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社

北京青年報社

中國以報紙期刊為主業的有限公司
北京青年報社是一家在國内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傳媒集團,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隸屬于共青團北京市委,已擁有十餘家媒體、六大産業百餘家企業,其中包括一家香港上市公司。[1]北京青年報社由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批準進行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許可證編号11120190001;其應用程序“北京頭條”、騰訊微信平台賬号“北京青年報”“團結湖參考”“政知見”“政知道”“政知圈”“很北京”、新浪微博平台“北京青年報”“政知新媒體”“團結湖參考”也獲得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 中文名:北京青年報社
  • 性質:事業單位

基本内容

北京青年報社旗下報刊《北京青年報》是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創刊于1949年3月,其間三次停刊,三次複刊,1981年第三次複刊以來,進入穩步發展時期。

介紹

北京青年報社牢牢把握正确的輿論導向,通過圍繞大局抓新聞,圍繞社會抓焦點,圍繞青年抓服務,對主流新聞的報道理念和報道方式進行了全面創新,策劃推出了一系列氣勢恢弘、内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新聞精品,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使報紙影響力日益擴大,成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厚的綜合性都市日報。

北京青年報社不斷緻力于推進内部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提出了采編、生産、發行、廣告“四輪驅動”的管理理念,實現了全員聘用制和人員競聘上崗,堅持“有為者上,曾經有為者養”的用人原則,并适應現代報業生産模式的需求,進行了以編輯為主導、采編分離為特征的編采機制改革,建立起了一套科學高效的現代企業管理結構模式。

未來幾年,北京青年報社将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牢牢把握正确的輿論導向,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衆,通過壯大主業,整合資源,創新制度,打造北青傳媒系列品牌和核心競争力,實現北京青年報在新形勢和新機遇下的跨越式發展,為北京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做出新貢獻,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做出新探索。

媒體産品

北京青年報社旗下目前擁有報紙、期刊、出版社、網站、客戶端、微信公号、微博等媒體産品矩陣。

報紙

《北京青年報》

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源自于1949年3月21日創刊的《北平解放報·北京青年》,正式創刊于1955年7月1日,1981年7月3日第三次複刊,是一份面向青年群體、以青年讀者為主的綜合性日報,曾創下單一報紙廣告收入全國前三名的業績,成為中國報業改革發展的标杆。

《法制晚報》

創刊于2004年5月18日,前身為《北京法制報》,市場定位為追求有法制特色的綜合性都市新晚報,以“離你最近”為辦報宗旨,着力報道市民身邊的人和事,強調服務性和可讀性。

《北青社區報》

創刊于2013年,主打社區新聞、生活服務信息、本地政策發布等窄衆内容,目前在首都不同區域共出版34份,為北京青年報社占領社區市場、提高用戶黏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科技報》

創刊于1954年,為新中國第一家科技報紙。北京市科協主管、北京青年報社主辦。堅持科學精神和科普定位,為權威科普内容的傳播拓寬了渠道,努力服務于首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

《重慶青年報》

重慶團市委機關報,創建于1986年,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唯一深度新聞類周報,已初步實現了以“兩微一端”為驅動的新媒體轉型,并在努力建設抖音号、頭條号等其他新媒體産品。

《青年周末》

1992年面世,是目前全國唯一一份覆蓋全國、跨航空公司幹線航班、登機口的高端生活方式周報,為關注最新潮流資訊、追求時新生活方式、更高生活質量的社會人員提供具有潮流與深度的都市生活讀本

《中學時事報》

創刊于1984年,由北京青年報社與北京市教委聯合主辦,是面向中學生讀者進行時事政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周報。

《北京少年報》

創刊于1989年,原名星星火炬報,是北京市少工委機關報,是面向廣大少先隊員、少先隊輔導員和少先隊工作者發行的全市性隊報,是首都少先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BeijngToday》(《今日北京》英文周報)

創刊于2001年5月,是北京市屬第一份綜合性英文報紙,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管、北京青年報社主辦,以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國内的高階層人士以及外交官和政府決策者為主要讀者群,是北京市重要的對外宣傳平台之一。n

期刊

《北京青年周刊》

創刊于1996年,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人文周刊之一。經過20餘年探索,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雜志、網站、移動客戶端、視頻制作等全媒體平台的内容提供者。

《茜茜姐妹》

創刊于2008年5月,是北京青年報社與韓國第一大傳媒機構“韓國中央M&B”聯合打造的第一本進入中國的韓系主流女性時尚雜志。該刊刊發時尚信息資訊,反映中國女性的優雅氣質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态度,诠釋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促進讀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出版社

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

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音像出版單位,面向青少年、服務青少年,充分利用現代化音像傳播手段,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社以來,出版了一大批方向正确、内容深刻、積極向上、生動活潑的青少年教育、文藝等方面的音像作

網站

北青網

北京青年報社官方網站,創辦于2000年,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北京青年報社内容分發的重要平台,具有較強的業界影響和盈利能力,單日流量最高突破6000萬。

