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價值論

勞動價值論

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配第提出
勞動價值論是關于商品價值由無差别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所創造的理論。勞動決定價值這一思想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配第提出。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也對勞動價值論做出了巨大貢獻。商品價值決定于體現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的理論。價值是一個商品經濟範疇。産品成為商品以交換為前提。交換就有個比率的問題。價值以這個比率,也就是以交換價值為其具體的表達形式。因此,價值的實質往往被模糊了。人們是在長期的曆史過程中,逐漸認識價值和勞動的關系的。
    中文名:勞動價值論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Labor Value Theory 理論内涵:價值量等 決定因素:社會必要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概念

馬克思把價值定義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别的人類勞動。即由抽象性的勞動所凝結。勞動價值論把價值定義為一種人類勞動,因此在勞動價值論的價值定義範圍内“不能說勞動能創造價值”,《資本論》也沒有“勞動創造價值”的語句,隻提到具體的人或者勞動者能創造價值。商品交換中的交換是一種勞動(價值)而不是交換的不可度量的效用,這一思想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配第提出。配第認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财富的物質内容,同時又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同時也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勞動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也對勞動價值論做出了巨大貢獻。

資産階級古典學派的代表亞當·斯密特别是李嘉圖對勞動形成價值的理論和價值量的分析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還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中的資本家、雇傭工人、土地所有者這一階級結構,并闡述了三者之間的階級矛盾。

由于他們是把資本主義這一制度和階級結構看作是當時最能推動生産力發展的制度,所以他們在這方面的研究是無所顧忌的,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内部結構。但是随着無産階級與資産階級的鬥争日益尖銳,他們的學生則越來越丢棄他們老師的科學性,把為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産階級剝削關系作辯護當成自己的唯一任務了。政治經濟學日益走向庸俗化。否定勞動價值理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馬克思繼承了亞當·斯密、李嘉圖理論的科學成分,用辯證法和曆史唯物論從根本上改造了勞動價值論,論證了它的曆史性質,并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科學地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以及後來的利潤、平均利潤理論,指出了随着生産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這種生産關系對生産力發展的阻礙作用,從而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曆史暫時性。

曆史

古代、中世紀思想家的認識曆程 

在自然經濟仍占統治或主導地位的商品發展早期,各商品生産者對于各商品所包含的勞動量是準确知道的。在實際交換中,各商品所含的勞動很自然地成為公認的交換尺度。原始的有關商品價值和勞動的認識就是這個曆史實際的反映。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自然經濟占統治優勢,但商品交換、貨币和一些商業俱已存在,人們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價值問題。古希臘思想家有一個素樸的“值”的概念。所謂“值”,

就是一個從屬于産品的客觀品質或屬性。例如柏拉圖就曾說過,在一個人承造一種作品時,法律給他以警告,不要提高價格而隻應索取其所值,因為一個工藝者當然知道他的作品所值幾何。亞裡士多德也有對于産品所謂“值”的思想,他還進一步認為交換的可能性是以交換各商品間的等一性為基礎,而這等一性則體現在交換上,由同一物來衡量并由此還原為等量。他錯誤地認貨币為衡量價值的同一物,但他企圖在統一物中發現一種等同關系的思想是他的一個卓見。古羅馬思想家對價值的論述較為貧乏。在某些法令中,他們提出了在實際的市場價格後面的“真實價格”概念。

“真實價格”實際上和古希臘的“值”的概念一樣,都指商品在交換中存在的可比性的某一客觀屬性。 中世紀神學家提出的“公平價格”,也是一種具有素樸的勞動價值思想的見解。5世紀的奧古斯丁(354~430)主教是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此後,神學家們把基督的教義,教會的教律、敕令和亞裡士多德的哲學中符合于公平、道德、倫理的“值”的見解,結合成為這一時期的“公平價格”的理論基礎。大阿爾伯特(約1200~1280)明确地提出“公平價格”是和生産上耗費的勞動相比例的價格。而托馬斯·阿奎那的論點成為中世紀“公平價格”的權威理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商品與貨币之間的均等是以耗費的勞動量為依據,“公平價格”應歸結為與勞動相符合的價格等觀點。但在這些基本觀點上,他進行了若幹修正,承認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價格可以不符合于價值而仍然不失其為“公平價格”。

從15世紀末到17世紀中葉,代表商業資本的重商主義者所注意的隻是商品的價格,更嚴格地說,是商品的買價和賣價的差價,而忽略對于價格基礎的探讨,因此,在勞動價值論上,不但沒有進展,而且起了湮沒作用。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 

