡時為35~32℃,2~3周齡時為31~24℃,4周齡為23~20℃,也可在1周齡之後以每天降0.5℃。

2.相對濕度:室内的相對濕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為60%~65%,10天之後為55%~60%;室内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熏眼的感覺。

3.補充光照:頭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時的光照,以後為17小時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時飲水和開食。小雞應盡早開食和飲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兩天;第三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

5.高密度育雛。在15天之前為60~70隻/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雛在5000隻(視養殖戶對雛雞的需求量來定育雛規模)。

“網、床、散”結合

養殖戶應根據自己飼養的數量來适當改造雞舍,要求室内地面為水泥地面,有窗戶和地窗,使空氣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網床或雞籠,且以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多少以養雞的數量來定,一般按45~20隻/平方米來計算(前期密度大一點)。

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厘米,網床高30厘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厘米,一二層網床頂部應擱置承糞闆(可用三層闆)。網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夾竹,網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網目的塑料網固定好。料桶和飲水器均置于網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龍網圍起來,每隔2~3米遠打一根樁柱,将尼龍網捆在樁柱上,靠地面的網邊用泥土壓實。所圈圍場地的面積,一般以每隻雞不少于1.5平方米計算,越寬越好。

買回的脫溫小雞(已經過育雛的小雞)至1公斤體重的階段在網床内飼養,1公斤後至出欄期間在所圈圍的院林地内放養(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飼喂中,做到料、水不斷,自由采食。網床内飼養,雞活動範圍小、雞體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雞在圈圍的院林地散養,能捕食野生雜草和生物昆蟲,改變食物結構,肉質品味高(保持土雞肉質的品味)。

日糧搭配

選擇營養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雞全價顆粒料,再适當搭配其他的飼料養雞,才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雞肉風味不變,因此要科學地搭配日糧。

育雛期,應選用肉雞全價顆粒料,最初開食時要将飼料稍浸泡轉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點。脫溫雞至1公斤體重期間,則選用中雞料,更換時應逐步替換,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換,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同時,應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麥),并給予10%~15%的青綠飼料。

在庭院散養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麥),添加15%~20%的青綠飼料。若光喂全價飼料,一來飼養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來雞肉的肌間脂肪多,吃起來不爽口;三是無土雞肉的獨特風味,消費者不喜歡。添加适量的青綠飼料,一來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養殖成本,三可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這是規模養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序,應結合生産的性質(商品肉仔雞)而定,最好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序來參照進行,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後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添加一些藥物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在2~7日齡添加0.02%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黴素或青黴素、慶大黴素等,13~17日齡又重複用上述藥物。19~90日齡在飼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藥進行驅蟲、雞舍每天要清掃幹淨,并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闆上進行消毒。每半月用複合酚兌水将舍外進行噴霧消毒,用百毒殺對雞舍内帶雞消毒。出欄後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處的消毒池要經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換。

市場作用

首先你自己的養殖技術要過關,選擇優良的品種,加上自己細心的管理,确保養殖出的動物質量優良,好的商品是有很有競争力的,一定程度上推動市場的消費.

關鍵是市場:搞養殖前,你最好做個市場的調查,當地人的生活飲食習慣,經濟消費行為,經濟能力.特種養殖價格一般就要高于一般品種.

還有看看當地是否已經有人在搞這樣的養殖,規模有好多.

如果确定準備搞特種養殖了,最好先去聯系好幾個買家,制造提前消費.一般養殖成熟,銷路已經通了.

注意加強疾病的防治.

不是提倡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建議象這個方向搞.雖然生産周期長,但單價高.

家禽養殖

抗生素

當然第一個問題是抗生素的問題,抗生素濫用是問題。雞舍裡面養了幾萬隻雞,隻要有一隻雞生病了,所有雞都會死光。所以很多飼養者必然加很多的抗生素,這是必然的,否則他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肉來提供給消費者?而抗生素的殘留已經到什麼樣嚴重的地步?在豬跟雞的糞便裡面,如果把它裡面的細菌純化提成出來,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細菌對二十二種抗生素有抗藥性,已經到了無藥可用。而消費者吃了這些肉之後,在人體肚子裡面這些有益的微生物也會被這些抗生素給殺害,所以常常肚子會消化不良,這也是會造成的。

荷爾蒙殘存的問題也很嚴重,小孩子第二性征早熟的狀況很嚴重,跟這個是有絕對關系的。一隻雞自然的壽命可以活七到十年。而多久就可以上市了?二十八天一隻雞就可以上市了。養那麼快的原因呢?吹汽球嗎?吹風嗎?當然不是。一隻豬可以活十五年,自然壽命可以活十五年到二十年,半年不到就可以賣了,它怎麼養的?所以必須用荷爾蒙來促進生長。提供給消費者的肉類都是按照這個模式養出來的。

添加劑

添加劑有保色劑、有防腐劑,這些東西跟過動有關,跟神經系統有關,長期吃這些東西還會造成肝腎功能的負擔還有緻癌的作用。

肉質影響

動物有沒有情緒?動物有情緒的問題,動物長期被關在一個雞舍裡面,一隻雞從出生的第一天到它被宰殺的那一天,從來沒有看過太陽,從來沒有看過陽光,它從來沒有活動過,它都是被關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籠子裡面,它情緒很糟,糟透了。這些養殖的方式極度的沒有人性,而這些動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它的情緒糟透了,它的身體狀況糟透了。有大部份的雞被檢查存在癌症,而消費者吃了這些雞的肉、吃了這些豬的肉、吃了這些牛的肉、喝了這些牛的牛奶,請問會好到哪裡去?有很多的毒素是肉眼看不到的,因此這樣的情況之下,它本身就百病叢生了,肉裡面的毒素也很多,造成人們身體健康一天不如一天。

