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

敖包

蒙古高原上的标志物
敖包是蒙古語,意即"堆子",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意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舊時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頭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樹枝壘成的,夏秋兩季曾把敖包當做神靈的住地來祭祀,尤以秋季最為隆重,今數量已大減。原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堆子,用石、土、草等堆積而成。[1]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在敖包上插上蘇德據說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過的刀槍,镌刻着開疆擴土的輝煌,把哈達系在蘇德上,以表達子孫的敬仰。
    中文名:敖包 外文名: 定義: 語言:蒙古語 又名:堆子 實質:石頭堆 最初作用: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 現在: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

起源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在《大清會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記載:“遊牧交界之處,無山河又為識别者,以石志,名曰:“鄂博”。此後,在蒙古族中又演變為神物,即使在尋常的旅途中,路經敖包都要下馬膜拜。清人祁韻士詩雲:“告虔祝庇雪和風,石畔施舍廟祀同。塞遠天空望無際,行人膜拜過殘叢。”

相關傳說

關于“敖包”的來由,有很多美好的傳說。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關于“紅格爾敖包”的傳說,就是其中的一個。

傳說有一個蒙古族牧民的母親得了重病,無法醫治。這個牧民便徒步趕往聖山五台山,燒香拜佛。他一步一磕頭,表現得十分誠心誠意。他走啊,磕啊,晝夜兼程,風餐露宿,到達五台山的那一天,已經氣息奄奄。但他還是咬着牙,邊爬邊磕頭,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性命安危。等到了聖山殿堂,他剛剛燒完香拜過佛,就一頭栽倒在地,人事不知了。

五台山有一座神奇的敖包,對這個遠道而來的蒙古人的虔誠之心非常感動,便在蘇醒之前,将佛教信徒的貢品移送到他的面前。牧民蘇醒後,認為佛祖真的顯靈了,老母有救了,一下子便坐了起來。

他舍不得多吃,将貢品包起來,背在身後,大踏步地走下山去。一路上,他還是不肯歇息。當時,月黑風高,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正在這時候,他的眼前突然一亮,一盞明亮的燈在他前面遊移。當時,他還不知道這盞燈就是五台山的敖包變化的。

他跟着明燈,走啊,走啊,不兩天就回到了希拉穆仁草原。天快亮的時候,在紅格爾山包上,那盞明燈突然站住不走了。牧民回到家裡,老母親已經完全康複了。

第二天,牧民攙扶着母親,來到紅格爾山包上,用石塊壘起一座敖包,取名叫做“紅格爾敖包”,讓五台山敖包的神靈永遠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安家。這一天,是中國的農曆五月十八。從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牧民和他的孩子都來到祭祀紅格爾敖包。

關于紅格爾敖包,在希拉穆仁草原牧民中還有一種傳說。

在公元1219年至1224年,成吉思汗進行西征。他的西征軍中,有郭寶玉、張榮等許多漢族将領。郭寶玉是唐朝中書令郭子儀的後裔,通天文兵法,善于騎射。在這些漢族将領統帥下的漢兵中,對中原人民最尊重的關雲長(即關公)無不頂禮膜拜,他們每到一地,都要在蒙古包前祭上一把關公的大刀,以祈求戰鬥勝利、人馬平安。

到了元朝末年順帝至順年(公元1333年),有一位希拉穆仁當地的牧民,得到一把當年祭奠在蒙古包前的關公大刀。農曆五月十八那一天,這位牧民虔誠地将關公大刀扛到紅格爾敖包前,将它高高祭起。從那以後,每年祭敖包時,都要将關公大刀祭在紅格爾敖包前。

其實,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關“敖包”的傳說,誰也說不清有多少種。為什麼内蒙古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到處都有敖包,蒙古族的人們都祭敖包呢?

