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

德昂族

中緬交界地區的山地少數民族
德昂族(Deang Nationality),也稱為“崩龍族”,是中緬交界地區的山地少數民族。德昂族主要居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交界地區,中國一側在雲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地,緬甸一側在撣邦、克欽邦等地,與傣族、景頗族、佤族等民族雜錯而居。[1]
    中文名:德昂族 外文名: 别名: 别稱:崩龍族 人口:1.5萬(1990年) 分布:中國雲南、緬甸撣邦 語言:屬于南亞語系 英語名:Deang Nationality

民族簡介

曆史上,德昂族曾被稱為“撲子”、“茫人”、“蒲人”等稱呼,自清代起,史籍乾隆《東華錄》,光緒《永昌府志》等書根據傣族對他們的稱呼并記載為“崩龍”,當地漢族又根據他們婦女服飾的特點,分别把“别列”支系稱為“紅崩龍”,“汝買”支系稱為“黑崩龍”,“汝波”支系稱為“花崩龍”。解放後民族識别時沿用了“崩龍”這個名稱,後來根據本民族意願,并報國務院批準,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稱為”德昂族”。

德昂族有汝旺、汝果、汝峨、汝進、汝本、汝波、汝别牙、汝買阿、汝昂、汝臘、汝王、汝科、汝别列、幹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多種支系。而中國德宏的德昂族則自稱“德昂”,臨滄的德昂族自稱“尼昂”或“納昂”。“昂”為民族自稱,意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納”為尊稱的附加語。

中國境内約有1.6萬(1990年)德昂族;緬甸境内有30萬左右的德昂族,并擁有3000千人左右的武裝部隊“德昂民族解放軍”。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文字流傳不廣,主要用于記載本民族的曆史、道德、法規和書寫佛經等。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

民族曆史

德昂族是雲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怒江東岸、瀾滄江西岸的保山一帶,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統治,逐步向西南方向的緬甸西北部遷徙,定居在緬甸西北部及與中國交界一帶的深山中。

德昂族曾被中原王朝稱為“樸子”、“茫人”等稱呼,因其分布在古代濮人西南方向,被中原王朝草率地歸類到“百濮”一類的民族中。

德昂族先民在隋唐時稱為“茫蠻”、“撲子蠻”、“望苴子蠻”,他們先後臣服于漢、晉及南诏、大理國,元以後成為傣族土司的屬民。德昂族絕大多數與景頗、漢、傈僳、傣等民族交錯分寨雜居,主要從事農業生産。

清代史書稱之為“崩龍”,新中國成立後民族識别時沿用了這個名稱。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為“德昂族”。

語言文字

德昂族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該民族除說本民族語外,還能講附近民族的語言,如傣語、漢語、景頗語和佤語等。

德昂族語言(以南傘硝廠溝為例)有如下幾個特點:

(1)從音位上看,有31個輔音位;元音9個,都有長短之分,共有18個元音音位。

(2)從語音結構看,德昂族的音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一般音節或叫主要音節;一類為附加音節或叫次要音節。

一般音節的結構有聲母49個,又有兩種情況:所有31個輔音音位均可單獨作聲母;複輔音聲母又有雙唇塞、舌根塞音與I結合;雙唇塞、舌根塞音與r結合;雙唇塞音與j結合;舌根塞音與V結合四類。有韻母159個,其中單元音韻102個,複元音韻57個。次要音節的結構是在主要音節之前,一種是出現在主要音節的聲母為其同部位的輔音前;一種在輔音之後,通常有弱化元音(音節)。

民族舞蹈

象鼓舞:德昂族的舞蹈,廣為流傳的是象腳鼓舞。由敲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帶頭,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後面,按一定步法,手勢繞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兩圈,男子組成外圈,女子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其他男子跟随,提起大褲腳,露出腿上所剌花紋,繞場歡舞。婦女組成的内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铓鑼,與擊鼓男青年配合,跟随的婦女亦與男子并排而舞。

水鼓舞:水鼓舞是德昂族所獨有的,其步法,形式基本與象鼓舞相同,擊敲時把鼓繩挂在脖子上,水鼓抱在胸前,右手持錘擊大頭鼓面,左手以掌拍小頭鼓面,兩手相互配合,擊出節秦。

佛鼓舞,佛鼓,意為“佛”之鼓,德昂語稱“耿冷牙啪拉”,是佛爺(和尚)專門保管,并經佛爺批準才能使用的鼓。用佛鼓作伴奏樂器而跳的舞,叫“佛鼓舞”。

相傳在佛教傳入德昂地區并産生了自己的佛爺初期,類房裡每舉行一次大的活動,都得由佛爺走村串寨通知百姓,後來有一個叫帕煞達的大佛爺精心制作了一種聲音洪亮的鼓(與象腳鼓類似)。每當類房舉行某種儀式或活動,隻要擊鼓,百姓聽到鼓聲就能應聲前來。這種鼓,人們後稱之為佛鼓。平時都置于類房裡,舉行活動時才擡出來,用畢仍放回原處。