資産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一個科學功績是,在過去的商品價值和勞動關系的認識經過長期湮沒之後,重新在價格的表象後面尋求其形成的基礎,開拓了近代勞動價值學說。早期的英、法兩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W·配第和P·布阿吉爾貝爾都有一個粗糙的勞動價值論。配第的價值理論主要見于他的《賦稅論》(1662)一書。配第在分析貨币問題時,為了尋求交換的規律性,提出了“自然價格”這一範疇。他的商品“自然價格”實即商品價值,他認為商品的“自然價格”決定于生産它們時需要人力的多少,亦即所需要耗費的勞動量。他以等量時間勞動生産的白銀和谷物的等價交換論證這一命題,并進一步說明了勞動生産率的高低與商品價值大小成反比例的原理。

學者理論

布阿吉爾貝爾布

阿吉爾貝爾在《法國詳情》(1697)中分析農業生産和生産費用時,提出了“真正價值”的概念。他用個人勞動時間在各特殊産業部門間分配時所依據的正确比例來決定“真正價值”,并且認為自由競争是勞動以正确的比例分配于各産業部門的社會過程。在這種條件下,商品就會按所含勞動量進行交換,從而商品的交換價值決定于

生産商品的勞動時間。

富蘭克林n

富蘭克林在17世紀和18世紀交替時期,勞動價值論有所發展。美國政治家B·富蘭克林(1706~1790)在《紙币性質和必要性初探》(1729)中,從對貨币的分析中引出:通過貨币,商品得以互相交換,商品交換不過是勞動與勞動交換,從而一切商品的價值都可以十分正确地用勞動來衡量。但和當時及以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經濟學家一樣,富蘭克林也是從交換價值的形式出發來理解價值的。他說一國的财富是用它所購得的勞動量來評價的。這似乎是後來斯密所說的“所能支配或購買的勞動量”的概念的開端。

休谟和塔克D.休谟(1711~1776)和J.塔克(1712~1799)都宣揚過商品交換隻是勞動和勞動交換的思想。

F.哈奇森(1694~1746)發展了社會勞動分工的思想。于是形成了一個觀點:商品之所以具有交換價值是由于有一部分社會勞動用于它的生産。

匿名作者  

匿名發表于1739或1740年的《對貨币利息,特别是公債利息的一些看法》的作者,提出了“真正和實際的價值”與“交換時所依據的價值”的區别,這實際上區别了“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并用實例說明使用價值必需是勞動産物,否則通常沒有交換價值。對耗費勞動,他特别提出了“必要”和“通常”的限定詞,這實際上是D·李嘉圖後來明确提出的“社會必要勞動”的開端征兆。作者當然不知道勞動創造價值,以及勞動為什麼和怎樣表現為價值等等,但他的說法是在《國民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問世以前,關于勞動價值論最進化的理論。

斯密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A·斯密在他的《國民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統地闡述了勞動價值論。他從分工引出交換,再從交換引出價值,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兩個概念。但他不懂得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而簡單地撇開使用價值,集中探讨交換價值。 斯密比配第進了一步,他能從價格中抽象出交換價值,但還不能從交換價值中抽象出價值。因此,他的價值論是在交換價值的形式下論述的。斯密提出了“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和“商品的真實價格”兩個概念,又提出了“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和“生産所需要的勞動”兩種勞動含義。在文字表達上,斯密确曾混淆了這兩個概念和含義,但在完整地考察他的全部分析時就會發現,他實際上把二者區别開了,用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為表達的“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是适用于一切社會的一般外在形式。但在不同時期的社會中,這共同的“真實尺度”卻受由不同部分組成的“真實價格”的制約。在所謂“初期野蠻社會”,“商品真實價格”隻簡單地由“生産時需要的勞動”量決定,既然“真實尺度”為“真實價格”所制約,則“購買的勞動”就等于“生産時需要的勞動”。但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已發生的社會,雖然“購買的勞動”量仍然是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仍然取決于“商品真實價格”,但商品的“真實價格”不再由于“生産本商品所需要的勞動”量單獨構成,而由工資、利潤、地租三者共同構成。因此,在這一社會裡,“購買的勞動”不等于“生産時所需要的勞動”,而等于工資、利潤和地租的社會三收入之和;這社會三收入就成為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斯密的收入構成“真實價格”的論點否定了他的“價值決定于勞動”的論點,成了他的價值論中互相矛盾的二元論。斯密的這個錯誤在于他根本不知道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已轉化為生産價格。斯密對曆史較為敏感,他覺察到在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規律的作用和前資本主義社會有所不同,但他不理解價值有一個轉化形态的過程。他從正确的感覺出發,卻得出否定勞動價值論的結論。