傳染病

有一點就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狂牛症。狂牛症的朊毒體它是一個很特殊的病源,這個朊毒體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段去殺它其實都很有限。譬如說用高溫去消毒、煮、罐裝、冷凍、紫外線,統統沒有辦法把它殺掉。還有一篇報導講得更駭人聽聞,就是得到狂牛病的病牛,屍體把它燒掉,它的骨骸拿出來去檢驗還可以看到朊毒體的活性,幾千度都燒它不死。為什麼燒它不死?因為牛很憤怒,就是我們看到這些動物非常的憤怒,我們吃它的狀态、我們宰它、殺它的狀态很不人道,所以動物要反撲。它又沒有能力對抗我們,怎麼辦?你看這些東西就來了,這不是駭人聽聞,這不是我們在這裡胡說八道,為什麼以前沒有?為什麼這些病都出來了?所以要了解一下整個自然界的狀況。

再來口蹄疫,這也是人畜共通傳染的疾病,在過去台灣也曾經發生過。而最後我們看到最可怕的是什麼?禽流感,每年春天的時候就在通報禽流感的病列,而且禽流感每年它會卷土重來,然後它的基因、它的遺傳密碼又再重組一次,讓我們沒有辦法生産禽流感的疫苗。這也是一個非常頑強而且造成人體傷害非常大的病毒,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也沒有辦法跟大家很詳細的分析禽流感對人體到底有什麼樣的傷害。真的都很可怕,每種疾病對人類來講都是很大的威脅。

前景展望

日期在國内市場比較熱門的幾個養殖類别就是雞、豬、牛、羊、蠍子、蜈蚣等等。由于近時間國内市場不太穩定,對這些養殖産品有一定的打擊,價格波動比較大,尤其是養豬行業市場,一天一個價格。但是前景還是不錯的,畢竟養殖的成本在那裡,市場波動再大,養殖商品價格也不可能長期低于養殖成本。

養殖規模

為促進畜牧産業轉型升級,加快黑龍江林甸縣畜牧養殖業向規模化、标準化、集約化的現代化養殖模式轉變。林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相繼出台了《推進乳業跨越發展若幹意見》(林發2号)和《2012年乳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政策》(林政發16号),促進規模養殖逐步轉型升級。在推進畜牧産業轉型升級上,突出表現為四個特點。

一是建設規模大。在原有的規模牧場基礎上,林甸縣新建奶牛标準化規模養殖場8處,建築面積達30000平方米,可容納奶牛5000頭,奶牛存欄量是原有規模牧場的2倍,可吸納周邊村屯的養牛戶進入牧場,進行全托養和半托養,實現了“退出村屯進入小區”。

二是建設标準高。新建的奶牛規模養殖場,采用保溫闆複蓋,鋼架主體結構建造,耗材使用環保材料,總投資達3000多萬元。其中,花園鎮于守龍奶牛養殖場和王繼華奶牛牧場的主體工程都由樓體鋼架結構建成,完工後牛舍使用年限比普通牛舍使用年限多10-15年時間。

三是配套設施齊。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均有辦公室、精料庫、攪拌間、幹草棚、榨奶間和青貯窖,配套設施齊全,全部達到省級标準化牧場建設要求。還配備有TMR設備,可保證奶牛各個生長階段的全混合日糧供應。另外,紅旗鎮銀光村新建TMR飼料配送中心1處,青貯窖6000立方米,收儲青貯飼料4000噸,可輻射周邊4個村屯200多戶養殖戶,實現奶牛全混合日糧配送、統一飼喂模式,提高了奶牛标準化養殖水平,為推進林甸縣奶牛标準化養殖進程探索出了好途徑。

四是制度體系全。牧場日常管理規範、衛生防疫規則、職工考核制度等相關規則和制度的确立,保證了牧場不僅在硬件設施上的齊全,也保證了牧場在運行期間的軟件配套服務體系的健全。

五是扶持力度大。縣政府相繼出台多項優惠政策扶持奶牛規模養殖場建設。除青貯收獲機械、TMR納入國家農機補貼範圍外,縣級财政再給予一定補貼,使補貼達到總額的50%,縣财政共補貼資金150萬元;對規模奶牛場新建磚混結構永久性青貯窖單窖容積在200立方米以上的,給予70元/立方米的補貼,共補貼資金210萬元。

對建設的TMR飼料配送中心基礎設施給予政策扶持,對保溫攪拌間、精料庫和機械庫房建設給予300元/立方米補貼,簡易飼草貯備庫鋼架彩瓦結構和水泥地面給予150元/立方米補貼,共補貼資金34萬元;對新建的奶牛規模養殖場電力安裝及通常道路給予資金補貼,共補貼資金50萬元;縣水利部門為每個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免費打一口機電井,共補貼20萬元。

同時,各鄉、村優先解決奶牛規模養殖場建設用地,并在用地費上給予減免政策;縣财政給予規模奶牛場奶牛保險補貼;并将青貯種子納入良種補貼範圍。

2013年,林甸縣深入貫徹落實“三進三退”戰略,加大規模牧場建設,狠抓奶牛業發展,使奶源建設更為科學化、系統化,質量安全更有保證。預計到2015年,林甸縣奶牛規模化養殖比例力争達到1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