現盈江縣弄璋鄉南算寨,有一座古老的佛寺,現當地居住的傣族老人都稱為“類莊崩龍”,意為“崩龍(德昂)佛寺”。寺中還保留有一個珍貴的牛皮大鼓,鼓身為一大圓木,掏空去皮,長2.8米,腰粗4米左右,鼓面大頭直徑1.14米,尾面直徑1米,鼓身外用白皮裹着,用黑漆漆過;鼓兩端蒙的牛皮原已不存,近些年,當地傣族群衆又重新蒙上牛皮,并在做佛事時使用。

據幾位八十多歲傣族老媽媽說,鼓的内部原有增加音量的裝置,敲時音量特别大,傳播很遠。敲多了能使正在孵化的母雞孵不出小雞來。佛鼓舞是在佛教節日或晉升佛爺或迎接外寺長老期間,在佛寺的廣場上和“象腳鼓舞”同時跳的。是男性集體舞蹈,舞者有敲佛鼓、擊钹、敲铓共三人,在象腳鼓舞圈中表演,然而鼓點、動作與象腳鼓舞都不相同,象腳鼓舞氣氛熱烈歡快,佛鼓舞較嚴肅莊重。隴川縣稱佛鼓舞為擡鼓舞。以兩男子用竹棍将鼓擡起,行走于舞隊前列,一人雙手各執一校敲擊起舞。

佛鼓主要流傳在德宏州及臨滄地區鎮康縣的德昂族居住區。佛鼓舞以前隻能在佛爺晉升或迎接外類房(緬寺)的佛等重大宗教節日時方可擊鼓并表演,表演者限于男子。

民族服飾

篾箍道道繞裙腰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盡管各支系間的服飾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點,加之他們的服飾與民間流傳的美妙動聽的故事緊密相連,更給予人們神奇和深刻的印象。唐代史書早已記載着德昂族的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腰箍”為飾,這一裝束,曆經宋,元,明,清千餘年。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後,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五六圈或十餘圈,甚至二三十圈藤蔑制的“腰箍”,這些“腰箍”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黃、綠諸色,有的上面刻着各種花紋圖案,有的還包上銀或鋁皮,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

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紐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由于各支系服飾的差異,過去曾有“紅德昂”、“花德昂”、“黑德昂”之俗稱。

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後,都要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篾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篾,後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

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其來曆,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裡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後來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男人們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篾編成圈将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隻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

如今的腰箍,便是由篾圈發展而來的。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随着曆史的發展,這種象征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标志。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緻,越說明她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并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夥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制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篾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飾品中,五彩斑斓的絨球也頗具特點。男子包頭巾的兩端、胸前,婦女衣服的下擺、項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墜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裝飾有彩色的絨球。這些絨球如同朵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前和項頸間,鮮豔奪目,别具一格。

過去,德昂族還有漆齒文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馬、花草等動植物圖案或傣文經咒。

德昂族婦女不留發,剃光頭,繞包頭,包頭兩端如發辮重在背後,唐代史書描寫她們是“出其餘垂後為飾”。德昂族人民很喜歡銀飾,青年不論男女都喜歡戴銀項圈、銀耳筒、耳墜等。此外,在德昂族的裝飾品中,五色絨球尤為引人注目。婦女們在縫制新衣時,要在下半部用紅,黃,綠等色的小絨球鑲上一周長方形的空格,中間再繡上些花。

不論是婦女或男子的包頭,兩端也都釘上一些絨球,青年男女的耳墜上也飾以絨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絨球裝飾。更為顯眼的是,青年小夥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絨球,而姑娘們則裝飾在衣領之外,猶如數十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前和項頸間,鮮豔奪目。

民族文學

德昂族的文學主要是民間文學,形式多樣,主要有神話、傳說、史詩、寓言、笑話、詩歌等,大部分是靠口頭流傳下來的,有些是利用傣文或用傣文字母拼寫本民族語記載下來的,這就形成了“古歌”,如《達古達楞格萊标》(古代先民的傳說)、《寶葫蘆》、《洪水的故事》等。

民族習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習俗受傣族影響較大。在絕大多數的村寨裡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爺,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齋飯由全寨人輪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過去一直有見殺不吃、聞聲不吃的習慣。每逢節日,相互宴請成俗,不論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鮮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時蘸辣椒水吃,别具風味。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戀愛自由,女子在選擇對象上有一定自主權。本民族内部沒有嚴格的等級婚,隻要對方願意,貧富人家可以聯姻。

男青年到十四五歲時開始串姑娘,晚上他們到女青年家門外吹蘆笙,引出姑娘來談戀愛。雙方建立感情後,互贈手镯、腰箍、項圈、篾籮、織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後再請寨中老人往女家說媒。隻要女方同意了,家長一般是不反對的,他們認為姑娘愛着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稱心如意,那是女兒命定的,父母無能為力。倘若女方父母反對,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訂婚儀式上要斬雞頭,如果雞頭與雞身分為兩半,雙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贊同這門親事,就不許殺雞。婚禮通常要進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裡賀喜,由新郎新娘的雙方家長宴請,并伴以對歌,徹夜不眠地歡歌笑語。

