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

農曆

中國傳統曆法
農曆,中國傳統曆法。它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1]并把一個太陽回歸年劃分為24段,形成二十四節氣。通過參考太陽回歸年,設置閏月使其平均曆年與回歸年相适應。農曆融合陰曆與陽曆形成為一種陰陽合曆曆法。農曆又有夏曆、陰曆、舊曆、華曆、中曆等稱。因使用“夏正”,舊時多稱為夏曆,1970年以後“夏曆”改稱為“農曆”。農曆屬于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曆月等于一個朔望月。
    中文名: 外文名: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别名: 名稱:農曆 創立者:中國漢人 使用地區:中國 别稱:夏曆、漢曆、舊曆 流行地域:中國、東亞、東南亞漢字文化圈 特點:以朔望月定月,以閏月調年 流行地域:中國、東亞、東南亞漢字文化圈

曆史

中國的曆法與紀年采用陰陽幹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産情況需要,分别産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曆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裡曆)始,中國曆史上一共産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産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皇極曆、唐大衍曆等,有的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隋朝的皇極曆法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确定四時和确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餘”,即确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确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曆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編寫了《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曆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确定閏月,用不着“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頒布的曆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

演變簡史

中國的曆法與紀年采用陰陽幹支三合曆;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産情況需要,分别産生過太陽曆、太陰曆和陰陽曆。農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曆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格裡曆),中國曆史上一共産生超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産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殷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皇極曆、唐大衍曆等,有的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曆和隋朝的皇極曆等。

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曆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确定四時和确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曆的技術;觀察到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曆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餘”,即确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确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曆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曆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議造《漢曆》,漢武帝元封七年曆成。是年五月改年号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并頒布實施這套《漢曆》,後人以此稱呼此曆為《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曆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确定閏月,用不着“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後中國曆朝曆代所頒布的曆法,均與漢曆(太初曆)大同小異。由此知當下使用的這套曆法規則基本沿襲漢代的漢曆(太初曆),而與漢代以前的夏曆等是有較大差異的。

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采用西曆或民國紀年并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但中華民國曆仍以1912年為元年,尚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地區使用。

建正問題

《史記·曆書》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這就是戰國、秦、漢時代盛行的三正論。建正意為陰陽曆以哪個月建作為其一年中的第一月份的起始位置。月建,是指以十二支紀月(到北宋時基本形成完整的幹支曆)。春秋吋期,人們把日南至(即冬至)的一個月,叫做子月,在子月之後,順次為醜月、寅月、……,在子月之前,逆次為亥月、戌月、……。

于是,夏代的歲首是寅月,商代的歲首是醜月,周代的歲首是子月。秦代相信有三正論,以夏、商、周三代的三正交替是事實,還杷它引伸起來,改以十月為年始。但有人認為三正交替不是曆史事實。到了漢代,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後兩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建正在陰陽曆上的用法是這樣的:當把農曆的正月置于寅時,往後的月份依次排列,二月便大概和卯對應,三月大概和辰對應,其餘類推。

一般所謂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醜、建寅等等。有人認為月建是指(農曆)月的大小而言,所以有大建和小建的謬稱。從而又把“正月建寅”等,錯誤地解讀為農曆正月等同于“寅”或幹支曆的寅月。事實上,月建是等分的。按一年365.25日算,共曆30.4375日,而1個朔望月隻有29.530589日。這一辰就差了幾乎1天。這十二辰合起來差了将近11天。那相差出來的天數又怎麼辦?這就是陰陽曆需要設置閏月的原因了。

曆法詳情

農曆,又稱夏曆、漢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主要曆法規則由中國漢族經曆多個朝代所制定,其形式一直延續至今。農曆屬于一種陰陽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二個普通月另加一個閏月,總共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曆月等于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計算決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閏年全年383~384天。由于12個朔望月為一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曆年為一個回歸年,那麼每年的平均日數就接近365.2422日。

置閏規則為以不含二十四節氣之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由于1回歸年為12.368個朔望月,0.368=368/1000=46/125,即125個回歸年的話正好餘出46個朔望月,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置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為這樣設閏太過複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産生19年7閏的規律。此外,附加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征,指導農業等事。所以,農曆既有陰曆又有陽曆的成分。

舊曆、老曆、陰曆也是指農曆。但舊曆、老曆隻是相對新曆(即公曆)而言,并非正當稱謂。而陰曆事實上是按月亮的月相變化來安排的曆法,與農曆含有陽曆性質的事實不符,應該棄用。

農曆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時憲曆,因為其曆法規則大緻相同:

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沿用清朝的時憲曆,但加進格列曆(即公曆)内容,每年頒發的曆書稱為"某某年曆書";公元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後,改稱國民曆(國曆)。公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法内容不變,但改用公元紀年,即完全采用格列曆,同時并用舊曆。

《人民日報》的報頭日曆從1948年6月15日創刊後長期稱用“夏曆”,後來從“文革”時期的1968年元旦開始改用“農曆”,從1980年元旦開始去掉“農曆”兩字,隻标示幹支紀年及舊曆月日。但近幾年來,不少報社、出版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單位仍然将中國傳統曆法稱為“農曆”。“農曆”之稱是“文革”産物,應予糾正。

使用“夏曆”稱謂的原因: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夏五月改為太初元年,以立春正月即夏正為歲首;除極短時期外,一直到清朝,約二千年間,都用夏正,因而一般叫做夏曆。另有觀點認為“夏曆”是夏朝時使用的曆法,是古六曆之一,曆法規則與農曆不完全相同,此名字也不合理。

