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譚學讴

薛譚學讴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薛譚學讴,出自古籍《列子·湯問》,這篇古文告訴我們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千萬不可稍有成績就驕傲自滿。要虛心好學,追求多學多問。不要淺嘗辄止的學習,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恒。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稱:薛譚學讴 拼音:xuē tán xué ōu 出處:《列子·湯問》 反義詞:淺嘗辄止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 作者:列子

原文

薛譚學讴于秦青,未窮秦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生不敢言歸。(選自《列子·湯問》)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便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送行,秦青打着節拍,高唱悲歌。那歌聲使路邊的樹林都振動了,使空中的飛雲也停住了。薛譚(聽了後)便(向秦青)道歉并請求能返回(繼續跟秦青學習唱歌),(從此)一輩子不再說回去的事了。

注釋

薛譚、秦青:傳說中秦國兩名善于唱歌的人。

(1)讴(ōu):徒歌(無伴奏)歌唱。這裡指唱歌。

(2)于:向。

(3)窮:盡、完,用完。這裡指學完。

(4)技:本領。

(5)謂:以為,認為,自認為。

(6)盡:學盡,學完。

(7)遂:于是,就。

(8)之:代詞,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9)辭:告辭,告别。

(10)歸:回去,回家。

(11)弗:沒有,不。

(12)止:挽留,停止。

(13)餞:用酒食設宴送行,設酒送行。

(14)郊:城外大道旁。

(15)衢(qú):大路,四通八達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邊。

(16)悲歌:慷慨悲壯的歌。

(17)振:振動。

(18)響遏行雲:遏,阻止;阻攔,行雲,飄動的雲彩。形容歌聲嘹亮。

(19)謝:道歉。

(20)反:通“返”,返回。

(21)撫節:打着節拍。輕輕地打着拍子。

(22)于:在。

(23)言:發誓。

斷句

薛譚學讴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文學常識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其人在《莊子》一書中屢次出現,其學說近于《莊子》,是先秦道家的重要人物。《列子》一書中不少篇目章節與《莊子》類同,此篇文字出自《列子·黃帝篇》,而《莊子·齊物論》中亦有一段文字與之相類似,義旨相同,而文字略減。

啟示

這篇古文告訴人們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千萬不可有成功就驕傲自滿的心态,不要淺嘗辄止的學習,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恒。犯錯誤不要緊,知錯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為有一點皮毛知識就驕傲自滿,要努力刻苦地學習,超越自我。因為學海無涯,永遠精進。

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虛心求教,要沒有止盡地學下去。不能驕傲自大,要知錯就改。

這個故事說明了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恒,不能驕傲自滿。同時這裡也給我們以啟示:一方面可以說恰當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當反過來用它來指導學生實際時,就應具體化、形象化,教師的引導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針對往往容易産生自滿的同學,這樣的導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閃光點,使其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讓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發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為“四有人才”,進而激勵他們銳意進取的可貴精神。

原著簡介

列子·湯問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由春秋戰國時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禦寇)所著經典。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錄有《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其内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從思想内容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可能是晉人所作,為東晉人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成的,晉張湛注釋并作序。該書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列子·湯問》為其中名篇。

列子

道家學派的傑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對後世哲學、文學、科技、養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于黃帝老子,歸同于老、莊。創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後的重要傳承人物。n

列子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階段思想;《列子》中的“天體運動說”“地動說”“宇宙無限說”等學說,都遠遠早于西方的同類學說 ;開創融寓言與哲理為一體的先秦散文文風。列子一生安貧樂道,不求名利,不進官場,隐居鄭地40年,潛心著述20篇,約十萬多字。現在流傳的《列子》一書,其後經由張湛搜羅整理加以補全。全書共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曆史故事等134章,基本上以寓言形式來表達精微的哲理。衆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謂家喻戶曉。

上一篇:假指甲

下一篇:推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