民族飲食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飲濃茶,亦善于種茶。幾乎每家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的茶農”之稱。擅長編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制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德昂族是個跨界民族,在中國的鄰邦緬甸也有分布。

德昂山寨茶飄香,茶葉是德昂族的命脈,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神奇的《古歌》代代相傳,德昂人身上飄着茶葉的芳香。這是德昂人傳唱已久的古歌。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飲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婦女幾乎一日不可無茶,而且好飲濃茶。他們喝茶時,常常将一大把茶葉放入一個小茶罐裡加水少許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時,将茶水倒在小茶盅裡飲用。由于這種茶非常濃酽,所以一般人喝了極易興奮,夜晚會徹夜難眠。而德昂人因經常飲用,卻喝上了瘾,隻要一日不喝,便會手腳酸軟,四肢無力。相反,如果在勞累之時煮一罐濃茶,喝上幾口,便立馬兒心高氣爽,精神倍增。

茶,不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飲品,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幾乎時時、事事都離不開茶。德昂人講究“茶到意到”,賓客臨門,必先煨茶相待;走親訪友和托媒求婚時,必以茶為見面禮;若有喜事需邀請親朋光臨,一小包紮有紅十字線的茶葉便成了“請柬”;如兩人産生矛盾時,有過失的一方隻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對方的諒解。可見,茶的作用是其它錢物無法替代的。

由于茶葉的這種特殊地位和作用,緻使茶葉的消費量很大,因此德昂人家家戶戶都習慣在房前屋後、村頭寨邊栽上一些茶樹。德昂人好飲濃茶,善于種茶,因而被周圍的民族稱為“古老的茶農”。

德昂民族好飲濃茶,并以善于種植茶樹聞名,因而被稱為“古老的茶農”。茶葉在該民族的社會生活中有着廣泛的用途,他們對茶葉也有特殊的感情。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婦女都好飲濃茶,傳說從古老的時候就這樣了。說起德昂族飲的濃茶,那真是名不虛傳,他們把一大把茶葉投入能容納的一百亳升水的罐内加水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将茶水倒入人們常稱之為“牛眼睛杯”(比水牛眼大不了多少)中即喝。外來人喝這種茶往往要滲入幾倍的開水才行。

由于德昂族人常飲濃茶,久而久之就有了茶瘾,茶瘾發作時會使人四肢無力,特别在走長路時使人難于行進,但隻要煮一罐茶喝幾杯後,精神就抖擻起來了。人們常說,德昂族辦事情離不開茶葉,他們常把茶葉作為禮品,它表明“茶到意到”。如果去探望久别的親戚朋友,見面禮就是一包茶葉,有客人來了,主人家總是先燒水煨茶招待,男青年求婚請媒人去說親時,首先帶往女方家的也是一包兩、三斤重的茶葉。若有喜慶事邀請親朋好友光臨,送一小包紮有紅十字線的茶葉作表示。

如果群衆之間發生糾紛,某一方因有過失,要求得到對方諒解時,也先送一包茶葉給對方,當有過失的一方主動送了茶葉,另一方再有理也要加以原諒,這是德昂族的禮俗,若不送茶葉而是送錢物,那就被認為是不懂德昂族的“禮”,也不會得到諒解,甚至會将事情辦壞。若相互之間的糾紛自己不能解決而需請頭人調解荞子嗜好嗜好時,也要裹一小條茶葉和一小象草煙交叉成“Ⅹ”形交給頭人,然後再申述各自的理由。

由于茶葉在德昂族的社會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義和廣泛的用途,因此家家戶戶都習慣在住宅周圍或村寨附的山坡上栽培一些茶樹,供自己采摘揉曬幹備用。除幹茶外,德昂人也制作一種濕茶(酸茶),史書稱為“谷(沽)茶”,他們把菜摘來的新鮮茶葉,放入大竹筒内壓緊密封,使之糖化後食用。食用濕茶不必煎煮,從筒内取出即可放入口中咀嚼,茶味微酸苦,略帶甜味。這種茶能解暑清熱,在氣候炎熱的地區,人們都喜好嚼酸茶。

民族文化

德昂族習慣于按屬相和排行給孩子取名,也使用漢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龍)、沙(蛇)、牙(馬)、麻(羊)、新(猴)、收(雞)、滅(狗)、交(豬)。生日的屬相是什麼,就以什麼為名。男孩的屬相前加“阿”,女孩的屬相前加“立”。

例如,牛日生日男孩叫“阿包”,牛日生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則不分男女,稱呼為臘所(老大)、臘左(老二)、臘約(老三)。