比較統一的說法有五種:

一種說法認為,敖包是曆史上蒙古各部落為紀念戰争中英勇獻身的英雄們而用石頭壘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靈的地方,敖包裡一般存放英雄的遺物。

第二種說法認為,各部落打仗的時候,都要極力搶占山頭。勝利的一方,就把他們戰死的将士的遺體埋葬在山頭上,用石塊将墳墓複蓋,以作紀念。在長期的征戰中,今天我這一方勝利了,把烈士的遺體埋葬在山頭。明天你那一方勝利了,搶占了這座山頭,也把烈士的遺體埋葬在這裡。這樣,一來二去,石堆下雙方犧牲将士的遺體就都埋葬在一起了。征戰雙方的任何一方,隻要重新搶占了這一片草原,就要帶着各種戰利品前來山頭上祭奠英靈。久而久之,石塊越壘越高,人們便把它稱之為“敖包”。

第三種說法認為,敖包是當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壇。自古以來,草原上的牧民靠天養畜,逐水草而居。然而,遇到大旱之年,到處都缺少牧草。牧民們便用他們的傳統方法,在山頭上壘起石堆,由部落的首領領頭,在石堆旁邊祈禱,祭祀上天,降雨救災。

第四種說法認為,敖包是遠行的商人們用石塊壘起來作為馬隊、駝隊的路标用的。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人們就有這樣一種傳說。因為,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來就是“駝道”必經之地。

第五種說法認為,敖包是部落作為打仗時傳遞信息用的,與中原地帶古戰場的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

按照有關史學專家的意見,敖包大抵分四種類型:一種是用來标明旗(縣)、省界的界标;一種是幸福為了鎮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設置的;最多的是第三種,用來安葬蘇木達日嘎(鄉一級的長官)、紮薩克(旗長)、英雄、名人、活佛、喇嘛。第四種是作為道路的标記用的。清人姚元之寫過這樣的話:“夷人每出必騎,騎必馳騁。壘小石于山颠,謂之鄂博(即今所說“敖包”),以志遠近。”

總之,“敖包”在草原人們的心目中,象征着神靈在其位,世襲傳誦,構成了極其強烈的信仰。佛教傳入以後,祭奠活動和宗教活動結合起來,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使其進一步被神化。

“敖包”一般是用石頭、石塊壘起來的,但也有用土堆起來的,還有用柳樹枝條圍建的。内蒙古東部地區的敖包,一般呈圓椎型,西部地區呈塔型。過去,比較富裕的人家還有自設的“家敖包”。外圍有12個小堆圍繞中間一個大堆而構成的敖包,在内蒙古各地比較常見。中間大的為主體,兩旁各陪襯六個小的,或者按東南西北的方位各陪襯三個小的。主體敖包的底層中還放置了五金、五谷、五帛、五寶等實物。敖包大多數都築在山頂或丘陵上,一般呈圓形,高約數丈,頂端植有柳樹枝條或者榆樹枝條,其形狀好似烽火台,遙遙望去,直入雲天,顯得十分神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敖包頂上,一般都插有三根“瑪尼杆”,挂着部落的旗幟,正面緊靠敖包安放着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鋼叉,包前有石制的貢桌。

敖包的出現,在草原上逐漸形成了許多不成文的規矩: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是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一路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加幾塊石頭或者幾捧土,然後才跨馬上路。牧羊人在放牧時路過這裡,總要往“敖包”上添加一塊石頭,以保佑人畜兩旺。

祭祀敖包,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曆史很悠久。據《漢書·匈奴傳》記載:“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延續這種古俗而來。清朝時期,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區社會上傳播開來,才開始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般都是在農曆五月中旬舉行。屆時,還要請來衆多的喇嘛誦經。祭祀會一般要繼續三四天,如同過節一樣,遠遠近近的牧民,無論男女老少,都前往參加。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也有衆多的敖包。據有關史料記載,規模較大的敖包有:距離希拉穆仁鎮所在地以北一公裡的阿日文敖包、鎮南的額爾登敖包、以西25公裡的白音查幹敖包、以東15公裡的大文公敖包、東北方15公裡的希日哈達敖包。此外,還有毛德林敖包、胡雅格圖敖包、阿都來敖包、小文公敖包、白音敖包、巴格喜敖包和毛墩敖包。

