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漢語漢字
苗(讀作miáo)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3]此字始見于戰國文字。本義是莊稼以及一般植物的幼株。引申特指某些蔬菜的嫩莖或嫩葉。後又從植物擴展到動物,表示某些用于飼養的初生的動物。
  • 中文名:苗
  • 拼音:miáo
  • 部首:艹
  • 五筆:alf(86版)
  • 倉颉:tw
  • 鄭碼:eki
  • 筆順:12225121
  • 字級:一級字(編号1005)
  • 平水韻:平聲二蕭
  • 筆畫:8
  • 結構: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苗”字是會意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文字(圖1),《說文》小篆文字(圖2)其上部分像兩棵草的形狀,下方是“田”的篆體文字。而到了漢代時期(圖3),上方像是一列的草,下方的“田”字與篆體文字相比,漢代文字明顯的不太規則。漢代時期到楷書,不規則的“田”字演變的方方正正了。楷書以後,沒有很大的變化,直至發展到了現代漢語。

“苗”字由“艹”字“田”字組成。用生長在田地裡的草會禾苗之意,本義是莊稼以及一般植物的幼株。因“苗”是各種草初生的階段,所以引申特指某些蔬菜的嫩莖或嫩葉。後因由母體作為“田”生産出來供養繁殖用的動物幼體,所以“苗”字從植物範圍擴展到了動物範圍,表示某些用于飼養的初生的動物。

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

苗miáo(ㄇ一ㄠˊ)

⒈初生的植物或沒有秀穗的莊稼:禾苗。麥苗。樹苗。幼苗。苗子(亦喻繼承某種事業的接班人)。苗而不秀(隻長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條件雖好,但沒有成就)。

⒉形狀像苗的:火苗兒。

⒊某些初生的飼養的動物:魚苗。

⒋能使機體産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劑:疫苗。卡介苗。

⒌子孫後代:苗裔。

⒍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貴州、湖南、雲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苗族。苗繡。

⒎姓。

詳細解釋

苗miáo

〈名〉

(1)(會意。從田,從艸。田裡生長的形狀象草的東西。本義:禾苗,未吐穗的莊稼)

(2)同本義;泛指初生的植物[seedling so fcereal crops]

苗,草生于田者。——《說文》

無食我苗。——《詩·魏風·碩鼠》。傳:“嘉谷也。”

無苗。——《公羊傳·莊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孟子》

南門之外有黃犢食苗道左者。——《韓非子·内儲說上》

八月苗未枯。——宋·沈括《夢溪筆談》

無苗時采。

有苗時采。

(3)又如:補苗;間苗;秧苗;麥苗;豆苗;壯苗(健壯的幼苗)

(4)指禾谷之實[seed]。如:苗米(漕運上繳的官糧)

(5)初生的動物[the youn go fsomeanimals]。如:魚苗;豬苗

(6)子孫後代[descendant]

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7)又如:苗末(後代子孫);苗胄(後代的子孫);苗胤(子孫相承續。亦指後代子孫);苗嗣(後嗣,後代);苗緒(後代子孫)

(8)事物的開端;事物的預兆[beginning]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讀張籍古樂府》

(9)又如:苗脈(比喻事物的根源);苗頭(端緒;預兆;因由)

(10)露頭,岩層露出地表的部分[out crops]。如:礦苗;苗脈(指礦苗和礦脈)

(11)我國古代部族名[Miaotribe]。也稱“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12)我國少數民族名。相傳為古代三苗部族之後[Miaonation ality]。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等地);苗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半數以上在貴州,其餘分布于雲南、四川、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13)火的灼熱發光的氣化部分[flame]。如:火苗

(14)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質或制劑或減毒結核杆菌劑[vaccine]。如:牛痘苗;卡介苗

(15)姓

詞性變化

苗miáo

〈動〉

(1)莊稼出苗[sprout;germinate]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論語·子罕》

(2)夏天的狩獵[hunt in the summer]

之子于苗,選徒嚣嚣。——《詩·小雅·車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傳·隐公五年》

(3)又如:苗田(指夏季的狩獵);苗狩(夏獵與冬獵)

常用詞組

苗床、苗而不秀、苗木、苗圃、苗期、苗情、苗條、苗條淑女、苗頭、苗細、苗裔、苗子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䑕碩䑕,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徒囂囂。

又《書·舜典》三苗于三危。《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後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又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說文解字

苗【卷一】【艸部】

艸生於田者。從艸從田。武鑣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苗)艸生於田者。從艸田。武鑣切。二部。按苗之故訓禾也。禾者、今之小米。詩。誕降嘉穀。維秬維秠。維虋維芑。爾雅、毛傳、說文皆曰虋、赤苗。芑、白苗。魏風。無食我苗。毛曰。苗、嘉榖也。此本生民詩。首章言黍。二章言麥。三章則言禾。春秋經莊七年。秋、大水。無麥苗。卄八年。冬、大無麥禾。麥苗卽麥禾。秋言苗。冬言禾。何休曰。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倉頡篇曰。

苗者、禾之未秀者也。孔子曰。惡莠恐其亂苗。魏文矦曰。幽莠似禾。明禾與苗同物。苗本禾未秀之名。因以爲凡艸木初生之名。詩言稷之苗。稷之穗、稷之實、是也。說文立文當以苗字次虋字之前。雲禾也。嘉榖也。則虋爲赤苗。籒文芑爲白苗。言之有序。艸生於田。皮傅字形爲說而已。○古或假苗爲茅。如士相見禮古文艸茅作艸苗。洛陽伽藍記所雲魏時苗茨之碑、實卽茅茨。取堯舜茅茨不翦也。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i̯oɡ

王力系統

m

ǐau

董同龢系統

m

jɔ̆ɡ

周法高系統

m

iaw

李方桂系統

m

jagw

兩漢

西漢

東漢

jau

ja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蕭宵

jɑu

北魏後期北齊

蕭宵肴

jɑu

齊梁陳北周隋

蕭宵

jɑu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m

i̯ɛu

拟音/王力系統

m

ǐɛu

拟音/董同龢系統

m

jæ̆u

拟音/周法高系統

m

iau

拟音/李方桂系統

m

jäu

拟音/陳新雄系統

m

ǐɛu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武瀌切

mjæ̆u

平聲

開口呼

三等

武瀌切

mrew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眉镳切

miæu

韻略

平聲

眉镳切

增韻

平聲

眉镳切

中原音韻

陽平聲

蕭豪

開口呼

mau

中州音韻

平聲

蕭豪

迷标切

洪武正韻

平聲

次濁

眉镳切

mieu

平聲

十二蕭

眉镳

分韻撮要

陽平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