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

詞牌

詞的格式的名稱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1]。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隻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幹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詞句、句子。
    中文名: 外文名: 定義: 名稱:詞牌 拼音:cí pái 釋義:詞的格式的名稱 分類:詩詞文化

格律溯源

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所以叫詞牌也叫詞典。詞典,興于元初,清李漁着《閑情偶寄》所述,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跄跄。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内容而定。

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産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内容并不相關。當詞完全脫離曲之後,詞牌便僅作為文字、音韻結構的一種定式。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例如《沁園春雪》這首詞,“沁園春”是詞牌,“雪”是詞的标題。《蔔算子詠梅》這首詞,“蔔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詞的标題。詞牌通常也決定詞的平仄。

來源之一

現代人所謂的"詩""詞"都是古時人們的歌曲,每一種詞牌都代表一支曲子,一般的詞人隻負責“填詞”就行了。樂曲名字的來曆,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滿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寶),像菩薩,《菩薩蠻》因此得名。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玄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蔔算子》《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來自民間的曲調。

來源之二

摘取詞中字為詞牌

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

《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

《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

《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轼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轼這首詞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來源之三

本來就是詞的題目

《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漁,《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抛球樂》詠的是抛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隻不過是詞譜的代号罷了,例如《菩薩蠻》不代表什麼,隻是詞譜的代号。

為了方便填詞,人們常把詞牌收錄成冊。古代著名的詞譜有欽定詞譜、白香詞譜、詩韻新編等。有了這些詞譜,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填詞效率。

譯法

一、一般性詞牌名的譯法

一般性詞牌名沒有什麼曆史典故,或有,但已無從考證,或取自前人的某個詞句,或隻是一個風雅的名詞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按字面意思直譯成英文,即可較好地保留原文的風格,傳達原文的神韻和美感形象。例如:

鹧鸪天Partridge Sky

踏莎行Treading On Grass

相見歡Joy At Meeting

點縧唇Rouged Lips

滿江紅The River All Red

模魚兒Groping For Fish

最高樓The Highest Tower

疏影space Shadows

玉樓春Spring In Jade Pavilion

晝夜樂Joy Of Day And Night

西江月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風入松Wind Through Pines

雙雙燕A Pair Of Sparrows

二、“歌”、“詞”、“歌頭”、“吟”等詞牌名的譯法

1.常帶"歌"、"詞"、"子"的詞牌,不妨直譯成"Song",既簡單明了,又貼切自然。

2.詞牌子帶"吟"一類的較"歌"、"詞"更為典雅,是一種便于吟誦、格調高雅、節奏舒緩的詩體,譯成"Chant",可以顯得莊重端方,因為英語中的"Chant"多指宗教中的贊美詩或聖歌,意思與"吟"很相近。

三、“令”、“引”、“近”、“慢”等詞牌名的譯法

有一些詞牌末帶有"令"、"引"、"近"、"慢"等術語。"令"與酒令有關,是一種比較接近民歌的抒情小曲;"引"集歌體與詩體于一身,也是這類詩歌詩曲調的演化;"慢"有篇幅較長、語言節奏舒緩、韻腳間隔較大等特點;"近"有親昵、淺顯的意思,可能與令、引等一樣與曲調有關,指一種篇幅較"令"長而又不如"慢"曲那麼典雅莊重的曲調。從字數上講,大體上說,"令"多半屬于"小令"範圍,"引"、"近"多半屬于"中調"範圍,"慢"則絕大多數是"長調"。所以譯成英文時可視具體情況譯成"Song";"Slow Song";"Slow Tune"或"Slow,Slow Song"。

四、“攤破”、“促拍”、“減字”、“偷聲”等詞牌名的譯法

"攤破"(又名"攤聲"、"添字")和"促拍"這兩個術語都表示在原調基礎上加了字、句。而"減字"、"偷聲"則是在原調基礎上減少了字句,而另成新調。"攤破"和"減字"是就字數而言,而"促拍"和"偷聲"是就調而言。所以"攤破"可譯成"Lengthened Form","促拍"可譯成"Quickened Tune","減字"則可譯成"Shortened Form,","偷聲"則可譯成"Slowed Tune"。

《鵲橋仙》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得名,故此曲亦常詠牛郎織女之事,所以不妨将"Immortal At The Magpie Bridge"改成"Immortals Meeting On The Magpie Bridge",這樣更顯得生動貼切。

又如《破陣子》,唐教坊曲,截取龜茲部大型舞曲《秦王破陣樂》片段而成,多寫豪壯之情。譯成"Dance Of The Cavalry",完全傳達了原文的神韻,盡管原文并沒有"舞"字。

綜上所叙,詞牌名翻譯雖屬小節,卻頗費斟酌,譯者除了需要很深的漢語和英語根底以外,還得有豐富的文史知識以為鋪墊。否則,不僅會影響對原文的理解,而且會鬧出些噱頭來。

上一篇:律詩

下一篇:六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