李嘉圖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李嘉圖在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以勞動價值學說貫穿其全部理論體系,作為一切經濟範疇的基礎,探讨各經濟範疇在什麼程度上和這基礎相符合或矛盾。 李嘉圖堅持認為交換價值決定于生産時所耗費的勞動,排除了斯密在商品規定性上的二元論,提出了一條規律:商品交換價值和其生産時所耗費的勞動成正比,和勞動的生産率成反比。李嘉圖還把不同種類的勞動間質的差别,歸結為量的差别,實際上承認複雜勞動等于倍加的簡單勞動。李嘉圖也認識到,物化在生産資料和原料中的勞動,通過轉移,和生産所耗費的活勞動一起決定價值。但由于他沒有勞動二重性的概念,不能說明在生産過程中,抽象勞動如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又如何隻能将物化于資本的價值轉移于新商品(見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他從農産品的價值決定于最不利的生産條件的生産者較大量的勞動出發,又認識到價值不是由生産某商品的實際耗費掉的勞動量而是由其必要勞動量決定的,但他錯誤地把這最不利條件的論點推廣到工業中去。 n

李嘉圖的勞動價值理論的根本缺陷是:對于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其各經濟範疇的超曆史觀念。和斯密一樣,他也沒有認識到在什麼條件下産品會表現為商品,創造商品的勞動會表現為價值。這個缺陷使他也在價值轉化為生産價格的問題上陷入困境。他不了解價值規律在簡單商品生産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産的兩個不同階段有不同形式的作用。但在探讨工資的漲落對于商品交換價值有無影響時,他覺察到,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由于資本有機構成、耐久性、周轉速度的不同,與同量資本要求得到同量利潤的規律的存在,必然造成商品平均價格(實為生産價格,但他不了解此範疇)和價值的背離現象。他不得不承認這個背離造成了價值決定于勞動的理論的一個缺陷,但他仍堅持說工資的漲落對于價值的影響是微小的,而平均價格和價值的背離是暫時的、例外的。後一論斷特别為其論敵如T·R·馬爾薩斯、R.托倫斯(1780~1864)、S.貝利(1791~1870)所攻擊,他們指出,平均價格和價值的背離不是例外而是通例。

李嘉圖在1820年 6月13日寫給J·R·麥克庫洛赫的一封有名的信裡,曾經表示過對自己解釋的不滿。李嘉圖在逝世前幾周寫成的《論絕對價值與交換價值》論文中,企圖尋求一個“不變的價值尺度”作為衡量絕對價值的标準。實際上表示他愈傾向于把絕對價值和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等同起來。他仍然沒有答複價格背離價值所提出的價值轉化為生産價格的問題。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和改造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他确立了價值作為商品經濟的一個最重要最根本的範疇。他明确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間存在的對立統一的關系;指出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在考察交換價值時,他第一次把價值從交換價值中抽象出來。馬克思首創了勞動二重性的理論,指出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抽象勞動創造新的價值,具體勞動則實現包含在生産資料和原料中原有價值到新商品的轉移,這就徹底批判了資産階級經濟學家把資本說成和勞動一起創造價值的辯解企圖。

抽象勞動的确立導引出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的關系問題。馬克思指出,複雜勞動隻是自乘的或者說多倍的簡單勞動,不同于也曾把複雜勞動等于倍加的簡單勞動而把二者比例說成是由習慣決定的李嘉圖,馬克思指出這個簡化的客觀過程,是在特定社會形态中,由生産背後的社會過程決定和完成的。抽象勞動的确立,又導引出必要勞動的決定性作用的問題,具體勞動歸結為抽象勞動,先表現為,私人勞動歸結為社會勞動(見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再表現為,私人個人勞動歸結為社會必要勞動。他批判了李嘉圖以最劣條件下所必需的勞動作為工農業的必要勞動的觀點,認為決定工業産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不是最劣條件的必要勞動,而是在現有社會生産技術條件下,以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生産出來的商品所需要的勞動。n

馬克思在從交換價值抽象出價值的基礎上,論述了價值形式:由簡單形式到其擴大形式,再到其一般形式,最後到其貨币形式;解決了古典派所不能解決的商品如何變成為貨币的問題。價值形式的理論,附帶地解決了為什麼價值不能直接地由耗費在它上面的勞動來衡量,從而第一次摧毀了一切小資産階級的“勞動貨币”幻想的理論基礎。價值形式理論又導引出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學說,它揭示了在私有制的統治下,體現在商品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被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所掩蓋。

表現方式

①馬克思發現了勞動力這一範疇。不同于古典學派,他認為工人出賣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力。勞動力既然是商品,它就有價值;它的價值決定于勞動力再生産所必需的勞動量,但在勞動市場裡勞動力的價值轉化為工資。這種轉化形态導緻資産階級經濟學者誤認工資為勞動本身的價值。馬克思這一理論論證了剩餘價值是如何在資本和勞動等價交換的條件下産生的。

