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

小檗

中藥
小檗,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華西小檗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等多種同屬植物的根和莖、枝。分布于甘肅、湖北、四川和雲南。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濕熱洩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痹,目赤腫痛,癰腫瘡疖。[1]
  • 藥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子檗、山石榴、三顆針、大山黃刺
  • 是否處方藥: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藥禁忌:
  • 劑型:
  • 運動員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
  • 批準文号:
  • 藥品類型:
  • 中文名:小檗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小檗科
  • 屬:小檗屬
  • 種:華西小檗、多種同屬植物
  • 分布區域:甘肅、湖北、四川和雲南
  • 采集時間:春、秋季
  • 毒 性:無毒(《新修本草》)
  • 貯 藏:置于幹燥處

入藥部位

根和莖、枝。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大腸、心、肝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

用于濕熱洩瀉,痢疾,口舌生瘡,咽痛喉痹,目赤腫痛,癰腫瘡疖。

相關配伍

治口瘡:龍膽三兩,黃連二兩,子檗四兩。凡三物以水四升,先煮龍膽、黃連,取二升,别漬子檗令水淹潛,投湯中和,稍含之。(《小品方》小檗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滴眼,或洗患處。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曬幹。

形态特性

落葉灌木,高1-3米。老枝暗灰色,散生疣點,具條棱,幼枝紫褐色或淡黃色,光滑無毛;莖刺單生或缺如,偶三分叉,細弱,長3-7毫米。葉紙質,葉片倒卵形,長圓狀倒卵形或近圓形,長2-6厘米,寬0.7-3.5厘米,先端圓形或鈍,具短尖,基部狹楔形或驟狹,上面深綠色,中脈和側脈微隆起或扁平,背面蒼白色,不被白粉,中脈和側脈隆起,兩面網脈顯著,葉緣平展,全緣或每邊具數枚細小刺齒;葉柄長0.5-2.5厘米,有時近無柄,光滑無毛。花序由6-12朵花組成疏松傘形狀總狀花序,長3-8厘米,包括總梗長3-10毫米,無毛,花序基部有時簇生數花;花梗長0.5-2厘米,簇生花梗長達3厘米;苞片長1-1.5毫米;花黃色;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萼片2輪,外萼片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約3.5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長約6毫米,寬約4.5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4.5毫米,寬約3.5毫米,先端近全緣,基部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長3.5毫米,藥隔先端突尖;胚珠2枚,無柄。漿果長圓形,長9-10毫米,直徑4-5毫米,成熟時深紅色,頂端無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于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林下陰濕地或路邊。分布于甘肅、湖北、四川和雲南。

藥材性狀

莖枝圓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徑1-5mm,長短不一。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具縱皺紋,針刺多單一,稀三叉。質硬,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橫切面皮部淡黃色,木部黃色,有較密放射狀紋理,髓部較小,黃白色。氣微,味苦。以莖枝粗壯、斷面色黃者為佳。

藥理作用

小檗堿具有抑菌作用;同時也具有毒性。

相關論述

《本經經集注》:“主口瘡。”

附注

小檗在加工過程中,小檗堿在加熱的條件下容易轉化成小檗紅堿,而小檗紅堿的毒性遠大于小檗堿,因此在加工工藝中應引起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