又有觀點認為應使用“漢曆”稱謂:夏曆相傳創始于夏代,完善于漢代,加之主要是漢族人使用,以至于清朝剛建立時都把此曆稱為漢曆。詳見清康熙禦制《漢曆大全》。

關于農曆的紀年方法:

清朝的時憲曆采用帝王年号紀年法,一帝一年号,如: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清朝末年,劉師培(1884-1919)于1903年8月,署名“無畏”,發表《黃帝紀年論》一文,提出廢除以帝王紀年的傳統方式,采用黃帝紀年。提出一個民族必須追溯自己的起源,振奮民族精神首先就是要喚起國民對中國曆史的重視,黃帝被稱為人文初祖,是公認的中華民族祖先,因此應以黃帝紀年。黃帝紀年是唐代學者張守節推演出來的,他窮其半生精力研究并注釋《史記》,在卅卷的《史記正義》一書中提出了黃帝紀年。

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等革命派團體仍沿用了黃帝紀元,不過将黃帝紀年元年從黃帝出生改為黃帝登基的年份。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率先在公文中采用黃帝紀元,以宣統三年(1911)為黃帝紀元4609年,随後各省革命軍政府的文告、勳章、錢币都使用黃帝紀元。連在揚州舉事的“草莽英雄”孫天生,張貼的布告也是大漢黃帝紀年。

辛亥革命成功後,有代表提出黃帝紀年不利于與國際通行的曆法相銜接,遂決定改用西曆(陽曆)。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發布《改曆改元通電》:“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黃帝紀元的使用至此為止。1912年起采用民國紀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止(上文有說明),而台灣地區依舊使用。

另外,清朝被推翻後,皇帝年号被廢除,國民政府沒有保留黃帝紀年在夏曆上,固夏曆隻剩下幹支紀年這一紀年法,并沿用至今。但幹支紀年同時為黃曆中幹支曆的部分,并以立春為歲首。于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産生了夏曆和幹支曆的混淆現象。一直以來,均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要求恢複黃帝紀年的建議。畢竟幹支紀年隻是60年的周期循環式紀年,而黃帝紀年是連續遞進式的紀年,在此點上優越性明顯。我國在采用西方公元紀年的同時有必要采用自己的帶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紀年方法。

常用術語

黃經:是在黃道坐标系統中用來确定天體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标值、共分成360度、在這個系統天球被黃道平面分割為南北兩個半球,太陽移到黃經0度為春分、移到黃經90度為夏至、移到180度為秋分、移到270度時為冬至。

朔日: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時的那一天叫朔日。

平朔:用朔望月的平均長度計算、沒考慮日月運行的不均等性;缺點:“含有真正的“朔”的當天有時可能會出現在前一月的最後一日(“晦日”、廿九日或卅日),有時會出現在初二”。

定朔:計算考慮了日月運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朔”的當天作為每月的開始。

平氣:計算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将一周年時間(回歸年)24等分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兩個節氣之間的平均天數為15.22天。

定氣:計算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将定氣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不一樣、短的隻有14天、長的達16天。

冬至日:冬至交接時間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冬至日必須在子月:冬至日當天或冬至日前的那個朔日定為子月初一“起點”(注意:起點和算命不同)。

建正:年首月份,農曆的建正就是“夏正”:夏曆正月建寅[子月為十一月];

殷正:殷曆正月建醜[子月為十二月]、魯曆同殷曆;

周正:周曆(周朝曆)正月建子[子月為正月];

秦正:秦曆《颛顼曆》正月建亥[亥月為正月]。

置閏:農曆1個月就是1個朔望月、月的平均天數≈29.53059天,農曆一年12個月≈354.367天;但是1回歸年≈365.2422天,這樣農曆一年比回歸年少≈10.866天,農曆≈2.71771年就比回歸年少1個月,如不調整過不了幾十年就會出現冬、夏倒置。為了讓農曆年平均天數等于回歸年農曆≈2.71771年必須設一個閏月。置閏規則請看《曆代農曆編曆規則》。

節氣:一年分二十四個節氣,清朝《時憲曆》(公元1645年)以前用平氣計算,清朝《時憲曆》(公元1645年)以後用定氣計算。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

陽曆(太陽曆):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于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系。根據陽曆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合理指導農業等事。

陰曆(太陰曆):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于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我國的農曆屬于此類,它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曆年與回歸年相适應。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曆書:記載曆法等相關信息的出版物,如黃曆、萬年曆書。而電子曆書是科技發展的産物,是新的載體。

農曆規則

在古代,日的定義: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其中以太陽離地平線最遠的一個時辰為子時,相當于北京時間23:00~1:00,但是農曆中一天始于子正(00:00),而非子初(23:00)。

月策與置末規則:朔日為每月起點(初一日);朔日(月初一日)到下個朔日(下月初一日)有多少天、這月就有多少天。有30天為大月、有29天為小月;唐朝(公元619年)以前用的是平朔、唐朝(公元619年)以後用的是定朔。

年策與置閏規則:以冬至日必須在子月(寅正十一月),上個冬至月(子月農曆寅正11月)到下個冬至月(子月農曆寅正11月)有12個月就不置閏,上個冬至月(子月、農曆寅正11月)到下個冬至月(子月、農曆寅正11月)如有13個月就要置閏,以上個冬至月(子月農曆寅正11月)後的第一個沒中氣的月份設為閏月,在幾月後面就稱閏幾月。例如:2032年農曆冬至月到2033年農曆冬至月之間有12個月,就不置閏。2033年農曆冬至月到2034年農曆冬至月有13個月就必須置閏,在2033年冬至月(11月)後的第一個無中氣之月就是2033年冬至月後的第1個月,就定為閏月。它正好在冬至月十一月後,所以就叫閏十一月月(閏冬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