②馬克思提出了在資本主義生産方式下,價值已以生産價格的轉化形态發生作用。隻有在科學地論證了生産價格之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才算真正完成。馬克思所解決的,正是古典學派所同樣面臨而不能解決的市場價格和價值的背離的問題。馬克思在闡明剩餘價值如何轉化為利潤、利潤如何轉化為平均利潤之後,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說明了在這一新的條件下,市場價格不再圍繞着價值波動而圍繞着生産價格波動。

理論内涵

價值量

價值是馬克思在對交換價值進行分析後得到的一個概念。他先講交換價值:“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這個比例随着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因此,交換價值好象是一種偶然的、純粹相對的東西,也就是說,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換價值似乎是一個形容語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馬克思決定“進一步考察這個問題。”馬克思先從一種商品的角度來進行考察:“某種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誇特小麥,同x量鞋油或y量綢緞或z量金等等交換,總之,按各種極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換。因此,小麥有許多種交換價值,而不是隻有一種。既然x量鞋油、y量綢緞、z量金等等都是一誇特小麥的交換價值,那末,x量鞋油、y量綢緞、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夠互相代替的或同樣大的交換價值。”于是他得出了兩個推論:“第一,同一種商品的各種有效的交換價值表示一個等同的東西。第二,交換價值隻能是可以與它相區别的某種内容的表現方式,‘表現形式’。”接着,馬克思又從兩種商品的角度進行了考察:“我們再拿兩種商品例如小麥和鐵來說。不管二者的交換比例怎樣,總是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一定量的小麥等于若幹量的鐵,如1誇特小麥=a英擔鐵。”由這個等式,馬克思又得出了一個推論:“它說明在兩種不同的物裡面,即在1誇特小麥和a英擔鐵裡面,有一種等量的共同的東西。因而這二者都等于第三種東西,後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種物,也不是第二種物。這樣,二者中的每一個隻要是交換價值,就必定能化為這第三種東西。” 那麼,這“第三種東西”是什麼呢?馬克思首先排除了商品的天然屬性:“這種共同東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幾何的、物理的、化學的或其他的天然屬性。商品的物體屬性隻是就它們使商品有用,從而使商品成為使用價值來說,才加以考慮。另一方面,商品交換關系的明顯特點,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價值。在商品交換關系中,隻要比例适當,一種使用價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種使用價值完全相等。” 而“如果把商品體的使用價值撇開,商品體就隻剩下一個屬性,即勞動産品這個屬性。可是勞動産品在我們手裡也已經起了變化。如果我們把勞動産品的使用價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勞動産品成為使用價值的物體的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們不再是桌子、房屋、紗或别的什麼有用物。它們的一切可以感覺到的屬性都消失了。它們也不再是木匠勞動、瓦匠勞動、紡紗勞動或其他某種一定的生産勞動的産品了。随着勞動産品的有用性質的消失,體現在勞動産品中的各種勞動的有用性質也消失了,因而這些勞動的各種具體形式也消失了。各種勞動不再有什麼差别,全都化為相同的人類勞動,抽象人類勞動。”那麼,現在還剩下什麼?“它們剩下的隻是同一的幽靈般的對象性,隻是無差别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即不管以哪種形式進行的人類勞動力耗費的單純凝結。這些物現在隻是表示,在它們的生産上耗費了人類勞動力,積累了人類勞動。這些物,作為它們共有的這個社會實體的結晶,就是價值——商品價值。”于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而價值的本質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别的人類勞動。