德昂族結婚生下孩子後,便有諱名的習慣。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年輕夫婦,包括他們的長輩在内,不管什麼人,此後都不能直呼他們的名字了。

德昂族家裡若長子或長女早死,則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稱呼其父母。有的還沒有生兒育女,但也可以預先取下子女的名字,而按此名來稱呼。德昂族以為,對已有子女或雖死子女但年齡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們的名字如“何阿呆”、“李臘翁”等,是不禮貌的。

民族經濟

德昂族人以農業生産為主,也善于種茶,素有“古老茶農”的美稱。茶葉是德昂族重要的經濟來源。德昂族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銀匠,能用碎銀鑄造銀手镯、銀排扣、銀項圈、銀煙鬥等,還善于在各種銀制品上雕刻花紋圖案,花紋細緻、簡樸。早在隋唐時期,德昂族就“披五色裟羅籠”,至今仍為自己紡線、染色和織布,作成極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裝。他們還擅長編織竹器等生活用品。

德昂族民間有着絢麗多彩的刺繡、建築和雕刻藝術。建築、雕刻藝術在德昂人的曆史上有過光輝的時代,如今在一些地方仍留有許多德昂人精湛的建築物遺迹,如隴川縣城東的德昂女王宮殿、德昂城、德昂路、石拱橋等遺址,都是古建築的代表。圖案雕刻一方面是反映在古建築上,如潞西佛寺中的挂枋、闆壁上常見的浮雕;另一方面則普遍反映在日常用品上,在德昂人的腰箍、耳墜、銀手镯、銀煙盒、衣服等用品上大多繪有圖案。圖案多為對稱的雙手、雙鳥、雙虎、花草之類。

德昂人還有很高的制磚和制陶藝術。德昂女王宮殿、德昂城附近的磚瓦結構住宅所用的磚瓦都是德昂人自制的。德昂人的陶器有陶罐、陶花瓶、陶紡輪、土碗等。常見的上釉陶罐制作精細,有的呈鴨蛋綠和紫紅色,有的為咖啡色,有的還繪有雲紋或罐胫壓制凸形圖案花紋,外表光滑美觀,表現出高超的制陶藝術。

德昂族還有豐富多彩的口頭民間傳說、故事、詩歌、諺語等,通過世代相傳,保留下來。有揭露反動統治者罪惡的,如《兔子制土司》;有反映男女愛情生活的,如《蘆笙哀歌》、《彩虹》等。傣族的若幹民間傳說和漢族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故事也在民間流傳。樂器有象腳鼓、芒鑼、葫蘆笙、笛子、小三弦等。德昂族的舞蹈有象腳鼓舞、水鼓舞等。

風俗習慣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表明了本民族特有的審美觀及其對美的追求。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别緻在于以“藤篾纏腰”為飾。傳說古時候德昂女子是滿天飛的,男子為了将女子拴住,便用藤篾做圈,套在女子腰上,久之而成俗。德昂族婦女成年後,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五六圈或十餘圈,甚至二三十圈藤篾制的“腰箍”。腰箍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黃、綠等色,有的上邊還雕刻着花紋圖案,有的還包上銀或鋁皮。

德昂族婦女的裙子多為彩色橫紋長裙,上可遮胸,下及踝骨,并織有鮮豔的彩色橫線線條,不同支系在色彩、條紋上有顯著的區别。德昂族婦女的頭飾很特殊,婦女不留頭發,剃光頭,繞包頭,包頭兩端如發辮垂在背後。有的德昂婦女婚後留發,戴黑布包頭。德昂族的裝飾品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五色絨球。

在縫制衣服時,要在下半部用紅、黃、綠等色水絨球鑲上一周長方形的空格,中間再繡上花。男女包頭巾兩端也都釘上一些絨球,耳墜、挂包皆以絨球裝飾。更為獨特的是青年小夥子在胸前挂一串五色絨球,姑娘則在衣領之外裝飾絨球。男子頭裹黑布或白布包頭,帶大耳墜,銀項圈,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褲短而寬大。

男子有紋身的習俗,一般在腳部、臂部或胸部,刺以虎、鹿、鳥、花草等動植物圖案,作為裝飾。德昂族大部分地區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養子、豆類。個别地區以玉米、養子為主食。普遍喜歡飲濃茶,茶是待客必不可少的佳品。德昂族有嗜好草煙和嚼槟榔的習慣。竹樓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德宏等地是一家一院,主房樓上住人、煮食、貯藏糧食等,樓下關牲口,附房用作堆放柴草和安裝舂米用的腳碓。鎮康地區若幹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内中間有寬敞的走道,兩旁為各小家庭住宅,間壁而居,各有火塘,所以竹樓較大,有的占地近四百平方米。

