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染色體

性染色體

醫學術語
人類體細胞具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22對)為常染色體,另兩條在性發育中起決定性作用,稱為性染色體(sex chromosome)。目前已知人類有X和Y兩種性染色體。女性的兩條性染色體,大小與形态也完全相同,稱X染色體。男性的一條與X相同,另一條則小得多,稱Y染色體。Y染色體最重要的意義是決定男性性别,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X染色體上有許多重要的基因,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而男性雖隻有一條,但女性的性染色體基因産物并不比男性多一倍。這種男女X連鎖基因産物相等的現象,稱之為劑量補償。[1]
  • 中文名:性染色體
  • 外文名:
  • 适用領域:
  • 所屬學科:
  • 英文名:sex chromosome
  • 決定:個體雌雄性别
  • 功能:攜帶的遺傳信息
  • 發現時間:1902年
  • 意義:維持性别比例平衡

性染色體與性别

性染色體與性别決定有直接的關系。人類的性别決定方式為XX-XY型,男性為異型性染色體,細胞中含一條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Y;而女性為同型性染色體,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X,體細胞中含有兩條X染色體。在配子發生時,男性可以産生2種精子,含有X染色體的X型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Y型精子,兩種精子的數目均等;而女性隻能形成1種含有X染色體的卵子。受精時,X型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性染色體組成為XX的受精卵,将來發育成為女性;而Y型精子與卵子結合則形成性染色體組成為XY的受精卵(也稱合子),發育成為男性。所以人類的性别是由精子決定的。在自然狀态下,不同的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是随機的,因此人類的男女性别比例大緻保持1:1。

性染色體異常的病因

1.孕婦年齡

孕母年齡愈大,子代發生染色體病的可能性愈大,可能與母體卵細胞老化有關。

2.物理因素

X線放射線和電離輻射能誘發染色體畸變,畸變率随射線劑量的增高而增高。

3.化學因素

許多化學藥物(如抗代謝藥物、抗癫痫藥物等)和農藥、毒物(如苯、甲苯、砷等)可緻染色體畸變增加。

4.生物因素

病毒感染如弓形蟲、巨細胞病毒、EB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肝炎病毒等都可導緻胎兒染色體畸變。

5.遺傳因素

染色體異常與遺傳有關。

6.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染色體不分離中起一定的作用。

性染色體異常與疾病

1.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

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性發育異常疾病,臨床特征為身材矮小、乳房不發育和幼女型女性外生殖器。

性染色體缺一個X,單一的X染色體多數來自母親。染色體缺失主要是在親代配子形成過程中,性染色體發生不分離的結果。也可能是由性染色體結構異常所緻,如X染色體長臂等臂xi(Xq),短臂等臂Xi(Xp),長臂或短臂缺失XXq-、XXp-,形成環形染色體r(X)或易位。性染色體的缺失或嵌合不僅影響性腺與生殖道的發育,也影響軀體特征。

2.曲細精管發育不良

又稱克氏綜合征,是一種男性染色體數目異常的性發育異常,典型的核型為47,XXY,亦可有嵌合型。多數患者是由于在卵子發生時染色體不分離的結果,而不是XY合子第一次卵裂時在有絲分裂過程種染色體不分離造成的。

患者幼年時尿道下裂,青春期時因睾丸、陰莖與第二性征不發育,或因乳房發育而就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