接下來,馬克思談到了商品價值量的問題:“那麼,它的價值量是怎樣計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價值的實體’即勞動的量來計量。勞動本身的量是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而勞動時間又是用一定的時間單位如小時、日等作尺度。” 為了避免誤解,他進一步寫道:“可能會有人這樣認為,既然商品的價值由生産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來決定,那末一個人越懶,越不熟練,他的商品就越有價值,因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費的時間越多。但是,形成價值實體的勞動是相同的人類勞動,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體現在商品世界全部價值中的社會的全部勞動力,在這裡是當作一個同一的人類勞動力,雖然它是由無數單個勞動力構成的。每一個這種單個勞動力,同别一個勞動力一樣,都是同一的人類勞動力,隻要它具有社會平均勞動力的性質,起着這種社會平均勞動力的作用,從而在商品的生産上隻使用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産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例如,在英國采用蒸汽織布機以後,把一定量的紗織成布所需要的勞動可能比過去少一半。實際上,英國的手工織布工人把紗織成布仍舊要用以前那樣多的勞動時間,但這時他一小時的個人勞動的産品隻代表半小時的社會勞動,因此價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 由此,馬克思得出結論:“可見,隻是社會必要勞動量,或生産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在這裡,單個商品是當作該種商品的平均樣品。因此,含有等量勞動或能在同樣勞動時間内生産出來的商品,具有同樣的價值量。一種商品的價值同其他任何一種商品的價值的比例,就是生産前者的必要勞動時間同生産後者的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作為價值,一切商品都隻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 接下來,馬克思又分析了影響商品價值量變化的因素:“如果生産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不變,商品的價值量也就不變。但是,生産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随着勞動生産力的每一變動而變動。勞動生産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産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産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例如,同一勞動量在豐收年表現為8蒲式耳小麥,在歉收年隻表現為4蒲式耳。同一勞動量用在富礦比用在貧礦能提供更多的金屬等等。金剛石在地殼中是很稀少的,因而發現金剛石平均要花很多勞動時間。因此,很小一塊金剛石就代表很多勞動。傑科布懷疑金是否按其全部價值支付過。至于金剛石,就更可以這樣說了。厄什韋葛說過,到1823年,巴西金剛石礦80年的總産量的價格還趕不上巴西甘蔗種植園或咖啡種植園一年半平均産量的價格,雖然前者代表的勞動多得多,從而價值也多得多。如果發現富礦,同一勞動量就會表現為更多的金剛石,金剛石的價值就會降低。假如能用不多的勞動把煤轉化為金剛石,金剛石的價值就會低于磚的價值。” 經過這樣的分析後,馬克思得出結論:“總之,勞動生産力越高,生産一種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凝結在該物品中的勞動量就越小,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小。相反地,勞動生産力越低,生産一種物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多,該物品的價值就越大。可見,商品的價值量與實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地變動,與這一勞動的生産力成反比地變動。”

決定因素

社會必要勞動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市場經濟發揮作用的方式和途徑這部分主要是理解勞動價值論中“價值”二字的含義及其理論的和實踐的價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雖然是在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遺産的 基礎上得來的,但對價值概念的内涵卻給予了極大的豐富和創新。

首先,與古典政治經濟學不同,馬克思認為價值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這就揚棄了斯密的“勞動一般”在形式上、内涵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而把一切形式的人類腦力和體力的消耗都算在“勞動”範疇之内,保證了範疇使用的徹底性,擴大了“勞動價值論”的适用範圍。用馬克思自己的話說就是:“勞動就它表現為價值而論……不再具有它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的這種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證明了的。這一點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其次,馬克思用“社會必要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組範疇獨具特色地說明了他所理解的勞動價值論是如何确定商品的價值、又如何深刻地說明了商品交換中所蘊含的深刻矛盾及解決矛盾的方法的。在馬克思看來,形成價值的勞動不是一般的勞動,也不是一般的抽象勞動,而是經過市場的選擇被證明是社會所需要的、必要的勞動,因此,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種界定不但說明了商品交換所依據的量的關系的決定、商品交換的性質,而且說明了價值的實現途徑及其所體現的社會關系。它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内涵,把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和運用推到一個相當高的理論和實踐層次。

關于商品價值量的決定,也即價格的決定問題,是古典政治經濟學一直試圖在理論上搞清楚卻沒能搞清楚的東西。斯密的勞動價值論是雙重标準和混亂的;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雖然是徹底的,卻因為沒能說明勞動與資本相交換的關系而徹底破産;在馬克思之後,效用價值理論不再從生産的供給方面探讨價值的決定,而是改為從商品的需求,也即商品對消費者效用滿足程度的角度探讨價值的決定;但邊際效用價值論在号稱是一場“革命”之後,在西方經濟理論發展史上,也被完全不研究價值的均衡價格理論所取代。

使用價值

關于使用價值,馬克思是先從有用物的質和量的角度來講的。他這樣寫道:“每一種有用物,如鐵、紙等等,都可以從質和量兩個角度來考察。每一種這樣的物都是許多屬性的總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發現這些不同的方面,從而發現物的多種使用方式,是曆史的事情。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會尺度,也是這樣。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于被計量的物的性質不同,部分是由于約定俗成。”然後他用到了“使用價值”這個詞:“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

關于使用價值的特點,馬克思這樣寫道:“但這種有用性不是懸在空中的。它決定于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因此,商品體本身,例如鐵、小麥、金剛石等等,就是使用價值,或财物。商品體的這種性質,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屬性所耗費的勞動的多少沒有關系。在考察使用價值時,總是以它們的量的規定性為前提,如一打表,一碼布,一噸鐵等等。商品的使用價值為商品學這門學科提供材料。使用價值隻是在使用或消費中得到實現。不論财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财富的物質的内容。在我們所要考察的社會形式中,使用價值同時又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從這裡,我們可以總結出使用價值的幾個特點:首先,使用價值決定于商品本身的屬性;其次,使用價值同人取得它所耗費的勞動的多少沒有關系;第三,在考察使用價值時,總是以量的規定性為前提;第四,使用價值隻是在使用或消費中得到實現;第五,使用價值是構成财富的物