如今,多家同住的大竹樓也已為各家各戶的小竹樓所代替。德昂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與外族聯姻。男女婚前享有戀愛自由,姑娘選擇對象有一定自主權,但最後要征得父母同意。結婚時,男家要給女方一定聘禮。若夫妻不睦,男方提出離婚,隻要出幾斤米、幾元錢,請村寨頭人祭神權後,即可通知女方回娘家。女方提出離婚,要賠償男方聘禮。新中國成立後,這種情況已發生變化。德昂族行土葬,村寨有公共墓地。但久病或孕婦難産而死的則用火葬。

民族建築

别有情趣的冠蓋式住房和南方許多民族一樣,德昂族喜居幹欄式竹樓。這種竹樓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樓闆、曬台、圍壁、門、樓梯等均用竹子為原料,房頂則覆蓋茅草而成。

德昂族的竹樓多依山而建,坐西向東。主要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形制。比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區為代表的一戶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樓。這種竹樓分主樓和附房兩部分。主樓呈正方形,樓上住人,一般分為卧室和客廳兩部分,供全家人起居、會客和存放糧食、雜物之用;樓下圈養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樓的一側,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腳碓。

這種竹樓外形别緻,美觀大方,據說很像古代中原地區儒生的巾帽。關于它的來源,德昂族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諸葛亮當年率兵南征,來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襲擊,受傷遇險,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諾相救,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短暫的接觸中,二人産生了感情。當重任在肩的諸葛亮不得不辭别心上人的時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給阿諾作為信物。癡情的阿諾苦盼18年,等來的卻是心上人的死訊。

從此,心碎腸斷的阿諾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頭,望着心上人南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雨過天晴之後,阿諾不見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卻出現了同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樣的房子,這就是德昂人後來居住的竹樓。

民族禁忌

德昂族離不開茶,婚喪嫁娶、探親訪友,都以茶作為禮品,“茶到意到”。佛龛和祖宗牌位禁止外人觸摸,也禁止在此挂放東西。客人不能坐客廳内家長的卧具。禁止砍伐寨神樹,也禁止在其周圍大小便。此外,德昂族不允許人進入并觸動墓地之物。

民族宗教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處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與傣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當一段時間的和尚的傳統。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衆人叩拜,然後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後相互打罵,發洩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别人勸阻,直到雙方鬥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民族節慶

獨特的“潑水節”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過“進窪”(關門節)、“出窪”(開門節)節外,還要歡度潑水節。

德昂族的潑水節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一般3-5天。臨近節日,人們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和水龍。節日清晨,人們身着盛裝,前往佛寺供佛,聽佛念經。并在佛寺周圍堆沙造塔,然後把佛像擡到寺院中的洗塵小屋中,舉行為佛洗塵儀式。

信徒們将最清潔的水倒入水龍中,水由龍口流出,順龍口與小屋間的竹水槽流向佛像,灑遍佛像全身。然後,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

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在象腳鼓樂和歌聲中,年輕人将水筒高高舉過頭頂,将水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願他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後,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從頭到腳,全身濕透。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是潑水者還是被潑者,都高興異常,笑聲朗朗。

潑水節既是德昂族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但與傣族的“丢包”不同,德昂族流行一種贈竹籃習俗。節日之前,小夥子要悄悄地編織幾個漂亮的竹籃子,并乘夜深人靜串姑娘時,将籃子分别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隻,要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試探對方的反應。

因此,這時每個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幾個竹籃,然而姑娘究竟鐘情于誰呢?這就要看潑水節那天姑娘背的是誰送她的那隻竹籃了。到了這一天,姑娘們人人都背上了一個精緻美觀的竹籃,但究竟是誰的呢?這下可忙壞了小夥子們,他們睜圓雙眼,緊盯着姑娘們身上的竹籃,仔細辨認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給她的那隻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後,便互相盡情地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激動、喜悅的心情。

關門節和開門節

德昂族的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淨居把齋節日,從傣曆的九月十五日開始,寺院裡的佛爺停業外出,淨居念經,群衆則以食物、鮮花、錢物供佛,每七天小供一次,虔誠的老年信徒,住在佛寺聽大佛爺講經,直到傣曆十二月十五日(開門節)為此,開門節後,僧侶即可外出。

燒白柴節

燒白柴這天,各家要殺雞備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還要制作各式糯米糕點,用芭蕉葉包好,蒸熟并随身攜帶相互贈送,相互品嘗各家的風味,新婚夫妻要帶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頭人和長輩家中告拜。

民族名人

塔瓦崗

(生卒年不詳),雲南潞西人。19世紀初德宏地區德昂族、傣族起義的領袖。

從14世紀中期開始,新興的芒市傣族土司逐漸控制了今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帶的德昂族地區。到了清嘉慶年間,傣族土司采取極端蠻橫的手段強占了德昂人的許多田地。這種歧視性對待激怒了向來崇尚民族平等的德昂族人民。清嘉慶十九年(1814),塔崗瓦振臂一呼,德昂人應者雲集,組成了一支場勢浩大的起義武裝。