千龍網

北京青年報社控股的新聞網站。北京市屬重點新聞網站、新型主流媒體,是北京網絡重點新聞信息的總門戶,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網絡輿論引導的重要陣地,2000年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委宣傳部批準成立。

法制晚報網

法制晚報社官方網站。以《法制晚報》“離你最近的報紙”為理念,覆蓋時政信息、地域新聞、熱線新聞、經濟消費等,力圖做到“離你最近的互聯網”。

看法新聞網

法制晚報社集移動端、PC端、紙媒的聚合類媒體平台,共有20個頻道,有庭審、告示、法律咨詢、财案、315等法律特色頻道,也有直播、視頻、VR等新媒體頻道。在突出法律特色的同時,開設天下、北京、科技、消費、娛樂體育等頻道。

重青網

重慶青年報社官方網站,定位為重慶青年新聞第一門戶,力圖講好青年故事和重慶故事,已經成為重慶青年報全媒體内容分發的重要平台之一。

客戶端

”北青“

北京青年報社出品。是北京青年報社集全社之力、重點打造的一款融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客戶端,在主打新聞資訊的同時,将開發視頻、短視頻、自媒體、網上商城等多種功能。

該客戶端正在建設中,暫未開通。

“北京頭條”

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由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定位為“本地資訊服務”,向用戶提供北京本地新聞資訊和生活服務。

“重慶頭條”

由重慶青年報社運營的本地資訊客戶端,于2017年3月正式上線,以打造有趣、有用、有态度的重慶本地資訊平台為運營理念,下載用戶超過50萬。

“看法新聞”

法制晚報社出品,2017年8月上線,強調視覺化内容,是目前國内唯一具有法制特色及法律服務功能并由大型媒體集團主辦的新聞客戶端。

“科學加”

北京科技報社出品,主打科學與生活資訊以及科學教育活動信息發布。

微信公号

關注社會熱點,主打綜合性新聞發布。

包含多個闆塊,涉及時政新聞的發布、梳理和解讀、時事評論、關注國内熱點、深度報道等。

相關産業

北京青年報社目前擁有“十報四刊二網”,除《北京青年報》外,還有《法制晚報》、《北京科技報》、《BEIJINGTODAY》(《今日北京》英文周報)、《青年周末》、《中學時事報》、《北京少年報》、《第一财經日報》、《競報》和《北京青年周刊》、《休閑時尚》雜志、《時事魔鏡》、《三十九度二》及北青網、千龍網。

社團組織

北京中學生通訊社

北京中學生通訊社(簡稱“學通社”)是北京青年報社于1985年創辦的一家中學生課餘新聞組織。在北京城區有8個分社及4個國際分社,擁有近千名青少年記者。學通社以《北京青年報》、《中學時事報》為依托,為中學生提供豐富的全媒體平台,讓學生以新聞人的視角觸摸社會。

北京市紅領巾通訊社

北京市紅領巾通訊社(簡稱“紅通社”)由少先隊北京市工作委員會主辦,是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為廣大少年兒童打造的深入實際、接觸社會、體驗生活、鍛煉品格、提升素質的紅領巾陣地,其前身是成立于1990年的《北京少年報》小記者團。

中學生英文通訊社

中學生英文通訊社(簡稱“英通社”)主要針對各大中學國際部(出國班)、國際學校設立,旨在培養中學生英文記者隊伍,鍛煉中學生英文實踐能力,同時為中學生搭建英文社會實踐平台,将成長過程平台化。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汲傳排

北京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男,1968年12月生,漢族,山東莒南人。2004年12月入黨,1992年8月參加工作。山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畢業、文學學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專業在職研究生、法學碩士,高級記者。曾任北京日報時政新聞部副主任、社會新聞部主任、時政新聞部主任、文化新聞部主任、北京日報編委會委員,2014年11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副總編輯。2018年4月任北京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田科武

北京青年報社總編輯、北青社區傳媒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男,1969年11月生,土家族,湖北長陽人。1994年9月入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思想教育專業大學畢業、法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律碩士專業在職研究生、法律碩士,高級編輯。曾任共青團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2005年6月任北京青年報社常務副總編輯。2018年4月任北京青年報社總編輯。

黨委會成員:汲傳排、田科武、吳佩華、史玮、劉鶴、臧福榮、李小兵。

曆任領導

費 犁 1981年7月至1982年7月任總編輯;

薛 凡 1982年7月至1983年9月任總編輯;

馬貴田 1982年8月至1983年9月任社長;

崔恩卿 1983年9月至1996年9月任社長;

湯國尹 1983年9月至1988年9月任總編輯;

陳 冀 1988年9月至1994年3月任總編輯;

肖 培 1994年3月至1998年10月任總編輯;

陳 星 1996年9月至2002年5月任社長;

張延平 1998年10月至2002年5月任總編輯、2002年5月至2018年4月任社長

張雅賓 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任總編輯;

餘海波 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任總編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