價值規律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産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遵守等量社會必要勞動相交換的原則。價格随供求關系變化而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原因分析

關于以商品作為分析起點的原因,馬克思這樣寫道:“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财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資本論》的邏輯固然要以資本作為中心範疇,但決不能把資本作為邏輯起點。因為資本本身就需要論證和說明。“資本,如果沒有雇用勞動、價值、貨币、價格等等,它就什麼也不是。”資本就會成為不可理解的具體。因此,要揭示資本這個具體豐富的許多規定的全部内容,科學的方法就是按照商品—貨币—資本這樣的上升路線,從資本主義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發,才能在後面的上升過程中把構成資本總體的各個環節和内部結構複制出來。

商品内涵

商品本質

馬克思認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他這樣寫道:“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不是以勞動為中介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個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類勞動産品,但不是商品。誰用自己的産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生産的雖然是使用價值,但不是商品。要生産商品,他不僅要生産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别人生産使用價值,即生産社會的使用價值。而且不隻是簡單地為别人。中世紀農民為封建主生産作為代役租的糧食,為神父生産作為什一稅的糧食。但不管是作為代役租的糧食,還是作為什一稅的糧食,都并不因為是為别人生産的,就成為商品。要成為商品,産品必須通過交換,轉到把它當作使用價值使用的人的手裡。最後,沒有一個物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沒有用,那麼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

勞動二重性

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它強調勞動價值論中“勞動”二字的含義及其理論價值。它強調和認可了勞動在創造社會财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确認了勞動是人類存在、發展的動力和條件。它來源于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世界觀,來源于馬克思對勞動大衆的關切和重視,與他一貫地以人民大衆的根本利益作為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和終點的階級立場和思想方法一脈相承。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精華部分。

在人類經濟思想發展史上,對什麼是“财富”經曆了一個曲折的探索過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生産出來的産品主要供自己消費,産品的具體的、直接的使用價值是财富的直接表現,人們既不追究“一般财富”的概念,也不存在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緻富欲。在資本主義早期階段,随着交換範圍的擴大,随着人們對原始資本積累渴望的日趨增長,有了“抽象的”以貨币為目的的商人,開始把金銀貨币當做财富的象征,貨币主義就是這種觀念在理論上的反映。在這之後,又産生了分别把商業勞動、農業勞動、工業勞動作為創造财富的源泉的重商主義、重農主義和重工主義,他們雖然意識到了勞動在創造社會财富中所起的作用,但都不能從各種各樣的具體勞動中抽象出“勞動一般”,因而想不到探究如何增長一國财富這樣的問題。隻有到了斯密,才第一次從形式多樣、紛繁複雜的具體勞動中抽象出“勞動一般”這個範疇,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産領域,并以探求一國财富如何增長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開創了現代意義上的真正的經濟學。

馬克思繼承了斯密在“勞動一般”問題上的貢獻,并且科學地闡釋了這項研究之所以能在斯密那裡取得重大進展的原因,即:人們之所以能夠對任何種類的勞動予以同樣看待,并且确立勞動在現代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并不是聰明的人腦對由各種具體勞動組成的“具體總體”進行了總結和歸納,而是因為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勞動在現實中形成了一個十分發達的“總體”。在社會經濟運動過程中,任何一種勞動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勞動,個人很容易從一種勞動轉到另一種勞動,特定種類的勞動對他們說來隻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無差别的。勞動已經不僅在範疇上,而且在現實中成了創造财富的一般手段,而不再是與具有某種特殊性的個人結合在一起的規定了。它發生在資本主義社會,是現代經濟的産物,對現代社會開辟财富之門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認為,“勞動”、“抽象勞動”這些作為現代經濟學的起點的範疇的産生,是與以追求貨币為目的的雇傭勞動制度的産生相聯系的,它打開了現代勞動分工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之門。因為,當工人可以在現實中,通過直接與貨币相交換,把自己各種各樣的具體勞動轉化為被社會承認的抽象勞動的時候,工人就可以不關心自己所從事的“勞動的内容”和“活動的特殊方式”,“隻要分工沒使勞動能力完全片面化”,工人對于使“自身勞動能力”得到發展的和“預示着”向“較好工資”方向的“任何改變,在原則上都是可以接受的,都是有準備的”。因此,這将促進“勞動能力品種的發展”,促進“勞動種類”的形成和“工資方法的劃分”,促進新的勞動部門和新的勞動方式的建立,促進整個社會内部的分工和現代勞動體系的深化和發展。所以,承認勞動價值論,承認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就為現代社會打開财富創造之門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今天人們生産産品、創造價值的勞動,不再是以生産簡單工具和簡單日常用品為基礎的、隻需要很簡單的工藝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勞動,而是需要許多現代化的機器設備等資本要素的社會化大生産條件下的複雜勞動,生産和消費之間的鍊條也大大地拉長了。但是,即使是最複雜的生産工具和機器設備,如果向前層層推移,最終都歸結于人類的活勞動,勞動在社會生産過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勞動創造價值仍然是正确的。