他們提出了“官家不公平,殺死官家解不平”的口号,聲稱“不把土司殺得七零八落決不收兵”。義軍的這一主張得到了廣大傣族群衆的強烈支持。不久,塔崗瓦就指揮義軍攻破了芒市土司衙門。土司放過法狼狽不堪地逃往永昌府向清軍求援。起義軍乘勝追擊,一舉擊潰了負隅頑抗的土司武裝。

緊接着,他們又挫敗了梁河傣族土司和西山景頗山官武裝的多次進攻,從而牢牢控制住了芒市壩區。但塔崗瓦和德昂族人民一直對清朝地方政權抱有幻想。他們希望清朝官吏能出面主持公道,嚴懲傣族土司。這種心理既成為他們擴大戰果的絆腳石,又為傣族土司的反撲提供了機會。

時間不長,各地傣族土司武裝,景頗山官武裝和漢族地主武裝就聯手向義軍發動了猛烈的圍攻。塔崗瓦帶領義軍将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由于力量懸殊太大,義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半年多後,這一場正義的民族起義烈火最終被撲滅。

千總

(生卒生不詳),雲南隴川人。民國初年隴川章風區德昂族首領。英國政府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對中國的雲南有不可告人的企圖。1876年,英國人通過《煙台條約》打開了中國的西南大門。1885年,英國人進而吞并緬甸,開始大量蠶食中國的領土。英國人的無恥掠奪行徑引發了邊疆各族的強烈不滿和抗争。民國六年(1917年),英國人乘民國新立、國人動蕩不安的機會長驅直入隴川腹地,在章鳳的曼緬山建立了自己的營地。

隴川土司對這種行徑進行了譴責。但英加人卻蠻不講理地聲稱:不管中國政府同意與否,他們都要建立營地。騰沖地方政府迅速征調了600人的地方武裝前往隴川。然後又授意章鳳的德昂族首領“千總”出面驅趕英軍。“千部”調集了德昂族6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五百多人,武裝包圍了英軍營地。他帶領手下的大小頭目四十多人前去和英軍談判。

“千部”義正詞嚴地向英國人宣布:“這是中國人的土地,你們沒有資格占有!如果再執迷不悟,我們就要用長刀講話!”英軍眼見德昂族群衆怒火萬丈,唯恐自己勢單力薄、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們隻好灰溜溜地撤回了緬甸。直到今天,在當地還保留着當年抗英驅英鬥争中繳獲的一面英國國旗。這是德昂族人民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愛國行為的見證。

李臘翁

(1929—),雲南潞西人。著名的民間歌手。李臘翁出生在雲南省潞西縣三台山多幫外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吃盡人間的酸甜苦辣:當過放牛娃,做過雇工,曾流浪到畹町、瑞麗一帶謀生……,苦難的生活賜予了他堅韌而又敏感的心靈。由于長期在各地鄉村奔波。李臘翁不斷地受而民族歌舞海洋的薰染。他不斷地聽,不斷地用心品味,不斷地消化吸收着許多歌多的演唱技法。

不久以後,李臘翁初步掌握了《雷弄》、《串》為代表的許多民間歌曲的演唱要領。他的歌明快悠揚,情意綿綿,感人至深,具有獨特個人風格和韻味。到1948年,李臘翁已經是一個馳名德昂族地區的名歌手。李臘翁在演唱方法上長于創新。1962年以後,他大膽地打破了德昂族傳統的演唱習慣,把歌唱、器樂演奏在機地結合在一起。

這就在無形之中有力地拓寬了德昂族民歌的表現空間,藝術感染力也得到了淋漓盡緻的體現。他演唱《葫蘆笙戀歌》時,幽雅深情的唱腔和深沉動人的葫蘆笙獨奏曲相互穿插,歌喉和器樂合奏出的情感催人淚下。确實不同凡響。1979年,李臘翁前往北京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民間詩人座談會”。

回到故鄉後,他創作了《我在半路等你》、《你變菜、我變鍋》和《德昂族情歌》等一系列洋溢着濃郁民族色彩的作品。其中的《你變菜,我變鍋》後來還榮獲“雲南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民族美術

雕刻:在腰箍,耳墜,銀手镯等裝飾品,以及銀煙盒,衣服等生活用品上,都可以看到德昂族人民的圖案雕刻,圖案多是對稱的雙手,雙鳥,雙虎,花草之。有的陶煙鬥,煙盒,不僅是質地優良的生活用具,而且也是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工藝美術制品,此外,在德昂族建造的佛寺裡,在挂枋,闆壁上常貝有浮雕,從内容和風格看,它和大理,保山的雕刻基本一緻,圖案多為“二龍搶寶”(或稱“二龍戲珠”),“雙鳳朝陽”,“鳳穿牡丹”,“龍鳳呈祥”之類,雕刻的技術水平并不亞于保山,大理等地。

民族歌曲

德昂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其餘散居于保山、龍陵、鎮康等縣。多數分布于山區,與景頗、傈僳、漢、佤等民族交錯聚居;少數住壩區,與傣族為鄰。德昂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語文、漢語文。