希拉穆仁(召河)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敖包,就是距離鎮所在地9.2公裡的紅格爾敖包。它是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對外開放最主要的一個敖包。

按照普會寺二百多年的規矩,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舉行喇嘛祭奠敖包活動,農曆五月十八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舉行規模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奠敖包活動。從政府所在地出發往北,一條6米寬的平坦大道直通紅格爾山,公路兩邊,草場上,山坡下,星星點點,到處是一個個蒙古包群落,大大小小的旅遊度假浩特(村)讓人目不暇接。

到達紅格爾山下,擡頭望去,紅格爾敖包高高聳立在海拔1690米的紅格爾山頂,氣勢宏大,莊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沿着坡道一直走向上去,到了敖包跟前,您會看到,這是一座9米高的大型敖包,分上、中、下三層,底層圓周直徑15米、高2米。希拉穆仁旅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鎮政府于公元2001年6月投資18000元将敖包加高加大,以便供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前來參觀和祭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紅格爾敖包都要布置得威嚴肅穆。敖包頂上的瑪尼杆,挂着書寫有喇嘛教經文的經旗,旗為白色綢子制作。敖包的四角立着4根3米高的三刃鋼叉。從敖包頂部到鋼叉頂部,一根根繩子上,五顔六色的綢緞布條和紙條耀人眼目。敖包的正面(南面),安放着一把巨大的、明晃晃的鋼刀,用馬鬃和綢緞做成的纓穗随風飄舞,用各種色彩綢緞制作的祿馬風旗迎風招展。石制的貢桌早已擦洗得幹幹淨淨。一切都已就緒,單等着五月十八那天的到來。

相傳“祿馬風旗”來源于成吉思汗的軍旗。當年,成吉思汗征戰歐亞大陸,軍隊的軍旗是天藍色的,旗面上繡着一匹奔騰如飛的黑駿馬。軍隊打到,就把軍旗舉到那裡。晚上宿營,将軍旗豎在營賬前面。後來,成吉思汗遠征西夏,殁于疆場,這旗幟便立于他的靈帳門前。蒙古人争相仿制,成為風俗。一直到今天,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或住房門前,大都有一泥台,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杆頂安有明晃晃的三刃鋼叉,這就是“瑪尼杆”。一般都在杆上系長方形的旗幟,旗中畫有一匹奔馬,形體較大,旗的四角用獅、虎、龍、鳳作為陪襯,這就是“祿馬風旗”。蒙古語稱之為“嘿毛利”,意思是“命運之馬”。

“祿馬風旗”是表示蒙古民族興旺和尊嚴的标志。喇嘛教傳入蒙古地區以後,對祿馬風旗作了一些改動,變原來的一根杆為兩根柱子,中間拉一條繩子,祿馬風旗挂在繩上,而且一般都是紅、黃、藍、白、綠五面旗幟,代表天地萬物的顔色,此外還增添了七珍、八寶、二十八宿等等。基本圖案沒有改變,隻是更加氣魄了。蒙古人家逢年過節,娶妻生子,都要更新祿馬。打仗、出門、祭祀之前,都要先供奉祿馬。戶主以上的人去世,要下降祿馬風旗以緻哀。任憑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騎馬從祿馬風旗下通過。

歌詞

《敖包相會》歌詞

敖包作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體的傳播下已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會》的蒙古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宣傳熱度,紅透大江南北。

男)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

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

我等待着美麗的姑娘呀

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喲嗬

(女)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呀

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

隻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喲

你心上的人兒就會跑過來喲嗬

上一篇:藍帽回回

下一篇:土家族民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