缺陷

第一,它否定了資産、資本在價值形成當中的作用,這是不完全符合實際的。實際上,勞動和資産是形成使用價值的兩個源泉,也是形成價值的兩個源泉,光講勞動的作用是有片面性的。比如說,農民種兩塊土地,一塊土地肥沃,一塊土地比較貧瘠,投入了同樣的勞動,以及種子、肥料等等,但是兩塊地打糧不一樣多,好地肯定打糧多,在同樣的市場價格下,多打的糧食代表着更多的價值,這同土地當然是有關系的,不能否認土地在價值形成當中的作用。這是一個例子,但是,帶有普遍性。實際上,我們的各種企業都有生産資料,特别是生産工具的問題,他們的地位和作用就相當于農民的土地,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第一個缺陷。

第二個缺陷,勞動價值論認為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它不包含人類的抽象勞動。這也是不符合實際的。在當代世界,任何資源都不能任由人們随意索取,要取得它們,就必須付出一定的價值,或者生産出它們的替代品,也要耗費一定的勞動和資源。這些東西都是有價值的。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第二個缺陷。

第三個缺陷,勞動價值論比較強調的是操作性勞動,特别是體力勞動,而對經營管理勞動,特别是經營勞動這種高度複雜的勞動是有所忽視的。實際上,經營勞動是比管理勞動更重要的勞動。比如對資本的投資,即使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不可缺少,它也是社會必要勞動的一部分。而這種高度複雜的勞動是創造更高價值的。

價值論

舊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已經在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失敗中被證明破産了,它存在緻命的缺陷,即它不是能夠實現經濟平等的理論,而是維護經濟不平等的理論,而共産主義,本身是要追求經濟平等,乃至按需分配——徹底的經濟平等的。但舊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礎——舊的勞動價值論最終發展成了為資産者乃至壟斷者維護等級社會的理論,喪失了為無産階級革命所利用的價值,反而成為徹底的公有制革命的絆腳石[2] 。

舊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根本缺陷在于将無差别的人類勞動劃分成三六九等,假設其存在不同的“價值密度”,要按勞動成果分配,或者說是按資本的勞動要素分配,這在維護了資本的價值平等的條件下否定了勞動本身的平等性,這成為經濟不平等的理論根源,倘若不對舊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進行根本改造,那麼它就不可能服務于無産階級的公有制革命。

無差别的人類勞動,本應是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但這個基礎卻被實際中的“價值密度”的解釋架空了,或者說推翻了,舊的勞動價值論,完全是以資本價值平等的事實來為勞動樹标準,但無差别的人類勞動——根本體現在勞動者的體力和精力耗費上,既然價值産生于勞動,那麼本應是無差别的人類勞動為價值立标準。但标準卻被根本颠倒過來了,這造成了舊的勞動價值論隻為經濟不平等辯護,而要求經濟平等則被斥責為了平均主義,甚至說在二十世紀社會主義運動中的根本教訓,現在的認識是官僚篡權,但官僚能夠篡權,成為特權階級的根本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依據就出在舊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上。

官僚權力是“複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累加”或“倍乘”,那麼他們就理所當然地安富尊榮,組成收入層級,淩駕于勞動人民之上,一個集體主義的社會始終沒有形成,反而被等級森嚴的社會取代了。等級社會能夠是公有社會嗎?它就隻是官僚私有社會。普通勞動者處于被經濟壓迫的地位,其勞動付出再多也不能僭越這種收入等級,那麼這樣的等級社會是能夠被普通勞動者衷心擁護的嗎?是不可能的,它是必然要瓦解的。它僅有的一點社會主義性質——計劃經濟,最終也被官僚私有集團瓦解掉,去繼續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去了。這是舊的勞動價值論不能批判的,也是其反動之處。

那麼這樣的根本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問題該怎麼處理呢?新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對舊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進行根本批判,将舊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根本建立在人類無差别的勞動基礎上,舊的勞動價值論不如說是價值勞動論,它是以勞動形成的價值為标準來衡量勞動,一方面無視人類勞動耗費無差别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絕對不可靠的,它的基礎是動搖的,隻有以人類無差别的勞動——即勞動耗費的付出為标準,勞動價值論才是鞏固的,徹底的。在勞動耗費平等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經濟平等來,才有向按需分配過渡的路徑。