德昂族的民間歌曲,有山野間唱的歌、情歌、婚嫁歌等。

山野間唱的歌,一般不在家裡唱,多在田間勞動、山中砍柴、放牧時唱,内容較廣泛,有見景生情的抒懷,也有男女青年的情歌對唱等。曲調類似漢族的山歌,節拍多為混合節拍,速度較自由。

情歌,各支系有不同稱謂的曲調,如若靜支的“若格木外”(意為對唱的話),來弄支的“色克”等,多用于表達愛情,有男女初見唱的贊美歌,相互問答的對答歌,表示思戀的想念歌等,也可唱其他内容。

婚嫁歌,若靜支稱“格坎”,意為“寶帶”,象征男女永不分開。來弄支和若博支稱“純幸”,意為祝福的歌,内容為對新婚夫妻的祝願,或囑咐将要出嫁的女兒。來弄支的“純幸”,旋律較為樸實;若博支的“純幸”和若賣支的“蘇動”的旋律則多裝飾,并有輕柔的顫音。

此外,還有老年人求神赕佛對唱的“格厄不勒”(意為做功德歌)以及哄娃娃調等。

德昂族的上述歌種,在不同的支系之間,存在着多種情況。有些流傳于某幾個支系間不同名稱的歌,實際上是同一曲調的變體;有些相似的歌調,在不同的支系中所唱的内容卻不同;還有某些歌,隻流傳于個别支系中。歌詞多數是5字體。歌曲的結構,有一個樂句的變化反複,有上下句結構,也有3個樂句或4個樂句為一段的。節奏一般較自由,常出現不規則的交錯節拍。

民族樂器

“格楞當”:古老的樂器,在潞江壩的德昂族中保存着一種水鼓,德昂語稱之為“格楞當”,水鼓是因使用時需注入一定的清水而得名,一般是用在經三十公分左右,長約七十公分的圓木挖空,兩頭蒙以牛皮制成。

賽鼓:這是一具長僅七十公分左右,直徑僅三十公分左右的小型鼓。這具鼓有它的一段曆史。那是好多年前,遮放土司為了表現在他統治下的升平盛世,要在民間舉行慶祝,于是通告他所管轄下的民族,村寨百姓,按他所設置的行政平位各制作一具最好的鼓,屆時參加比賽,得勝者受獎。德昂族、傣族都用自己的鼓參加比賽,結果最受歡迎的是一具德昂族制作的鼓,由于它制作精良,聲音清脆,響亮,博得了人們的贊譽。這具鼓被土司留作紀念,仍保留在遮放傣族群衆家中。

民族禮儀

德昂族的人口不多,村落也不大,但都比較重視相互之間的關系,不願互相發生糾紛,特别是鎮康地區的德昂族,常出現一幢竹樓裡住着幾戶經濟獨立的小家庭,他們可以是親兄弟姐妹的家庭、也可以是非親非故,性格相投的好友。這裡的德昂族,在他們的意識裡至今還保留着一種觀念,那就是許多個人家庭住在一幢大屋裡互相幫助、和睦相處,不吵不鬧是一種美德,這也是每個德昂人十分珍視的。

由于德昂族信仰佛教,而佛教教義是嚴禁殺生的,因此過去德昂族人較少吃肉。德昂族人尊敬老人,在臨滄地區的鎮康縣至今還保存着一種為老人獻飯的習俗,每當水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都把做好的上等飯菜,每一樣一份,一起送到寨中年歲最高的老人家中,表達青年人尊老敬老的心願。對于村裡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當他們無力耕種田地時,親戚們要無代價地替他下種和收割。

婚喪習俗

德昂族的青年在婚姻締結上有一定的自主權。做父母的也比較尊重兒女心願。

依照德昂族的風俗習慣,德昂族的男女青年一旦愛情成熟。男方家則要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屆時,女方家也要請一個媒人坐陪。提親時,男方家的媒人提一台芭蕉、一包茶葉、兩條幹鹹魚給女方家父母作開門禮。若女方的父母同意這門親事,男方家還要提同樣的禮物送給姑娘甚至女方家村寨的族長、長者,以取得族長、長者們的同意。

而且,德昂族的結婚聘禮也隻是一些象征性的禮品,接新娘的人們的背蘿裡裝着約一公斤多草煙,四碗大米,還有媒人帶的八元錢,六元給爹娘,兩元給内親,哪怕人再多,即使每人隻能分到幾分錢也不能再向男家多要。這結婚聘禮恐怕是最少的了。辦完了聘禮,方可迎娶新娘。迎親時,新郎在伴郎、媒人的陪同下去迎接新娘,在進入新娘村落時,鳴槍數響,表示娶親人員已到。

新娘梳裝打扮完畢離娘家時,由舅母,姐妹及本寨未婚青年送行,并将女方家長陪嫁的衣服、鋤頭、鐮刀等嫁妝,以及女方贈給男方父母的衣服等帶往男家。新娘到新郎家,登梯上竹樓時,雙腳一定要踩在專門置于樓梯腳下的石塊上,表示他們的婚姻像磐石一樣堅固長久。新媳婦上樓時,婆婆要給她灑谷花,撒花儀式結束,新娘步上曬台,跟在婆婆後面進入新房。

