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會穴

百會穴

針灸穴位
百會,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别名三陽五會、頂上、巅上、維會、泥丸宮、五會、天滿、三陽、白會。屬督脈。位于頭部,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颞淺動、靜脈及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及額神經分支。[1]主治癡呆、中風、失語、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證、癔症、頭痛、眩暈、耳鳴、脫肛、陰挺、胃下垂、腎下垂等。平刺0.5-0.8寸。
    中文名:百會穴 外文名: 别名: 位置:前發際上五寸,後發際上七寸 應用學科:醫學 首見記載:《針灸甲乙經》

證治範圍

醒腦開竅

治屍厥、卒暴中風等證。現代常與曲池、足三裡、三陰交、太沖等穴相伍,治療高血壓、眩暈、血管性頭痛等。

安神定志

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證。現代常與風池、内關、神門、三陰交等穴相伍,治療神經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陽舉陷

治脫肛、洩瀉等證。現代常與長強等穴相伍治脫肛;與氣海、關元等穴相伍治陰挺;與脾俞、腎俞等穴相伍治久瀉;與印堂、三陰交等穴相伍治遺尿。

通督定痫

治癫狂、痫症。現代多與大椎、人中、神庭、神門等穴相伍,治療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發際正中點。)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穴義

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在此交會。

日常保健

按摩

用手掌按摩頭頂中央的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堅持按摩,低血壓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溫灸

持扶陽罐溫灸該穴位,時間為三至五分鐘,讓罐體的溫熱、紅外線及磁場刺激該穴位,可預頭昏頭痛、失眠、陽氣不足、神經衰弱等疾病。堅持每天溫灸,有保健長壽的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