但勞動耗費本身與商品價值之間存在巨大的矛盾,這個矛盾就被資本的價值标準的角度解釋成了勞動不平等的價值密度。勞動耗費平等的基礎上如何解釋該巨大的矛盾呢?就是勞動力領域存在普遍的勞動剝削,那麼價值密度問題就迎刃而解,這是有依據的,因為既然一切商品領域都能産生生産價格,那麼勞動力的商品領域緣何不産生?勞動力商品領域必然也要産生勞動力商品的生産價格,即其包含了平均利潤的要求。有利潤在,就有剝削在,扣掉不同勞動力商品的利潤,那麼勞動本身就應當是平等的。即在勞動耗費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在資本價值平等角度看不到的剝削,在勞動耗費平等的角度上就完全能看得到。

這不僅僅是角度問題,而且是根本的立場問題,也是科學與否的問題。舊勞動價值論以價值密度的假說來否定勞動領域存在的實際剝削,實際就是為剝削者辯護,這是不徹底的勞動價值論,毋甯說是價值勞動論,到了當今就已經完全呈現出了反動性,它不再能夠為勞動者的解放而服務了,成為完全應當抛棄的東西。可以說,舊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區别在于是否承認勞動力商品領域存在生産價格,是否承認勞動力商品領域存在剝削,是否真正承認人類勞動的無差别性。舊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維護資産階級的利益,它已經成為資産階級捍衛自己的聖經。新的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維護無産階級的根本利益。政治經濟學上經濟平等的勞動價值論的根本确立,才為共産主義的按需分配打開了理論上的路徑。否則按需分配僅僅是空想,按需分配是徹底的經濟平等,這絕不是能夠簡單地推給未來就能解決的,實現它的理論武器,就是新馬克思主義的基于勞動耗費平等的勞動價值論。

舊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可以說是唯心的,即基于勞動的産物——價值平等的基礎上來臆測真實的無差别的人類勞動付出——有差别。而又名義上堅持勞動無差别。這完全是本末倒置,弄錯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它也是機械的,即在價值密度的問題上以價值平等來直接推斷勞動本身存在價值密度問題。既不唯物,也不辯證。必須徹底扭轉過來,堅持事實的無差别的人類勞動耗費平等和價值平等,以勞動耗費平等為基礎才是唯物,在勞動耗費平等基礎上得出存在勞動領域的剝削和生産價格平均利潤,這才是辯證地将勞動與價值平等的事實統一起來。

由此按勞分配有兩種,資産者眼中的按勞分配,以他們的利益為基礎,對勞動對他們的價值貢獻“論功行賞”,以拉開收入差距為榮。他們理解的平等,就是資本價值面前的平等。這種按資本的勞動要素分配,是資産階級的勞動價值論。而無産階級眼中的按勞分配,就是以無産階級的真實的勞動付出為基礎,實現無差别的勞動平等,是勞動付出的平等,多勞多得的基本含義不是資本價值多叫多勞,而是真實的幹活多,付出多叫多勞。這是無産階級眼中的最為科學的按勞分配,這才能維護無産階級的勞動付出者的根本利益。這也沒有犧牲掉資本價值的平等,資本價值大的勞動,無非是以勞動領域的生産價格獲取了勞動力領域的利潤,讓自己的資本價值大了起來。資本價值小的勞動,則是自身的平均利潤被吸走了的結果。

真正科學的勞動價值論才能實現基本的經濟平等,即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平等,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按需分配,徹底的經濟平等。這種基本經濟平等向徹底經濟平等方向的轉化,隻取決于社會化大生産本身的社會化服務的發展,當服務都上升到社會層面上來,那麼一切就都共享化了,按需分配就完全形成了。

對于勞動複雜程度問題對分配的影響,應當說這不能也不應構成影響,勞動耗費程度與勞動複雜程度不是一回事。學習需要付出精力代價嗎?是不是應該得到收入的補償?但同樣可以問,實習是不是學習?是不是勞動力耗費付出的更多?實習生是不是需要付出學習精力的代價?但他們在資本主義下得到任何學習的收入補償了嗎?沒有,非但沒有,他們的收入顯著低于一般工人。這根本體現了在學習代價的問題上,問題提出者本身所持的雙重标準——複雜勞動學習本身應該要補償,而實習的學習等就不應該要補償。自相矛盾。另外,學習本身帶來的綜合收益,也不是能拿物質收入簡單衡量的。學習的代價,補償在社會地位上,自身素質上,被社會認可和尊敬上。

實踐意義

第一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揚棄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的觀點,為剩餘價值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第二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第三 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産性勞動做出新的界定。

第四 深化對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在社會生産和價值創造中所起作用的認識。

第五 深化對科技、知識、信息等新的生産要素在财富和價值創造中作用的認識。

第六 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系的認識。

上一篇:非流動資産

下一篇:汽車隔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