男方事先請好的“安長”(有文化的先生)随即在火塘邊為他們主持婚禮,安長念經并祈求佛祖賜給幸福。祝新婚夫婦百年偕老。婚禮千畢,開始宴客,同時新娘分别拜見男方長輩親戚,贈送糯米粑及新娘平時織成的綴有紅、綠、黃等色的絨球小布袋等禮物,長者受拜後要還禮,用銅錢時是五十文,用半開(雲南銀币)時則給一至二文,解放後一般是一、二元人民币。晚上,村寨裡男女青年齊聚新娘家的廂房對歌,唱調子,往往要唱到雞鳴方散。次日,新郎陪新娘回娘家,送去男家贈給女方父母、兄弟、姐妹的衣物等。若新娘是本寨人,亦可當天返回夫家。

德昂族的家庭,由于所處地區及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而有些差别,但基本上是兩種類型,一是住居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一帶的小家庭類型;一是住居臨滄地區的鎮康、耿馬等縣的具有大家庭到小家庭過渡特征的類型。德宏州的父系小家庭,父親是一家之長,主持家庭事務,婦女處于從屬地位。

這裡的小家庭是社會經濟生活的基本單位,多為父母、夫婦、子女三代,一般是長子結婚後,即在老家周圍選擇一塊适當的地方另建新居,建立小家庭。另立門戶的長子、次子,家長根據家庭的經濟情況,給一部分豬、牛等财産作為生産墊本,沒有平均分配家産的習慣,主要依靠小家庭去獨立經營。幼子留守老家,贍養父母,繼承财産。而大家庭到小家庭過渡類型的家庭是處于父系小家庭和父系大家庭(也稱家族,公社)并存狀态。即在經濟上已獨立的小家庭,并不立刻離開大家庭這個母體去建立單戶住宅,仍共同住居在一幢大屋裡,維系着相互間的互助合作關系。

德昂族的喪葬有自己的習俗,除佛爺(和尚)實行火葬外,一般群衆都是土葬。各村有公共墓地,隻要是同一村的正常死亡者均可葬入。沒有姓氏界限,也不分頭人與百姓,不過他們的墳向與其他民族不同,不是順山向,而是橫山向埋葬。按德昂族的習慣,人将死時要把事前準備好的一枚銀币放入口中,意思是給死者的靈魂到陰曹地府過河時用的擺渡費。人一旦斷氣,其家屬即在門外對空鳴放三槍,向親戚朋友和鄰居報喪。

這時,近親、家族、村寨鄰居聞訊後,紛紛奔赴死者家中幫助料理喪事,同時親友們各自帶些米和菜之類,有的還提着肉,拎着幹巴之類。婦女們首先幫助背水,煮飯,男人們則忙着給死者準備棺木。棺木一般根據死者家屬的經濟情況決定,經濟情況好一點的,就請漢族或本民族的木工師傅做一具漢族式的棺木,經濟條件差一點的人家,則由親友幫助砍一株大樹,取下根部一段,弄成大、小兩半,中間樞空,制成簡單的棺木。

還有一種更簡單的就是砍幾株大龍竹,剖成竹片編一具竹棺材。在準備棺木的同時,一部分人便用一種特定的樹葉蘸水洗滌屍體,穿上衣服,然後入棺。入棺後即請佛爺(和尚)擇吉日安葬,停屍家中一般不超過三日,在這期間每日須請佛爺念經超度,禱祝死者的魂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出殡時,棺材小頭朝前,大頭朝後(即死人的腳朝前,頭朝後),意思是要亡魂向前走,不能倒回來,送葬隊伍從寨子出發直到山上的公共墓地,一路上連續不斷的鳴槍,意思是通知土地神。有死者的魂來了。

埋葬完後,由長老念禱詞,說明死者和活人走的是兩條路,死了的去陰間找歸宿,活着的好好回家,長老念完禱詞之後,各人拿一樹枝拂身,表示掃除身上的邪氣,就可轉身回寨子,返回時不能轉頭向後看。葬後七日,死者家屬再請佛爺念一次經,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超度死者及早轉世投生,并囑咐他來世也要變人。

民族娛樂

德昂族在節日慶典時,除舞蹈、對歌外,還表演武術。他們的武術含拳、棍(齊眉棍、雙節棍、三節棍)、刀(雙刀、單刀)、槍(三棱矛),還分“花把”和“洞拳”兩類。“花把”即表演武術,動作有随意性,多為節日或熱鬧場合的表演活動項目。“洞拳”則為格鬥武術,一般不輕易外傳。德昂族還喜愛打篾彈弓和打陀螺。這幾個運動項目都參加過雲南省少數民族運動會并取得過好成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