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

漢語漢字
形聲。字從雨,從虧(于yú),虧亦聲。“虧”為“圬”省。“圬”意為“填平地面凹坑”。“雨”和“虧”聯合起來表示“讓雨水把幹涸的湖澤注滿”。本義: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祭祀。也讀yù,意為“虹”。[1]
  • 中文名:雩
  • 拼音:yú
  • 部首:雨部
  • 五筆:FFNB
  • 倉颉:MBMMS
  • 鄭碼:FVBZ
  • 筆順: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 注音:ㄩˊ
  • 造字名:形聲字
  • 解釋: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祭祀。

基本信息

雩注  

古代為求雨而舉行的一種祭祀:~祭。~禳(出雨消災)。

yù  

虹。《爾雅.釋天》:“螮蝀謂之雩,螮蝀,虹也。”

詳細注解

雩,夏祭樂于赤帝,以祈甘雨也。——《說文》

則率巫而舞雩。——《周禮·司巫》

大雩者何,旱祭也。——《公羊傳·桓公五年》。注:“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謂之雩。”

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荀子·天論》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

古語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绛,故俗呼美人虹。郭雲:紅為雩,俗呼為美人。——《異苑》(注:古者有雲以為陰陽不密,淫氣成虹,最能下雨。)

(2) 又如:雩宗(設祭壇祭水旱);雩祭(求雨祭祀);雩斂(向人民征收祈雨祭禮所需的費用);雩壇(求雨的祭壇)。

莊公三十一年,一冬無雨,欲行雩祭祈禱。——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英語:

雩:The ancient times is to begs rain but hold a kind of to offer sacrifices to.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俱切,

又雩婁。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吳及雩婁。《釋文》雩,音于。

又《前漢·地理志》豫章郡雩都,琅邪郡雩暇。/

/

又《集韻》休居切,音虛。《左傳·雩婁釋文》韋昭讀。

又《集韻》汪胡切,音烏。《左傳·雩婁釋文》或讀一呼反。

又《集韻》《類篇》  

上一篇:

下一篇:冰汽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