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

采菊東籬

出自飲酒的詞語
采菊東籬一詞,出自晉代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現有百度貼吧“采菊東籬”吧、著名藝術大師徐悲鴻先生所繪的國畫《采菊東籬》立軸。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于理趣。其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千古名句,抒發了作者田居的怡然之樂、歸隐的悠然自得之情。
  • 中文名:《飲酒》詩
  • 外文名:
  • 拼音:
  • 近義詞:
  • 反義詞:
  • 創作年代:晉代
  • 作品出處:“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文學體裁:五言古體詩
  • 作 者:陶淵明

采菊東籬”出處

原文

飲酒(其五) 東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釋

1.結廬:構築房舍。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 

2.人境:人世間。  3.爾:這樣。 

4.心遠地自偏:心遠離世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5.悠然:悠閑自得的樣子。 

6.山氣:指山中景象,氣息。 

7.日夕:傍晚。 

8.山氣日夕佳:山上的雲氣傍晚時很美。 

9.相與:結伴而歸。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裡邊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說出來卻忘了要說的話。  此中:上面描述的景物之中。

真意:從自然景物中領悟到的人生與自然之理。

辨:辨識。

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于理趣。其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千古名句,抒發了作者田居的怡然之樂、歸隐的悠然自得之情。 

譯文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卻沒有世俗往來的喧嚣。 

你問我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是因為我的)心遠在鬧市之外,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無意中看見了南山。 

(傍晚南山)山氣氤氲(yīn yūn ),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優美,更有飛鳥,結伴而歸。 

這其中蘊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義,想要說出來,卻忘記了該如何用語言表達。 

此中:此時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作者

陶淵明(365~427)晉代著名詩人、文學家。一名潛,字元亮。浔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欽敬曾祖陶侃的積極進取,又特别贊賞外祖孟嘉的沖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兩種精神。前期(41歲以前),他渴望進取,渴望幹一番事業,做過江州祭酒,劉裕幕下鎮軍參軍、彭澤令,起主導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時官時隐,舉棋不定。後期(41歲以後),陶淵明因時局動蕩,仕途險惡,以及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而對現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隐,守節不仕。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内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梁啟超評價陶淵明時曾經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與哲理之間打開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

“采菊東籬”貼吧

簡介

百度“采菊東籬”吧由會員“英華V”2010年9月(庚申之秋,臨近菊月)創建,旨在推動網友在文史、書畫、藝術等方面的交流:引類結社,以文會友,填詞賦詩,揮麈談玄:寄興、适趣、明理、悟道,澄懷味象、暢神理得,逍遙閑居、超脫塵外,味前賢之餘烈,啟時人之所思。

内容

“采菊東籬”吧現設有[文學館]、 [讀史台] 、[繪畫苑] 、[書法齋]、 [閱書樓] 、[鑒寶閣]、 [雅樂軒]、 [掇萃堂] 等八個精華區,精心打造精華帖,内容主要涉及:

“采菊東籬”吧文學:包括原創和欣賞

曆史:包括正史、稗史、轶聞、趣事等

繪畫:包括繪中國畫、油畫、版畫、漫畫等,以及相關畫家的生平事迹、作品展示、技法讨論、藝術評價等

書法:包括書法、篆刻、刻字等,以及相關書法家的生平事迹、作品展示、技法讨論、藝術評價等

圖書:包括正文閱讀、推介評論、長篇連載、電子刊物等

收藏:包括金銀玉器、文物字畫、文房四寶、古玩雜項、泉币票證(含郵票、藏書票等)等的鑒識

音樂:包括音頻、視頻等

吧主

首任吧主:英華V3

“采菊東籬”國畫

【名稱】采菊東籬

《采菊東籬》立軸【類别】書畫  

【年代】近代  

【作者】徐悲鴻  

【收藏】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紙本,設色,縱110cm,橫36.1cm  

此圖系依據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文意而創作的人物畫。作者以飽含水分的墨筆直接渲染畫中的山巒,筆觸間

留有空白,似白雲浮動,顯現出山體的空靈。畫中人物的造型比例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身長為7個頭長,因此,圖中的陶淵明顯得高挑而文弱,更得晉人瘦骨清

象、博衣廣袖的風姿。

【其它】此外,古今許多繪畫大師都喜歡以“采菊東籬”為主題作畫,如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劉旦宅等。

上一篇:天籁之音

下一篇:高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